一、中小企业招商现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世晶[1](2021)在《青海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中政府经济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梳理查找了青海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中政府发挥经济作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了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政府在促进青海工业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对策和建议。这些对策和建议,有益于帮助政府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中更好的发挥其经济作用,推动青海省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以政府干预、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为理论基础,主要运用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分析比较等方法对政府在推动青海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经济作用进行研究。查阅了有关文献,研究了国内外政府在发挥经济作用和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做法;对青海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中政府经济作用发挥进行了实证研究,查找了政府经济作用发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国内外关于政府在发挥经济作用和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作用的做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和借鉴,提出了有益的意见建议。通过对青海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中政府的经济作用的研究,发现政府在工业经济方面存在:调节成效不明显、市场监督缺失、社会管理市场机制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经过对存在问题深层次原因的分析,有针对性的从加强和优化政府工业经济调节作用、加大政府监督管理力度、健全政府社会管理体系和机制、优化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提出了政府发挥经济作用推动青海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和建议。
李志鹏[2](2021)在《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供应链创新项目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普惠性金融快速发展。X银行作为一家定位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提供商”的股份制银行,为了适应普惠金融的发展趋势,推出了系列“融资共赢链”的供应链普惠金融产品,形成了期货权、货物权质押、货物质押、应收账款、海外支付、全球担保和国际票据等七条融资链。本文以X银行为例,对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供应链创新项目管理开展研究,其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增强X银行供应链普惠金融创新项目管理效能,构建完整系统的项目管理体系,提高X银行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盈利水平和风险管理效果。本文运用文献法、案例分析法、项目管理分析法,遵循“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的技术路线。首先,回顾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供应链普惠金融与项目管理理论;其次,对x银行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本文分析了x银行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三,对同行业的项目管理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了x银行供应链中普惠金融创新项目管理的优化对策。最后,以某省电建一公司供应链线上贷款项目为例,对X银行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管理进行了具体的案例分析。
赵鑫[3](2020)在《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异常迫切。为了应对这种需求,我国自2014年起成立了数量众多、总规模庞大的政府投资基金。希望通过政府投资基金这一政策性金融工具,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机制的各自优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起兼容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机制的投资策略体系,并完善相应的财政支持机制,以最小化政府干预的成本,最大化政府投资基金的干预收益,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和经济效应。而以往的研究或偏重于宏观战略的探讨、或偏重于微观效果的分析,缺乏宏观目标与微观机制相融合的分析视角。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的研究,将财政的宏观策略目标与基金的微观效率目标相统一,建立起目标清晰、路径明确的投资策略和财政支持体系,为更好的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进行一些有益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失灵,正是因为市场失灵的存在,才需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纠正市场失灵。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更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形成合力,突破关键领域的发展瓶颈。政府投资基金则是将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在基金运作中,要实现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兼顾,就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投资策略体系,而这一策略体系要得到有效的执行,离不开完善的财政支持机制。本文从投资方向、投资方式和投资时点三个维度构建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模型,并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有力的印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美国经验的深入对比分析,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而这方面也正是中国政府投资基金面临的短板,急需完善相关机制。结合理论、实证和美国经验的分析,本文对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基金、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对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通过投入产出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向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应该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为宏观策略目标,投资于带动效应强、市场失灵显着、社会综合收益高的产业。实证分析显示,政府投资基金对具有较强带动效应的产业进行投资后,切实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并且这种促进效用是其他财政支出方式所不具有的。2、通过分阶段、分行业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式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在政府干预成本低、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干预成本高、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间接投资的方式。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投资基金采取间接投资方式取得的效果更好,尤其是混合所有制的管理人具有最优的投资效果,应给予重点支持。3、通过分阶段效果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时点策略的有效性。即财政应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加强对政府投资基金的资本和机制支持力度,通过政府投资基金的积极投资带动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回归结果显示,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政府投资基金对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都更显着。4、通过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三维度投资策略的合理性,并指出财政支持机制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和A基金的失败教训,验证了遵循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是实现政府投资基金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对两只基金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得以切实执行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建立了兼容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体系。2、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体系的合理性、可行性,为财政创新投入方式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撑。3、从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的高度,提出了系统性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政策建议。
赖毅[4](2020)在《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研究 ——以QL公司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例》文中认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创新型中小企业获得生存发展资金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起步较早,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但是,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探讨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模式,为其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本文在有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以及制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因素等的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为分析对象,利用定性分析方法剖析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现状、结构和模式,利用案例分析法对QL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改进建议。本文分析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一)广东省知识产权融资模式为“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半市场化”模式,主要特点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聚焦在珠三角地区,区域分布不均;质押融资金额的小规模占比大、大规模偏少;质押融资出质人中企业占绝对垄断地位。与湖南湘潭、美国的“市场主导”模式和上海浦东、日本的“政府主导”模式相比,广东的“半市场化”模式里的政府和市场都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二)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未颁布强制力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法律法规、配套政策落实不到位、线上线下交易平台的建设都不完善、缺乏全省统一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银行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认可度不高、未建立中小企业信息数据库、缺乏贷后管理;中小企业相关信息披露不足;中介结构价值评估方法有缺陷、缺乏专业的质押融资担保机构;高校未开展知识产权经济学等综合类专业。(三)基于本文分析,从政府、银行、中小企业、中介机构和高校五个方面提出改进:(1)政府应该充分落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各项政策并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和平台;(2)银行要主动获取企业信息并提高审批效率;(3)中小企业要提高业绩和知识产权管理水平;(4)中介机构要提高专业素质并坚持独立性;(5)高校要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
杜康[5](2020)在《弹性视角下灵台县工业集中区道路系统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工业集中区在发展过程中极易受到外部环境与自身条件的影响,工业集中区可能出现多种的发展状况,发展存在不确定性。而现有的工业集中区开发形式多为土地进行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后才进行开发建设,招商引资。若工业集中区发展受限,招商引资工作停滞,则前期大量的基础建设资金投入都将浪费。因此如何应对工业集中区不确定的发展情景,避免浪费,进行弹性的基础设施规划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本文选择基础设施建设中投资较大的道路系统作为切入点,选取灵台县工业集中区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展开灵台县工业集中区弹性道路系统构建方法和规划设计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灵台县工业集中区发展情景构建、灵台县发展情景模拟及灵台县工业集中区弹性道路系统规划研究这三个方面。研究首先进行理论基础方面的研究,对国内外道路规划、弹性规划的发展历程、规划设计方法和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弹性道路系统设计经验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以上的基础理论研究,从而制定研究思路和方法。其次,明确应用情景分析法分析模拟灵台县工业集中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景,并以出现概率为基础对情景进行排序。之后基于情景出现概率排序选取排在前三的三种情景展开情景模拟,分析在三种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境中灵台县道路系统的发展趋势,最终,依据这三种道路系统发展趋势,构建灵台县工业集中区弹性道路系统规划框架,并分别从道路网布局、道路横断面、弹性景观绿化、弹性实施管理四个方面层次展开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通过协调道路系统与弹性交通需求的矛盾、合理布局道路、弹性实施,实现灵台县工业集中区道路系统能弹性应对工业集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弹性交通需求。文章通过研究构建灵台县工业集中区的发展情景,通过求取关键事件发生的初始概率和交叉影响概率确定各个情景发生的最终概率,并对结果进行排序,得出最可能发生的三种情景。同时研究构建了“情景分析模拟+弹性”的灵台县弹性道路网构建方法,针对像灵台县工业集中区这样的北方小城镇工业区,利用弹性的规划方法,构建基础性道路+弹性道路+建议性道路的道路网系统,并分阶段进行实施,以适应工业集中区不同发展阶段所带来的不同交通需求。最终基于弹性的交通需求,道路系统进行分阶段实施建设,满足不同发展状态下的道路承载需求;构建弹性项目库,确定实时的道路交通需求弹性区间;依托大数据的动态交通信息监测,反馈道路系统问题;构建道路系统应用评价体系,其结果作为优化变更道路系统的直接依据。
尹洁[6](2020)在《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发展研究 ——基于三阶段DEA-Tobit模型》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的背景下,数量众多的科创企业被培育了出来,其与生俱来的高风险性和高成长性与我国以稳健经营为发展理念的银行业并不相匹配,再加上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资本市场,造成了科创企业在成长过程难以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同时,随着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环境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商业银行原本的经营思路和业务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环境,因此商业银行亟需对业务进行创新,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在这种资源错配的困境下,投贷联动业务走进了监管部门的视野,投贷联动既可以促进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拓宽业务边界、增加收入渠道,又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开创科创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新途径。投贷联动是商业银行以“股权+债权”联动的形式对中小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创新性金融服务。自2016年4月《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公布以来,投贷联动业务在试点银行和试点区域已取得初步发展,且非试点银行也在积极探索。因此,通过对我国投贷联动业务发展现状的深入研究,总结经验和不足,可以为日后拓展投贷联动业务提供有益借鉴。本文首先对投贷联动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再从投贷联动的业务规模、业务主体、业务客户、业务模式和业务区域五个方面对我国投贷联动业务开展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 6家试点银行和3家非试点银行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实证的结果得出了以下结论:一是样本银行的投贷联动业务效率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各地区的业务发展效率有较大的差距,造成业务无效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管理水平不高以及银行的组织架构与业务发展不匹配;二是《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的颁布促进了我国投贷联动业务的发展;三是在样本中,试点银行的效率普遍高于非试点银行,且试点银行的发展较稳定。接着,为了探究是什么原因导致样本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效率的不同,本文从政府支持力度、科技创新水平、高新技术企业和金融市场发展四个方面构建了 Tobit回归模型研究投贷联动业务效率的影响因素。其次,以投贷联动业务开展较成功的北京银行、浦发硅谷银行和招商银行为案例进行研究,进一步为商业银行发展投贷联动业务提出对策。最后,以前文的实证结论、案例分析为依据,分别从政府、科技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环境、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以及风险收益平衡机制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为商业银行加速投贷联动业务发展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出对策和建议。
陈奇[7](2020)在《苏高新集团产业地产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不断地推进,越来越多的各类产业园拔地而起。近年来,各类园区已经成为各地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集聚形式,承担着培育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提升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目前,我国现有产业园的类型丰富多样,有科技园、工业园、孵化器以及各种文创园等多种类别的专业产业园,还有全国各地近年来都在提出的产业新城等。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历史上,产业园的发展强有力的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反哺了产业园的持有及经营者,以至于大量的行业内外企业进军该产业,甚至很多海外着名的产业地产开发商纷纷挤入我国的产业地产行业。苏州苏高新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的老牌产业地产企业,也是全国前30强产业地产企业,是苏州地区最早的产业地产开发商,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近年来随着集团战略的调整,对产业地产发展的经验进行推广,业务逐渐走向全国各地,如何使苏高新集团的产业地产业务从目前众多的行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需要苏高新集团必须要把它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本文对苏高新集团产业地产业务的外部宏观环境用PEST分析法进行分析,应用PEST理论分析,观察产业地产目前在全国的发展状况,得出目前产业地产行业的发展优势。而后再运用竞争态势CPM矩阵对集团的内外部因素和主要竞争者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得出苏高新集团产业地产业务发展的机会大于威胁,竞争能力在产业地产行业内具备一定的优势。本文运用SWOT矩阵制定出了多条业务竞争战略的备选战略,再用QSPM矩阵对备选战略中的差异化和成本领先竞争战略来进行战略的定量选择,最后定出苏高新集团产业地产业务采用的是“差异化竞争战略”。对选择出的“差异化竞争战略”制定出了战略目标后,再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最后制定了配合差异化战略实施的保障机制和控制措施,确保“差异化竞争战略”能在苏高新集团产业地产业务板块能够顺利实施,有助于苏高新集团产业地产业务在产业地产行业中持续的发展壮大。
文煦[8](2020)在《重庆市麻柳工业园区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庆市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处于西部地区的前列,经济社会发展增速也是常年领先。作为承载重庆"十三五"计划中工业发展板块的重要平台之一,重庆市麻柳工业园区的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地处江南万亿工业走廊的西进方向的重要位置,四周环绕有多个国家级的工业园区。重庆市麻柳工业园区的开发将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重庆市的重点发展产业。通过与周边工业园区互相协调配套,并且相互竞争发展,为重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以实现重庆地区经济潜力的彻底开发。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作为长江沿路拥有极佳地理位置的重庆市麻柳工业园区,也迎来了它的发展机会。但是现阶段复杂的经济形势也导致麻柳工业园区的发展也遇到了它的困难之处,诸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累成阻碍其进步的困境,影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本文将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充分结合以往工业园区发展研究理论,以重庆市麻柳工业园区当前面对的发展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深入工业园区的工作实际,了解工业园区发展中遇到的困境的实际情况。通过文献阅读法、案例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对重庆市麻柳工业园区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先进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优势点,为解决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举措以及可行方案。针对这些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论述,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助力企业发展走出困境,尤其是要考虑到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各项优势之处,结合工业园区中中小企业的所需,努力保障中小企业的融资工作的顺利进行,克服融资过程中的各种困难。还要利用技术创新来助力产业不断升级进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以实现更高的产品附加值与生产效益。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政府还要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整顿好市场的竞争秩序,使企业间的竞争趋向更加合理良性化。从整体上实现园区内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以实现更加优异的发展水平。本文的研究一共分为六块,首先是针对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现状的介绍,了解现阶段有关本研究方向的最新学术成果及水平;第二块是对于重庆市麻柳工业园区的情况介绍,包括规划数值以及现阶段的发展成果,还有未来的企划;第三块是提出重庆市麻柳工业园区现阶段发展中的遇到的问题;第四块是针对上一块中麻柳工业园区的问题,深刻地剖析其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第五块是针对麻柳工业园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对策,比如产业结构调整,搭建金融平台等等;第六块是针对本文的结论与展望。
赵联政[9](2019)在《南通市H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当前,面临新时期深化改革的推动,中小企业发展遇到了重要的转折期。在这一重要时期,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迫在眉睫。本文以南通市H县为研究对象,基于县域视角,通过对该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县域中小企业对于服务的具体需求及其满意度,深入阐述了H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在此研究基础上,对H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完善和优化提供了对策建议,旨在为县域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本文通过以南通市H县为例研究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采用调查问卷研究方法,具体结合现状分析与问题研究,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县域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着四点问题:中小企业服务供给主体结构不健全、政府缺乏引导中小企业加强其自身发展、中小企业服务内容缺乏系统完备性和中小企业服务供需衔接机制不完善;(2)提出的优化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对策建议:加快实现中小企业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增强引导和提高中小企业自身发展水平、着力丰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和重点构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供需衔接机制。
吴秀阳[10](2019)在《P银行广州分行对Z公司投贷联动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金融业不断发展与变革中,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缩小、利润增长放缓,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则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商业银行调整业务结构,发展长尾客户是解决发展问题之道,也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天然有一道无形的屏障。要解决这些问题,“债权+股权”融资的投货联动模式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本文选取P银行广州分行通过与两家不同的股权投资机构合作对Z公司进行的“双投贷联动”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双投贷联动”的动因、成功因素、绩效和风控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首先,介绍了投贷联动的各主体、投贷联动的动因、“双投贷联动”的模式、过程和结果;其次,分析了投贷联动的成功在于:Z公司具备投贷联动的条件、G投资管理公司的正确研判及推荐、P银行广州分行具备投贷联动的先进机制;第三,通过绩效分析验证了投贷联动的成果,包括通过理论模型对比投贷联动对Z公司实现资本化时间的优势、比较分析Z公司投贷联动前后的财务状况改善及公司估值的提升等、P银行广州分行业务风险的降低和创利的增加;第四,探讨了投贷联动的风险控制;最后,提出了投贷联动的启示与建议。本文以P银行广州分行成功的投贷联动案例,研究投贷联动模式在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融资模式建议,可以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为投资者谋求了可以量产的投资渠道。本文的研究结果对P银行广州分行完善投贷联动模式提出了具有一定实践价值的建议,对同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为商业银行发展长尾客户提供了有效的业务模式。
二、中小企业招商现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企业招商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中政府经济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政府发挥经济作用的研究现状 |
二、政府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路线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工业经济 |
二、转型升级 |
三、政府经济作用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政府干预理论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政府再造理论 |
第二章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一节 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
一、保证总量平衡、结构优化的需要 |
二、弥补市场失灵的需要 |
三、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 |
第二节 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
一、经济调节作用 |
二、市场监督作用 |
三、社会管理作用 |
四、公共服务作用 |
第三章 青海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现状 |
第一节 青海省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
一、工业产业规模 |
二、工业产业结构 |
三、工业产业技术装备 |
四、工业产业组织 |
第二节 青海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中政府发挥的经济作用 |
一、政府经济调节作用 |
二、政府市场监督作用 |
三、政府社会管理作用 |
四、政府公共服务作用 |
第四章 政府在推动青海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政府在推动青海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对工业经济的调节成效不明显 |
二、工业经济市场监督作用存在缺失 |
三、工业经济社会管理机制建设滞后 |
四、工业经济公共服务水平不高 |
第二节 政府在推动青海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府工业经济调节成效不明显的原因 |
二、政府对工业经济市场监管不严的原因 |
三、工业经济社会管理机制落后的原因 |
四、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缺位的原因 |
第五章 政府推动青海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和优化政府工业经济调节作用 |
一、完善工业经济政策体系 |
二、加强政府对工业经济的稳定作用 |
三、强化政府对工业经济的发展作用 |
四、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
五、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
第二节 加大政府监督管理力度 |
一、加强行业管理与安全生产 |
二、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力度 |
三、持续推进简化审批和节能减排 |
第三节 健全政府社会管理体系和机制 |
一、优化工业经济市场环境 |
二、完善市场机制 |
三、转变政府角色和提高服务质量 |
四、优化政府部门机构设置 |
第四节 优化政府公共服务供给 |
一、提升公共平台服务水平 |
二、完善工业园区公共基础设施 |
三、创新招商引资方式 |
四、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供应链创新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2.1 项目管理与供应链普惠金融基本概念 |
2.1.1 供应链普惠金融基本概念 |
2.1.2 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管理的概念 |
2.2 项目管理与供应链普惠金融理论基础 |
2.2.1 供应链普惠金融理论 |
2.2.2 项目风险管理理论 |
2.2.3 预期收入理论 |
第三章 X银行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
3.1 X银行供应链产品综述 |
3.2 X银行供应链普惠金融产品项目管理基本情况 |
3.2.1 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业务规模 |
3.2.2 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业务结构 |
3.2.3 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管理措施 |
3.3 X银行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规范化程度较低 |
3.3.2 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客户管控能力较差 |
3.3.3 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贷后管理动作未严格落实 |
3.3.4 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差异化不明显 |
3.4 X银行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风险控制不到位 |
3.4.2 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客户信用评级业务薄弱 |
3.4.3 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线下与线上渠道缺少融合 |
3.4.4 开展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营销的主动性不强 |
第四章 X银行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管理与同行比较分析 |
4.1 同行业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管理 |
4.1.1 招商银行“智慧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管理体系 |
4.1.2 广发银行“在线贸融通”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管理体系 |
4.2 与同行业项目管理的比较分析(SWOT分析) |
4.2.1 X银行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管理的优势 |
4.2.2 X银行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管理的劣势 |
4.2.3 X银行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管理机会 |
4.2.4 X银行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管理威胁 |
第五章 X银行供应链普惠金融创新项目管理的优化对策 |
5.1 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产品创新 |
5.1.1 加大产品开发力度 |
5.1.2 产品组合创新 |
5.1.3 全链条覆盖各产业 |
5.1.4 加大产品品牌宣传力度 |
5.2 建立完整系统的项目管理体系 |
5.2.1 完善供应链普惠金融项目信用评级与审查管理 |
5.2.2 加强项目营销管理 |
5.2.3 强化系统平台项目建设 |
5.2.4 完善客户项目管理 |
5.3 加强项目风险管理 |
5.3.1 风险识别 |
5.3.2 风险评价 |
5.3.3 风险预警 |
5.3.4 风险处置 |
5.3.5 风险善后 |
第六章 X银行供应链普惠金融某省电建一公司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
6.1 项目基本情况 |
6.2 传统项目管理模式 |
6.3 优化后的项目管理模式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主题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一般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
1.2.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
1.2.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产业政策 |
1.2.4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技术经济 |
1.2.5 政府投资基金与财政支持机制 |
1.2.6 文献评述 |
1.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 |
1.3.1 市场失灵理论 |
1.3.2 财政相关理论 |
1.3.3 政府失灵及委托代理理论 |
1.3.4 政策性金融理论 |
1.3.5 理论评述 |
1.4 主要概念界定 |
1.4.1 政府投资基金的概念 |
1.4.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概念 |
1.4.3 财政支持机制 |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
1.6.1 本文的创新 |
1.6.2 存在的不足 |
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分析 |
2.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设立情况 |
2.1.1 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总量及结构情况 |
2.1.2 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的设立及分类情况 |
2.2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支持机制现状 |
2.2.1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出资支持 |
2.2.2 其他配套支持机制 |
2.2.3 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支持部门现状 |
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三维度分析 |
3.1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3.1.1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宏观策略模型 |
3.1.2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微观机制模型 |
3.1.3 投资方向的宏观策略内涵 |
3.1.4 投资方向的微观策略内涵 |
3.2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
3.2.1 投资方式的模型构建 |
3.2.2 投资方式的宏观策略内涵 |
3.2.3 投资方式的微观策略内涵 |
3.3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3.3.1 不同水平生产模型的构建 |
3.3.2 宏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
3.3.3 微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
3.3.4 低水平经济均衡的判断依据 |
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
4.1.1 高带动效应产业分析 |
4.1.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特点分析 |
4.1.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宏观效果分析 |
4.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
4.2.1 数据的分类处理 |
4.2.2 模型与变量设置 |
4.2.3 回归结果 |
4.2.4 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
4.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
4.3.1 对经济均衡水平的研判 |
4.3.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微观效果分析 |
4.3.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宏观效果分析 |
4.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效果评价的案例分析 |
4.4.1 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成功案例分析 |
4.4.2 基金的失败案例分析 |
4.4.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效果评价 |
4.5 财政支持机制对投资策略的影响分析 |
4.5.1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4.5.2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
4.5.3 财政相关机制变化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4.5.4 财政的公共性是投资策略得以切实执行的机制保障 |
4.5.5 财政的资本动员机制是提升投资策略效果的物质保障 |
5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经验借鉴 |
5.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
5.1.1 DARPA计划的投资方向 |
5.1.2 SBIC计划的投资方向 |
5.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
5.2.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间接投资策略 |
5.2.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直接投资策略 |
5.3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
5.3.1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宏观指标 |
5.3.2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产业结构指标 |
5.4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监管与支持机制分析 |
5.4.1 DARPA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
5.4.2 SBIC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
5.5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对比分析 |
5.5.1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相同点 |
5.5.2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支持机制的不同点 |
5.6 美国经验对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借鉴意义 |
5.6.1 投资于市场失灵明显并且社会综合收益高的领域 |
5.6.2 提高财政资金投入强度并实现差异化出资安排 |
5.6.3 采取信息成本最低的投资方式 |
5.6.4 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才进行大规模投资 |
5.6.5 建立完善的基金支持机制 |
6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及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6.1 政府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 |
6.1.1 投资方向不当导致投资策略执行偏差 |
6.1.2 直接投资方式占比过高与成功经验不符 |
6.1.3 基金部门化和同质化降低了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
6.1.4 单只基金规模过大造成忽视投资策略经济性的压力 |
6.2 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 |
6.2.1 相关配套支持机制的碎片化 |
6.2.2 资本动员机制缺乏稳定性和带动性 |
6.2.3 缺乏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 |
6.3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
6.3.1 转轨中部门和局部利益尾大不掉导致战略扭曲 |
6.3.2 深化财政制度改革不到位 |
6.3.3 基金预算绩效管理措施不到位 |
6.3.4 基金立法不健全且执行机构缺失 |
7 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思路与建议 |
7.1 以现代财政制度为统领建立通盘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 |
7.2 以财政全域治理理念建立常态化的财政支持机制 |
7.2.1 建立现代政府投资基金预算制度 |
7.2.2 加强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差异化投入力度 |
7.2.3 落实财政绩效管理机制 |
7.2.4 理顺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关系 |
7.3 由财政部牵头建立政府投资基金监管体系 |
7.3.1 部际协调监管模式 |
7.3.2 组建政策性金融监管委员会模式 |
7.3.3 建立统一规范的基金管理制度 |
7.4 优化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 |
7.4.1 细分与整合现有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7.4.2 缩小单只基金的资金管理规模 |
7.4.3 降低国家级基金直接投资方式的比重 |
7.4.4 改变部门各自为政的基金设立方式 |
7.4.5 动态优化掌握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7.5 建立科技银行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
7.6 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 |
7.6.1 加强制度统筹协调 |
7.6.2 加强政策执行协调 |
7.6.3 加强人员交流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研究 ——以QL公司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案例分析——QL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
3.1 融资背景 |
3.2 QL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分析 |
3.3 QL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分析 |
4.1 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现状 |
4.2 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研究 |
4.3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
4.4 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启示 |
5.1 结论 |
5.2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弹性视角下灵台县工业集中区道路系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概念释义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综述 |
1.4.1 道路系统规划研究 |
1.4.2 情景规划应用于交通规划研究 |
1.4.3 弹性道路交通规划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基础理论与传统规划方法研究 |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1 不确定性理论 |
2.1.2 情景分析法 |
2.2 传统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
2.2.1 传统城市道路规划方法 |
2.2.2 传统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方法的局限性 |
2.3 灵台县工业集中区弹性道路系统规划研究思路 |
2.3.1 研究整体框架 |
2.3.2 研究路线 |
2.4 本章小结 |
3 灵台县工业集中区弹性道路系统构建基础研究 |
3.1 灵台县工业集中区概况 |
3.1.1 灵台县概况 |
3.1.2 灵台县工业集中区概况 |
3.1.3 发展特征 |
3.2 灵台县工业集中区相关规划解读 |
3.2.1 灵台县“多规合一”城乡统筹总体规划(2018—2035)纲要 |
3.2.2 灵台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 |
3.2.3 灵台县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 |
3.3 灵台县工业集中区道路系统建设研判 |
3.3.1 价值评述 |
3.3.2 问题归纳 |
3.4 基础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
3.4.1 数据来源 |
3.4.2 数据预处理 |
3.5 小结 |
4 灵台县工业集中区可能发展情景构建 |
4.1 灵台县工业集中区道路系统的发展情景基础与逻辑 |
4.1.1 系统情景主体和主要研究问题 |
4.1.2 影响系统发展的关键事件确定 |
4.1.3 关键事件的初始概率与交叉影响模拟 |
4.1.4 求解情景概率 |
4.2 灵台县工业集中区道路系统发展情景模拟 |
4.2.1 情景一“工业区发展缓慢,招商引资困难” |
4.2.2 情景二“工业区发展适度,道路系统建设,招商引资情况一般” |
4.2.3 情景三“工业区发展完善,招商引资顺利” |
4.3 小结 |
5 灵台县工业集中区弹性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
5.1 弹性道路系统规划 |
5.1.1 构建灵台县工业集中区弹性道路系统规划体系 |
5.1.2 总体原则 |
5.1.3 总体目标 |
5.2 弹性道路网规划 |
5.2.1 灵台县工业集中区弹性路网概念构建 |
5.2.2 工业集中区弹性道路网组织 |
5.2.3 弹性道路等级对不同发展情景的应对 |
5.3 弹性道路横断面规划 |
5.3.1 规划原则 |
5.3.2 道路宽度确定 |
5.3.3 分车带宽度确定 |
5.3.4 路侧带宽度确定 |
5.3.5 弹性道路断面设计 |
5.4 弹性道路景观规划 |
5.4.1 基本思想 |
5.4.2 设计原则 |
5.4.3 弹性道路街景组织与设计 |
5.5 道路系统规划弹性实施与动态管理策略 |
5.5.1 分阶段弹性实施 |
5.5.2 构建弹性项目库 |
5.5.3 依托大数据的动态信息监测 |
5.5.4 构建道路系统应用评价体系支撑 |
5.6 弹性道路系统规划结果检验 |
5.6.1 情景一下的弹性道路系统应对 |
5.6.2 情景二下的弹性道路系统应对 |
5.6.3 情景三下的弹性道路系统应对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 |
6.1.1 主要结论 |
6.1.2 研究创新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图表目录 |
附录二:附表 |
致谢 |
(6)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发展研究 ——基于三阶段DEA-Tobit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投贷联动的理论基础 |
1.2.2 投贷联动的运作模式 |
1.2.3 投贷联动的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 |
1.2.4 投贷联动的具体案例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和不足 |
1.6 技术路线图 |
2 理论基础 |
2.1 中小企业成长周期理论 |
2.2 融资优序理论 |
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 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发展现状 |
3.1 业务规模 |
3.2 业务主体 |
3.2.1 试点银行 |
3.2.2 非试点银行 |
3.3 业务客户 |
3.4 业务模式 |
3.4.1 内部投贷联动模式 |
3.4.2 外部投贷联动模式 |
3.5 业务区域 |
4 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效率评价的实证分析 |
4.1 模型的选择 |
4.1.1 DEA方法的特点与局限性 |
4.1.2 三阶段DEA模型 |
4.2 样本和指标的选取以及数据来源 |
4.2.1 样本选择 |
4.2.2 投入产出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收集 |
4.2.3 环境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4.3 实证分析结果 |
4.3.1 DEA 一阶段实证分析 |
4.3.2 DEA二阶段实证分析 |
4.3.3 DEA三阶段实证分析 |
4.4 实证结论 |
5 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效率的因素分析 |
5.1 变量的选择 |
5.2 Tobit模型介绍 |
5.3 实证研究及结论 |
5.3.1 Tobit模型回归结果 |
5.3.2 研究结论 |
6 商业银行投贷联动案例分析 |
6.1 北京银行 |
6.2 浦发硅谷银行 |
6.3 招商银行 |
6.4 经验与启示 |
7 促进我国商业银行投货联动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合理加大政府对投贷联动业务的支持 |
7.2 壮大科技企业群体以支撑投贷联动创新业务持续开展 |
7.3 优化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环境 |
7.3.1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
7.3.2 构建风险担保机制 |
7.4 加强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 |
7.4.1 制定风险隔离机制 |
7.4.2 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 |
7.4.3 建立专业人才队伍 |
7.5 完善业务相关主体的风险收益平衡机制 |
7.5.1 完善退出机制 |
7.5.2 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苏高新集团产业地产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苏州苏高新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5 研究工具与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战略管理理论 |
2.3 战略管理研究现状 |
2.4 产业地产研究现状 |
第三章 苏高新集团产业地产业务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宏观与政策环境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行业情况分析 |
3.2.2 供应商情况分析 |
3.2.3 服务对象分析 |
3.2.4 行业内竞争者分析 |
3.2.5 竞争者分析CPM矩阵 |
3.2.6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3.3 公司外部环境分析总结与评价 |
3.3.1 公司面临的机会 |
3.3.2 公司面临的威胁 |
第四章 苏高新集团产业地产业务内部环境分析 |
4.1 企业资源分析 |
4.1.1 苏高新集团产业地产业务介绍 |
4.1.2 公司有型资产 |
4.1.3 公司无形资产 |
4.1.4 公司人力资源分析 |
4.1.5 企业资源的竞争力分析 |
4.2 企业能力分析 |
4.3 企业经营现状分析 |
4.3.1 财务状况分析 |
4.3.2 资产结构分析 |
4.4 组织结构情况分析 |
4.4.1 组织结构图 |
4.4.2 公司组织架构情况 |
4.5 采购供应状况分析 |
4.5.1 拿地情况分析 |
4.5.2 采购情况分析 |
4.6 项目招商运营状况分析 |
4.7 企业文化分析 |
4.7.1 苏高新集团企业文化介绍 |
4.7.2 企业核心价值观 |
4.8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总结与评价 |
4.8.1 优势 |
4.8.2 劣势 |
第五章 苏高新集团产业地产业务竞争战略制定与选择 |
5.1 苏高新集团战略目标体系 |
5.1.1 公司的使命 |
5.1.2 公司的愿景 |
5.1.3 苏高新集团的战略目标 |
5.1.4 苏高新集团产业地产业务的战略目标 |
5.2 苏高新集团产业地产业务竞争战略制定 |
5.2.1 苏高新集团产业地产业务外部因素评价 |
5.2.2 苏高新集团产业地产业务内部因素评价 |
5.2.3 SWOT矩阵 |
5.3 苏高新集团产业地产业务竞争战略选择 |
5.4 苏高新集团产业地产业务竞争战略内容 |
第六章 苏高新集团产业地产业务竞争战略实施与控制 |
6.1 苏高新集团产业地产业务差异化竞争战略实施措施 |
6.2 苏高新集团产业地产差异化竞争战略实施保障 |
6.3 苏高新集团产业地产竞争战略实施的控制措施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重庆市麻柳工业园区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工业园介绍以及发展现状 |
2.1 工业园区的界定 |
2.2 工业园区的作用 |
2.3 工业园区的发展 |
2.4 重庆市麻柳工业园区介绍 |
2.5 麻柳工业园区现状分析 |
2.5.1 发展环境 |
2.5.2 产业结构 |
2.5.3 发展规模 |
2.5.4 经营状况 |
2.5.5 科技投入 |
2.5.6 管理制度 |
3 麻柳工业园区发展困境 |
3.1 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关联度低 |
3.1.1 经营环境不均衡 |
3.1.2 产业结构不合理 |
3.2 企业经营压力大,抗风险能力弱 |
3.2.1 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企业生存难 |
3.2.2 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
3.3 科技水平差,人才引进环境发展不成熟 |
3.4 政府职能未能充分发挥,企业发展无支撑 |
4 麻柳工业园区发展困境原因分析 |
4.1 产业结构不合理,集群效应不突出 |
4.2 企业与市场间融合作用不足 |
4.2.1 企业定位低,与市场有效融合度低 |
4.2.2 企业融资困难,抗风险能力弱 |
4.3 缺乏核心科技创新能力 |
4.3.1 没有完善的创新升级计划 |
4.3.2 人才优势未充分发挥 |
4.4 政府管理制度的僵硬化 |
5 麻柳工业园发展策略与建议 |
5.1 深化产业结构改革,建立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发展环境 |
5.1.1 重视园区产业规划和定位 |
5.1.2 强化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建设 |
5.1.3 深化园区集群的外部联动 |
5.1.4 营造园区集群创新环境 |
5.2 完善产业链条,提升融合程度 |
5.3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引进高端人才 |
5.3.1 加大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 |
5.3.2 加大人才培育,为企业创新提供基础保障 |
5.4 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南通市H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中小企业 |
2.1.1 中小企业的定义 |
2.1.2 中小企业的特点 |
2.2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
2.2.1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概念界定 |
2.2.2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 |
2.2.3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原则 |
2.2.4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 |
2.3 主要理论基础 |
2.3.1 市场失灵理论 |
2.3.2 政府职能理论 |
第三章 H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
3.1 H县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3.1.1 H县中小企业的规模状况 |
3.1.2 H县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 |
3.1.3 H县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状况 |
3.1.4 H县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 |
3.2 H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
3.2.1 行政审批服务体系 |
3.2.2 法律服务体系 |
3.2.3 金融服务体系 |
3.2.4 人才服务体系 |
3.2.5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
3.2.6 市场开拓服务体系 |
3.3 H县中小企业的服务需求及其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 |
3.3.1 问卷调查基本概述 |
3.3.2 H县中小企业的服务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章 H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
4.1 中小企业服务供给主体结构功能不健全 |
4.2 政府缺乏引导中小企业加强其自身发展 |
4.3 中小企业服务内容缺乏系统完备性 |
4.4 中小企业服务供需衔接机制不完善 |
第五章 优化H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
5.1 加快实现中小企业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 |
5.2 增强引导和提高中小企业自身发展水平 |
5.3 着力丰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 |
5.4 重点构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供需衔接机制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10)P银行广州分行对Z公司投贷联动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
1.2.2 投贷联动的实践经验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名词解释 |
第二章 案例介绍 |
2.1 投贷联动主体 |
2.1.1 P银行广州分行 |
2.1.2 G投资管理公司 |
2.1.3 Z公司 |
2.1.4 Q资本管理公司 |
2.2 投贷联动过程 |
2.2.1 投贷联动模式 |
2.2.2 P银行广州分行与G投资管理公司的第一次投贷联动 |
2.2.3 P银行广州分行与Q资本管理公司的第二次投贷联动 |
2.3 投贷联动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投贷联动动因分析 |
3.1.1 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2 Z公司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 |
3.1.3 金融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4 P银行广州分行经营现状及需求分析 |
3.2 投贷联动的成功因素分析 |
3.2.1 外部因素 |
3.2.2 内部因素 |
3.3 投贷联动绩效分析 |
3.3.1 理论模型的实证绩效分析 |
3.3.2 Z公司的绩效分析 |
3.3.3 P银行广州分行的绩效分析 |
3.4 投贷联动风控分析 |
3.4.1 股权投资机构的风险筛选 |
3.4.2 P银行广州分行的风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案例启示 |
4.1 启示 |
4.1.1 “双投贷联动”模式 |
4.1.2 投贷联动中PE/VC合作机构的选择 |
4.1.3 商业银行投贷联动机制的建设 |
4.2 建议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中小企业招商现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中政府经济作用研究[D]. 李世晶.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2]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供应链创新项目管理研究[D]. 李志鹏.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D]. 赵鑫.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4]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研究 ——以QL公司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例[D]. 赖毅. 暨南大学, 2020(04)
- [5]弹性视角下灵台县工业集中区道路系统规划研究[D]. 杜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发展研究 ——基于三阶段DEA-Tobit模型[D]. 尹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7]苏高新集团产业地产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陈奇. 兰州大学, 2020(01)
- [8]重庆市麻柳工业园区发展问题研究[D]. 文煦. 西南大学, 2020(01)
- [9]南通市H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优化研究[D]. 赵联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5)
- [10]P银行广州分行对Z公司投贷联动的案例研究[D]. 吴秀阳.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银行融资论文; 中小企业融资论文; 招商地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