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人工改造论文_才华,孙娜,宋婷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因人工改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因,拟南芥,大肠杆菌,杆菌,烟草,沙门氏菌,聚糖。

基因人工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才华,孙娜,宋婷婷[1](2018)在《人工改造野生大豆GsDREB2基因对植物耐盐和耐渗透胁迫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DREB(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转录因子是一个干旱应答元件的结合蛋白,它能特异结合启动子中含有DRE/CRT顺式元件,激活逆境诱导基因的表达,调控植物对干旱、低温、高盐、高温等胁迫的耐逆性。大量研究表明DREB转录因子在信号传导、作用机理及基因表达方面存在复杂性。为了野生大豆来源GsDREB2基因能更有效地发挥功能,人工突变该基因的负向调节结构域(negative regulatory domain,NRD,140~204),经改造命名为GsDREB2-mNRD。在酵母中比较全长基因(FLDREB2)和GsDREB2-mNRD转录激活和与DRE元件结合的能力,并验证GsDREB2-mNRD核定位情况。分别将FLDREB2和GsDREB2-mNRD转化拟南芥,通过拟南芥幼苗期盐胁迫和渗透胁迫试验,比较GsDREB2-mNRD和FLDREB2在提高植物耐盐和渗透胁迫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GsDREB2基因内部存在着负向调节结构域(NRD),抑制了GsDREB2转录激活功能和DRE元件结合的特性;经改造的GsDREB2基因依然能定位在细胞核;超量表达GsDREB2-mNRD基因的拟南芥耐盐和渗透胁迫能力明显强于非转基因对照,也高于FLDREB2基因超表达的拟南芥;野生大豆来源的GsDREB2基因NRD结构域的缺失可增强该基因在植物耐盐、渗透胁迫等逆境胁迫下的功能。(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赵丽娜,王黎敏,高丽伟,莫霏,黄隆堂[2](2016)在《人工改造甜瓜钾离子通道基因△KAT2/MIRK转拟南芥的生理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K~+通道是介导植物K~+吸收转运的主要途径之一。甜瓜K~+通道MIRK对外源Na+敏感,生物信息学分析其敏感位点可能位于孔区外(即S5-P-S6)。为了验证MIRK受Na+抑制位点,本研究将拟南芥中不受Na+抑制的同源K~+通道基因KAT2(本文来源于《第十届上海市植物生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6-10-29)

赵丽娜,王黎敏,高丽伟,莫霏,黄隆堂[3](2017)在《人工改造甜瓜钾离子通道基因ΔAT2/MIRK转拟南芥的生理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K~+通道是介导植物K~+吸收转运的主要途径之一。甜瓜K~+通道MIRK对外源Na~+敏感,生物信息学分析其敏感位点可能位于孔区外(即S5-P-S6)。为了验证MIRK受Na~+抑制位点,本研究将拟南芥中不受Na~+抑制的同源K~+通道基因KAT2孔道区替换到MIRK序列上,生成人工改造甜瓜K~+通道基因ΔAT2/MIRK。电生理实验结果显示ΔAT2/MIRK仍保持了MIRK介导K~+的属性,但其内向电流则不受外源Na~+的抑制。将MIRK和ΔAT2/MIRK分别转化到拟南芥K~+通道KAT1突变体kat1中,抗性筛选和PCR检测结果表明成功获得p35S::MIRK-kat1和p35S::ΔAT2/MIRK-kat1转基因植株。分别用50、100mmol/L的NaCl溶液处理转基因拟南芥和kat1突变体,发现MIRK及ΔAT2/MIRK在kat1中的过表达可以介导K~+内流,并参与植株对盐胁迫的响应。(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张志刚[4](2016)在《人工改造的EGS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表达及复制抑制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属嗜肝DNA病毒,它是目前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主要原因。目前全球约有4亿人慢性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能够在肝细胞中进行原发性感染和慢性感染,目前针对慢性乙肝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主要采用重组干扰素和以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为代表的核苷类似物。但是迄今为止,由于治疗药物的副作用以及抗药毒株的产生,还没有药物能够根本性治疗HBV的慢性感染。因此,开发新型抗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药物仍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核酶P是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中的一种核酶,其主要功能是催化细胞内tRNA前体的成熟。EGS RNA可以与靶标mRNA部分互补配对形成类似tRNA前体的结构,并且能够招募细胞内的核酶P高效的降解靶标mRNA。在本研究中,通过DMS转化实验,在HBV的S mRNA, pre-S/L mRNA, pgRNA的重迭区域筛选出了可与EGS结合的靶位点,并根据此前的研究,设计出EGS突变体S-C386。本研究通过体外结合实验得到了EGS与靶标mRNA结合的最佳浓度,体外剪切实验表明,相较于根据天然ptRNA序列设计的EGS S-SER,改造后的EGS突变体S-C386招募核酶P分解靶标mRNA HepG2勺能力提升了50倍。减毒的沙门氏菌作为一种有效的口服基因药物载体,已经广泛应用于DNA疫苗和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中。肝脏是沙门氏菌系统性感染后的主要聚集组织之一,并且沙门氏菌能够入侵并感染肝细胞。因此以减毒的沙门氏菌为载体,能够有效的帮助EGS在肝细胞中靶向性表达,提高EGS对HBV复制表达的抑制效率。通过细胞实验证明以沙门氏菌为载体的基因给药途径能够在HepG2细胞中高效表达各种EGS,并且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在HepG2.215细胞中分别表达EGS S-C386与EGS S-SER,检测发现细胞中HBV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下降了97%和75%,带有HBV基因组DNA分别减少了6000倍和130倍。本研究表明,通过人工改造可以极大的提高EGS突变体抑制HBV基因表达和DNA复制的能力;此外也证明了通过沙门氏菌介导表达高效EGS突变体的基因疗法在抗HBV治疗方面具有很高的可行性。TP蛋白是HBV多聚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行使引物的作用,启动病毒的逆转录过程。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我们筛选出了14个与TP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通过研究TP蛋白与这些宿主蛋白的相互作用,有助于了解HBV基因组复制的机制,为抗HBV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6-04-01)

王亦学,郝曜山,杜建中,张欢欢,吴家和[5](2014)在《转人工改造的Bt Cry1Ac基因中林美荷杨的获得及其抗虫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林美荷杨具有适应性强、雄性不飞絮、速生丰产和耐瘠薄等优良性状,然而受到一些害虫的危害,造成树苗生长不良,严重影响苗木的产量和质量。采用中林美荷杨的叶片和节间组织作为外植体,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将人工改造后的抗虫基因Bt Cry1Ac导入杨树基因组中。对所获得的中林美荷杨转基因植株进行PCR、South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等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Bt Cry1Ac基因多以单拷贝整合到受体植物基因组中,其中7个转基因株系显示外源基因有较高的转录表达。经过实验室喂虫鉴定,筛选出2个抗性效果好的株系。中林美荷杨转抗虫基因株系的获得为该品种绿化造林和推广提供了条件。(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4年28期)

岳润清,铁双贵,陈小洁,齐建双,韩小花[6](2013)在《人工改造基因Cry1Abm的合成、原核表达及其抗虫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植物密码子的偏好性及使用频率,对苏云金芽孢杆菌Cry1Ab野生型基因的编码区序列进行优化和改造,改造后的Cry1Abm基因序列与原始序列同源性为66.2%,G+C含量由37.3%提高到62.7%。人工合成Cry1Abm基因,并将人工合成的改造后的Cry1Abm基因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b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Abm。将原核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用诱导表达的蛋白进行饲虫(玉米螟)实验。结果表明,该蛋白对幼虫具有很强毒性,幼虫的死亡率高达86.63%,同时,存活幼虫的生长发育也受到明显抑制。该基因可以作为杀虫工程及培育转基因抗虫作物的候选基因。(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3年06期)

王佳婧[7](2012)在《人工改造的几丁质酶基因和葡聚糖酶基因在玉米中的遗传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每年由于病害造成玉米的损失可达10%左右,而在西南地区由于高温高湿的天气,使纹枯病成为该地区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为了减少纹枯病对西南地区玉米的危害和损失实施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但是由于实行免耕或少耕、提高施肥水平、推广密植栽培技术以及抗病品种的缺乏,使该地区纹枯病的发生有日益加重的趋势,因此培育对纹枯病的抗性玉米迫在眉睫。纹枯病主要由半知菌亚门的立枯丝核菌侵染所致,而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能通过降解立枯丝核菌细胞壁从而杀死该病原菌,这两种基因具有的协同作用使其抑制纹枯病的效果更加有效。因此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将能抑制纹枯病的外源基因转入玉米体内,从而培育对纹枯病的抗性玉米植株,是彻底防治纹枯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研究根据玉米密码子的偏好性,对木霉几丁质酶基因(endochitinase)(?)(?)大豆葡聚糖酶(glucanase)的基因进行密码子偏好性优化并构建玉米泛素启动子Ubiquitin与CaMV35S启动子驱动基因表达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glu-chi)。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介导法将其转入玉米优良自交系18-599胚性愈伤组织中,通过抗性筛选和再生分化获得抗性植株。主要结果如下:1.按玉米密码子的偏好性对外源基因进行改造按玉米密码子偏好性设计好木霉几丁质酶基因(endochitinase)和大呈送葡聚糖酶基因(glucanase)核苷酸序列送北京奥科鼎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全序列的合成。对合成后的基因测序,测序结果与设计的基因序列一致。将改造后的基因与野生型木霉几丁质酶基因和大豆葡聚糖酶基因进行CDS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几丁质酶基因共改造的碱基数目为218个,密码子数目为192个,G+C的含量由53%增加到64%;葡聚糖酶基因共改造碱基数263个,密码子数为239个,G+C的含量由44%增加到65%。2.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把改造后的基因,定向插入到载体pCAMBIA3301(?)(?),构建了以Bar基因作为选择标记,玉米泛素启动子Ubiquitin与CaMV35S启动子驱动基因表达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glu-chi)。3.愈伤组织诱导及遗传转化由玉米自交系18-599幼胚诱导并获得胚性愈伤组织,经农杆菌和基因枪介导,通过Basta(?)筛选后获得转基因抗性植株,经PCR检测共获得10份TO代阳性转基因材料,并对T1代转基因材料进行PCR检测验证其稳定遗传。(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2-05-01)

练云,贾志伟,何康来,刘允军,宋福平[8](2008)在《人工改造的Cry1Ac和Cry1Ie基因在烟草中共表达对棉铃虫有更好的杀虫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叶盘转化法获得了携带Cry1Ac,Cry1Ie和同时携带这两个基因的3种类型转基因烟草.利用ELISA法测定转基因烟草叶片中Bt蛋白含量,在携带两种Bt基因的转基因烟草中,Cry1Ac和Cry1Ie蛋白分别占总蛋白的0.173%和0.131%.在携带单个基因的烟草中,Cry1Ac和Cry1Ie蛋白的含量分别为0.182%和0.124%.分别用野生型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和Cry1Ac抗性棉铃虫的初孵幼虫在这3种类型的转基因烟草叶片上进行虫试,并以未转基因烟草为负对照.实验结果表明,携带Cry1Ie基因的转基因烟草对这两种棉铃虫都有杀虫活性,而携带Cry1Ac基因的转基因烟草仅对野生型棉铃虫有抗性,携带两种Bt基因的烟草比仅含其中一个基因的烟草对这两种棉铃虫均有更好的杀虫效果.该结果表明,这两种Bt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能够协同作用,提高了烟草对害虫的杀虫效果.同时,转入两个Bt杀虫基因有可能成为延缓农业害虫对转基因作物产生抗性的新途径.(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08年06期)

张效云,刘进军,董明纲,徐志伟[9](2007)在《人工改造的A型肉毒毒素重链Hc段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人工合成A型肉毒毒素Hc段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高效表达。方法人工合成Hc段基因,选择宿主细胞偏爱的同义密码子替换其原有稀有密码子,使AT含量降至57.3%,然后将其克隆入pQE-60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可溶性表达。结果可溶性表达产物占细菌可溶性蛋白的11.5%左右,表达产物可被A型肉毒毒素马血清抗毒素识别。结论成功地表达并鉴定了A型肉毒毒素Hc蛋白,为进一步进行A型肉毒毒素的疫苗或抗体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学杂志》期刊2007年02期)

刘允军[10](2004)在《人工改造的cry1Ac、cry1Ie基因在大肠杆菌、转基因烟草和玉米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根据植物所偏爱密码子原则,改造苏云金芽孢杆菌crylAc,crylIe野生型基因的编码区序列,人工合成crylAc,crylIe基因。将这两个基因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b中,构建成原核表达载体pETAc和pETIe。将两个原核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并进行了诱导表达。诱导表达出两个目的蛋白并进行了纯化。纯化的目的蛋白免疫兔子,制备了这两种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纯化这两种蛋白的包涵体,用玉米螟进行虫试。虫试结果显示原核表达的两种包涵体蛋白对玉米螟有较好的杀虫活性。 进一步将crylAc,crylIe基因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3301中,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3301ubiAc和p3301ubiIe。在这两个表达载体中,两个基因分别受ubiquitin启动子的调控。两个载体转化烟草并得到了转基因烟草,PCR、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crylAc,crylIe基因整合到转基因烟草的基因组中。用转基因烟草叶片进行虫试,结果显示转基因烟草能有效杀死玉米螟幼虫。 运用PCR技术克隆了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Ⅱ的信号肽序列,并将其分别连到crylAc、gfp基因的5’端,构建植物转化载体p3301ubisigAc和p3301ubisigGFP。分别用这两个载体转化烟草,并得到转基因植株。荧光显微观察到GFP在植物细胞间隙高效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rylAc蛋白也在植物细胞间隙表达。这些结果表明,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Ⅱ的信号肽序列能将外源蛋白定位到植物细胞间隙。ELISA结果显示,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Ⅱ的信号肽序列使crylAc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的表达量显着提高。 通过PCR方法,克隆了玉米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的启动子(cab启动子)和玉米伸展蛋白基因的启动子(silk启动子)。将此两个启动子、玉米ubiquitin启动子与crylIe,crylAc基因分别构建成表达载体p3301cabIeubiAc,p3301silkIe和p3301ubiAc。转化玉米得到转基因玉米植株。转基因玉米田间和温室玉米螟接虫鉴定结果表明,有些转基因玉米株系具有较好的抗虫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04-06-01)

基因人工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K~+通道是介导植物K~+吸收转运的主要途径之一。甜瓜K~+通道MIRK对外源Na+敏感,生物信息学分析其敏感位点可能位于孔区外(即S5-P-S6)。为了验证MIRK受Na+抑制位点,本研究将拟南芥中不受Na+抑制的同源K~+通道基因KAT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因人工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1].才华,孙娜,宋婷婷.人工改造野生大豆GsDREB2基因对植物耐盐和耐渗透胁迫能力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8

[2].赵丽娜,王黎敏,高丽伟,莫霏,黄隆堂.人工改造甜瓜钾离子通道基因△KAT2/MIRK转拟南芥的生理特性分析[C].第十届上海市植物生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6

[3].赵丽娜,王黎敏,高丽伟,莫霏,黄隆堂.人工改造甜瓜钾离子通道基因ΔAT2/MIRK转拟南芥的生理特性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7

[4].张志刚.人工改造的EGS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表达及复制抑制效果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6

[5].王亦学,郝曜山,杜建中,张欢欢,吴家和.转人工改造的BtCry1Ac基因中林美荷杨的获得及其抗虫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

[6].岳润清,铁双贵,陈小洁,齐建双,韩小花.人工改造基因Cry1Abm的合成、原核表达及其抗虫鉴定[J].玉米科学.2013

[7].王佳婧.人工改造的几丁质酶基因和葡聚糖酶基因在玉米中的遗传转化[D].四川农业大学.2012

[8].练云,贾志伟,何康来,刘允军,宋福平.人工改造的Cry1Ac和Cry1Ie基因在烟草中共表达对棉铃虫有更好的杀虫活性[J].科学通报.2008

[9].张效云,刘进军,董明纲,徐志伟.人工改造的A型肉毒毒素重链Hc段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

[10].刘允军.人工改造的cry1Ac、cry1Ie基因在大肠杆菌、转基因烟草和玉米中的表达[D].中国农业大学.2004

论文知识图

第二次PCR结果凝胶电泳图方法验证茶树miR167对其靶基因C...3.18生长素在茎顶端和根尖中的分布...基因重组质粒PCR鉴定凝胶电泳图重迭区扩增法凝胶电泳图1-2ZFN技术结构示意图

标签:;  ;  ;  ;  ;  ;  ;  

基因人工改造论文_才华,孙娜,宋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