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杀虫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杀虫,高效,害虫,色谱,甘蔗,水稻,螟虫。
杀虫双论文文献综述
周慈航,胡珍丽,刘月娥,梁文启,王美堂[1](2019)在《急性重度杀虫双中毒并发心跳呼吸骤停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 病例报告患者,女,36岁,既往体健。于2018-08-02 11:00左右因与家人口角自服25%杀虫双500 ml,后出现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及淡黄色农药水,无咖啡渣样物,神志清楚,无大小便失禁。急送至当地医院,患者神志不清,全身出汗,小便失禁,11:33呼吸暂停,随即心跳停止,行胸外心脏按压及经口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同时予阿托品2 mg静推。11:39心跳恢复,后予以温开水洗胃,量约23 000 ml。11:45再次予以阿托品2(本文来源于《临床急诊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郑庆伟[2](2019)在《吡蚜酮·杀虫双适用于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治且对天敌蜘蛛安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于2017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农业科技园水稻害虫历年发生偏重的双季稻田,采用撒施法,研究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剂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防效及对天敌蜘蛛消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药剂1125、1500g a.i./hm~2处理在水稻移栽前撒施,对早稻和晚稻二化螟防效分别为66.99%~81.80%和69.36%~81.63%,对稻纵卷叶螟防效分别为55.13%~77.75%和(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06期)
吴亚坚,徐赛,李保同[3](2018)在《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效及蜘蛛消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及对稻田天敌蜘蛛的影响,采用撒施法研究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剂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防效及对天敌蜘蛛消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药剂1125、 1500a.i.g/hm~2处理在水稻移栽前撒施,对早稻和晚稻二化螟防效分别为66.99%~81.80%和69.36%~81.63%,对稻纵卷叶螟防效分别为55.13%~77.75%和51.23%~73.14%,优于或显着优于750 a.i. g/hm~2处理和对照药剂2%吡蚜酮颗粒剂400 a.i. g/hm~2、3.6%杀虫双颗粒剂1 500 a.i. g/hm~2、3%克百威颗粒剂1 350 a.i. g/hm~2处理;供试药剂1 125、1 500a.i.g/hm~2处理药后75 d对早稻稻飞虱防效为91.37%~98.04%,药后60~75 d对晚稻稻飞虱防效为54.65%~96.66%,优于或显着优于750 a.i. g/hm~2处理和对照药剂3.6%杀虫双颗粒剂1 500 a.i. g/hm~2,与对照药剂2%吡蚜酮颗粒剂400 a.i. g/hm~2和3%克百威颗粒剂1 350 a.i. g/hm~2处理相比,无显着或极显着差异。供试药剂对稻田蜘蛛有一定的杀伤作用,750~1500a.i.g/hm~2处理药后45d对早稻和晚稻蜘蛛的杀伤率分别为20.64%~34.12%和30.52%~35.50%,均显着或极显着低于对照药剂2%吡蚜酮颗粒剂400 a.i. g/hm~2和3%克百威颗粒剂1 350 a.i. g/hm~2处理,与对照药剂3.6%杀虫双颗粒剂1 500 a.i. g/hm~2处理无显着差异;药后90 d早稻和晚稻蜘蛛密度均恢复到空白对照水平。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剂适用于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治,对稻田天敌蜘蛛安全。(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林涛,邵金良,刘兴勇,王静,邹艳虹[4](2018)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热带水果中杀虫双残留》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改进的QuEChERS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了热带水果中杀虫双残留的测定方法。热带水果经含1%(v/v)乙酸的乙腈溶液二次提取,200 mg N-丙基乙二胺(PSA)、100 mg C18、300 mg MgSO4和500 mg柠檬酸氢二钠净化。采用CAPCELL CORE PC亲水色谱柱进行分离,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杀虫双在0. 1~10. 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 999 3,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 015μg/kg和0. 05μg/kg,加标回收率为81. 0%~88. 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 9%~6. 2%。该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适于热带水果中杀虫双残留的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18年12期)
吴亚坚[5](2018)在《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效及其在稻田的残留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是由江西农业大学农药学实验室研制的新型复配杀虫剂。作者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在大田试验了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及对天敌蜘蛛消长的影响,研究了该制剂的常量和残留分析方法,并测定了该制剂在水稻和环境中的消解动态。结果如下:(1)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1125~1500 g/hm~2在水稻移栽前施用1次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45 d防治二化螟的保苗效果为68.09%~81.80%,杀虫效果为66.67%~86.41%;防治卷叶螟的保叶效果为63.12%~77.87%,杀虫效果为68.67%~81.24%;药后60 d对稻飞虱防效均在90%以上。试验药剂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对天敌蜘蛛有一定的杀伤力,750~1500g/hm~2处理药后30 d对蜘蛛的杀伤率为30.52%~35.50%,药后45 d为22.13%~25.40%,药后75 d蜘蛛虫口密度恢复到空白对照水平。(2)在吡蚜酮·杀虫双混剂常量分析中,以乙腈/水/磷酸盐缓冲液(体积比4∶86∶10)为流动相,采用ZorbaxEclipse XDB-C18反相柱对试样中吡蚜酮和杀虫双进行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42 nm,外标法定量。吡蚜酮和杀虫双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98,方法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008和0.0014,变异系数分别为0.76%和0.3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9%和99.23%。在吡蚜酮·杀虫双残留分析中,吡蚜酮的最小检出量为2.0×10~(-10)g,在稻田水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2.5×10~(-3)mg/L,土壤中为3.25×10~(-3)mg/kg,稻株中为5.0×10~(-3)mg/kg。杀虫双的最小检出量为2×10~(-10)g,在稻田水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10~(-3)mg/L,土壤中为5.0×10~(-3)mg/kg,稻株中为10×10~(-3)mg/kg。吡蚜酮在稻田水、稻田土壤、稻株、稻壳和稻米中添加0.02~1.0 mg/kg,平均回收率为84.69%~95.8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6%~9.52%;杀虫双在稻田水、稻田土壤、稻株、稻壳和稻米中添加0.02~1.0 mg/kg,平均回收率为82.58~100.2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6%~8.62%。(3)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在水稻移栽前,以田间推荐使用最高剂量1500g/hm~2施药1次,在稻田水和稻株中吡蚜酮和杀虫双含量均表现为先低后高再低的动态。吡蚜酮在早稻和晚稻土壤中的初始浓度分别为11.34 mg/kg和11.25 mg/kg,消解动力学方程分别为y=12.341e~(-0.0245)x(R~2=0.9645)和y=12.196e~(-0.0292)x(R~2=0.9566),半衰期(T_(1/2))分别为32.49 d和26.50 d;杀虫双在早稻和晚稻土壤中的初始浓度分别为45.78 mg/kg和46.20 mg/kg,消解动力学方程分别为y=46.560e~(-0.0322)x(R~2=0.9902)和y=45.598e~(-0.0387x)(R~2=0.9858),半衰期(T_(1/2))分别为22.05 d和17.57 d(图4-3)。在早、晚稻稻谷中,吡蚜酮的最终残留量为0.156-0.192 mg/kg,杀虫双的最终残留量为0.563-0.816 mg/kg。(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董亚萍,孙晶,胡鲲,杨先乐[6](2018)在《杀虫单和杀虫双联合使用对草鱼车轮虫病的防治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杀虫单和杀虫双联合使用对草鱼车轮虫病的防治效果。[方法]将杀虫单和杀虫双与环烷酸铜、氯化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月桂氮酮按不同比例联合配比,用甲醇和水将其充分混合后制成液体药物,观察其对草鱼车轮虫的杀虫效果。[结果]当杀虫单和杀虫双的含量分别为15.5%和34.0%时,按10 mg/m L的剂量对车轮虫作用24 h后其杀虫效果达100%,并且在不同用药浓度下其混合药物的杀虫效果要显着高于其他组。[结论]将杀虫单和杀虫双2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达到最佳的杀虫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水产养殖中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用药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3期)
张建川[7](2018)在《血液灌流技术治疗急性重度杀虫双中毒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血液灌流技术治疗急性重度杀虫双中毒的疗效分析。方法方便选择该院自2014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急性重度杀虫双中毒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血中农药浓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率为94.23%,远高于对照组的82.69%,(χ~2=3.433,P<0.05);研究组24 h后血中农药浓度仅为(0.53±0.14)μmol/L,显着低于对照组(0.93±0.23)μmol/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13,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46%,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9.2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32,P=0.000)。结论临床急诊上对于治疗急性重度杀虫双中毒的患者,应用血液灌流会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可以显着降低患者血液中的农药浓度并且降低东莨菪碱使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8年12期)
盘杨桂,韦英亮,江燕[8](2018)在《甘蔗中杀虫双农药残留前处理方法优化及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2种不同酸性溶液对甘蔗中杀虫双残留提取率,2种不同碱性及催化剂条件下杀虫双转化成沙蚕毒素的转化率,以及3种提取剂对沙蚕毒素的提取效率,优化甘蔗中杀虫双农药残留前处理方法。以DB-35(30.0 m×320μm×0.25μm)色谱柱分离,程序升温、分别采用具硫滤光片的火焰光度检测器(FPD-S)和电子俘获检测器(ECD)进行检测。其中FPD-S方法添加回收率为80%~8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1%,在(0.01~0.10)mg/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9,方法检出限为0.3μg/kg。ECD方法添加回收率为80%~8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8.4%,在(0.01~0.10)mg/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6,方法检出限为0.1μg/kg。建立的杀虫双检测方法,前处理简单、方法准确、重现性好,满足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8年03期)
吴亚坚,徐赛,李飞,韩冲冲,彭文文[9](2018)在《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的HPLC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以乙腈+水+磷酸盐缓冲液(体积比4∶86∶10)为流动相,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反相柱对试样中吡蚜酮和杀虫双进行分离、定量。吡蚜酮和杀虫双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和0.999 8,标准偏差分别为0.000 8和0.001 4,变异系数分别为0.76%和0.3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9%和99.23%。该方法操作简便,线性关系好,精密度与准确度高。(本文来源于《现代农药》期刊2018年01期)
李春秀,伍彩云,罗梅,纪新时,封秀梅[10](2018)在《3.6%杀虫双颗粒剂防治甘蔗害虫药效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勐海县甘蔗螟虫和绵蚜危害严重问题,进行3.6%棵棵无损杀虫双6kg/亩+70%噻虫嗪可分散粉剂40g/亩盖膜(A)、不盖膜(B),当地常规农药毒死蜱1kg/亩、不盖膜(C),不施任何农药(CK),防治新宿甘蔗螟虫和绵蚜药效研究。结果表明:处理A防效最好,对新宿甘蔗螟虫苗期枯心率防效为70.12%~93.46%,比常规用药高12.57~38.52个百分点,对后期螟害节防效为49.42%~52.70%,比常规用药高9.38~41.93个百分点;对甘蔗绵蚜防效为100%,比常规用药高60.00~66.67个百分点。(本文来源于《中国糖料》期刊2018年01期)
杀虫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于2017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农业科技园水稻害虫历年发生偏重的双季稻田,采用撒施法,研究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剂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防效及对天敌蜘蛛消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药剂1125、1500g a.i./hm~2处理在水稻移栽前撒施,对早稻和晚稻二化螟防效分别为66.99%~81.80%和69.36%~81.63%,对稻纵卷叶螟防效分别为55.13%~77.75%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杀虫双论文参考文献
[1].周慈航,胡珍丽,刘月娥,梁文启,王美堂.急性重度杀虫双中毒并发心跳呼吸骤停1例[J].临床急诊杂志.2019
[2].郑庆伟.吡蚜酮·杀虫双适用于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治且对天敌蜘蛛安全[J].农药市场信息.2019
[3].吴亚坚,徐赛,李保同.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效及蜘蛛消长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18
[4].林涛,邵金良,刘兴勇,王静,邹艳虹.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热带水果中杀虫双残留[J].色谱.2018
[5].吴亚坚.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效及其在稻田的残留动态[D].江西农业大学.2018
[6].董亚萍,孙晶,胡鲲,杨先乐.杀虫单和杀虫双联合使用对草鱼车轮虫病的防治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18
[7].张建川.血液灌流技术治疗急性重度杀虫双中毒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8
[8].盘杨桂,韦英亮,江燕.甘蔗中杀虫双农药残留前处理方法优化及检测[J].食品科技.2018
[9].吴亚坚,徐赛,李飞,韩冲冲,彭文文.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的HPLC分析[J].现代农药.2018
[10].李春秀,伍彩云,罗梅,纪新时,封秀梅.3.6%杀虫双颗粒剂防治甘蔗害虫药效试验[J].中国糖料.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