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死亡谷”

穿越“死亡谷”

一、跨越“死亡之谷”(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华,柯罗马[1](2021)在《跨越死亡之谷:以大学风险投资激活科技成果转化系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是否有一种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在最大化利用技术发明人潜力的同时,又能有效弥补科技成果与产业化之间的断层,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答案是肯定的。水木清华校友基金(以下简称"水木基金")是国内第一支大学风险资本,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考虑投资的公益属性和社会属性,通过助力硬科技成果的转化,水木基金践行了"有影响力的投资"的理念。它锚定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追着学生或校友走,并专注于前沿技术的商业化,助力大学创造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李瑞,梁正[2](2021)在《发展型网络国家何以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美国先进制造产业联盟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颠覆性创新是战后美国走上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源泉,但在金融资本介入下,美国形成政府资助的基础研究与产业界资助的应用研究之间的"死亡之谷"。40年间,美国在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努力,运用了多种政策工具。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凸显美国由于制造业空心化导致的"死亡之谷"困境,先进制造计划成为美国克服危机、重塑"美国优先"的战略决策。美国先进制造战略部署是美国发展型网络国家的典型案例,基于发展型网络国家理论视角,深入剖析美国先进制造计划的顶层设计、组织部署和运行机制,发现美国力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战略愿景压力和自下而上的技术选择推力,共同促进新的创新生态形成,最终形成变革性力量,跨越"死亡之谷"。

姜文莉[3](2021)在《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威廉·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江健三郎(Oe Kenzaburo)一直以追求与世界文学同步的“先锋派作家”的姿态存在于日本文学界。他扎根于东亚版图边缘的家乡,在作品中融合了西方的异质文化,逐渐形成了表现人类普遍性主题的独特文体。曾翻译包括大江获诺奖的《个人的体验》等多部作品的美国译者约翰·纳森(John Nathan)称其为“日本最后一位伟大的现代主义作家”。大江健三郎的许多作品在创作主题和叙事技巧方面等方面都受到西方现代文学的影响,与西方现代主义作家、诗人,如福克纳、叶芝、R.S.托马斯、艾略特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作品也反映出现代人的孤独、异化、彷徨与痛苦,关注现代人尤其是日本战后青年一代心灵普遍存在的问题,具有现代意识。而美国的现代主义经典作家福克纳一直是包括大江健三郎、加西亚·马尔克斯、莫言等小说家学习的榜样。大江健三郎曾坦言自己的创作受到他的启发和影响,而且他走向创作高峰的契机之一正是从1966年春开始为创作长篇小说而系统阅读福克纳的作品。本论文为大江文学研究提供了以福克纳文学为比较对象的参照系。以文本细读、平行研究为主的方法,以跨文化的视角,对这两位既不同时代,也不同地域,分属于东西方不同文化圈的诺奖作家的作品群进行全景式的比较研究,探究他们在创作思想渊源与历程、创作主题、叙事技巧与文体特征等方面的契合与差异,从而更深入地挖掘和分辨大江文学创作中所包含的西方文学元素,进一步解析大江创作与西方现代文学的互文关系,以期在动态视野之中考察其文学文本的构建过程。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福克纳和大江健三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较为详实的梳理,特别加强了对日本的大江研究、美国的大江研究、中国的大江研究现状的综述,分析并探寻现有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以及与本选题相关的尚待开拓的研究空间。论文正文由四章组成,分别从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的创作思想渊源与创作历程、创作主题、现代主义叙事策略、互文性文体特征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第一章以传记研究的方式梳理和比较了福克纳和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思想渊源与创作历程。阅读两位作家的传记与作品群不难发现,他们创作的思想渊源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怀乡情节浓重的乡土作家。福克纳基于家乡密西西比北部地区的风土人情与地理环境,构筑了其15部小说的故事发生地——位于美国南方的“约克纳帕塔法郡”和它的县城杰弗森镇。而大江健三郎则在作品中回归故乡日本四国的森林峡谷村庄,将故乡作为灵魂的救赎、回归与再生之所。在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源自怀乡想象的文学创作中,除了汲取地域文化、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透射出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表达了他们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对异域的感受和跨文化体验,体现出两位诺奖作家超越地域、超越国家、超越种族的恢弘视野。两位作家都将个人的地域性、历史性的独特创作资源与异域的个人生命体验及对国家乃至人类的时代困境的体察相融合,创作出洞察人性、救赎人类心灵的经典作品。第二章通过比较这两位作家创作中所共通的的三个现代性主题——身份主题、女性创伤主题与反战主题,探寻他们各自作品中揭示人性的善恶本质与自我灵魂救赎的途径。大江健三郎创作中的救赎思想和女性人物塑造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福克纳文学的影响,这成为二者可比性的基石。而福克纳和大江健三郎都是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作家,在他们殊途同归的主题书写中,无不透射出人类所共有的矛盾、痛苦、焦虑与挣扎等复杂情感倾向,构建出心灵异化的现代人的内心冲突与精神图景。第三章探讨大江健三郎的现代主义想象力的源泉,以及与他所喜爱并系统阅读过的福克纳作品中所共有的现代主义文学的叙事策略与叙事时间的多样化运用。福克纳和大江既是各自民族地域文学传统的继承者,又是现代主义创作技法的实验家,形成了与本民族文学传统风格迥异的独特文体,以他们的现代主义文学想象力,为读者呈现出战后东方和西方不同的政治、社会、文化图景,并且从中折射出人类共通的情感倾向与心理特征,体现出时代特征鲜明的人物的“非理性意识”。本论文通过比较他们所采用的“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叙事手法的共性与差异,挖掘出其中的道德伦理意义。随着两位作家对作品中主人公意识与心理描摹的多样化与不断深入,他们对叙事时间的运用也体现出了非凡的现代主义想象力。通过“闪回”来追述挥之不去的家族与历史记忆,并凸显出时代特征;通过“时光交错”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使作品产生“时空变异”,并成为关于“记忆”和“启示”的经典之作。第四章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比较了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互文性创作的契合与差异。他们的互文性创作既有对自我作品的指涉,也有对他者文学经典的记忆。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在自我指涉的互文性创作中,都通过家宅空间意象的构建、蛛网式作品群内人物的穿梭与再现,以及对前文本的利用与改写,使作品的精神内涵与文学传统得以传承。另一方面,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都在与他者的跨越时空的对话中获得灵感,创作出力图救赎人类灵魂的作品:在与宗教文学经典《圣经》的互文中,折射出他们对人类的拯救意识;在与詹姆斯·弗雷泽《金枝》的互文中,凸显出他们各自文化语境下不同的社会与政治意蕴;在与西方现代诗人跨越时空的对话中,透射他们各自的文学记忆与时代精神。两位诺奖作家的作品有着共通的精神内核,宣扬人性中正直与善良的本质,关注人内心的冲突,呼吁全人类的爱与良知,倡导人类拥有同情、牺牲与忍耐的灵魂,承担起道义和责任,寻找人类美好而安宁的精神家园。这也是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作品中共通的、最为突出的精神财富。

杜未未[4](2020)在《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外华文文学因创作者经历和书写对象与生俱来的跨域属性,与空间视角有着极强的适配性,受“空间转向”思潮与国内文艺研究理论热点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以空间视野介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北美华文文学作为海外华文创作版图中活跃且高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华工书写发展至当代新移民写作,创作实践始终与空间位移带来的意义表征相关联,但相关研究大多停留于对作家、作品的微观解读,缺少系统化、全局性的体系建构与理论梳理。因此需要借鉴空间理论与空间批评路径,对创作文本进行文本细读,结合史实史料,综合观照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在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的特质与互动,整体关注近代以来文本空间中典型空间意象的更迭,以及空间表征模式的流变,挖掘北美华文文学以空间维度对各时代话语、社会场域做出的文学回应。国内外丰富多元的空间理论资源在拓展思维路径的同时,也容易形成新的结构性制约,面对广袤的理论来源我们既需保持开放的视野广度积极吸纳,也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对理论过度依赖而造成文本阐释的偏移。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的建构基点,仍应是立足于文学创作实践的理论融合。故而在绪论部分,从国外20世纪中后期人文社会思想领域的“空间转向”、文学研究中的空间理论方面综合梳理理论成果,关注国内对空间理论的译介、再阐发与文学批评领域的化用现状,在理论观点不断解构、碰撞、融合的过程中,结合北美华文文学创作实况选择用“乌托邦/异托邦/恶托邦”角度进行空间书写类型的结构性呈现,一方面突破现有空间理论模型的思维制约,一方面从北美华文文学以现实主义叙事型创作为主的实用精神中,提纯出典型空间感知与构建意图,作为进一步观照文学生产所表达的空间关系、精神变迁的重要端口。第一章从北美华文文学作家在空间书写中寄予的“乌托邦愿景”出发,探讨诗性空间定位的“立”与“破”。西方乌托邦概念的空间性与中国原生的桃源式空间发生交叠,并在现代性审美、寓言化言说、以历史僭越现实等创作技艺的加持下,创造出不同时代人类精神冲动的空间想象。不仅早期华工书写中的乌托邦建构,体现出现实层面的生存空间逐利需求与话语层面的异域想象,北美华文文学中也出现过以对异国乡土建立怀旧式乌托邦的方法,在书写家族与寻根故事中铺展代际冲突间的理想化社会诉求,同时新移民创作从全球性反殖民话语体系出发,对革命理想进行乌托邦空间化呈现。此外也有作家选择了截然相反的乌托邦路径,即用私人化的存在空间、割裂于历史的寓言式空间等游移于主流话语之外的封闭性场域,抗衡历史与社会的空间收编。第二章借鉴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分析空间书写对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异托邦视角不仅代表文学研究范式从历史视角向空间视角转变,更督促着文学批评对知识型的建构、文学秩序的形成、空间并置的认知变奏等进程化问题加以关注。从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来看,唐人街空间由最初被迫他者化的族裔聚落,演变为主动他者化的景观性空间符码,地下室意象则日趋超越离散叙事中的边缘空间定位,见证、演绎着移民群体性地位的提升;从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来看,博物馆、纪念馆、墓地等带有时间超越性的异托邦形态,与危机异托邦所呈现的庇护、排他与悖反属性,在不同层面上展现着异托邦的独特话语模式;从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来看,心理诊所、抽屉等空间意象,也具有审视自我救赎、时代省思,考察秩序与隐私感知等价值指向。第三章由恶托邦入手观察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北美华文文学发展过程受到近现代时期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殖民、文化压榨,与西方20世纪经济、战争危机两种恶托邦空间感受的共同影响,展现出更为暴虐复杂的空间属性。早期华人移民遭遇“排华”事件的险恶生存处境、战争时期的罪恶城市镜像、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以及因愚昧、贫穷、灾难等原因形成的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在展现群体苦难屈辱、无畏挣扎的过程中体现出人性与天性的博弈与沉沦。第四章聚焦于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呈现。作为对空间书写类型及其转型的归纳与演绎的补充,空间的流通、割裂、争夺乃至无序,展现着科技跃迁带来的世界性空间碰撞,与空间激变对国际关系提出的新思考:如何定位空间流通与全球化体系建构中的地方性存在,如何正视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空间割裂与认知错位,如何解读人类社会中多种形态的空间争夺行为,这些均是跨域书写需要加以深度思考的即时性问题。第五章集中剖解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思考表达层面的空间叙事和内容层面的空间表征,如何通过叙事艺术实现共融。综合选择北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特色较为突出、使用频率较高,且围绕空间元素展开的空间叙事手段,鉴于创作现状与研究视野,在对群体性创作策略的整合和对个体书写经验的凝视下,主要从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以及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三方面入手。最后总结北美华文文学空间想象流变中的精神史变迁与创作转型,在书写范畴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向中,去边界化的地志空间书写与世界化文化症候相互表征;身份感知从“缺失”与“追寻”,到形成多元复合的文化认同,隐形身份认同与日常空间审美化成为新移民作家群拓展书写主题的意识底色;职业叙事原型由“经济”过渡到“科技”,故事空间场域由纽约过渡到硅谷,表象转变的背后实则蕴藏着空间认知结构的跃迁与价值基点的当代重塑。

牛亚丽[5](2020)在《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空间保护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颠覆性创新的过程可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一般经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时期。期间,颠覆性创新会遭遇两次"死亡之谷":第一次"死亡之谷",主要体现为从"技术产品"到"市场选择"再到"市场建立",而第二次"死亡之谷",一般表现为进入市场后实现产业化、社会化之间的"市场扩大"阶段。在新技术按照技术小生境—市场小生境—范式小生境的演化发展过程中,应塑造颠覆性技术成长的技术小生境,依靠对颠覆性新技术进行理性选择、培育、孵化,且以此为基础把其逐步推向市场,使之找到市场小生境。通过加强与市场中一系列经济主体的联系与学习,构建和不断优化保护空间,强化、弱化、撤离保护措施,从而促进小生境的逐步"跃迁",颠覆原有技术和社会技术体制,陆续产生崭新的范式生态,最终完成新技术的产业化、社会化。

孙连才[6](2020)在《瞪羚企业:穿越“死亡谷”之后的生存法则》文中研究指明瞪羚企业堪称新经济图谱钻石,孵化器和加速器在培育瞪羚企业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成功跨越创业死亡谷后,瞪羚企业进入快速扩张阶段,针对其在此阶段所遇到的资金、人才、学习交流等共性问题,有必要营造由创新、人才、资本、信息、场景等构成的内生性、自组织性生态,助力瞪羚企业腾跃壮大。

哈司依提·艾迪艾木[7](2020)在《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文中认为民间叙事诗是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主要门类之一,其中的爱情叙事诗在各民族民间叙事诗中,是数量繁多、形式优美、篇幅较长、传播率极广、艺术感染力较高的叙事诗类型。民间爱情叙事诗与人民的生活、节日、民俗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承载着他们的生产生活、伦理道德、爱情婚姻、价值取向、道德追求等,结构形式完整,艺术手法比较成熟。许多民间爱情叙事诗在今天仍然流传,而且被改编成其他种类的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对各民族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素材。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文本研究的方法,运用文学、人类学等研究理论与方法,对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进行叙事研究,分析其叙事结构,叙事手法、叙事程式、叙事时空与叙事原型。本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绪论部分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定义、分类、题材来源以及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同时,从多元文化交流的视角,对我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价值进行阐述。最后简要评析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研究现状,指出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对象和方法。正文有五章,具体如下:第二章为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结构。本文运用法国学者格雷马斯的结构主义行动元模式、叙事程序和符号矩阵等叙事理论,通过分析各民族代表性爱情叙事诗文本共有各种要素及其关系,找出它们的普遍叙事结构模式,在此基础上发掘其叙事不变的深层结构,探讨其背后意义的形成。第三章着重探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手法。首先分析爱情叙事诗的两种叙事文体类型及其说唱特征,指出韵散相间爱情叙事诗中韵文的特征和作用,并从叙事学角度探讨其在转换叙事视角、调节叙事节奏、丰富叙事方式、完善故事情节及塑造人物形象等重要的叙事功能。其次对爱情叙事诗的问答式叙事手段进行分类,分析爱情叙事诗中常见的叙事传统。第三,通过探讨爱情叙事诗中的序歌和尾歌等非情节类诗歌的特点及作用,指出它们是在叙事诗开篇和结尾的有效叙事技巧,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活动本是一种传统,是一种歌手和听众的交流互动模式。第四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程式。叙事程式是爱情叙事诗得以长期传承的载体。它增强了民间叙事诗传承的系统性和稳固性。本文采用口头程式理论,通过探讨其中的词语程式、句法程式、主题程式以及引导性程式等程式,初步认定爱情叙事诗是一种具有程式化特点的口头叙事,并指出这些叙事程式是在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演唱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的叙事规律和方式,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传统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第五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空。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中,时空是非常重要的要素。本章从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入手,对民间爱情叙事诗的时序、时距、叙事频率、叙事空间类型特点及其象征意义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阐明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的渊源关系。第六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原型。论文在前四章的基础上,运用原型理论及人类学相关的理论,在“通过仪式”的“分离、阈限、融合”三个阶段中,对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进行并行对比,阐述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的原型关系,展现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历史脉络,籍此揭示出仪式和口头文学之间的渊源关系。最后为结语部分,总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认为民间爱情叙事诗具有程式化叙事诗特点,其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这种叙事程式来自于口头叙事传统,二是取决于其叙事原型。

高春红[8](2020)在《脑神经元线粒体逐级靶向仿生纳米递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近期研究表明,线粒体氧化应激与AD症状的临床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成为一个很有潜力的治疗靶点。然而受机体复杂的生理和病理环境影响,常规给药方式很难将足量的活性成份局部富集于脑内神经元线粒体发挥抗氧化应缴疗效。生物纳米技术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靶向输送治疗药物至神经元线粒体的方法,但递送效率需要提高。本课题基于仿生长循环与多级靶向修饰相结合的思路,选择姜黄素(CUR)为抗氧化应激模型药,首先制备表面包裹红细胞膜(RBC)的人血清白蛋白(HSA)载药(CUR)纳米粒(NPs),然后以物理吸附融合的方式将脑神经元线粒体靶向小分子T807(DSPE-PEG3400-T807)和TPP(DSPE-PEG2000-TPP)共同修饰于载体表面上,设计了一种T807/TPP-RBC-NPs逐级靶向修饰的脑神经元线粒体递药策略。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分子、细胞、组织和整体动物水平上进行了系统的脑靶向验证性评价研究。具体方法和结果摘要如下:本课题首先建立了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葡聚糖微柱离心法的载体药物含量和包封率测定方法。通过透析、脂质挤出等工艺,用单因素结合星点设计的方法筛选制备出最佳的CUR负载的RBC-NPs。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02.62±0.59 nm,包封率为88.43±1.25%,载药量为4.87±1.04%。通过化学合成、分离及提纯,制备出两条靶头链DSPE-PEG3400-T807和DSPE-PEG2000-TPP,并分别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和激光辅助解析-飞行时间质谱进行了确证然后分别通过体外建立BBB模型和对线粒体提取实验筛选出两条靶头链的最佳修饰比。体外稳定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制备的双修饰的生物纳米载体系统能够在含10%胎牛血清中72 h内稳定存在。所制备的生物纳米载体T807/TPP-RBC-NPs的平均粒径为112.13±0.74 nm,PDI为0.087±0.012,ζ电位为-39.3±0.9 m V;体外释放结果表明,与游离CUR相比,所制备的双修饰生物纳米载体组能够在48 h内缓慢持续释放药物。为了验证载药生物纳米载体是否能够达到安全有效的体内药物治疗浓度,本文分别用MTT实验、巨噬细胞摄取、CD47蛋白测定、体内药代等实验考察了纳米载体的体内长循环性,结果证明本文所制备的双修饰生物纳米载体能够在体内安全地长循环。为验证所制备的T807/TPP-RBC-NPs是否具备神经元线粒体靶向性,本文对其进行荧光标记,分别在细胞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进行了体内和体外的验证。结果表明,该载体系统在T807和TPP的协同作用下,不仅可以穿透血脑屏障,而且可以靶向神经细胞,并进一步定位于线粒体。为了证明T807/TPP-RBC-NPs能否达到有效的线粒体治疗浓度,本文又通过将模型药物CUR负载在纳米颗粒上,探究了载药生物纳米载体的体外抗氧化效果。结果显示,与CUR相比,CUR负载的T807/TPP-RBC-NP能够显着地降低OA所致的AD模型细胞线粒体中ROS的水平,有效调节抗氧化酶及氧化物(SOD,MDA,γ-GT,H2O2)的含量,最终抑制神经元类细胞的凋亡。最后,通过大鼠尾静脉注射的体内药效结果显示,本文所制备的双修饰生物纳米载体(CUR-loaded T807/TPP-RBC-NPs)与对照组相比,能够显着地改善AD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损伤,有效调节海马中抗氧化酶及氧化物的含量,减少神经元的损伤。总之,本文设计制备的T807/TPP逐级靶向修饰的、表面裹覆红细胞膜的人血清白蛋白纳米粒载药系统,为AD等中枢退行性疾病的脑神经元线粒体靶向治疗提供了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可行思路。

王净华[9](2020)在《战争语境下坂口安吾小说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坂口安吾(1906-1955)是日本小说家、评论家、“无赖派”代表作家之一,出生于日本海沿岸的雪国——新泻,就读于东洋大学印度哲学伦理专业。1931年凭借《风博士》《黑谷村》等小说一跃成为文坛新秀,而后出版了《吹雪物语》《珍珠》《白痴》《盛开的樱花林下》等系列文学作品,并撰写出版了以《日本文化之我见》《文学的故乡》《堕落论》等为代表的文学评论,1955年因脑溢血去世。坂口安吾的文学生涯起步于1931年,正是日本所谓“十五年战争”(1931-1945)的肇始之年;其文学生涯的结束,则是在日本战败后的第十年。正是在这样一个战争语境之中,坂口安吾开始了以时代为背景的个性书写,以文学为手段的人生探索。可以说,坂口安吾的文学创作与时代、国家、社会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坂口安吾的文学始终保持着以“叛逆”“颓废”为标志的独特风格。独具个性的“叛逆”风格体现为蔑视权威、反传统道德、反社会秩序、反对一切不符合人性的事物;始终持有的“颓废”情绪则直接而深刻地再现了“战争语境”之中的个人体验与独特思索所构筑起来的精神气质,由此也成就了富有个性的坂口安吾文学。通过细致阅读《坂口安吾全集》,本论文提炼出坂口安吾小说的四大主题,即“故乡丧失”“历史审视”“生命认知”“文化思考”。这四大主题既统一在十五年战争这一特殊时期的“战争语境”之中,还涵盖了绝大多数坂口的文学作品,更贯穿了坂口安吾的整个文学生涯。围绕这四大主题,本论文将“战争”作为坂口小说创作的宏大背景,以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为主,辅以文化批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以及叙事学等方法展开坂口安吾小说的探讨研究。具体而言,第一部分以小说《吹雪物语》为中心,探讨“故乡丧失”主题。“故乡”不仅是这一时期日本文学界共同关注的一大主题,亦是坂口安吾一贯关注的文学主题之一。坂口安吾的不少作品皆涉及到这一主题,亦潜在地构筑了独特的故乡意象。该小说以日本开拓殖民地新航线的中转站、坂口安吾的故乡——新泻为对象,直接揭示了坂口安吾灵魂深处的故乡丧失意识。这一意识既体现在传统与现代双重视野下的新泻印象上,也体现在缺乏归宿感的新泻人孤寂绝望的情绪之中。这一意识不是“日本回归”性的价值判断与现代意识,而是伴随着现代化的冲击、人情世故的变幻、新故乡的发现而呈现出来的、作为日本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体现了日本人自我存在的危机与不安。这一意识横亘在传统与现代、自然与历史、故乡与都市、自我与他者之间,带有了坂口安吾式的独特的颓废意识。第二部分以小说《珍珠》为中心,探讨“历史审视”主题。历史叙事是坂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珍珠港事件作为世界战争史的历史大事件被日本媒体大肆宣扬,文学界甚至出现了“十二月八日文学”,标志着日本文坛陷入到一个疯狂的状态。与之不同,坂口安吾采取多样化的叙事技巧,展现对媒体报道的怀疑与审视,直接反映出“历史审视”主题下独特的时代认识。坂口以其敏锐的思考力、怀疑与解构的历史认识态度、个体的生活者的书写立场尝试摆脱历史叙述与时代语境的禁锢,始终将自我维持在一个“审视者”的主体性地位,将“历史审视”的文学主题、同时也将文学书写的权力真正地还原到个体的自我之中。第三部分以小说《白痴》为中心,探讨“生命认知”主题。首先,本论提示了东京大空袭这一战争背景,揭示出主人公所处的战争语境下的小巷世界就是一个“众愚”的社会,刻画了所谓“白痴”的多样化的存在样态。接下来,借助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阐述主人公伊泽面临伦理困境所做的伦理选择,探究战争是如何一步步将人推向绝境,同时也呼唤人性回归的问题。最后,则是站在白痴女形象的重塑、战争与生命认知、肉体与生命认知等多重视角,阐述坂口安吾的现代性批判与生命认知的关系。所谓“生命认知”,不仅是针对自我生命存在的认知,同时也是针对生命意识究竟是什么的一大认知,更是针对隐藏在这样的生命意识背后的历史、国家、体制等意识形态的深层思考。第四部分以《盛开的樱花林下》为中心,探讨“文化思考”主题。纵观日本历史,“樱花”与神话、宗教、文学、文化、国家、政治串联在一起,成为日本文化的一大符号。就《盛开的樱花林下》这部小说而言,涉及到日本文化象征物的“樱花”,日本文化精神的代表“武士道”,以及日本人的思维观念、行动样态、审美意识,因此可以将该小说视为针对日本文化意识的思考。小说之中,“樱花”意象呈现为“恐怖、不安、虚无与死亡”,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樱花意象,由此推导出坂口安吾围绕文化展开思索的根本意图既不是为了颠覆现实之后回归传统,也不在于重新塑造所谓新的“传统”,而是在于打破日本传统,尤其是战争语境中被大力宣扬的所谓“日本精神”,站在历史的视角来审视这一时期的日本文化危机,突出绝对的主体性意识,寻求真正的个体解放。最后是结论部分。通过考察坂口安吾的代表小说呈现的主题,探究各个小说主题与战争语境、国家社会、文学发展以及个人体验的内在同一性,将坂口安吾小说主题归纳为“故乡丧失”“历史审视”“生命认知”“文化思考”。不言而喻,重点不在于“故乡”“历史”“生命”“文化”,而在于“丧失”“审视”“认知”“思考”所体现的叛逆性思维,即作为否定的丧失,作为怀疑的审视,作为确认的认知,作为批判的思考。换言之,在坂口安吾的独特的小说主题下,一切皆不是从属于战争语境或者战争体制下的“日本精神”的存在,皆不是肯定式的、建构式的架构,而是带有了否定性的、解构性的内涵,是一种叛逆的、颓废式的反面书写。正因为如此,这四大主题呈现了坂口文学不同于其他作家的独特风格,也能够更为准确地概括坂口文学的深刻内涵。《吹雪物语》展现的颓废意识,《珍珠》对军神九柱的去英雄化,《白痴》中“白痴”的隐喻与象征,《盛开的樱花林下》中樱花的叛逆意象,均再现了坂口安吾针对所谓“日本性”“日本精神”的颠覆。坂口安吾自始至终坚持的,就是一种怀疑精神,一种自我的独立性,就是始终把坚持主体性的自我视为人生道路的根本目标、文学创作的终极方向。

李新宁[10](2019)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治理:“死亡之谷”的视角》文中指出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一般存在两次"死亡之谷",第一次"死亡之谷"较容易跨越,而第二次"死亡之谷"必须通过自主核心技术创新和确立主导设计才可跨越。其中,企业自主核心技术的创新需依靠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模式的协同发展,从而塑造动态梯度技术创新模式来完成。主动设计的确立需要从企业层面和国家层面协同治理:在企业层面上,有关主导设计的竞争策略主要体现为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恰当地选择进入时机,主动实行联盟策略,对核心技术模块加强控制,选择模块化生产方式等,而在国家层面上有关主导设计的竞争策略主要体现为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手段、确立国家标准的用户基数、选择联盟策略、建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等。

二、跨越“死亡之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跨越“死亡之谷”(论文提纲范文)

(1)跨越死亡之谷:以大学风险投资激活科技成果转化系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水木清华校友基金:跨越鸿沟的先驱
前期探索:创造社会影响力
重新起航:教育+科技成果转化
    打造有影响力的投资
    以教育实现创业分流
    瞄准师徒配团队
未来规划:规模效应
大学资本:水木基金的运作逻辑
以大学风险投资为撬动点的新型成果转化模型

(2)发展型网络国家何以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美国先进制造产业联盟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综述与理论框架构建
    1.1 美国发展型网络国家缘起、内涵及功能
    1.2 理论框架构建
2 跨越“死亡之谷”的顶层设计:发展型网络国家战略达成
    2.1 社会共识:技术创新解决经济发展深层次结构性问题
    2.2 国家能力:战略方向引领与专业机构协调
        2.2.1 纵向一体化战略引领:整体性方向
        2.2.2 横向专业化管理协调机构:专业化路径
3 弥合“死亡之谷”的组织结构:发展型网络国家的网络布局
    3.1 网络规模大,知识扩散范围拓展
    3.2 网络异质性高,为突破性知识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性
    3.3 网络韧性强,网络组织协同应对风险的能力得以提高
4 走出“死亡之谷”的持续动力:发展型网络国家的动态运行
    4.1 自上而下:产业技术发展的国家战略愿景压力
    4.2 自下而上:战略新兴产业的前沿技术利基推力
    4.3 新型生态:发展型网络国家作为力量源泉助推转型
5 结语

(3)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威廉·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二、福克纳研究综述
    三、大江健三郎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怀乡想象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第一节 从“故乡传统”到“异乡体验”
        一、灵感之源:密西西比传说与四国森林峡谷村庄神话
        二、转折点:异乡体验激发的创作转向与崛起
    第二节 从“边缘文学”到“世界文学的中心”
        一、“爱恨交织”的美国南方与“暧昧”的日本
        二、从“个人体验”到“人类共相”
第二章 殊途同归的现代性主题
    第一节 身份主题——以《八月之光》和《个人的体验》的比较为例
        一、身份主题的历史语境
        二、意象书写中折射出的身份焦虑
        三、精神危机与道德困境引发的身份逃离
        四、绝望中人性的闪光——身份觉醒与身份重建
    第二节 女性创伤主题——历史记忆下悲观与乐观的两极
        一、福克纳笔下的女性创伤与复仇
        二、大江健三郎笔下的女性创伤与复原
    第三节 反战主题——异质文化背景下共通的反战宣言
        一、战争创伤书写折射出的反战思想——以《士兵的报酬》和《迟到的青年》的比较为例
        二、异质文化文本中的和平意识——以《寓言》和《广岛札记》的比较为中心
第三章 历史记忆与现代主义想象力
    第一节 意识流构筑的作品迷宫
        一、绝望中的内心独白:穿越心灵地狱向死而生
        二、自由联想:潜意识底层的“本我”
    第二节 融合“记忆”与“启示”的叙事时间
        一、在“闪回”的记忆中洞见历史
        二、在“时光交错”中警示未来
第四章 互文性创作的契合与差异
    第一节 作品群内的自我指涉
        一、互文性书写中空间意象的构建
        二、蛛网式创作中人物的穿梭与再现
        三、对前文本的利用与改写——重复中凸显出隐喻的力量
    第二节 跨越时空的文学记忆与互文性创作
        一、与《圣经》互文中折射出的拯救意识
        二、与《金枝》互文中凸显出的社会与政治意蕴
        三、“语言诗化”的互文性创作:小说家与诗人跨时空的对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大江健三郎主要作品创作年表
附录2 福克纳主要作品创作年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空间”概念的厘清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乌托邦愿景:诗化空间定位的“立”与“破”
    第一节 桃源式空间的现代性衍生
        一、早期华人书写中的乌托邦想象
        二、家族与寻根:异国的怀旧乌托邦
        三、革命理想的乌托邦空间化
    第二节 作为媒介的文物:传统人文元素的空间重塑
    第三节 存在空间与寓言化空间:抗衡历史的封闭性场域
第二章 异托邦: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
    第一节 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
        一、唐人街:从族裔聚落到景观化的空间符码
        二、地下室:超越离散的边缘空间再定位
    第二节 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
        一、博物馆/纪念馆/墓地:异托时与异托邦的叠加
        二、庇护/排他/悖反:危机异托邦的存在方式
        三、妓院/舞会/社交媒体:日常秩序的“补偿性异位”
    第三节 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
        一、心理诊所:自我救赎的通道与时代省思的边界
        二、抽屉:秩序与隐私的空间感杂糅
第三章 恶托邦: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
    第一节 天使岛:早期移民经历与排他空间
    第二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域下的罪恶城市镜像
    第三节 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
    第四节 愚昧/贫穷/灾难: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
第四章 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拓扑化”呈现
    第一节 空间的流通:全球化体系下的地方性存在
    第二节 空间的割裂: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认知错位
    第三节 空间的争夺:根植于人类本能的社会行为
第五章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北美华文文学的空间叙事结构
        一、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
        二、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
        三、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
    第二节 作家创作历程中的文本空间搭建
        一、续写:作家对成名作的补充与再消费
        二、重写:改写旧作行为下的文本空间重构
        三、超越互文:由生命体验出发的主题共鸣与书写革新
结语
    一、从“区域”到“全球”:去边界地志空间书写中的文化症候
    二、从“身份缺失”到“在地化认同”:隐形身份与日常空间审美化
    三、从“经济”到“科技”:职业叙事原型中的空间认知结构跃迁
参考文献
附录1 国外空间理论着述汉译版本辑录
附录2 国内空间与文学研究专着辑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空间保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颠覆性技术创新成长过程及其关键要素
    1. 颠覆性技术创新成长阶段:技术选择
    2. 颠覆性技术创新成长阶段:市场选择
    3. 颠覆性技术创新成长阶段:市场建立
    4. 颠覆性技术创新成长阶段:市场扩大
    5. 颠覆性技术创新成长阶段:范式形成
三、颠覆性技术创新演化中的“死亡之谷”现象
四、颠覆性技术小生境空间保护构建的基本逻辑
    1. 颠覆性创新突破“死亡之谷”的基本路径
    2. 颠覆性创新小生境培育与跃迁的基本逻辑
五、结论

(6)瞪羚企业:穿越“死亡谷”之后的生存法则(论文提纲范文)

瞪羚企业:新经济图谱钻石
孵化器神话:襁褓中的被选择
穿越死亡谷:化茧成蝶的痛苦
商业生态:瞪羚企业良好的生存环境

(7)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民间爱情叙事的分类与题材来源
        1.1.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几种分类
        1.1.2 民间爱情叙事诗题材的来源
    1.2 中国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
        1.2.1 主体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对少数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影响
        1.2.2 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
    1.3 多元文化交流视野下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价值
        1.3.1 思想价值
        1.3.2 审美价值
        1.3.3 娱乐价值
        1.3.4 教育价值
        1.3.5 认同价值
        1.3.6 遗产与开发价值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现状与方法
        1.4.1 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现状
        1.4.3 研究资料来源、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2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结构
    2.1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表现层—角色模式
        2.1.1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模式
        2.1.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与角色
    2.2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中阶层(一)——叙事程序
        2.2.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合取性叙事程序
        2.2.2 民间爱情叙事诗“三合一体”的叙事序列
    2.3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中阶层(二)——叙事模式
        2.3.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离合型叙事组合
        2.3.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圆形叙事模式
    2.4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深层—符号矩阵
        2.4.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符号矩阵
        2.4.2 民间爱情叙事诗二元对立的深层结构
第3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手法
    3.1 韵及韵散结合的叙事手法
        3.1.1 韵文体
        3.1.2 韵散相间体
    3.2 问答式的叙事技巧
        3.2.1 问答叙事类型
        3.2.2 问答主体类型
    3.3 开篇与结尾的叙事方法
        3.3.1 开篇的叙事传统
        3.3.2 结尾的叙事技巧
第4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程式
    4.1 词语程式
        4.1.1 数字程式
        4.1.2 时间程式
        4.1.3 人物名称程式
        4.1.4 比喻的修辞程式
    4.2 句法程式
        4.2.1 排比平行
        4.2.2 递进平行
    4.3 主题程式
        4.3.1 “诞生”的主题程式
        4.3.2 “成长”的主题程式
    4.4 引导性程式
        4.4.1 引言性开头程式
        4.4.2 引导切换的程式
        4.4.3 引导话语模式的程式
第5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空
    5.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间
        5.1.1 时序
        5.1.2 叙述节奏
        5.1.3 叙述频率
        5.1.4 爱情叙事诗的时间意识
    5.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空间
        5.2.1 民间爱情叙事诗空间类型
        5.2.2 民间爱情叙事诗空间类型的特征
        5.2.3 空间的叙事功能
        5.2.4 空间的象征意义
第6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原型
    6.1 分离阶段-分离的动机及手段
        6.1.1 与现实世界的分离
        6.1.2 与陌生世界的分离
    6.2 阈限阶段-考验
        6.2.1 阈限时空
        6.2.2 阈限生活
    6.3 融合阶段-团圆
        6.3.1 象征性死亡与再生
        6.3.2 其他融合手段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我国部分民间爱情叙事诗名单
附录 B:我国部分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划分情况
附录 C:维吾尔民间叙事诗在十二木卡姆歌词中的分布情况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脑神经元线粒体逐级靶向仿生纳米递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线粒体
    1.2 线粒体功能障碍在神经类型疾病中的作用
        1.2.1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AD
        1.2.2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PD
        1.2.3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TBI
    1.3 靶向线粒体的递送策略
        1.3.1 膜电位驱动
        1.3.2 吸附驱动
        1.3.3 转运驱动
        1.3.4 纳米输送
    1.4 纳米颗粒靶向脑部
        1.4.1 血脑屏障的结构和功能
        1.4.2 药物跨血脑屏障转运途径
        1.4.3 跨越血脑屏障转运的纳米材料
    1.5 靶向神经中枢线粒体存在的问题
    1.6 本课题设计思路
        1.6.1 中枢神经元靶向功能配基的选择
        1.6.2 靶向线粒体功能基的选择
        1.6.3 纳米载体的选择
        1.6.4 模型药物的选择
        1.6.5 课题整体研究思路
    1.7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一章 双靶头生物纳米递药系统的制备与表征
    第一节 CUR负载的人血清白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含量、包封率测定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药品与试剂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HSA NPs的制备
        2.2 CUR/COU6 负载的HSA NPs的制备
        2.3 HPLC法测定纳米粒中CUR含量
        2.3.1 色谱条件
        2.3.2 HPLC色谱方法学考察
        2.4 微柱离心法测定CUR/HAS纳米颗粒的包封率
        3 实验结果
        3.1 HPLC色谱方法学考察
        3.1.1 专属性考察
        3.2 微柱离心法测定载药纳米颗粒的载药量及包封率
        3.2.1 载药纳米粒洗脱曲线
        3.2.2 微柱离心法测定载药纳米粒包封率专属性考察
        3.2.3 测定柱回收率
        3.2.4 微柱离心法测定载药纳米颗粒的包封率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CUR/HSA纳米颗粒的处方工艺优化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试剂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单因素筛选法
        2.1.1 CUR药物用量的筛选
        2.1.2 HSA药物用量的筛选
        2.1.3 有机相与水相比例的筛选
        2.2 星点设计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单因素筛选最佳的辅料用量
        3.1.1 CUR用量筛选结果
        3.1.2 HSA用量筛选结果
        3.1.3 乙醇与蒸馏水的比例筛选结果
        3.2 星点设计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靶头修饰的生物纳米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试剂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两头靶头链的合成与表征
        2.1.1 DSPE-PEG3.4k-T807 的合成与表征
        2.1.2 DSPE-PEG2.4k-TPP的合成与表征
        2.2 靶头修饰的生物纳米载体的制备
        2.2.1 红细胞膜的提取与制备
        2.2.2 红细胞包裹的生物纳米载体的制备
        2.2.3 靶头修饰的生物纳米载体的制备
        2.3 靶头链最佳用量的筛选
        2.3.1 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建立筛选DSPE-PEG3.4k-T807 最佳用量
        2.3.2 靶头链DSPE-PEG2k-TPP最佳用量的筛选
        2.4 生物纳米载体的表征
        2.4.1 各种生物纳米载体的制备
        2.4.2 生物纳米载体粒径与zeta电位测定
        2.4.3 透射电镜(TEM)观察纳米载体的形态
        2.4.4 生物纳米载体的稳定性测定
        2.4.5 生物纳米载体的体外释放
        3 实验结果
        3.1 两头靶头链的合成与表征
        3.1.1 DSPE-PEG3.4k-T807 的合成与表征
        3.1.2 DSPE-PEG2k-TPP 的合成与表征
        3.2 靶头链DSPE-PEG3.4k-T807 最佳用量的筛选
        3.2.1 两细胞共培养模型阻抗值的测定
        3.2.2 纳米颗粒跨血脑屏障转运
        3.3 生物纳米载体的表征
        3.3.1 生物纳米载体的粒径及 ζ 电位测定
        3.3.2 TEM法观察各组生物纳米载体的形态学结果
        3.3.3 各组纳米颗粒的稳定性检测结果
        3.3.4 各组纳米颗粒的体外释放实验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生物纳米载体初步的相容性及长效循环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药品与试剂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星型胶质细胞的提取、培养与鉴定
        2.2.1 小鼠原代星型胶质细胞的提取与培养
        2.2.2 星型胶质细胞的免疫组化鉴定
        2.3 生物纳米载体的体外安全性评价
        2.3.1 生物纳米载体的制备
        2.3.2 生物纳米颗粒对HT22细胞的毒性实验
        2.4 生物纳米载体的体内安全性评价
        2.4.1 生物纳米载体对小鼠的体重的影响
        2.4.2 生物纳米载体对各组小鼠的组织器官的影响
        2.5 生物纳米载体的长效循环研究
        2.5.1 BCA法测定红细胞膜上的蛋白总含量
        2.5.2 葡聚糖凝胶电泳(SDS-PAGE)与WB实验
        2.5.3 圆二色谱法(CD)测定细胞膜上CD47蛋白质二级结构
        2.5.4 巨噬细胞摄取实验
        2.5.5 体内药代
    3 实验结果
        3.1 星型胶质细胞的鉴定结果
        3.2 生物纳米载体的体外安全性评价结果
        3.2.1 细胞毒性实验结果
        3.2.2 溶血性实验结果
        3.3 生物纳米载体的体内安全性评价结果
        3.3.1 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结果
        3.3.2 HE染色结果
        3.4 生物纳米载体的长效循环研究
        3.4.1 BCA法测定蛋白的标准曲线
        3.4.2 红细胞膜上总蛋白的测定结果
        3.4.3 凝胶电泳成像结果
        3.4.4 圆二色谱成像结果
        3.4.5 巨噬细胞摄取实验结果
        3.4.6 纳米载体的体内药代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生物纳米载体神经元线粒体靶向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药品与试剂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脑神经元样靶向性验证
        2.2.1 细胞培养
        2.2.2 细胞摄取实验
        2.3 神经元样线粒体靶向性验证
        2.3.1 神经元样线粒体共定位实验
        2.3.2 神经元样线粒体摄取纳米载体实验
        2.4 生物纳米载体的脑靶向性验证
        2.4.1 血脑屏障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2.4.2 生物纳米载体的透过血脑屏障的百分率考察
        2.4.3 纳米载体过血脑屏障实验
        2.5 体内脑靶向性验证
        2.5.1 活体成像实验
        2.5.2 生物纳米载体在小鼠各组织脏器的分布实验
        2.5.3 载药纳米载体脑组织中的CUR的含量测定
    3 实验结果
        3.1 脑神经元类靶向性验证
        3.1.1 脑细胞摄取生物纳米载体
        3.2 神经元线粒体靶向性验证
        3.2.1 线粒体共定位实验
        3.2.2 神经元类线粒体摄取生物纳米载体定量分析结果
        3.3 生物纳米载体的脑靶向性验证
        3.3.1 血脑屏障模型的验证
        3.3.2 生物纳米载体跨越BBB模型的百分率结果
        3.3.3 生物纳米载体跨越BBB后的HT22细胞摄取
        3.4 纳米载体的体内脑靶向性验证
        3.4.1 活体成像实验结果
        3.4.2 小鼠脑组织中的药物含量测定结果
    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载药生物纳米载体体外抗氧化以及抗氧化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药品与试剂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抗氧化实验
        2.1.1 OA最佳药物浓度的筛选
        2.1.2 流式细胞术分析线粒体ROS清除
        2.1.3 各种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2.2 神经元类凋亡实验
        2.3 免疫印迹(WB)实验
        2.3.1 细胞培养及样品处理
        2.3.2 WB所用溶液的配制
        2.3.3 WB实验
        2.4 RT-PCR测试
        2.4.1 样品中总RNA的提取
        2.4.2 反转录
        2.4.3 PCR引物设计与合成
        2.4.4 RT-PCR反应体系
    3 实验结果
        3.1 抗氧化实验结果
        3.1.1 MTT法筛选最佳OA模型药物浓度
        3.1.2 线粒体ROS清除实验结果
        3.1.3 各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
        3.2 生物纳米载体对OA所致的神经元类凋亡的影响
        3.3 载药生物纳米载体抗氧化所引起的抗凋亡机制研究
        3.3.1 样本蛋白浓度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
        3.3.2 WB实验细胞样品总蛋白的测定结果
        3.3.3 免疫印迹结果
        3.3.4 RT-PCR结果
    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载药纳米载体对AD样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药品与试剂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AD模型的建立
        2.2.1 预实验AD模型的建立
        2.2.2 AD模型的建立及给药处理
        2.3 水迷宫实验
        2.3.1 水迷宫预实验
        2.3.2 水迷宫正式实验
        2.4 HE染色
        2.5 海马组织中ROS含量的测定
        2.6 氧化相关指标的测定
        2.6.1 海马组织样品的处理
        2.6.2 BCA法测定海马组织中总蛋白量
        2.6.3 各抗氧化酶及脂质过氧化产物的测定
        2.7 免疫荧光染色
        2.7.1 海马组织切片的制备
        2.7.2 切片的免疫荧光染色
    3 实验结果
        3.1 AD模型的验证
        3.2 载药纳米载体改善OA所致的认知功能损伤
        3.3 生物纳米载体抑制OA所致的AD小鼠海马组织中ROS的释放
        3.4 生物纳米载体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3.4.1 BCA法测定海马组织中蛋白的标准曲线
        3.4.2 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总蛋白的测定结果
        3.4.3 海马组织中各氧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3.5 生物纳米载体抑制OA诱导的AD小鼠海马CA1 区神经细胞的死亡
        3.6 生物纳米载体减少OA所诱导的胶质细胞的激活
    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研究结果
    2 本课题的创新点及特色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战争语境下坂口安吾小说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述
        (二)国内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故乡丧失主题:以《吹雪物语》为中心
    第一节 坂口安吾“故乡丧失”意识的形成
        一、动荡与不安:战争阴云笼罩下的日本文坛
        二、“故乡”问题的提起
        三、坂口安吾与《文学的故乡》
    第二节 《吹雪物语》的“故乡丧失”书写
        一、双重视野下的故乡
        二、丧失故乡的“我”和“故乡人”
    第三节 “故乡丧失”的象征意义
        一、故乡丧失与社会病理
        二、故乡丧失与殖民地开发
        三、“失败之作”的自省与文学的“再出发”
        小结
第二章 历史审视主题:以《珍珠》为中心
    第一节 战争记忆中的国民文学之“构建”
        一、“珍珠港事件”的集体记忆:“十二月八日文学”登场
        二、时代之异响:《珍珠》的诞生
    第二节 《珍珠》的历史审视主题书写方式
        一、时空交错叙事
        二、私小说化书写
        三“对话”叙事
        四、隐喻表达
    第三节 历史审视的广角:世界史背景下的历史认识与书写立场
        一、近代的超克与十二月八日
        二、怀疑与解构:历史题材小说中的历史认识
        三、作为“个体”生活者的书写立场67
        小结
第三章 生命认知主题:以《白痴》为中心
    第一节 战争困境中的众愚社会
        一、战时体制机构化与小巷无序化的矛盾空间
        二、白痴化的社会
    第二节 生命价值的叩问:伊泽的伦理选择与身份定位
        一、伊泽的生命意识觉醒与多重伦理选择
        二、伊泽对边缘人困境的克服与身份定位
    第三节 坂口安吾的现代性批判与生命认知
        一、白痴女的形象重塑与象征意义
        二、战争与生命认知
        三、“肉体”与生命认知
        小结
第四章 文化思考主题:以《盛开的樱花林下》为中心
    第一节 作为文化符号的樱花
        一、樱花与神话、宗教
        二、樱花与文学、文化
        三、樱花与国家、政治
    第二节 《盛开的樱花林下》的樱花意象
        一、恐怖之樱
        二、不安之樱
        三、虚无与死亡之樱
        四、樱花?樱花林?盛开的樱花林下:不断转换的象征寓意
    第三节 坂口安吾的文化思考
        一、文化危机的历史审视
        二、日本文化之“我”见
        三、战后废墟上的文化重建:否定传统与自我重塑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治理:“死亡之谷”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死亡之谷”:形成与表现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两阶段:“死亡之谷”现象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过程:“死亡之谷”的形成逻辑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死亡之谷”跨越的动态创新治理逻辑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演进过程及其逻辑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死亡之谷”跨越的动态梯度创新治理逻辑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死亡之谷”跨越:主导设计的治理路径
    (一)企业层面:有关主导设计的竞争策略
    (二)国家层面:有关主导设计的竞争策略

四、跨越“死亡之谷”(论文参考文献)

  • [1]跨越死亡之谷:以大学风险投资激活科技成果转化系统为例[J]. 李晓华,柯罗马. 清华管理评论, 2021(09)
  • [2]发展型网络国家何以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美国先进制造产业联盟解读[J]. 李瑞,梁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 [3]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威廉·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比较研究[D]. 姜文莉. 吉林大学, 2021(01)
  • [4]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D]. 杜未未. 吉林大学, 2020(03)
  • [5]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空间保护机制研究[J]. 牛亚丽.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0(11)
  • [6]瞪羚企业:穿越“死亡谷”之后的生存法则[J]. 孙连才.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2020(06)
  • [7]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D]. 哈司依提·艾迪艾木. 新疆大学, 2020(06)
  • [8]脑神经元线粒体逐级靶向仿生纳米递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D]. 高春红. 军事科学院, 2020(02)
  • [9]战争语境下坂口安吾小说主题研究[D]. 王净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治理:“死亡之谷”的视角[J]. 李新宁.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9(06)

标签:;  ;  ;  

穿越“死亡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