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用电气变量检测与分析装置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刘翔宇[1](2020)在《标准动车组模拟实训装置 ——门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运营开通,以及“一带一路”高铁金名片的战略实施,我国的高速动车组列车的需求量将不断扩大,在此形势下,针对我国当前标准动车组的人才培养方式趋于落后,传统的电力机车模拟培训装置不能配套高速动车组操作人员的培养,而利用检备的动车组进行真车培训成本过大且存在安全隐患,其限制了培训人员的可操作性且具有时空限制,不能很好的运用于动车运用所以及高校对高速铁路技术人才的培养。因此,设计一套完整模拟标准动车组实际功能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训装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高速动车组培训设备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以“复兴号”标准动车组为模拟对象设计一款模拟实训装置,其中门控系统将以塞拉门为蓝本进行设计。本次门控装置设计共分为4大部分:机械部分、电气箱部分、门控器部分、人机界面部分。机械部分完成门控装置的整体结构设计、驱动机构设计、锁闭机构设计。电气箱部分完成硬件电器设备安装位置的布局和规划。门控器功能设计完成门控系统的实现功能设计,模拟网络通信架构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完成司机台HMI的状态监视设计。本文具体完成了门控系统的器件选型,并完成了硬件电气设计。根据门控器功能设计绘制门控系统动作流程图,编写门控器DCU的PLC功能程序,利用MCGS开发软件设计了司机台的人机界面,并实现模拟装置网络通信,对门控系统进行状态监视。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完成硬件和软件测试,进行系统优化及修改不足,经过长时间带电运行,此次门控系统符合整套模拟实训装置的各项要求,能够实现门控系统与其他实训装置部分的联动和网络通信。该装置能够实现使受训人员更加快速、准确的掌握真车门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提高维修技能的目标。
林鹏[2](2020)在《智能马桶关键零部件的检测系统设计与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智能马桶产品也有越来越多的需求,很多企业纷纷投入智能马桶产品的生产制造。由于智能马桶产品是新兴的一种产品种类,属于机械、电子、材料和流体力学等多学科技术综合的产品,目前相关标准混乱且不够完善,造成了市场上所销售的智能马桶类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经市场监管部门对市面上在售的智能马桶产品抽查测试表明,智能马桶产品普遍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合格率较低。为了提升智能马桶的产品质量,需要完善产品标准和加大检测监管力度。针对智能马桶中的瞬间加热器、暖风烘干器、清洗器和电磁阀这四大类关键零部件的性能测试,研制了相关的自动辅助测试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性能检测控制器、耐久测试控制器、测量仪器和相应的上位机控制软件组成,可以对零部件的部分测试项目进行自动测试并输出测试结果报告。本文主要包含检测系统的结构组成、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功能测试验证等内容。经对最终研制出的检测设备的实际试用,证明已能达到设计需求,能完成零部件的自动辅助检测任务。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测试结果客观可信,降低了人工的操作强度,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熊颉[3](2020)在《轨道交通装备滚动试验台一体化测试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轨道交通装备滚动试验台因其更少的人力物力试验成本、更宽松和安全的试验环境、更灵活的试验条件,逐渐模拟轨道交通装备线路动态试验,大大地缩短了轨道交通车辆的研发周期,为轨道交通车辆实现更快速、更安全、更高效的开行提供了强有力的试验基础。基于滚动试验台实行轨道交通装备动态特性试验需要配套相关的试验技术,这也是制约这一方法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基于滚动试验台,对轨道交通装备电气牵引与制动、车辆能耗测试及阻力模拟和空气制动三种动态试验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滚动试验台总体设计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基于动车组和地铁车辆的电气牵引与电制动模型,对电气牵引与制动试验的变流器、电机及齿轮箱设计进行分析,明确了能源回馈节能设计和光伏能源效率优化的供电系统研究目标。能源回馈设计中,车轮对带动滚动试验台轨道轮转动,将机械能传递到负载电机,使电能回馈到单相交流电源系统。效率优化设计采用一种集Г-Z源升压变换器、双有源桥式变换器、LCL滤波器的无源集成DC/AC变换器,以提高光伏微逆变器的稳定性和系统传输效率。为了实现不同轨道交通装备的电气牵引与制动试验设备选型,设计一套基于变频交流电机的传动系统机械特性曲线设计方法,以快速完成试验台与被试系统的特性、参数匹配,实现试验台陪试变频交流电机、齿轮箱的快速选型,并在滚动试验台上实现了动车组和地铁车辆的电气牵引与制动特性验证。为了使轨道交通装备在滚动试验台上实现与线路测试相同的能耗测试试验。利用传统控制参数化方法研究以位移为自变量的列车节能操纵问题,提出无限维限速约束和非光滑牵引力边界约束的处理策略,将列车节能操纵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在定点定速的基础上,引入自动控制方法,模拟一条轨道交通线上行线路实现能耗测试试验的过程控制。采用斜率控制算法约束车辆速度在转矩速度曲线的包络线以内,达到车辆速度的稳定控制。并以地铁车辆为例,为实现轨道交通装备在滚动试验台上模拟运行阻力及能耗测试,提供测试手段和方法。为了实现基于滚动试验台的轨道交通装备空气制动动态测试,引入电惯量模拟的思想,控制车辆制动过程中电机的输出来模拟产生与机械飞轮惯量等效的制动效果,实现惯量的无级调节。为了实现电惯量快速模拟和电机转速的快速跟踪,设计一种基于滑模变结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通过滑模变结构转矩磁链控制器减小速度调节器对系统参数的变化和外界干扰的敏感程度。同时在电惯量的基础上匹配机械飞轮惯量模拟,以自动补偿由机械系统阻力引起的误差,提高惯量模拟精度。并以动车组为例完成空气制动功能设计和软件控制,实现轨道交通装备空气制动动态测试在滚动试验台上的试验。针对整车滚动试验台的主体构成、系统设计、参数推理等完整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分析不同被试品和不同试验项目的滚动试验台设计的异同特征,建立一套完整的适用于轨道交通装备动态特性测试的滚动试验台设计方法。研究滚动试验台的总体设计、电气系统、机械系统及主要部件设计方法,并对试验系统的牵引基本参数、机械参数和电气参数等特性参数进行详细推理计算,完成传动单元参数、轨道轮参数、电机的主要参数和牵引/制动工况核算。最后设计牵引系统、干线机车车辆、高速动车组列车单元和养路车辆等四类牵引系统试验台和滚动试验台的总体参数及功能,为满足不同试验装备和不同试验类型的滚动试验台测试提供选择。
黄文聪[4](2020)在《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及其合闸涌流抑制研究》文中认为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是实现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软起动的核心部件,在轨道交通、港口码头、隧道、船舶等交通运输领域以及其他工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及其合闸涌流抑制,是高压大功率电动机顺利起动、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延长电力电子电抗器使用寿命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工程意义。本文以解决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起动引起的过电流问题为出发点,着眼于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软起动系统的整体性能优化,针对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相关科学问题,展开数学建模方法、合闸涌流抑制方法、本体设计方法及多物理场耦合的研究。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传统磁控电抗器受电力电子器件耐压限制,不适合于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软起动的问题,采用融合、创新思路,提出了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软起动用磁控电抗器的拓扑结构;设计了单绕组和多绕组磁控电抗器的拓扑结构并分析了两者的工作原理,阐明了两者工作原理和电抗变换的一致性。建立了IGBT式和晶闸管式磁控电抗器的数学模型,并对其阻抗变换机理进行了分析。针对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数学建模依赖于二次绕组侧电力电子阻抗变换电路,且阻抗变换机理分析存在理论推导复杂和计算冗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磁控电抗变换器建模方法,构建了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变换器通用数学模型,揭示了通过控制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变换器二次绕组的电流可以实现一次绕组阻抗值连续平滑调节的阻抗变换机理。研究结果为涌流抑制方法研究、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本体设计及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奠定了基础。(2)针对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合闸接入电网产生的严重涌流问题,提出了空载工作状态和带负载工作状态下不同的涌流抑制方法。当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空载接入电网时,针对传统的合闸电阻法需要增加额外的合闸电阻问题,提出了控制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合闸角的方法来抑制涌流,研究了电抗器合闸接入电网的相位角控制规律;当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带负载接入电网时,针对控制合闸相位角不能实现偏磁与剩磁相抵消的问题,提出了无功功率动态补偿策略来抑制合闸涌流,研究了无功功率补偿量计算方法和动态补偿方法。分别建立了空载合闸和带负载合闸的仿真模型,验证了合闸涌流抑制方法的有效性,涌流均被抑制在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额定电流的2倍以内,涌流抑制效果明显。(3)针对传统电抗器设计多采用经验法,手工计算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套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本体设计方法,包括铁芯结构设计方法、绕组设计方法、主电抗计算方法、漏电抗计算方法等,开发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针对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在合闸运行状态下产生的振动、噪声和温升问题,提出合闸涌流抑制可以有效减小振动、噪声和温升。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构建了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电磁模型、结构力学模型、声学模型和三维流场-温度场耦合模型,进行了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对比了合闸涌流抑制前后铁芯磁通密度、铁芯等效应力、铁芯形变、声压级以及温升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证明,采用涌流抑制方法可以将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的噪声抑制在66d B以内,其温升不超过54K,满足A级电力设备的相关国家标准。(4)构建了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软起动系统试验平台,将成功研制的20000k W/10k V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应用于某钢厂19000k W/10k V高压大功率电动机的软起动中,并进行了挂网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带高压大功率电动机接入电网,起动电流小于电动机额定电流的2倍,电网电压压降小于5%,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具有优秀的连续电抗调节特性,可以有效地抑制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这类冲击负荷接入电网引起的过电流现象,起动过程无涌流,起动电流曲线平滑,起动性能良好。本文完成了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及其合闸涌流抑制的研究,在理论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仿真和试验平台构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的研制以及基于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的软起动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唐军[5](2019)在《波纹管疲劳测试台研制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波纹管疲劳测试是波纹质量的主要评估方法,世界上波纹管的主要制造商均采用专门的波纹管疲劳测试台对波纹管进行疲劳测试,依据测试结果评估波纹管的寿命、评价其质量。目前,国内的波纹管生产商没有装备专门的波纹管疲劳测试台,缺少高效可靠的波纹管质量评估手段。因此,波纹管疲劳测试台是国内波纹管制造商急需装备的专用非标设备,对波纹管制造商提升产品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受德国某独资波纹管生产商的委托,本文就波纹管疲劳测试台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定制研发满足企业需求的波纹管疲劳测试台。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研究国外波纹管疲劳测试台的基础上,经论证确定了具有高性价比的波纹管测试台总体方案、机械结构及波纹管振动测试的驱动控制方案。(2)设计、校核、制造、装配了测试台的机械部件及机械结构,新颖的导向支架机构与装夹结构可满足制造商目前所有规格波纹管的装夹与测试。(3)基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技术实现了振动的激振输入;基于IPC+PLC架构设计了测试台的电气控制系统;基于渗透检测技术确定了疲劳失效的判断策略,设计了波纹管疲劳失效的在线检测系统,实现了波纹管疲劳失效的自动判断。(4)建立了测试台伺服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确定了电机的矢量控制策略,研究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仿真测试结果表明:(1)消除了测试过程中负载变化及振动因素的干扰,提高了波纹管振幅控制精度;(2)实现了对阶跃与正弦输入的快速跟踪响应,对突变载荷和外界干扰有明显的恢复和抑制作用,提高了波纹管振动频率的准确性。基于上述研究设计工作,制造了波纹管测试工作台,已用于德国公司的波纹管疲劳测试,大幅提高了公司的波纹管质量评估效率及可靠性。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6](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7](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江维[8](2017)在《绝缘子/引流板带电检修机器人机械手自主定位与鲁棒运动控制》文中研究说明带电作业是现代电网最常用的检修作业方法,可以实现电网的不停电检修与维护,为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提供重要保障。带电检修机器人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工进行带电作业,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工作业效率低、可靠性差及危险性高的不足,为带电作业开辟了新的途径。针对当前电网企业带电作业对象多元化及对作业过程自动化的迫切需求,本课题研究开发了一种面向绝缘子(辅助)更换和耐张线夹引流板螺栓紧固双作业任务的高压输电线路末端功能可重构带电检修机器人,通过机器人移动平台搭载不同末端工具完成不同作业功能。为提高机器人的作业效率、作业可靠性及实用化程度,在作业过程中,着重对机器人机械手自主定位控制、作业运动轨迹规划与优化、作业臂鲁棒运动控制、关键作业状态的在线监控等几个相关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思路如下所述:(1)带电检修机器人作业末端重组功能的设计与实现。针对目前机器人作业功能单一及移动机器人平台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多作业任务的模块化末端重构方法,并实现了机械、电气、软件系统可重组的双作业臂带电检修机器人系统平台的开发,在通用移动机器人平台的基础上,通过作业机械手的重组来完成不同作业功能,提高了机器人移动平台的利用率,满足了作业对象多元化的需求。(2)带电检修机器人机械手自主定位控制。为提高机器人的作业效率和作业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学和机器视觉的双闭环机械手自主定位控制方法,其中一个闭环实现机械手的粗定位,另一个闭环实现机械手的精定位,建立了双机械手的运动学模型,基于BP网络求取了机械手运动学逆解,设计了自主定位控制器,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以引流板螺栓紧固作业为例,现场试验验证了算法的工程实用性。(3)带电检修机器人作业臂关节运动轨迹规划与优化。针对机器人作业过程点对点轨迹运动的连续、平滑、稳定及全局关节状态约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标准化的改进N次多项式轨迹规划算法,将关节运动时间作为关节轨迹的性能评价参数,通过求解最优运动时间解决了关节位置约束问题,以此为理论基础并结合动力学提出了关节速度、加速度状态约束控制方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算法的优越性,现场作业试验验证了方法的工程实用性。(4)带电检修机器人作业臂鲁棒运动控制。针对作业现场的扰动及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于机器人作业臂运动控制性能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理论的机器人作业臂鲁棒运动控制方法,通过作业臂不同动作的统一运动控制模型,构建了多臂多动作机器人系统的H∞运动控制模型,以带电检修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通过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求解了H∞控制器,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现场作业试验验证了方法的工程实用性。(5)带电检修机器人作业状态在线监控方法。在机器人机械手自主定位控制的基础上以螺栓紧固作业为例提出基于力反馈的机器人螺栓拧紧状态在线监控方法,实现了螺栓拧紧状态的实时在线监控,提高了作业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仿真实验和现场作业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工程实用性。
洪海波[9](2016)在《大型非球面超精密光学磨床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间光学的快速发展对大口径非球面反射镜的需求不断增强,受运输、安装和使用条件的限制,空间大镜往往采用质量轻、稳定性强的SiC材料。传统的SiC通常采用研磨成形工艺,效率极低,已经很难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因此,以高效超精密磨削代替研磨直接获得高精度抛光表面的新型光学高效制造工艺链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在整个工艺链中,超精密磨削对光学镜面的表面及亚表面质量影响最大,其加工效果将直接决定抛光等后续加工的效率及可行性。因此,研制大口径光学非球面镜超精密磨床成为提高大口径反射镜制造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大型光学磨床设计中存在的高刚度、大阻尼及长效稳定性等多因素耦合也使其成为当前极复杂、风险极高的工程问题之一。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有限元分析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以其强大的海量数据处理、计算和仿真能力,在产品设计中所起的作用不断增强。然而,受到当前人工智能水平的限制,计算机在评估、决策等能力上仍存在内在缺陷,特别当处理包含定性分析、条件缺失或相互矛盾的复杂设计任务时,人类丰富的知识经验以及直觉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大型超精密光学磨床人机集成设计为研究对象,对人机集成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大型光学磨床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大型非球面超精密光学磨床设计中存在的参数耦合、行为矛盾等问题,提出了少轴高刚度构型以及新的力位混合控制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设计并优化了磨床的结构、控制、检测系统以及关键零部件,最终成功研制出具有1.2米口径光学非球面镜加工能力的大型超精密光学磨床。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归纳如下:一、提出了大型超精密光学磨床人机集成设计的系统架构,定义了符合计算机推理并适合人类经验集成的设计原型,阐述了大型光学磨床集成设计的规范化过程。此外,针对知识表达中存在的语义异构性对磨床集成设计中人机交互和设计协同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本体的知识表达和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包括产品本体、资源本体以及过程本体在内的大型光学磨床人机集成设计领域知识模型,并通过本体映射和本体融合实现了不同领域知识的集成,为大型光学磨床设计知识、经验的重用和共享奠定了基础。二、针对大型超精密光学磨床设计中存在的参数耦合、行为矛盾等难题,提出了基于机器“导航”的智能概念设计方法,并阐述了包括概念生成、概念评估以及概念完善三个阶段的详细设计流程。采用“Z”形映射方法创建了大型光学磨床的功能需求、设计参数以及期望行为概念树,并运用商运动学理论实现了五轴磨床构型的自动生成和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型光学磨床运动空间与静态刚度以及位置伺服高刚性与磨削力控制柔顺性之间的矛盾,阐述了基于启发式思维的矛盾解决策略,并提出了基于虚拟轴原理的少轴构型以及基于进给速度控制的新型力位混合控制策略。三、基于虚拟机床技术,创建了大型光学磨床的三维虚拟模型,完成了磨床机械结构、电气控制以及计量检测等子系统的详细技术设计。在此基础上,运用ANSYS等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大型光学磨床整机和关键零部件的静、动态特性、抗振性能和热变形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并运用Matlab等数值仿真软件对磨床控制系统的参数进行了分析和优化,最终选择出最合适的设计参数来满足大型光学磨床的动力学性能需求。四、针对大型光学磨床超精密轴系等关键零部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提出了基于模糊规则推理的超精密主轴轴承及驱动形式智能选择方法,并构建了超精密静压主轴的几何及有限单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主轴的动力学及热力学特性进行详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主轴的结构参数进行几何学优化。此外,提出了一种新的表面节流自补偿大型超精密静压转台,研究了大型转台静压轴承的表面节流和自补偿原理,并分析了静压转台的结构特点以及性能参数。最终,研制出大型超精密光学磨床并进行了精度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磨床设计的有效性。综上所述,大型非球面超精密光学磨床的成功研制,不仅在理论层面验证了人机集成设计的有效性,而且将会为提升我国大型光学零件的制造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并为我国空间光学、军事遥感等关键领域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蔡云飞[10](2001)在《通用电气变量检测与分析装置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目前日益突出的电能质量问题,设计开发了通用电气变量检测与分析装置,该装置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综合分析电能质量的工具。装置的开发过程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设计。 硬件设计包括互感器、调理模块、A/D器件、工业PC等的选型,主要由Keithley公司的DAS-1801ST高速数据采集卡和工控机组成。 软件设计包括虚拟仪器面板界面的开发和电气变量检测算法的研究。其中,虚拟仪器面板界面的开发在目前最流行的可视化编辑工具Visual C++6.0(MFC)下实现,完成了输入电压、电流波形的动态显示,波形频率、有效值、功率以及功率因数的实时显示,谐波分析以及电压波动和闪变的检测。电气变量的检测方法主要依据相应的国家标准,而电压闪变的检测则依据IEC推荐的方法来实现。 本论文在介绍整个装置的硬件及软件构成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整个系统的总体设计、软件算法和具体的实现方法,并为减小测量误差进行了相应算法的分析与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仿真测试。
二、通用电气变量检测与分析装置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用电气变量检测与分析装置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标准动车组模拟实训装置 ——门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标准动车组模拟实训装置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标准动车组模拟装置门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 动车组模拟装置整体架构 |
2.2 模拟门控装置的整体设计 |
2.2.1 门控装置的机械部分设计 |
2.2.2 门控装置的电气箱设计 |
2.2.3 门控装置的门控器功能设计 |
2.2.4 人机界面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门控系统的硬件选型及电气设计 |
3.1 PLC及扩展模块选型 |
3.1.1 PLC选型 |
3.1.2 PLC扩展模块选型 |
3.2 门控器件的选型 |
3.2.1 电源的选型 |
3.2.2 电机的选型 |
3.2.3 电机驱动器的选型 |
3.2.4 编码器的选型 |
3.2.5 电流传感器的选型 |
3.2.6 电磁阀的选型 |
3.2.7 触摸屏的选型 |
3.2.8 门控系统其它硬件选型 |
3.3 门控系统的电路设计 |
3.3.1 硬件电路总体方案设计 |
3.3.2 门控系统的具体电路设计 |
3.4 门控系统的气动系统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标准动车组模拟装置门控系统的软件设计及实现 |
4.1 PLC_Config软件简介及参数配置 |
4.1.1 PLC参数配置 |
4.1.2 编写符号状态表 |
4.2 门控系统功能介绍及PLC程序编写 |
4.2.1 初始化关门功能 |
4.2.2 开门功能 |
4.2.3 关门功能 |
4.2.4 障碍物检测功能 |
4.2.5 紧急解锁功能 |
4.2.6 零速保护功能 |
4.2.7 牵引互锁功能 |
4.2.8 门隔离功能 |
4.2.9 门控系统数据通信 |
4.2.10 门控系统故障诊断 |
4.3 人机交互界面的制作 |
4.3.1 MCGS嵌入版组态软件的简介 |
4.3.2 人机交互界面的数据交换 |
4.3.3 人机交互界面的制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标准动车组模拟实训装置门控系统的调试 |
5.1 实验平台调试 |
5.1.1 硬件检测 |
5.1.2 硬件逻辑检查 |
5.2 功能调试 |
5.2.1 PLC模拟调试 |
5.2.2 PLC上电调试 |
5.3 人机交互界面调试 |
5.4 调试结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门控系统回路图 |
附录B 门控系统PLC梯形图 |
致谢 |
(2)智能马桶关键零部件的检测系统设计与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现状 |
1.2.1 智能马桶相关研究现状 |
1.2.2 智能马桶的性能检测系统现状 |
1.2.3 自动测试系统概况 |
1.2.4 模型驱动的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 |
1.3 研究内容及文章组织结构 |
第2章 智能马桶零部件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 |
2.1 智能马桶标准的研究 |
2.2 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 |
2.2.1 瞬间加热器 |
2.2.2 暖风烘干器 |
2.2.3 清洗器 |
2.2.4 电磁阀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系统硬件电路需求分析 |
3.1.1 性能测试系统的结构 |
3.1.2 耐久测试系统的结构 |
3.1.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的重难点 |
3.2 检测控制器的电路设计 |
3.2.1 检测控制器主控芯片的选择 |
3.2.2 电源电路 |
3.2.3 继电器驱动电路 |
3.2.4 喷淋和冲水用电磁阀的驱动电路 |
3.2.5 开关量输入检测电路 |
3.2.6 通信电路 |
3.3 耐久测试控制器的电路设计 |
3.3.1 耐久测试控制器主控芯片的选择 |
3.3.2 电源电路 |
3.3.3 通信地址选择电路 |
3.3.4 喷淋和冲水用电磁阀的驱动电路 |
3.3.5 数码管计数显示接口 |
3.3.6 温度检测 |
3.4 超1A电流检测装置的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软件的设计 |
4.1 系统软件需求分析 |
4.1.1 系统软件设计的重难点 |
4.2 控制器嵌入式系统软件的设计 |
4.2.1 控制器程序总架构 |
4.2.2 瞬间加热器控制程序的通用性 |
4.2.3 电磁阀控制程序的通用性 |
4.2.4 EEPROM的循环擦写 |
4.2.5 RS485 通信数据帧的处理 |
4.2.6 数据通信协议 |
4.2.7 检测控制器的控制流程 |
4.3 工控触摸屏应用软件的设计 |
4.3.1 触控屏的界面设计 |
4.3.2 触控屏的程序控制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功能测试与系统搭建 |
5.1 性能检测控制器和耐久测试控制器的功能测试 |
5.1.1 性能检测控制器的功能测试 |
5.1.2 耐久测试控制器的功能测试 |
5.2 超1A电流检测装置的功能测试 |
5.3 测试系统的搭建 |
5.3.1 瞬间加热器和电磁阀共用的性能测试系统 |
5.3.2 瞬间加热器的耐久测试台 |
5.3.3 暖风烘干器的性能测试系统 |
5.3.4 暖风烘干器、清洗器和电磁阀的耐久测试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测试结果与分析 |
6.1 瞬间加热器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6.2 暖风烘干器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6.3 清洗器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6.4 电磁阀的测试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3)轨道交通装备滚动试验台一体化测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机车滚动试验台建设概述 |
1.2.2 国内机车滚动试验台建设概述 |
1.2.3 轨道交通装备电气牵引技术研究现状 |
1.2.4 轨道交通装备制动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5 轨道交通装备轨道交通节能优化技术研究现状 |
1.3 试验台架上实现试验项目分析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试验台架上轨道交通装备电气牵引/制动特性试验技术 |
2.1 动车组的电气牵引与制动原理 |
2.1.1 基于动车组CRH2 的电气牵引与制动方式原理分析 |
2.1.2 动车组牵引电制动计算与特性曲线 |
2.2 地铁车辆的电气牵引与制动原理 |
2.2.1 地铁车辆牵引与制动原理分析 |
2.2.2 地铁车辆牵引与制动计算 |
2.3 电气牵引及电气制动试验原理设计 |
2.3.1 试验方法设计 |
2.3.2 试验台基础设备原理及能源回馈设计 |
2.4 光伏DC/AC逆变器无源集成设计 |
2.4.1 拓扑结构组成部分特性分析 |
2.4.2 集成单元结构构成及连接方式 |
2.4.3 集成单元参数化设计 |
2.4.4 仿真验证 |
2.5 基于变频交流电机特性曲线快速匹配设计 |
2.5.1 传动系统特性匹配设计方法 |
2.5.2 电机特性曲线设计流程 |
2.6 不同轨道交通设备的电气牵引试验结果 |
2.6.1 动车组牵引/制动特性试验验证 |
2.6.2 地铁车辆牵引/制动特性试验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整车滚动试验台的全线路阻力模拟及能耗试验技术 |
3.1 基于线路阻力模拟的列车动力学模型 |
3.2 地铁节能操纵优化问题描述 |
3.3 基于控制参数化方法的地铁节能操纵问题求解 |
3.4 滚动试验台上地铁列车能耗测试技术 |
3.4.1 测试品及试验工况选取 |
3.4.2 牵引能耗测试方案 |
3.5 全线路运行阻力模拟技术 |
3.5.1 试验台架牵引特性试验的自动控制方法 |
3.5.2 试验线路设计参数 |
3.5.3 运行阻力试验计算结果 |
3.5.4 阻力给定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整车滚动试验台的空气制动试验技术 |
4.1 整车惯量模拟方案及控制架构 |
4.2 惯量模拟基本原理 |
4.3 基于机电混合惯量模拟空气制动试验设计 |
4.3.1 电机扭矩计算 |
4.3.2 基于滑模变结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设计及仿真 |
4.3.3 变频器 |
4.4 空气制动功能工艺设计及控制软件 |
4.4.1 空气制动试验技术设计 |
4.4.2 空气制动控制软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整车滚动试验系统总体设计方法 |
5.1 整车滚动试验台总体介绍 |
5.1.1 机械系统 |
5.1.2 电气传动系统 |
5.1.3 总控制系统 |
5.1.4 测试系统、监视系统及供电系统 |
5.1.5 整车滚动试验台总体架构及核心部件原理 |
5.2 整车滚动试验系统总体计算 |
5.2.1 试验台单元参数设计 |
5.2.2 电气传动特性参数计算 |
5.2.3 牵引定位装置参数设计 |
5.2.4 轨道轮单元参数设计 |
5.3 不同试验台功能及总体参数 |
5.3.1 牵引系统试验台总体参数设计 |
5.3.2 干线机车车辆整车滚动试验台总体参数设计 |
5.3.3 高速动车组列车单元滚动试验台总体参数设计 |
5.3.4 养路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总体参数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4)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及其合闸涌流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拓扑结构与数学建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合闸涌流抑制研究现状 |
1.2.3 本体设计与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研究现状 |
1.3 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磁控电抗器数学建模与阻抗变换机理研究 |
2.1 磁控电抗器拓扑结构设计 |
2.1.1 单绕组拓扑结构设计 |
2.1.2 多绕组拓扑结构设计 |
2.2 磁控电抗器工作原理分析 |
2.2.1 基本工作原理分析 |
2.2.2 多绕组工作原理分析 |
2.3 典型磁控电抗器的数学建模与阻抗变换机理分析 |
2.3.1 IGBT式磁控电抗器变换机理 |
2.3.2 晶闸管式磁控电抗器电抗变换机理 |
2.4 磁控电抗变换器数学建模与阻抗变换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磁控电抗器涌流成因与涌流抑制方法研究 |
3.1 合闸涌流成因分析 |
3.2 合闸涌流抑制方法 |
3.2.1 空载合闸涌流抑制方法 |
3.2.2 带负载合闸涌流抑制方法 |
3.3 合闸涌流抑制仿真分析 |
3.3.1 空载合闸涌流抑制仿真分析 |
3.3.2 带负载合闸涌流抑制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磁控电抗器振动及噪声分析 |
4.1 振动来源及传递途径分析 |
4.1.1 振动来源分析 |
4.1.2 振动传递途径分析 |
4.2 铁芯振动及噪声产生机理 |
4.3 振动及噪声有限元仿真建模与分析 |
4.3.1 多物理场耦合分析 |
4.3.2 有限元几何建模 |
4.3.3 电磁模型有限元仿真与分析 |
4.3.4 结构力学模型有限元仿真与分析 |
4.3.5 声学模型有限元仿真与分析 |
4.4 涌流抑制对振动及噪声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磁控电抗器本体设计与温度场分析 |
5.1 磁控电抗变换器本体设计 |
5.1.1 磁控电抗变换器铁芯结构设计 |
5.1.2 磁控电抗变换器绕组设计 |
5.1.3 磁控电抗变换器主电抗计算 |
5.1.4 磁控电抗变换器漏电抗计算 |
5.2 磁控电抗变换器计算机辅助设计 |
5.2.1 辅助设计软件开发 |
5.2.2 磁控电抗器设计实例 |
5.3 温度场分析与有限元仿真 |
5.3.1 温度场分析 |
5.3.2 三维流场-温度场有限元仿真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软起动系统试验研究 |
6.1 基于磁控电抗器的软起动系统拓扑结构 |
6.2 软起动系统硬件设计与研制 |
6.2.1 主电路设计 |
6.2.2 人机交互单元设计 |
6.2.3 控制单元设计 |
6.2.4 阻抗变换器设计 |
6.3 控制软件设计 |
6.3.1 软件设计流程 |
6.3.2 软起动控制算法设计 |
6.4 磁控电抗器软起动系统挂网试验 |
6.4.1 空载挂网试验 |
6.4.2 带负载挂网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参加的科研项目和获得授权专利 |
(5)波纹管疲劳测试台研制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波纹管疲劳测试台相关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 |
1.2.1 疲劳测试台的研究现状 |
1.2.2 金属波纹管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振动伺服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波纹管疲劳测试台总体技术方案 |
2.1 波纹管测试台的主要功能及技术要求 |
2.2 波纹管疲劳测试台设计思路及总体构成 |
2.2.1 波纹管疲劳测试台设计思路 |
2.2.2 波纹管疲劳测试台总体构成 |
2.3 波纹管疲劳测试台技术方案及工作原理 |
2.4 波纹管疲劳测试台轴向振动控制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3 波纹管测试台机械结构设计 |
3.1 波纹管测试台机械结构总体设计 |
3.2 波纹管测试台重要部件机构设计 |
3.2.1 波纹管测试台导向支架机构设计 |
3.2.2 波纹管试测试台装夹结构设计 |
3.2.3 波纹管测试台传动机构设计 |
3.3 波纹管测试台关键部件校核 |
3.3.1 直线运动单元刚度与安全系数校核 |
3.3.2 移动夹板静强度校核 |
3.4 本章小结 |
4 波纹管测试台电气控制与检测系统设计 |
4.1 波纹管测试台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4.1.1 电气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4.1.2 电气控制系统的硬件选型与计算 |
4.1.3 电气控制柜的设计 |
4.1.4 主控模块的设计与主控键面 |
4.2 波纹管测试台检测系统设计 |
4.2.1 测试台检测系统原理 |
4.2.2 测试参数的采集 |
4.2.3 波纹管疲劳失效检测及内压补偿策略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测试台振动伺服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控制系统模糊PID算法的实现 |
5.1.1 模糊控制原理与设计步骤 |
5.1.2 控制系统PID工程整定 |
5.1.3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5.2 振动伺服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 |
5.2.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5.2.2 电机矢量控制模型 |
5.2.3 测试台电气传动系统数学模型 |
5.3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测试台伺服系统仿真分析 |
5.3.1 测试台伺服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5.3.2 测试台伺服控制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波纹管测试台运行测试 |
6.1 测试规程 |
6.2 测试过程 |
6.3 测试结果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1 土石方机械 |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
1.1.3 存在的问题 |
1.1.4 研究发展趋势 |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
1.2.1. 2 新能源技术 |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
1.2.2. 5 问题与展望 |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
1.3.2. 2 技术优点 |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
1.3.2. 5 发展趋势 |
1.3.2. 6 展望 |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
1.4.2. 7 其他技术 |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4 存在问题 |
1.4.5 展望 |
2压实机械 |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热点研究方向 |
2.2.3 存在的问题 |
2.2.4 研究发展趋势 |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2 热点问题 |
2.3.3 存在问题 |
2.3.4 发展趋势 |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2 存在的问题 |
2.4.3 热点研究方向 |
2.4.4 研究发展趋势 |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
2.5.2 热点研究方向 |
2.5.2. 1 控制技术 |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
2.5.3 存在问题 |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
2.5.4 研究发展方向 |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6.2 研究热点 |
2.6.3 主要问题 |
2.6.4 发展趋势 |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7.2 热点研究方向 |
2.7.3 存在的问题 |
2.7.4 研究发展趋势 |
3路面机械 |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
3.1.1. 1 烘干筒 |
3.1.1. 2 搅拌缸 |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
3.1.2. 2 沥青烟 |
3.1.2. 3 排放因子 |
3.1.3 存在的问题 |
3.1.4 未来研究趋势 |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
3.2.3 存在的问题 |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 1 搅拌机 |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3.1. 3 搅拌工艺 |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
3.3.2 存在问题 |
3.3.3 总结与展望 |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4.1. 1 作业机理 |
3.4.1. 2 设计计算 |
3.4.1. 3 控制系统 |
3.4.1. 4 施工技术 |
3.4.2 热点研究方向 |
3.4.3 存在的问题 |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5.2 存在问题 |
3.5.3 总结与展望 |
4桥梁机械 |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
4.1.4 发展趋势 |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
5隧道机械 |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
5.1.1. 2 锚杆钻机 |
5.1.2 存在的问题 |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
5.2.1 盾构机类型 |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2 盾构刀盘 |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2. 3 存在的问题 |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3 盾构刀具 |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3. 3 存在的问题 |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4 盾构出渣系统 |
5.2.4. 1 螺旋输送机 |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6 壁后注浆系统 |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
5.2.6. 3 存在的问题 |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7 盾构检测系统 |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7. 3 存在的问题 |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8 盾构推进系统 |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8. 3 存在的问题 |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9 盾构驱动系统 |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9. 3 存在的问题 |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
6养护机械 |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
6.1.1 国外研究现状 |
6.1.2 热点研究方向 |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
6.1.3 存在的问题 |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
6.1.3. 2 作业效率低 |
6.1.3. 3 除尘效率低 |
6.1.3. 4 静音水平低 |
6.1.4 研究发展趋势 |
6.1.4. 1 节能环保 |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
6.4.2 热点研究方向 |
6.4.3 存在的问题 |
6.4.4 研究发展趋势 |
6.4.4. 1 整机技术 |
6.4.4. 2 动力技术 |
6.4.4. 3 传动技术 |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
6.4.4. 5 智能化技术 |
6.4.4. 6 环保技术 |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1. 3 存在的问题 |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2. 3 存在的问题 |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3 冷再生设备 |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
6.6.1 前言 |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
6.6.2. 4 研究方向 |
6.6.2. 5 存在的问题 |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3. 5 存在的问题 |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4. 5 存在的问题 |
6.6.5 研究发展趋势 |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
6.7.1 技术简介 |
6.7.1. 1 施工技术 |
6.7.1. 2 施工机械 |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
6.7.3. 1 研究热点 |
6.7.3. 2 发展趋势 |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7)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
1.1.2存在的问题 |
1.1.3研究发展趋势 |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2热点研究方向 |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2存在的问题 |
1.2.2.3总结与展望 |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1.3.1.1车身结构 |
1.3.1.2声学包装 |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
1.3.2.1制动抖动 |
1.3.2.2制动颤振 |
1.3.2.3制动尖叫 |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
1.3.3.4降噪方法 |
1.3.3.5问题与展望 |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1.1主动悬架技术 |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2.1主动悬置技术 |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
2.1.1.2高效内燃机 |
2.1.1.3新型传动方式 |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3重点研究方向 |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存在的问题 |
2.2.3重点研究方向 |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
2.3.1.1动力电池 |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2存在的问题 |
2.3.2.3热点研究方向 |
2.3.2.4研究发展趋势 |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2重点研究方向 |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
3.1.3研究发展趋势 |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
3.2.1.3研究发展趋势 |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
3.2.2.3研究发展趋势 |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
3.2.3.1转向角传动比 |
3.2.3.2转向路感模拟 |
3.2.3.3诊断容错技术 |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
3.3.1.4电动汽车研究 |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
3.3.1.6参数测量 |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
3.3.1.8其他方面 |
3.3.2存在的问题 |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4存在的问题 |
4.1.2.5展望 |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
4.2.1.1点云聚类 |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
4.2.1.3障碍物识别 |
4.2.1.4障碍物跟踪 |
4.2.1.5小结 |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
4.2.2.1交通标志识别 |
4.2.2.2车道线检测 |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
4.2.2.4行人检测 |
4.2.2.5车辆检测 |
4.2.2.6总结与展望 |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2当前研究热点 |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
4.3.3存在的问题 |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
4.4.5.1路线图法 |
4.4.5.2网格分解法 |
4.4.5.3 Dijistra算法 |
4.4.5.4 A*算法 |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5面临的挑战 |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
4.5.2.3纵向速度控制 |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
4.5.2.5节油驾驶控制 |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7.3.2存在的问题 |
4.7.3.3热点研究方向 |
4.7.3.4研究发展趋势 |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2存在的问题 |
5.1.1.3重点研究方向 |
5.1.1.4展望 |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2.2存在的问题 |
5.1.2.3重点研究方向 |
5.1.2.4展望 |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3.2存在的问题 |
5.1.3.3重点研究方向 |
5.1.3.4展望 |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重点研究方向 |
5.2.3展望 |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
5.3.1概述 |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
5.3.2.1被动安全技术 |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
5.3.3研究热点 |
5.3.3.1事故研究趋势 |
5.3.3.2技术发展趋势 |
5.3.4存在的问题 |
5.3.5小结 |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
5.4.2存在的问题 |
5.4.3重点研究方向 |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5.5.2热点研究方向 |
5.5.3存在的问题 |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
6结语 |
(8)绝缘子/引流板带电检修机器人机械手自主定位与鲁棒运动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输电线路带电检修机器人研究现状 |
1.3 本文涉及的关键技术与研究现状 |
1.3.1 机器人机械手自主定位控制 |
1.3.2 机器人作业臂运动轨迹规划与优化 |
1.3.3 机器人作业臂鲁棒运动控制 |
1.3.4 机器人作业状态在线监控方法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组织结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2 带电检修机器人构型与系统平台设计 |
2.1 引言 |
2.2 机器人作业环境与作业任务分析 |
2.2.1 作业环境 |
2.2.2 绝缘子串更换作业任务分析 |
2.2.3 引流板螺栓紧固作业任务分析 |
2.3 机器人构型设计与作业运动规划 |
2.3.1 移动平台构型设计 |
2.3.2 作业机械手构型设计 |
2.3.3 作业运动规划及作业过程关键问题分析 |
2.4 机器人系统平台实现 |
2.4.1 测控平台 |
2.4.2 软件系统 |
2.4.3 作业末端重构功能与机器人系统实现 |
2.5 本章小结 |
3 带电检修机器人机械手自主定位控制 |
3.1 引言 |
3.2 机器人定位控制体系架构 |
3.3 机器人作业臂运动学分析与关节误差补偿 |
3.3.1 运动学建模一般方法 |
3.3.2 不确定因素下运动学建模方法 |
3.3.3 双作业臂运动学建模 |
3.3.4 关节误差补偿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
3.4 基于BP网络和机器视觉的机械手自主定位控制 |
3.4.1 定位模型的建立 |
3.4.2 自主定位控制基本原理 |
3.4.3 自主定位控制算法 |
3.5 仿真实验与现场作业试验 |
3.5.1 仿真实验 |
3.5.2 现场作业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4 带电检修机器人作业臂关节运动优化 |
4.1 引言 |
4.2 机器人作业臂运动优化体系结构 |
4.3 基于时间标准化的改进n次多项式插值轨迹规划方法 |
4.3.1 算法的改进思路 |
4.3.2 算法的改进过程 |
4.4 基于关节位置约束与运动时间最优的作业臂运动规划 |
4.4.1 作业臂关节运动规划模型描述与优化目标 |
4.4.2 作业臂关节运动优化基本原理 |
4.4.3 双臂多关节运动优化 |
4.5 机器人作业臂关节状态混合约束控制 |
4.5.1 位置-速度混合控制 |
4.5.2 位置-加速度混合控制 |
4.5.3 位置-速度-加速度混合控制 |
4.6 仿真实验与现场作业试验 |
4.6.1 仿真实验 |
4.6.2 现场作业试验 |
4.7 本章小结 |
5 带电检修机器人作业臂鲁棒运动控制 |
5.1 引言 |
5.2 末端可重组机器人运动控制体系结构 |
5.3 机器人关节运动控制模型建立 |
5.3.1 关节动力学建模一般方法 |
5.3.2 作业臂基本动作运动控制建模 |
5.3.3 作业臂运动控制模型统一化 |
5.4 机器人作业臂H∞运动控制模型构建 |
5.4.1 多臂多动作机器人系统运动模型构建 |
5.4.2 扰动及不确定性情况下作业臂运动模型构建 |
5.5 机器人作业臂H∞鲁棒运动控制器设计 |
5.5.1 H∞控制基本原理与相关理论基础 |
5.5.2 H∞控制器求解 |
5.5.3 系统稳定性分析 |
5.6 仿真实验与现场作业试验 |
5.6.1 仿真实验 |
5.6.2 工频耐压试验 |
5.6.3 现场作业试验 |
5.7 本章小结 |
6 基于力反馈的机器人作业状态在线监控方法 |
6.1 引言 |
6.2 机器人作业过程中力协调控制问题分析 |
6.3 机器人作业状态在线监控关键问题理论分析 |
6.3.1 螺母拧紧过程力矩分配 |
6.3.2 螺母拧紧预紧力与螺母转角的关系分析 |
6.3.3 螺母拧紧力矩与轴向预紧力的关系分析 |
6.4 螺母拧紧状态在线监控系统的设计 |
6.5 仿真实验与现场作业试验 |
6.5.1 仿真实验 |
6.5.2 现场作业试验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工作 |
致谢 |
(9)大型非球面超精密光学磨床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大型超精密光学磨床设计 |
1.2.1 大型光学磨床的设计需求 |
1.2.2 大型光学磨床的设计准则 |
1.2.3 超精密光学磨床设计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设计理论及方法的发展及现状 |
1.3.2 超精密磨床的概念设计 |
1.3.3 超精密磨床的详细设计 |
1.3.4 大型超精密光学磨床现状 |
1.4 课题提出及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大型超精密光学磨床人机集成设计方法 |
2.1 引言 |
2.2 人机集成设计方法基本原理 |
2.2.1 设计架构 |
2.2.2 设计原型 |
2.3 基于本体的大型光学磨床设计知识管理 |
2.3.1 磨床设计知识本体建模 |
2.3.2 本体集成方法和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行为矛盾解决的大型光学磨床概念设计 |
3.1 引言 |
3.2 基于机器“导航”的智能概念设计方法 |
3.2.1 智能概念设计基本架构 |
3.2.2 智能概念设计执行过程 |
3.3 大型光学磨床概念生成与评估 |
3.3.1 磨床设计概念生成 |
3.3.2 基于商运动学的磨床构型设计 |
3.4 基于虚拟轴原理的少轴构型磨床设计 |
3.4.1 运动空间与刚度矛盾及解决策略 |
3.4.2 少轴构型与虚拟轴原理 |
3.4.3 少轴构型磨床的运动学优化 |
3.5 超精密磨床力位混合控制策略 |
3.5.1 刚柔相济矛盾及解决策略 |
3.5.2 力位混合控制策略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动力学的大型光学磨床优化设计方法 |
4.1 引言 |
4.2 大型超精密光学磨床技术设计 |
4.2.1 超精密磨床结构设计 |
4.2.2 磨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4.2.3 磨床检测系统设计 |
4.3 大型超精密光学磨床动力学性能优化 |
4.3.1 结构动力学优化 |
4.3.2 热力学分析及优化 |
4.3.3 控制系统分析及参数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型超精密光学磨床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引言 |
5.2 大型超精密光学磨床静压主轴设计 |
5.2.1 基于经验的轴承及驱动设计 |
5.2.2 超精密静压主轴参数设计 |
5.2.3 基于动力学模型的几何学优化 |
5.2.4 主轴热力学分析及优化 |
5.3 表面节流自补偿超精密液体静压转台设计 |
5.3.1 表面节流自补偿原理 |
5.3.2 液体静压转台设计方案 |
5.3.3 静压转台性能分析 |
5.4 大型超精密光学磨床开发与实现 |
5.4.1 磨床样机及具体参数 |
5.4.2 磨床误差检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论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通用电气变量检测与分析装置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通用电气变量检测与分析的重要性 |
1.2 电能质量指标 |
1.3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及意义 |
第二章 通用电气变量检测与分析装置的总体设计 |
2.1 基本设计思路 |
2.2 系统的基本组成 |
第三章 通用电气变量检测与分析装置的详细设计 |
3.1 装置的硬件构成 |
3.2 程序的总体设计 |
3.3 软硬件接口部分数据处理 |
3.4 计算电压电流的电气变量值 |
3.4.1 非正弦波形电量的算法研究 |
3.4.2 软件实现 |
3.5 数据的保存及结构(文件形式) |
3.6 实时数据的显示 |
3.6.1 采样点的波形显示 |
3.6.2 波形电气变量瞬时值的显示 |
3.7 谐波分析 |
3.7.1 谐波的测量与分析方法 |
3.7.2 谐波测量的软件实现 |
3.7.3 谐波测量结果的显示 |
3.8 电压波动与闪变分析 |
3.8.1 电压波动分析 |
3.8.2 电压闪变分析 |
第四章 测量误差分析 |
4.1 交流采样的误差分析 |
4.2 数字抗混叠滤波处理 |
4.3 频谱泄漏误差 |
4.3 部分仿真测试结果 |
第五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通用电气变量检测与分析装置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标准动车组模拟实训装置 ——门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翔宇.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2]智能马桶关键零部件的检测系统设计与研制[D]. 林鹏. 浙江大学, 2020(02)
- [3]轨道交通装备滚动试验台一体化测试技术研究[D]. 熊颉. 浙江大学, 2020(12)
- [4]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及其合闸涌流抑制研究[D]. 黄文聪. 武汉理工大学, 2020
- [5]波纹管疲劳测试台研制及关键技术研究[D]. 唐军.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6]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 [7]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8]绝缘子/引流板带电检修机器人机械手自主定位与鲁棒运动控制[D]. 江维. 武汉大学, 2017(06)
- [9]大型非球面超精密光学磨床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 洪海波.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10]通用电气变量检测与分析装置的研制[D]. 蔡云飞. 天津科技大学,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