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志军, 颜天, 周名江, 李钧, 于仁诚[1]2002年在《塔玛亚历山大藻对黑褐新糠虾存活、生长以及种群繁殖的影响》文中认为通过塔玛亚历山大藻 ( Alexandrium tamarense)对黑褐新糠虾 ( N eomysis awatschensis)的急性和慢性毒性作用研究 ,发现塔玛亚历山大藻对黑褐新糠虾的存活、生殖、生长等有不利影响 ,影响程度随塔玛亚历山大藻藻细胞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 96 h急性毒性实验中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黑褐新糠虾的半致死密度为 70 0 0 cells/ml,去藻过滤液中糠虾的死亡率为 2 5 %。在 6 2 d的慢性毒性实验中 ,密度为 90 0 cells/ml的塔玛亚历山大藻对黑褐新糠虾的繁殖有严重影响 ,在此影响下的实验组亲虾产幼虾总数只有 2 7尾 ,仅为对照组产幼虾数目的 1 6 .4 % ;其总产幼虾天数、日最高产幼数分别只有对照的 32 %、4 1 % ,其初次产虾日期也推迟了 3d,并出现了 3次生殖中断。塔玛亚历山大藻对黑褐新糠虾亲虾的存活、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处在密度为 90 0 cells/ml塔玛亚历山大藻中的黑褐新糠虾亲虾的存活率只有对照的 6 3% ,糠虾亲虾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对照组亲虾的 95 .6 %和 81 .9% ,但差异尚不显着 ( P>0 .0 5 )
谭志军[2]2003年在《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对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和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的生态毒理学效应》文中认为在实验室以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和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HK藻株对黑褐新糠虾的急、慢性毒性影响,包括对糠虾存活、生长、繁殖的影响等;对鲈鱼的急性毒性影响和藻不同组分对鲈鱼的毒性效应。通过卤虫(Artemia salina)、黑褐新糠虾和鲈鱼对A. tamarense的摄食及毒素累积实验,研究了A. tamarense中的PSP毒素在海洋食物链中的传递。利用生物毒性测试方法研究了2000年7月发生在胶洲湾的一次赤潮事件的毒性。研究表明:塔玛亚历山大藻对黑褐新糠虾的存活、繁殖、生长均产生不利影响,影响程度随塔玛亚历山大藻细胞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96h急性毒性实验中,塔玛亚历山大藻对黑褐新糠虾的半致死密度为7,000cells·ml-1,去藻过滤液中糠虾的死亡率为25%。在62天的慢性毒性实验中,密度为900 cells·ml-1的塔玛亚历山大藻对黑褐新糠虾的繁殖有显着影响,该实验组亲虾产幼虾总数仅为对照组产幼虾数目的16.4%;其总产幼虾天数、日最高产幼数分别只有对照的32%、41%,其初次产虾日期也推迟了3d,并出现了3次繁殖中断。塔玛亚历山大藻对黑褐新糠虾亲虾的存活、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处在密度为900cells·ml-1塔玛亚历山大藻中的黑褐新糠虾亲虾的存活率只有对照的63%,糠虾亲虾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对照组亲虾的95.6%和81.9%,但差异尚不显着(P>0.05 ).塔玛亚历山大藻藻液能对鲈鱼幼鱼(2.5cm)的存活有明显的影响, 96h的半致死密度为4,000 cells·ml-1。通过藻细胞悬浮液、去藻过滤液、细胞内容物以及细胞碎片的毒性大小比较研究,发现藻细胞的毒性作用较强, 与藻液相近, 细胞内容物也有显着影响, 其他组分无明显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摄入PSP毒素可能是幼鱼致死的原因。较大的幼鱼(12cm)对有毒藻不敏感, 暴露在10,000 cells·ml-1 10d后,存活率为100%。摄食实验结果显示,卤虫和黑褐新糠虾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细胞都有一定的摄食能力,但卤虫对塔玛亚历山大藻摄食远高于黑褐新糠虾的摄食。在70分钟时,单<WP=5>位体重的卤虫和糠虾体内叶绿素a的含量分别为:0.87和0.024μg·mg-1,在研究中也发现鲈鱼体内存在有少量的塔玛亚历山大藻细胞,因此,卤虫、糠虾和鲈鱼都有直接摄入塔玛亚历山大藻藻细胞的能力。小鼠实验证实,卤虫能够累积塔玛亚历山大藻藻细胞内的PSP毒素,累积1、4和5天的样品毒性相差不大,都略大于2.0 Mu·g-1,虽然摄食含PSP毒素的卤虫后的糠虾和鲈鱼样品未能导致小鼠死亡,但也使受试小鼠表现出一定的PSP中毒症状。因此,PSP毒素也能通过间接方式由卤虫传递到糠虾和鲈鱼。对发生于青岛胶州湾2000年7月25-30日,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赤潮,以叁种标准毒性实验生物黑褐新糠虾,卤虫和ICR品系小白鼠为实验动物的初步毒性检测结果表明现场采集的赤潮海水和实验室经f/2培养后的藻液对卤虫和小白鼠都有急性毒性作用,而对糠虾没有明显影响
陈洋, 颜天, 谭志军, 王丽平, 周名江[3]2007年在《四种/株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毒性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和AT-6藻株)、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藻株)和微小亚历山大藻(AM-1藻株)的PSP毒素含量和组成以及它们分别对轮虫、黑褐新糠虾和鲈鱼存活影响的比较研究发现:塔玛亚历山大藻AT-6藻株不产生麻痹性贝毒毒素PSP,而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和微小亚历山大藻AM-1均产生PSP毒素,其总含量分别为19.74、5.395、5.57fmol/cell(2.60、0.36、1.61pgSTXeq/cell)。塔玛亚历山大藻AT-6对轮虫、黑褐新糠虾和鲈鱼这叁种生物均没有不利影响;对于轮虫,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的96hLC50分别为:200和1200cells/ml,而微小亚历山大藻AM-1无不利影响;对于糠虾,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和微小亚历山大藻AM-1的96hLC50分别为7000、11000、16000cells/ml;对于鲈鱼,这叁株藻的96hLC50分别为3700、4000、20000cells/ml。四株亚历山大藻对叁种生物的毒性大小与其PSP毒素含量和组成无直接的相关关系,其毒性作用可能来自其他未知毒性物质。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不同组分分别对叁种生物的毒性比较研究表明:藻细胞重悬液和藻液对叁种生物的不利影响最为显着,去藻过滤液和细胞碎片对轮虫和鲈鱼没有明显影响,但糠虾的存活率有所下降;细胞内容物对轮虫和糠虾也无影响,但对鲈鱼的存活有一定影响。以上研究表明:不同亚历山大藻的毒性大小存在差别,其对不同生物的危害机制也不相同,除PSP毒素外,亚历山大藻可能还存在其他的毒性物质。
李天深[4]2007年在《氮、磷营养盐对链状亚历山大藻(东海株)生长和产毒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东海长江口邻近海域春季常常发生大规模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赤潮。通常认为,由长江携带入海的大量营养盐导致的富营养化是该海域大规模赤潮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为阐明该海域富营养化特征与链状亚历山大藻赤潮的发生及其危害效应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东海氮、磷营养盐的浓度与结构特征,设计实验研究了营养盐对链状亚历山大藻(东海株ACDH)的生长和产毒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CDH藻株的比增长率在硝酸盐浓度大于28.0μM时接近最高水平,长江口邻近海域海水中硝酸盐的浓度可以使ACDH藻株的比增长率接近最高值;藻株的比增长率在磷酸盐浓度大于2.5μM时也接近最高水平,现场海水中磷酸盐的浓度可能对ACDH藻株的生长构成限制。ACDH藻株生长的最适氮磷比在9到11之间,表明链状亚历山大藻的生长需要较多的磷。ACDH藻株对磷酸盐的最大吸收速率(Vm)和半饱和常数(Ks)分别为0.22 pmol/cell·h和0.75μM,与中肋骨条藻等东海常见赤潮藻种相比并不利于其对低浓度磷酸盐的竞争吸收,但处于磷限制的链状亚历山大藻细胞有明显的碱性磷酸酶表达,这将有助于其吸收利用有机态的磷营养物质,获取所需的磷维持生长。链状亚历山大藻可以利用尿素、硝酸盐和铵盐这叁种氮源进行生长,有相近的比增长率和最大细胞密度。综合本实验得到的结果与以往的文献资料可以认为,东海链状亚历山大藻的适应策略利于其在长江口邻近海域形成赤潮,但东海长江口邻近海域的富营养化并非链状亚历山大藻赤潮形成的唯一原因,链状亚历山大藻赤潮的形成还应与其生活史和垂直迁移等行为特征有关。而高浓度的营养盐对于亚历山大藻赤潮规模的增加可能具有直接作用。在常见的铵盐、硝酸盐和尿素这叁种氮源中,铵盐和硝酸盐的加入会导致细胞毒素含量的迅速增加,但是,添加尿素却不能显着提高藻细胞的毒素含量。长期以尿素作为氮源甚至会使藻细胞的毒素含量低于氮限制条件下的细胞毒素含量。磷限制能显着提高其细胞毒素含量,对野外采集的浮游植物样品分析结果显示,其细胞毒素含量在34.7-88.4 fmol/cell之间,显着高于室内培养的营养盐充足条件下的链状亚历山大藻的细胞毒素含量,而与磷限制条件下培养的藻细胞毒素含量接近,说明东海海水中磷酸盐的限制有可能提高藻细胞的毒素含量,从而增加其潜在的危害效应。总之,通过我们的研究可以看出,东海的富营养化特征直接影响链状亚历山大藻赤潮的形成与潜在的危害效应。东海链状亚历山大藻的适应策略利于其在长江口邻近海域形成赤潮,同时,该海域高氮磷比和磷酸盐浓度限制会提高藻细胞的毒素含量,增加其危害效应。以上研究将有助于了解链状亚历山大藻赤潮的爆发机理,并对赤潮危害的预测和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颜天, 谭志军, 李钧, 于仁诚, 王云峰[5]2004年在《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对黑褐新糠虾和卤虫的急性毒性作用》文中指出以黑褐新糠虾和卤虫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两种典型有毒有害赤潮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的毒性.结果表明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都能影响糠虾的存活,在96h内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对糠虾的半致死浓度分别约为7000和450000个/cm3;在24h内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对卤虫存活没有显着影响,而赤潮异弯藻能对卤虫的活力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0 1,1 5,5和24h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5000,7500,4500,3000个/cm3,但在赤潮异弯藻较低浓度为3000个/cm3时,经过48h卤虫的运动能力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结果表明,这两种有害藻对同一种生物的毒性大小存在差异,而这两种甲壳类生物对同一种有害藻的反应也不相同.
张彬[6]2007年在《亚历山大藻(非PSP产毒株)毒理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一株不产PSP毒素的相关亚历山大藻(AC-1)为对象,研究了该藻株对褶皱臂尾轮虫、卤虫、黑褐新糠虾急性毒性效应和对糠虾的慢性毒性影响,同时对AFT毒素成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通过相关亚历山大藻(AC-1)对褶皱臂尾轮虫、卤虫、黑褐新糠虾的急性毒性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相关亚历山大藻(AC-1)密度的升高,轮虫、卤虫、糠虾的存活率逐渐降低,其96hLC50分别为:1500cells/ml,90cells/ml,5000cells/ml。比较研究叁种生物对相关亚历山大藻(AC-1)敏感性可以看出,叁种生物对该藻的敏感性顺序为:卤虫>轮虫>糠虾。相关亚历山大藻(AC-1)对黑褐新糠虾的生长及种群繁殖有显着影响,我们发现在密度为50cells/ml藻液中,糠虾的繁殖就受到了不利影响。实验进行到63d结束时,糠虾日最高产虾数、总产幼虾数、总产虾天数都明显减少,初次产虾时间推迟,繁殖中断增加。且该藻对黑褐新糠虾亲虾的存活、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糠虾亲虾的存活率为对照的71%,而体长和体重分别为对照组的87.3%和97.8%,但差异尚不显着(P>0.05)。研究相关亚历山大藻(AC-1)各组分的毒性(藻液、藻细胞重悬液、藻细胞培养过滤液、内容物),发现藻液和藻细胞重悬液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数量及轮虫、卤虫、糠虾的存活率均有显着影响,表明相关亚历山大藻活体藻细胞的毒性最强。过滤液和内容物也显着降低了轮虫和卤虫的存活率,其对糠虾也有影响,但不显着,表明AFT毒素可能来源于细胞内,能分泌到细胞培养液中。研究相关亚历山大藻(AC-1)AFT毒素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去蛋白组分毒性、分子量范围、极性、多糖组分鉴定,表明AFT毒素为极性较强的多糖类物质,对热和酸碱是稳定的,其分子量范围在5K~50K之间。以上结果表明相关亚历山大藻(AC-1)虽然不产生PSP毒素,但能产生极性多糖类毒素,对甲壳类等浮游动物的种群数量和资源补充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为以后进一步研究AFT毒素的作用机制和毒素的化学结构奠定了基础,为全面评价亚历山大藻赤潮的危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颜天, 张艺, 韩刚, 陈洋, 周名江[7]2007年在《东海大规模赤潮危害影响的实验研究——对黑褐新糠虾和卤虫的毒性效应》文中研究表明塔玛亚历山大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对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和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的生态毒理学效应
李瑞丹[8]2009年在《赤潮产毒藻亚历山大藻生长及产毒特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历山大藻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赤潮产毒藻种,其产生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曾引发多起海产品中毒事件,同时在赤潮毒素检测,神经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新药研发领域有较高应用价值,其产毒特性一直是赤潮毒素研究中的热点。本次研究在实验室内大批量培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和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在不同温度、光照、盐度、pH值、氮磷浓度的培养因子下,分析其生长特性,并创新的研究了引入饵料藻竞争因子和氮磷失调情况下其生长特性。在产毒特性研究中,主要针对氮磷比例失调情况下研究塔玛亚历山大藻产毒种类和产毒规律,在20个不同氮磷比例下,对塔玛亚历山大藻和微小亚历山大藻分别连续培养叁代。并优化了AOAC官方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对四种麻痹性贝毒GTX14、GTX23、C12、STX产毒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两种亚历山大藻的生长情况和产毒量。同时通过对产毒前后培养基中氮磷浓度的测定,比较了不同产毒情况下其氮、磷吸收利用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产毒特性随世代累加的变化趋势在论文最后,在2007年5-10月赤潮爆发期间,对上海主要水产品市场铜川、沪西、恒大水产品市场的海湾扇贝、文蛤、翡翠贻贝、扁玉螺、魁蚶等主要赤潮毒素富集贝类品种的毒素含量检测分析,讨论了上海水产市场贝类产品安全性的现状和趋势。
刘瑀, 王海霞, 李晓琳, 李颖[9]2015年在《赤潮过程中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me)C、N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索赤潮监测预防的新思路和方法,本研究选取典型赤潮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me)作为实验藻种,模拟一次完整的赤潮形成过程,测定重要监测指标(生物量、营养盐浓度)的变化,找出稳定同位素特征值与之相关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藻种生长过程可明显分为四个阶段:适应期、对数生长期、稳定生长期及衰亡期;N、P浓度随培养时间呈下降趋势,与生物量的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但在生长过程中几乎不吸收硅酸盐。在一次完整的赤潮发生过程中,C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值)随时间显示出减小趋势,而N稳定同位素组成(δ15N值)值则显示增大趋势。因此,赤潮藻的C和N稳定同位素组成为赤潮监测提供了可能的新指标和新方法。
韩刚[10]2006年在《东海大规模赤潮对中华哲水蚤和黑褐新糠虾的生态毒理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报道了2005年春季东海大规模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赤潮与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赤潮对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存活影响的现场实验结果和中华哲水蚤在赤潮区与非赤潮区存活情况的现场调查结果,以及在实验室进行的上述两种赤潮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catenella)(ACDH)对中华哲水蚤存活、摄食、产卵及孵化影响的实验结果。同时,还在室内初步研究了东海原甲藻、米氏凯伦藻、九株亚历山大藻对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存活与繁殖的影响,并与赤潮藻对中华哲水蚤的影响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如下:现场藻密度为6×10~3 cells/ml的东海原甲藻赤潮和米氏凯伦藻赤潮均明显降低了中华哲水蚤的存活率。调查发现,中华哲水蚤在赤潮区的活体数量百分比明显低于非赤潮区。从室内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东海原甲藻与链状亚历山大藻藻密度的增加,中华哲水蚤的存活率均呈线性下降趋势。东海原甲藻在密度大于2×10~4 cells/ml、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在密度大于2.5×10~3 cells/ml时,均可以明显降低中华哲水蚤的存活率。两种藻对中华哲水蚤的96hLC50分别为3.5×10~3 cells/ml和4.7×10~4 cells/ml。米氏凯伦藻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未对中华哲水蚤的存活状况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在藻密度为700 cells/ml左右时,中华哲水蚤能摄食东海原甲藻,但很少或基本上没有摄食米氏凯伦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由叁种赤潮藻对中华哲水蚤产卵和孵化影响的室内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东海原甲藻(>500 cells/ml)、米氏凯伦藻(>5000 cells/ml)以及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250 cells/ml)均显着降低了中华哲水蚤的产卵率。然而,叁种赤潮藻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中华哲水蚤卵的孵化却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在实验范围内,96h时东海原甲藻与米氏凯伦藻对黑褐新糠虾的存活状况未产生明显影响。96h时,随着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藻密度的增加,黑褐新糠虾的存活率呈线性下降趋势,在密度大于2500cells/ml时,96h内对黑褐新糠虾的存活有显着的不利影响。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对黑褐新糠虾的96hLC50为
参考文献:
[1].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黑褐新糠虾存活、生长以及种群繁殖的影响[J]. 谭志军, 颜天, 周名江, 李钧, 于仁诚. 生态学报. 2002
[2]. 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对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和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的生态毒理学效应[D]. 谭志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3
[3]. 四种/株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毒性的比较研究[J]. 陈洋, 颜天, 谭志军, 王丽平, 周名江. 海洋与湖沼. 2007
[4]. 氮、磷营养盐对链状亚历山大藻(东海株)生长和产毒的影响研究[D]. 李天深.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7
[5]. 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对黑褐新糠虾和卤虫的急性毒性作用[J]. 颜天, 谭志军, 李钧, 于仁诚, 王云峰.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4
[6]. 亚历山大藻(非PSP产毒株)毒理的初步研究[D]. 张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7
[7]. 东海大规模赤潮危害影响的实验研究——对黑褐新糠虾和卤虫的毒性效应[J]. 颜天, 张艺, 韩刚, 陈洋, 周名江. 海洋科学集刊. 2007
[8]. 赤潮产毒藻亚历山大藻生长及产毒特性分析[D]. 李瑞丹. 上海交通大学. 2009
[9]. 赤潮过程中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me)C、N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J]. 刘瑀, 王海霞, 李晓琳, 李颖. 海洋环境科学. 2015
[10]. 东海大规模赤潮对中华哲水蚤和黑褐新糠虾的生态毒理学研究[D]. 韩刚.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