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实施过程研究

企业并购实施过程研究

张伟[1]2007年在《纵向并购对于下游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全球跨国并购掀起了新的高潮,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一大主题。企业基于迅速扩大规模,进入新兴市场的迫切需求,不断实施大规模的战略并购,跨国并购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方式,并且成为跨国公司拓展经营和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途径。可以明显的看出,现代企业的并购已经从单纯的追求规模经济向争夺新技术、优秀人力资本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优势转变。知识经济的收益递增、可持续发展和高度专业化的特征,对企业并购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由于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吸引了全球众多投资者的目光,投资以及并购这种特殊的投资形式迅速增长。中国进入WTO之后的全面开放,无疑加强了这种趋势。由于政府在竞争性行业上的退出以及保护私有财产政策的不断出台,也促进了企业间的收购活动。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走出国门积极参与跨国并购活动,在世界的经济舞台上展露头角。企业并购通常分为战略选择阶段、并购实施阶段、并购整合阶段叁个主要阶段,并购整合阶段是一个复杂而又长期的过程,也往往是决定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主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文化整合是关键难点,也是许多企业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文所描述的澳大利亚博思格钢铁集团全资收购美国巴特勒集团的案例,主要是从巴特勒集团在中国的子公司-巴特勒(上海)有限公司的视角来审视和分析这场跨国、跨文化、跨行业的并购整合活动。案例中展示了并购过程中企业面临的困惑与迷茫,分享了作者所亲身经历的并购整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作者试图结合已知的相关整合理论来分析和判断整个企业在此过程中决策的导向性和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并借助建立博弈分析模型,来解析整合后企业绩效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思考企业整合的最佳路径以及如何实现双赢的目标。本文第一章简单介绍了两个并购企业的基本情况,主要分析了并购的背景与环境,并建立起全文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思路。第二章则全面阐述了现代并购理论的主要观点,着重对并购的动因及相应的类型作了说明,特别说明了企业纵向一体化的现实意义。针对并购后的整合问题,第叁章探讨了整合管理所面临的外部、内部环境,提出了企业并购整合的要素组合。第四章详细描绘了案例企业并购整合的全过程,以企业绩效为线索揭示并购整合过程中企业发展历程。第五章通过建立博弈分析模型,分析产业链中各企业的利益和博弈状态,再次阐明企业实现双赢所必须的条件。第六章基于价值链理论,提出企业并购整合流程再造的基本思想,结合自身的实践活动,为企业整合实务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企业的整合并购随着时代与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它的基本动因和表现形式不断变化,并购整合问题也随着地域、文化、价值趋向的不同而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越短越有利于企业的绩效提升,尽快的实现企业的战略意图。研究企业并购后的整合问题具有极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夏维力[2]2004年在《战略驱动型企业并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大型企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大型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企业并购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世界知名大型企业的成长史都是一部并购史。作为企业成长外部交易型战略最复杂、最普遍的运作形式,企业并购的有效实施对企业的快速成长及持续竞争优势获取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战略驱动型并购是企业出于自身战略发展的需要而采取的并购行为,又是涉及资本、市场、技术和管理等多个因素协同的综合性重组方式,所以实际上是“一种企业发展的战略”。我国目前对企业战略问题的研究还很薄弱,在大量的并购活动中由于缺乏战略指导而存在着普遍的盲目性和短视性,如何将战略管理与企业并购活动有机的结合,使并购真正成为企业竞争与发展的有利武器,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综合考虑了企业战略并购的复杂性,以企业并购与企业战略的关系以及并购在企业战略中的作用为切入点,对企业战略并购发展的新趋势、并购动因、并购决策、并购整合、并购风险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对基于产业组织的战略并购和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并购进行了研究。论文还对国内企业并购实践活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对国内外企业并购理论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明确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章主要讨论了战略驱动型并购的发生和发展,界定了战略驱动型并购的内涵和特点,并对战略驱动型并购的影响以及我国企业战略并购的现状进行了讨论。首先,论文对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多元并购、财务并购的发生背景和影响、特殊动因、历史意义等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第五次并购浪潮,呈现出规模更大、金额更多、范围更广的特征,企业并购的基本动因表现出明显的战略驱动的特征,企业并购的目的呈现出强烈的战略意图。其次,论文概括了战略并购的基本特征: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基础;动机在于寻找战略优势;强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注重并购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协同效应;并购范围呈现跨国化和全球化。最后,论文回顾了我国企业并购的历史发展,分析了我国企业实施战略并购的紧迫性。第叁章主要研究战略并购的动因。首先,论文对已有的、有代表性的企业并购动因理论进行了评述。这些理论包括:控制权增效假说;效率理论;信息理论;代理成本理论;经理阶层扩张动机论;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市场力量论;税收理论;再分配理论等。随后,论文分析了推动并购不断发展的基本因素:政府监管体制的改革;技术革新;金融方面的变化;领导者的地位;规模与简化之争。最后,论文专门对战略并购的特殊动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战略并购动因的叁层次理论,即战略并购第一层次的动因是实现企业战略意图,第二层次的动因是优化企业价值链,第叁层次的动因是提高企业核心竞II 战略驱动型企业并购研究争力。其中,第一层次是确定战略目标,优化企业价值链是战略手段,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战略延续,总结起来就是要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 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对基于产业组织的战略并购和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并购进行了研究。从产业组织角度研究企业并购,主要是从企业并购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入手,探讨企业成长的途径;核心能力理论则强调基于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差异的不同企业的核心能力的差异,是决定企业竞争优势和经营绩效的根本性因素,追求核心能力是现代企业并购的主要特征。 产业组织导向的企业并购理论主要是从节约交易费用,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发挥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优势等角度来解释企业并购行为的。在第四章中,首先讨论了产业组织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分析了产业组织的效率边界,这是与企业最优规模问题相联系的,自然也就同企业并购决策相关。接着,论文简要介绍和分析了产业组织导向的企业并购理论。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现实中处于产业演进不同阶段(包括初创阶段、规模化阶段、聚集阶段、平衡和联盟阶段)的战略并购策略。 核心能力理论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开始被用于企业并购的研究,主要源自对20 世纪 80 年代大量混合并购企业回归主业的“归核化”浪潮的反思。 核心能力导向的企业并购的并购动因就是通过并购来实现核心能力构建或拓展的目的。当企业缺乏发展所需的核心能力时,即以核心能力构建为目的;当企业已经拥有某项核心能力时,即以核心能力拓展为目的。具体是要构建还是拓展核心能力取决于企业对自身核心能力状况识别和评判的结果而定。在第五章中,首先简要分析和介绍了核心能力理论和核心能力导向的企业并购理论,提出了核心能力导向企业并购行为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论文从技术核心能力和市场营销核心能力两个方面,讨论了核心能力导向的战略并购策略。 第六章根据战略并购的特点及其动因理论,系统考虑了?

李善红[3]2017年在《煤炭企业并购风险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并购作为改善企业资源配置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加快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比新建煤矿审批程序复杂、办理困难、煤矿建设时间长、资源条件与前期勘探变化大、项目管理复杂、见效慢等缺点,并购煤矿具有操作简单、资源风险小、见效快、无需项目建设过程等优势,煤矿兼并重组越来越成为煤炭企业扩大经济规模、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相比一般企业并购,煤矿自身的地下开采的矿产资源属性决定了煤矿企业并购具有自身的特点和风险,不仅涉及股权转让,还涉及并购的政策和市场环境、资源和开采技术条件、安全生产、职工稳定、企业文化认同等诸多因素,相关风险更大更多。在煤矿企业并购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些煤矿在并购后不能正常建设或生产,有些煤矿并购后未能达到预期的投资效益,煤矿企业并购时对风险管理重视程度普遍不高。根据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企业并购过程具有项目的特点,可以把煤矿企业并购看作项目,采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论文以项目收购方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特定煤炭市场背景条件下煤矿并购风险的系统思考,首先以项目自身特点和所处外部环境切入点,然后通过现场调研、查阅文献资料、组织专家调查等方式,对煤炭企业并购项目的风险逐一进行识别,找出并购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认真梳理构建企业并购项目风险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评估企业并购项目风险。根据调查和统计结果,根据指标层的风险因素的权重分析,在并购菏泽煤电公司项目中“煤炭总体产能过剩、产品市场销售困难”、“双方信息不对称”、“煤价低,煤矿企业大面积亏损”、“企业文化认同感”在所有风险因素中权重最大。在并购菏泽煤电公司过程中,应对其予以重点关注,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以保证并购顺利进行和并购后达到并购目标,实现并购成功。

吴本贵[4]2007年在《我国快递企业并购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对外开放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快递业发展迅速,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快递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挑战。并购重组是实现企业扩张和发展的捷径,是市场经济下资源优化配置作用的表现和结果,与自身不断积累的渐进式发展模式不同,它给企业带来的更多是跳跃式甚至是几何级数的发展。因此,研究如何通过并购,提升我国国内快递企业的竞争力,促进我国快递市场的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并购相关理论为基础,按照市场——行为——绩效(SCP)分析框架,研究了我国快递行业目前的总体市场结构,并根据快递产品的需求特征对快递市场进行了细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细分市场的不同竞争者的并购动机和采取的相应并购模式,并根据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并购行为可能遇到的障碍提出相应对策;在总结了快递企业并购实施过程的叁个阶段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快递企业并购后整合的叁个主要因素及其相应对策,并建立了并购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对中铁行包和中铁快运的合并重组进行了实证研究。

孙成刚[5]2016年在《南车电机公司风电项目并购研究》文中提出企业发展单靠自身积累,成长比较困难,且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较低。而并购则成为企业快速成长、扩大市场占有额、提高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西方国家和中国的企业经历了多次并购的浪潮。在企业并购浪潮中,每诞生一家新的巨型公司,都意味着对市场进行一次重新洗牌。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蓬勃发展,中国企业再一次迎来了新的并购热潮,这有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打造中国品牌全球影响力。本文从企业并购的基本理论出发,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详细阐述了南车电机公司风电项目并购的过程。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做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风电行业现状以及并购双方南车电机、金风科技的具体经营情况,从技术因素和市场因素两方面提出了此次风电项目的并购动因。然后对南车电机为此次并购项目所作的准备工作进行了描述,并对并购项目的价值和风险做了具体的分析,结合以上信息设计并购项目方案,以便顺利实现并购。最后,将本次并购项目之所以确定能够实现的保障因素一一列明,同时对并购项目实施完成后的企业运营做了绩效评价,再次强调了此项并购项目实施的必然性。本文旨在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把所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以南车电机公司的风电并购项目为例,分析研究企业在实际并购活动中的操作流程,以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从而为企业有效并购提供有益的借鉴。

杨春鹤[6]2007年在《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问题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全球跨国并购舞台上刮起了一股强劝的中国旋风。一大批优秀的中国企业如联想、中海油等在海外并购中崭露头角。“走出去”战略已成为国家新时期经济能够保持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并购特别是跨国并购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获得先进技术和资源的重要手段。但是,跨国并购并不是万能的,它也有自己的缺陷,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风险。由于跨国并购是当代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如果并购风险处理不当导致并购失败将会给企业、国家甚至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在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历史发展过程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主要风险问题及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本文主要交待文章的写作背景,国内外研究动态、论文创新之处等论文的基本概况和论文赖以研究的理论基础,论文以风险分散理论、风险管理理论、风险—收益对称理论作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评价的理论依据,对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的概念、特征等进行具体的分析。其次,概括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历程,并从我国企业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问题,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类和深入研究。然后,在以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评价法对其整体风险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实证分析,将理论与实践进一步结合。最后,从法律风险防范,融资风险防范,政治风险防范,并购后整合风险的防范,以及目标企业定价风险防范等方面提出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对策。

周红[7]2017年在《上市公司并购投资风险的内部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公司并购是由美国在1897年的时候首次产生的,而我国企业的兼并是在1984年,上市公司的并购则到了1993年,上市公司并购的历史比较短。要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正确的减少和规避投资风险,进一步促使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健康可持续发展。以下是根据我国当前上市公司并购投资的实际情况对其风险进行一个说明,将COSO报告和ERM的要求放在首要解决的问题,考虑如何才能把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投资风险降到最低,希望可以对提高上市公司并购投资的发展提供启发。

赵虎博[8]2016年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动因分析与决策研究》文中认为并购重组作为实现企业自身扩张与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在世界各地的商事主体运营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我国国有企业为维持其长期的生存与发展,为适应日益增长的人民需求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在不断的进行着一系列努力与探索,国有企业大规模的并购重组则是在这种形势下,对实现国家资源优化配置的积极尝试和必要手段,可以说在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并购重组在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中将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论述了两大内容,即“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动因分析”和“决策思维流程的阐述”,得出国有企业的决策管理层在面对企业是否进行并购重组决策时,可以运用一套思维逻辑模式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决策结论的科学性以及并购重组成功率的结论。第一部分绪论,陈述选题的背景、意义、论文框架等等对本文进行综述;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介绍,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归纳,对本文涉及的相关基础知识进行界定与划分,夯实理论基础;第叁部分是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动因进行分类剖析,解析了国有企业的启动需求与因素,该章内容也是决策思维流程中主观层次的主要要件内容,在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体现该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及独特性;第四部分是创新的试论述国有企业决策管理层应如何做出科学的决策,对科学决策行为本身涉及的问题进行系统阐述与论证,将决策的思考流程进行归纳,配以解释说明图,对具体内容进行分述,最终达到论证决策管理层应以何种顺序的决策思维流程得出具备科学性的决策的目的;第五部分是对中国南北车合并的案例进行分析,根据前文得出的研究理论在该案例中予以应用与论证;第六部分是总结全文的内容,概括本文的论点和研究结论以及说明本文的不足。

王书红[9]2011年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并购投资决策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的目标不仅仅是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企业决策者对自身、对环境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因此,当企业面临是否通过并购投资来实现规模的扩大或者危机的应对时,企业并购投资决策体系的运行机理就成为决定并购决策成败的重要因素。基于上述逻辑,本文对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并购投资决策体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已经出现的全球并购五大浪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并购投资通常出于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管理和经营协同效应、实现企业多元化经营以及满足经理阶层扩张动机等不同考虑,因此,并购中目标企业的选择战略、有关目标企业的信息搜集、目标企业的搜寻和筛选、目标企业本身如何决策、目标企业的选择路径等都成为并购决策的重要内容。但从决策理论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金融危机环境下的不确定条件已经成为影响决策制定的重要因素,因此,从投资决策的性质、原则、影响因素、流程等方面来看,特定环境下的决策更符合有限理性决策等行为决策方法所适用的范围。企业并购通常是指一个公司吞并一个或多个公司,或者两个或多个公司合并成为一个公司的行为,并购投资决策是为了达到并购目标,在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客观条件,采用一定方法,从若干个备选并购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而科学的并购方案所进行的分析、判断和抉择的过程。金融危机一方面会抑制企业的并购需求,另一方面,随着金融危机加深,企业扩张的成本也在逐渐降低,反过来又会刺激企业的并购需求。金融危机背景下并购投资决策的特征表现为,金融危机环境本身造成并购投资决策的复杂性、并购投资决策过程的长期性、并购投资决策时机的敏感性、并购投资决策的风险性。应根据这些特征构建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的并购投资决策体系。从建立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并购投资决策体系视角来看,并购投资决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企业外部环境因素中,一部分是宏观环境因素,包含硬环境和软环境两类,软环境主要是经济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社会环境;外部环境因素的另一部分是微观环境因素,包括产业发展、技术和市场状况的影响。在企业内部因素中,企业组织结构、资源状况、企业文化等几个方面对并购投资决策都会产生影响。基于系统理论视角,从主体、客体、方法、制度等方面可以更好地对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并购投资决策体系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从决策主体来看,并购投资决策的做出需要企业高层决策者来完成,但在决策制定以及实施过程离不开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支持,因此,高层决策者和中层管理人员都应作为决策的主体。决策客体主要是指目标企业选择、并购与新建比较、融资与支付等内容。决策方法是指企业在进行决策时所使用的决策技术。决策制度是指企业内部要求所有决策主体共同遵守的、按统一程序办事的规程。基于上述分析内容,可以对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并购投资决策体系的运行机制进行论述。从动力机制上看,企业并购决策的做出及执行将会影响企业内部的产权关系,因而对不同利益主体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企业并购决策的做出是企业内部不同利益主体在各自目标导向前提下行动博弈的结果。从信息保障机制上看,企业在进行并购决策的过程中,应当在明确并购目标的基础上,对并购对象以及自身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估,避免并购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因此需要建立起有效的外部信息保障机制和内部信息保障机制。从协调机制上看,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将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投资决策体系内不同主体之间的有效协调机制就成为决定体系运行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实施机制上看,决策目标、决策内容、决策执行与决策评价是并购投资决策体系的过程,是决策体系的主体构成部分。为了实现对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并购投资决策进行量化评价,通过邀请相关专家对备选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可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选用层次分析法作为权重的确定方法,运用该方法确定了每个指标的权重,进而运用模糊数学方法作为企业并购投资决策体系的评价方法,可以构建出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并购投资决策体系的评价模型。针对C公司并购重组的实际操作过程,结合对该公司所处行业背景及发展情况的分析,通过对该公司的发展历程、资金实力、竞争风险以及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从优势劣势对比和发展机遇的角度对该公司的并购动机进行了论述,总结归纳了该公司并购战略和预期目标,并有针对性地对备选企业以及新建投资方式进行了比较判断,进而分析了该公司并购重组过程的技术体系、制度体系和组织体系等内容,并对其进行了量化评价。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构成企业并购投资决策体系主体的高层决策者和中层管理人员的行为、判断、预期以及其受金融危机因素影响,都将使系统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着决策制定的科学水平。二是决策主体对决策客体的作用、决策主体对决策方法的选择、决策制度对决策主体行为的制约以及决策客体对决策方法的限定等内容,构成了并购投资决策体系的内在结构。叁是基于各自完全不同的价值判断,在同一并购决策中,不同利益主体可能会做出完全不同的预期,这种预期的差异又会影响主体的动机和目的,最终在其行为中得到体现。四是企业高层决策者与中层管理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综合协调可以帮助不同的决策主体不断调整自身对决策问题的看法,从而在一定限度内保证各个决策主体的利益诉求,从而最终实现决策的制定。只有充分保障不同决策主体之间的协调和信息沟通渠道的顺畅,才能保证决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佟如意, 高质[10]2016年在《企业并购中的风险及其应对策略》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企业并购活动在产业整合加快和PE火爆背景下实现了高位增长。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企业并购的重大意义,并对企业并购风险的内涵进行了概括。在此基础上,对并购风险产生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如何有效控制并购风险、实现并购协同效应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纵向并购对于下游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 张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07

[2]. 战略驱动型企业并购研究[D]. 夏维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3]. 煤炭企业并购风险分析[D]. 李善红. 山东大学. 2017

[4]. 我国快递企业并购问题研究[D]. 吴本贵. 中南大学. 2007

[5]. 南车电机公司风电项目并购研究[D]. 孙成刚. 湖南大学. 2016

[6].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问题分析[D]. 杨春鹤.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7]. 上市公司并购投资风险的内部控制策略研究[J]. 周红. 财经界(学术版). 2017

[8].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动因分析与决策研究[D]. 赵虎博. 大连海事大学. 2016

[9]. 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并购投资决策体系研究[D]. 王书红. 吉林大学. 2011

[10]. 企业并购中的风险及其应对策略[J]. 佟如意, 高质. 天津经济.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  ;  ;  

企业并购实施过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