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膜蛋白基因论文_郭薇,房付春,徐会勇,欧阳钧

导读:本文包含了跨膜蛋白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白,基因,原体,棉铃虫,骨膜,灵敏性,半胱氨酸。

跨膜蛋白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郭薇,房付春,徐会勇,欧阳钧[1](2019)在《骨膜蛋白基因敲除鼠正畸牙齿移动模型的建立及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小鼠以及骨膜蛋白(PN)基因敲除小鼠正畸牙齿移动模型,并分析相关信号通路。方法:根据实验条件把小鼠分为4组:C57小鼠未加力组和加力组、PN基因敲除小鼠组上颌加力组和未加力组,每组5只,其中加力组加力5 d。处死后,显微CT扫描上下颌骨,并采用RT-PCR检测牙周膜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57小鼠相比,PN基因敲除小鼠的牙槽骨出现明显的吸收,牙周膜连续性中断破坏。在C57小鼠中,加力组牙周膜中的PN、粘着斑激酶(FAK)和TGF-β1表达水平显着增强(P<0.05);在基因敲除鼠中,加力组牙周膜中的FAK(P<0.05)和TGF-β1表达水平显着增强(P<0.01);在同样加力的条件下,C57小鼠与PN基因敲除小鼠相比,TGF-β1显着降低(P<0.05),FAK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结论:PN是正畸作用下牙周膜的改建过程一个重要分子环节,发挥着转导调控作用,TGF-β1--PN--FAK信号通路参与调控正畸作用下牙周膜的改建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高瑞,王中堂,张琼,王洁,孙玉刚[2](2019)在《枣疯病植原体免疫膜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中国枣树上枣疯病(jujube witches’-broom,JWB)植原体的免疫膜蛋白基因(immunodominant membraneprotein,IMP)进行克隆、序列分析及结构预测,以期为进一步研究JWB植原体免疫膜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JWB植原体侵染的枣树及健康枣树均采自山东省泰安市,并分别保存于无虫网室内。利用CTAB法提取健康和感病样品总DNA,于–20℃保存备用。根据已报道的JWB植原体全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以健康植株总DNA和双蒸水为阴性对照。采用DNASTAR 6.0和MEGA7.0软件对所得到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其他组植原体免疫膜蛋白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网站http:∥genome.cbs.dtu.dk/services/TMHMM-2.0和http:∥genome.cbs.dtu.dk/services/SignalP-4.0对免疫膜蛋白基因的跨膜区和前导信号肽序列进行预测。通过对扩增片段的序列测定,确定了JWB植原体的imp基因扩增片段含有459个核苷酸,G+C的含量为28.76%,编码153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16.8kD,预测等电点为9.616。将JWB植原体的imp基因与已报道的AY、AP、ESFY、PD、CP、FD-C、CPh、OY、PYLR、SPWB、WX和WBD等12个属于不同亚组植原体分离物的imp基因进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JWB植原体与同属于16Sr V组但不同亚组的FD-C植原体imp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48.1%),与属于16Sr I组的AY、OY、CPh、WBD植原体imp基因同源性较低(分别为34.1%、34.7%、30.2%和30.9%),说明不同植原体免疫膜蛋白基因之间的差异非常大。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JWB与ESFY、PD、AP、PYLR和CP聚为一大簇,属于免疫主导膜蛋白中的类型1:免疫膜蛋白。JWB和FD-C同属于16Sr V组,其免疫主导膜蛋白属于同一类型免疫膜蛋白,而WBD、CPh、OY和AY同属于16Sr I组,其免疫主导膜蛋白也属于同一类型抗原膜蛋白,但其他组植原体imp基因和16Sr RNA的系统进化分析并没有相关性,这也说明imp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承受了寄主更大的选择压力。信号肽及跨膜区预测结果表明,JWB和FD-C植原体的IMP均无前导信号肽序列。JWB植原体IMP蛋白含有一个疏水跨膜区,在21~42位氨基酸存在有疏水跨膜结构,与JWB蛋白结构相似,FD-C植原体的IMP含有一个疏水跨膜区,在21~43位氨基酸存在有疏水跨膜结构。在蛋白结构上,两个蛋白C端为亲水基序,暴露在胞外,N端锚定在植原体细胞膜,无蛋白切割位点,同属于免疫主导膜蛋白中的类型1:免疫膜蛋白。(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1)

张怀丹,夏金兰,聂珍媛,杨云[3](2019)在《万座嗜酸两面菌硫代谢相关膜蛋白基因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活性巯基在浸矿微生物硫代谢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半胱氨酸残基作为蛋白质中活性巯基的提供者,为筛选硫代谢相关蛋白质基因提供了依据。本研究以极端嗜酸热古菌万座嗜酸两面菌Acidianus manzaensis为研究对象,基于其全基因组注释信息,筛选出编码富半胱氨酸残基的潜在硫代谢相关膜蛋白基因,并通过RT-qPCR实验对筛选出来的基因进行表达水平验证,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与在亚铁中生长的细胞相比,单质硫培养下的细菌中与能量代谢相关的β-葡糖苷酶,与电子传递相关的ATP合成酶、NADH-辅酶Q氧化还原酶基因均表达上调,说明硫代谢途径可能与能量代谢和电子传递有着重要的联系。此外,还有叁个假定蛋白基因表达上调,这叁个假定膜蛋白中,ARM75161.1、ARM75436.1中的半胱氨酸都位于保守区域,且均有一个半胱氨酸残基暴露于膜外,而ARM75580.1中的半光氨酸不位于保守区域。其中ARM75436.1具有CXXXC结构域,且该结构域中半胱氨酸残基处于同一个β-折迭中。这些假定蛋白可能参与A. manzaensis中硫代谢途径。(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9年01期)

杨子山,Jin,Lin,Wang,Jing,Guan,Fang[4](2019)在《与棉铃虫对转Bt抗虫棉田间抗性演进相关的四跨膜蛋白基因显性突变新位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推广种植转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基因作物,抑制了一些主要害虫的发生,减少了杀虫剂使用,增强了天敌控害作用,提高了种植收益。然而,害虫快速演进的抗性正在减弱转Bt基因作物的这些效果。因此,亟需更好地了解害虫对转Bt基因作物产生抗性的遗传基础,以监测、延缓和消除害虫抗性。Jin等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精细遗传作图和抗感个体DNA序列比对抗性和易感个体,在全球性肆虐的棉铃虫中新发现了四跨膜蛋白(本文来源于《棉花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李向茸,王兴陇,李倩,马瑞仙,张海霞[5](2018)在《跨膜蛋白39A基因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跨膜蛋白39A(TMEM39A)基因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不同种属TMEM39A基因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1对荧光定量通用性引物,经过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TMEM39A基因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标准品模板在3. 937×10~8~3. 937×10~3拷贝·μ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可达0. 999;该方法特异性较好,检测灵敏度可达3. 937×10~2拷贝·μL~(-1);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利用该方法能够检测出不同细胞中的TMEM39A含量,具有种属通用性。该研究方法的建立为临床上提供了一种TMEM39A的快速检测和定量分析技术。(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陈伟,贾金虎[6](2018)在《跨膜蛋白受体PTCH1基因与肺癌的关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是当前我国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及精准医学基因靶向治疗取得新突破,肺恶性肿瘤的治疗由传统放化疗逐渐转向基因靶向治疗。跨膜蛋白受体PTCH1基因是近年来研究发现与肺癌发病密切相关的基因之一,该基因的突变或表达低下与肺癌的发生、转移与增殖密切相关。因此,深入研究PTCH1基因在肺癌致病中的作用机制,对肺癌的基因精准靶向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期刊2018年10期)

张虎,杜欣娜,庄莹,孙海燕,樊伟平[7](2018)在《乳腺癌中跨膜蛋白81基因高表达不利于患者预后》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揭示乳腺癌组织中跨膜蛋白81(TMEM81)的表达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使用TCGA数据库的门户网站cBioPortal、UALCAN以及癌症多组学和临床数据库LinkedOmics分析TMEM8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变化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c BioPortal分析结果显示26%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TMEM81基因发生了改变,包括突变、拷贝数畸变和mRNA水平上调,mRNA水平上调超过默认阈值(EXP≥2)的比例为18%,且TMEM81 mRNA水平上调不利于患者预后(P<0.05);UALCAN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TMEM81 mRNA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组织(P<0.01);LinkedOmics分析结果显示癌组织TMEM81 mRNA水平分别受到乳腺癌PAM50分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病理分期、病理T分期、组织学类型、种族和年龄的影响(P<0.01, P<0.01,P<0.01,P<0.01,P<0.01,P<0.01,P<0.01,P<0.05)。最后,TMEM81 mRNA水平与其基因拷贝数畸变正相关(P<0.01),而与其DNA甲基化水平负相关(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TMEM81基因拷贝数增加和甲基化水平降低促进其表达,TMEM81高表达不利于预后,可作为乳腺癌预后的候选标志物。(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张岱,邹森,郝金娟,侯佳利,胡园园[8](2018)在《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HIV感染者血浆病毒膜蛋白基因及中和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一例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慢性HIV感染者病毒膜蛋白(Env)基因序列特征及中和特征。方法使用单拷贝基因组扩增(SGA)方法从患者两个随访时间点血浆样本扩增env基因,测序后进行序列比对和进化树构建,分析env基因特征;将env基因克隆至pcDNA~(TM)3.1载体上,env质粒和骨架质粒pSG3△env共转染293T细胞制备假病毒,使用假病毒分别和两个时间点的自体血浆及6种不同的广谱中和抗体进行中和试验,分析Env蛋白的中和特征。结果从两个时间点血浆样本中共获得50个全长env基因,进化分析显示两个时间点序列各自聚集成簇,第1个时间点膜蛋白序列有较短的V1区和较少的V1区糖基化位点数目,第2个时间点膜蛋白序列有更高的基因多样性。自体血浆不能中和同时期的假病毒,但能中和前期的假病毒;两个时间点的假病毒对PGT121、PGT135、2G12和10E8抗体均高度敏感,但对VRC01及12A21抗体呈现中和抗性。结论该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慢性HIV感染者病毒膜蛋白基因持续进化;感染者体内存在CD4bs类中和抗体的免疫压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医学》期刊2018年05期)

董媛媛,崔帅,孔庆霞[9](2018)在《富含脯胺酸的跨膜蛋白2基因位点突变引起单侧肢体阵发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阵发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PKD)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大多数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通常在儿童期或成年早期发病。已有大量文献报道富含脯胺酸的跨膜蛋白2基因(Proline-rich transmembrane protein 2,PRRT2)与PKD的发病密切相关~([1-5])。但迄今为止,PKD确切的发病原因仍然不明。现报道一例PRRT2基因新位点突变的病例:(1)青少年期(本文来源于《癫痫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朱薇,马亚龙,杨云[10](2018)在《Acidianus manzaensis菌硫氧化相关膜蛋白基因的筛选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筛选和鉴定了嗜酸热古菌A.manzaensis中与硫氧化相关的膜蛋白。首先利用温度诱导Triton X-114两相分离萃取技术分别对以单质硫(S0)和亚铁(Fe2+)为能源底物生长的A.manzaensis菌的膜蛋白进行选择性分离,再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双向电泳对所提取的膜蛋白作进一步分析,最后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对以S0为能源底物下的差异表达膜蛋白斑点进行鉴定,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技术进行初步验证。实验结果表明:A.manzaensis菌在2种不同能源底物下生长时所提取的膜蛋白存在明显的差异,并发现8个与S0氧化相关的膜蛋白,其中,一个未知功能的膜蛋白富含巯基(—SH)及—CXXC—功能域,该膜蛋白可能通过巯基对S0进行键和并生成Pr—SSnH(n≥2)化合物,以协助S0跨膜转运;实验还筛选得到了硫醌氧化还原酶、电子传递蛋白、转录激活蛋白和与细胞生长相关的蛋白,这些膜蛋白在嗜热古菌A.manzaensis氧化S0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包装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跨膜蛋白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中国枣树上枣疯病(jujube witches’-broom,JWB)植原体的免疫膜蛋白基因(immunodominant membraneprotein,IMP)进行克隆、序列分析及结构预测,以期为进一步研究JWB植原体免疫膜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JWB植原体侵染的枣树及健康枣树均采自山东省泰安市,并分别保存于无虫网室内。利用CTAB法提取健康和感病样品总DNA,于–20℃保存备用。根据已报道的JWB植原体全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以健康植株总DNA和双蒸水为阴性对照。采用DNASTAR 6.0和MEGA7.0软件对所得到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其他组植原体免疫膜蛋白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网站http:∥genome.cbs.dtu.dk/services/TMHMM-2.0和http:∥genome.cbs.dtu.dk/services/SignalP-4.0对免疫膜蛋白基因的跨膜区和前导信号肽序列进行预测。通过对扩增片段的序列测定,确定了JWB植原体的imp基因扩增片段含有459个核苷酸,G+C的含量为28.76%,编码153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16.8kD,预测等电点为9.616。将JWB植原体的imp基因与已报道的AY、AP、ESFY、PD、CP、FD-C、CPh、OY、PYLR、SPWB、WX和WBD等12个属于不同亚组植原体分离物的imp基因进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JWB植原体与同属于16Sr V组但不同亚组的FD-C植原体imp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48.1%),与属于16Sr I组的AY、OY、CPh、WBD植原体imp基因同源性较低(分别为34.1%、34.7%、30.2%和30.9%),说明不同植原体免疫膜蛋白基因之间的差异非常大。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JWB与ESFY、PD、AP、PYLR和CP聚为一大簇,属于免疫主导膜蛋白中的类型1:免疫膜蛋白。JWB和FD-C同属于16Sr V组,其免疫主导膜蛋白属于同一类型免疫膜蛋白,而WBD、CPh、OY和AY同属于16Sr I组,其免疫主导膜蛋白也属于同一类型抗原膜蛋白,但其他组植原体imp基因和16Sr RNA的系统进化分析并没有相关性,这也说明imp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承受了寄主更大的选择压力。信号肽及跨膜区预测结果表明,JWB和FD-C植原体的IMP均无前导信号肽序列。JWB植原体IMP蛋白含有一个疏水跨膜区,在21~42位氨基酸存在有疏水跨膜结构,与JWB蛋白结构相似,FD-C植原体的IMP含有一个疏水跨膜区,在21~43位氨基酸存在有疏水跨膜结构。在蛋白结构上,两个蛋白C端为亲水基序,暴露在胞外,N端锚定在植原体细胞膜,无蛋白切割位点,同属于免疫主导膜蛋白中的类型1:免疫膜蛋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跨膜蛋白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郭薇,房付春,徐会勇,欧阳钧.骨膜蛋白基因敲除鼠正畸牙齿移动模型的建立及验证[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9

[2].高瑞,王中堂,张琼,王洁,孙玉刚.枣疯病植原体免疫膜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C].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2019

[3].张怀丹,夏金兰,聂珍媛,杨云.万座嗜酸两面菌硫代谢相关膜蛋白基因的筛选[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

[4].杨子山,Jin,Lin,Wang,Jing,Guan,Fang.与棉铃虫对转Bt抗虫棉田间抗性演进相关的四跨膜蛋白基因显性突变新位点[J].棉花学报.2019

[5].李向茸,王兴陇,李倩,马瑞仙,张海霞.跨膜蛋白39A基因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J].浙江农业学报.2018

[6].陈伟,贾金虎.跨膜蛋白受体PTCH1基因与肺癌的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2018

[7].张虎,杜欣娜,庄莹,孙海燕,樊伟平.乳腺癌中跨膜蛋白81基因高表达不利于患者预后[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8

[8].张岱,邹森,郝金娟,侯佳利,胡园园.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HIV感染者血浆病毒膜蛋白基因及中和特征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8

[9].董媛媛,崔帅,孔庆霞.富含脯胺酸的跨膜蛋白2基因位点突变引起单侧肢体阵发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一例[J].癫痫杂志.2018

[10].朱薇,马亚龙,杨云.Acidianusmanzaensis菌硫氧化相关膜蛋白基因的筛选及鉴定[J].包装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一1.△PTet基因验证跨膜蛋白基因...跨膜蛋白基因克隆载体构建的技术...Tet基因验证跨膜蛋白基因克隆载...一10:TERFZ对苗期水稻叶片质膜透性(A)和...一1.可调控跨膜蛋白基因选择克隆...突变体pmkl中高丰度表达的氨酸/苏氨酸...

标签:;  ;  ;  ;  ;  ;  ;  

跨膜蛋白基因论文_郭薇,房付春,徐会勇,欧阳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