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呐喊英译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呐喊》,文化负载词,文化翻译,杨宪益,戴乃迭译本
呐喊英译本论文文献综述
吴婷,祁文慧[1](2019)在《《呐喊》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翻译学派认为,翻译是根植于文化深处的一种行为,是文化内部和文化之间的交流,而翻译对等就是原语与目的语在文化功能上的对等。《呐喊》中的文化负载词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宗教文化叁类。杨宪益、戴乃迭译本选择性地采用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以及直译、意译、省译、音译等多种翻译方法可以看出,这叁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各有得失。(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9年07期)
冉明志[2](2018)在《《呐喊》叁个英译本中文化专有项英译策略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自建语料库对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的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蓝诗玲英译本以及威廉·莱尔英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杨译本和莱尔译本更偏向采用保留法,且使用保留法和替代法的比例也很接近,而蓝诗玲则更喜欢运用替代法,且替代法略多于保留法。(本文来源于《译苑新谭》期刊2018年02期)
鲁欢[3](2018)在《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呐喊》两英译本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元系统理论,最早是由以色列着名学者伊塔马.埃文-佐哈尔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认为译者对于翻译策略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文学在目标语文学系统中所占据的地位:当翻译文学处于目标语文学系统的中心时,往往会打破译入语文化的传统规范,译者会注重译文的充分性,从而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当翻译文学处于目标语文学系统的边缘时,则常常套用译入语文学中现成的模式,译者注重译文的可接受性,从而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多元系统理论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个宏观的、描述性的研究视角,把翻译置于宽广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考察,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鲁迅,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开创了白话文小说的先河,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呐喊》代表了鲁迅小说创作的最高峰,其译介传播使得鲁迅及其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先后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其中,中国杰出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与美国鲁迅研究学者莱尔英译本最具代表性,且受到国内广泛关注。本文以多元系统理论为研究视角,择取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与莱尔的两个《呐喊》英译本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对比分析的方法。首先基于多元系统理论,从系统角度对比分析了不同译者在不同年代选择译本时深受多元文化系统影响的具体原因。其次,根据翻译文学在目标语文学系统中所占的位置对两位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展开对比分析,发现杨宪益夫妇更倾向于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而莱尔译本更倾向于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最后,从充分性、可接受性角度对比两译本的语言特征,发现杨宪益夫妇的译本语言古典优雅、简洁流畅,给读者纯正英式英语的熏陶;而莱尔的美语版译本具有鲜明的口语化风格,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通俗易懂,别有一番风味。中国正在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笔者希望本研究能为今后《呐喊》的英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进一步加快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步伐。(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马睿宁[4](2018)在《翻译规范理论视域下《呐喊》英译本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迄今为止,描述翻译学研究已然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描述翻译学代表人物吉恩·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体现了文化对语言的制约作用,他对翻译规范的定义不仅是指文本本身应遵守的语言规范,还包括它们所在的文化、社会等大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或者子因素的规范。翻译规范理论使我们看到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作用,从而对实际存在的翻译现象做出更加合理与准确的解释,对翻译研究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新文学的奠基人,被认为是中国最杰出的作家。《呐喊》是鲁迅代表作之一,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蓝诗玲的《呐喊》英译本分别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2009年出版,译者所处年代、文化背景不同,作品风格各具特色。本文基于吉恩·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从预备规范、起始规范、操作规范叁个方面探讨译者翻译行为中所遵循的不同翻译规范,分析翻译规范影响译者翻译行为的背后因素。通过对词汇、句式结构、文体风格叁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发现:译者所处不同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由于遵循了不同的翻译规范,作品风格迥然不同。预备规范影响了译者的文本选择及翻译目的;起始规范影响了译者宏观翻译策略的选择,即杨宪益倾向于译文的“充分性”翻译,蓝诗玲偏重“可接受性”翻译;操作规范在词、句、文体风格叁个层次上影响了译者的翻译行为,决定了他们具体翻译技巧的不同。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得出如下结论:译者的翻译行为是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生活经历、读者接受性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译者的翻译行为也决定了他们的翻译目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用翻译规范理论来解析《呐喊》的两个英译本,为鲁迅小说英译研究的深化与系统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启示,促进了鲁迅作品和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输出,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安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7)
高小雅[5](2018)在《从可读性的视角对比《呐喊》的两个英译本》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鲁迅《呐喊》的两个英译本一一杨宪益、戴乃迭合译本和蓝诗玲译本,并运用可读性的理论框架展开研究;以可读性的四个具体要素:情感介入、合乎习惯、条理性和流畅性为判断标准,展开杨戴译本和蓝译本的对比研究,探求两方译者对可读性的追求与实现程度。经研究发现蓝诗玲译本的可读性更佳。首先,从情感介入的角度来看,蓝译本的文字表达饱含真情实感,译文更具人情味;其次,蓝诗玲更关注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在翻译时多用抽象名词和名词化结构,在特定的语境中适当调整语态,巧用被动式传情达意,表达效果更佳,使译文更符合西方读者理性和抽象的思维习惯;在条理性方面,蓝译本也更胜一筹。她善于进行信息的重新排列与整合,因而译文的逻辑条理清晰;在流畅程度上,杨戴坚持保留脚注和尾注的传统,而蓝诗玲则巧妙地将脚注内容融会于译文之中,使读者的阅读体验更加顺畅而愉悦。本文分析了杨宪益、戴乃迭和蓝诗玲两方译者的翻译活动及其成果,是推动鲁迅文学“走出去”的一次积极探索,同时也希望能够帮助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5-21)
张洁琪[6](2018)在《翻译伦理视阈下《呐喊》两英译本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创作的《呐喊》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集,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等14部小说,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表现了文化革新和思想启蒙的特色。《呐喊》成书以来,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已被译为多种外国文字,在世界文坛上饱享盛誉。其英译本中,影响最大的是杨宪益、戴乃迭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翻译出版的Call to Arms,以及威廉·莱尔于1990年翻译出版的Diary of a Madman and Other Stories。自其英译本出版以来,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如文化专有项的翻译、隐喻翻译、语料库语言学等,对其中一个或多个英译本的翻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随着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社会转向”,翻译在文化交流、学术合作、政治经济往来、外交等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很多学者开始意识到翻译中的伦理问题:翻译作为一项多方参与、渗透社会各层面的跨文化交往活动,必定涉及道德判断与选择,其本质属性就是一种伦理行为。芬兰学者安德鲁·切斯特曼提出了五大翻译伦理模式,即再现伦理、服务伦理、交际伦理、基于规范的伦理、承诺伦理,为翻译的伦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是目前为止较为系统和客观的翻译伦理研究模型。本研究从翻译伦理角度,以切斯特曼五大翻译伦理模式为理论框架,采用对比、描写的研究方法,对杨宪益夫妇和莱尔翻译的《呐喊》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再现伦理方面,本研究发现,两译本在再现原作者意图方面表现相当,而杨译本比莱尔译本在再现原文文本方面表现更为突出。服务伦理方面,杨译本的服务伦理主要体现在对客户即出版社的服务上,语言准确精练;莱尔译本的服务伦理主要体现在对读者的服务上,力求让读者理解每一字句的内容和背后的文化含义。交际伦理方面,通过文言文和习语翻译两方面的考察,发现杨氏主要通过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策略,莱尔主要通过异化归化并用加注释的策略,实现与读者的沟通。基于规范的伦理方面,两组译者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规范都满足了职业伦理要求,而他们期待规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各自的目标读者及其期待的不同。最后通过分析两译者在翻译职业承诺方面的表现,发现他们都遵守了承诺伦理的要求。此外,在伦理模式相互发生冲突时,由于翻译伦理的动态性,译者在翻译中基于上述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微观伦理模式层面上,杨译本优先遵守的是再现伦理模式,而莱尔则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基于规范的伦理模式上,因此造成了两译本在形式及内容上的差异:杨译本用词简短,注重形和义的对应,主要采用直译方法忠于原文;莱尔译本用词多样,篇幅较长,通过大量注释帮助读者更好理解原文内容。宏观伦理层面上,两组译者都优先考虑交际伦理与服务伦理,在承诺伦理这一总指导下,对微观伦理层面的冲突进行协调。最后,本研究发现,两译本在翻译目的、职业规范、协调冲突方面具有较强的相似性,而两译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专业背景、服务伦理、期待规范叁个方面。这些方面的情况与各译者的翻译思想相关,尤其是对于“客户”要求、读者期待等方面重视程度的差异。从翻译伦理视角对《呐喊》的杨译及莱尔译本进行比较研究,不仅能够为该理论本身提供验证实例,进一步证明翻译伦理在翻译研究中的必要性及积极作用;同时,也为鲁迅文学、《呐喊》译本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动态标准,为翻译工作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指导,从而为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工作尽献绵薄之力。(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5-01)
黄婷婷[7](2018)在《目的论视野下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以鲁迅小说《呐喊》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负载词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是特定民族文化信息的载体,其形成与使用都与特定的国家和民族密切相关。本文旨在目的论原则指导下,依据纽马克对文化的分类原则,对鲁迅《呐喊》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对不同译本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进行探究。在对比杨宪益夫妇版本与汉学家莱尔版本的基础上,分析译者基于异化翻译策略与归化翻译策略对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方法,揭示了文本翻译目的论的指导功效以及文化负载词的传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马睿宁,尚亚宁[8](2017)在《图里翻译规范理论视域下译者的不同抉择——以鲁迅小说《呐喊》英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图里的翻译规范研究是从译者的角度出发、以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实际选择为重点研究对象而进行的经验式考察。本文以鲁迅小说《呐喊》杨宪益和蓝诗玲英译本为例,基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从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对译本进行分析,运用描述的方法解释英译本中两位译者的不同翻译抉择。(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7年32期)
靳立颖[9](2017)在《《呐喊》两个英译本的翻译补偿策略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先生是中国世纪文化、文学、思想领域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鲁迅先生的作品驰名中外,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如英语、越南语、捷克语等。他所创作的小说集《呐喊》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文作品,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然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结构、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翻译中各种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为了把这种损失降低到最少,翻译补偿策略便被译者广泛应用于翻译实践过程中,指导翻译实践的完成,推动翻译理论的发展。《呐喊》英译本与《呐喊》汉译本一样广为流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中国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合译本与美国学者莱尔的译本。本文选取这两个译本作为研究对象,来讨论如何在译文中尽可能准确无误地再现传达原文信息。文章主要回答叁个问题:第一,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莱尔翻译《呐喊》时从哪些方面进行补偿?第二,他们补偿的策略有哪些?第叁,两个译本的补偿策略有什么相似以及不同之处,是什么造成的?论文通过对比研究法对两个不同译本进行比较分析,笔者发现这两个译本分别在文化、语法、审美、语义及语用方面进行翻译补偿。然后对这五个方面的翻译补偿策略进行量化分析,用实例说明两个译本的不同层次补偿。最后发现,针对文化方面的缺失,他们采用释义法、音译法、加注释、归化法来进行补偿;增译法则用来补偿语法方面的缺失;对于审美方面的缺失,译者采用同构补偿手段加以补偿;释义法、替代法、加注释的补偿策略大量应用于补偿语义层面的缺失;对于语用层面的缺失,译者根据语境的不同采用归化法来进行补偿。对比分析这两个译本的补偿策略之后,笔者总结出杨宪益和莱尔的译本有很多共同之处,即使对具体词汇的选择稍有差异,这是因为他们对于原作的理解达到了共识。但是,由于译者所处的时代不同、翻译目的不同、目标读者的定位不同,莱尔对归化法及注释法的使用远远多于杨宪益夫妇。总而言之,本文通过对其两英译本中翻译补偿策略的对比分析,进而总结出具有普遍价值的翻译补偿策略,用以指导其他文学作品的翻译。同时提出,一名优秀的译者既应该充分考虑源语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又应该把握目标语读者的接受能力,通过补偿策略的灵活使用,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风格,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5-31)
喻金子[10](2017)在《鲁迅英译本小说《呐喊》中的文学交流》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主要讲述了讲述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露了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表达了封建制度以及社会陈腐观念的批判。鲁迅先生的小说不仅受到国人高度评价与追捧,更受到国外读者支持。英译本《呐喊》在国外一度畅销。探究鲁迅英译本小说《呐喊》中的文学交流,可以为《呐喊》小说集的进一步研究与思考提供另一个思考角度。因此文章结合自身的阅读与探究,尝试对鲁迅英译本小说《呐喊》中的文学交流进行探究。(本文来源于《知音励志》期刊2017年02期)
呐喊英译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基于自建语料库对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的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蓝诗玲英译本以及威廉·莱尔英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杨译本和莱尔译本更偏向采用保留法,且使用保留法和替代法的比例也很接近,而蓝诗玲则更喜欢运用替代法,且替代法略多于保留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呐喊英译本论文参考文献
[1].吴婷,祁文慧.《呐喊》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评析[J].英语广场.2019
[2].冉明志.《呐喊》叁个英译本中文化专有项英译策略比较研究[J].译苑新谭.2018
[3].鲁欢.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呐喊》两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4].马睿宁.翻译规范理论视域下《呐喊》英译本对比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8
[5].高小雅.从可读性的视角对比《呐喊》的两个英译本[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
[6].张洁琪.翻译伦理视阈下《呐喊》两英译本的比较研究[D].东南大学.2018
[7].黄婷婷.目的论视野下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以鲁迅小说《呐喊》的两个英译本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
[8].马睿宁,尚亚宁.图里翻译规范理论视域下译者的不同抉择——以鲁迅小说《呐喊》英译本为例[J].长江丛刊.2017
[9].靳立颖.《呐喊》两个英译本的翻译补偿策略对比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
[10].喻金子.鲁迅英译本小说《呐喊》中的文学交流[J].知音励志.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