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二亚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亚胺,催化剂,聚乙烯,乙烯,散体,官能团,卤化物。
二亚胺论文文献综述
左湘黔,禹华国,肖安国[1](2019)在《双核α-二亚胺钯催化剂催化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双核α-二亚胺钯催化剂,该催化剂在助催化剂四(3, 5-二(叁氟甲基)苯基)硼酸钠的作用下,催化乙烯与丙烯酸甲酯在压力为1 atm和聚合温度为25°C条件下共聚。进通过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和聚合物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中丙烯酸甲酯单体的含量最高可以达到6%。但所得聚合物中丙烯酸甲酯的含量越高,分子量越低,分子量分布变化不大;随着聚合物时间的延长,聚合物的分子量增加,分子量分布也增大。(本文来源于《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陈锐,殷年伟,丁超,卢立波,禹权[2](2019)在《碳化二亚胺对PBT材料的湿热老化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抗水解剂碳化二亚胺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材料在85℃、85%湿度情况下的湿热老化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湿热老化条件下阻燃增强PBT材料的强度、韧性、耐热性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等的变化,研究发现抗水解剂的加入能明显提高阻燃增强PBT材料的耐水解性能,并且随着抗水解剂的增加,阻燃增强PBT材料的耐水解性能明显提升。经过优化后的配方,2 000 h的湿热老化后,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保持率均可以达到95%以上。(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9年S1期)
张双杰,傅智盛,范志强[3](2019)在《α-二亚胺镍/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调控聚乙烯拓扑结构的目的出发,总结了近年来α-二亚胺镍/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简述了几种通过改变催化剂结构来调节催化剂催化性能及聚乙烯拓扑结构(相对分子质量、支化度)的方法,对α-二亚胺镍/钯催化剂的工业化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弹性体》期刊2019年03期)
冯依,田洲,刘柏平[4](2019)在《α-二亚胺镍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反应过程模型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用于合成超支化聚乙烯具有合成步骤少、性能优异等特点,支化度、支链种类及分布对超支化聚乙烯的性能有显着影响,但目前对该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及支链分布模型研究尚少。本文建立了在α-二亚胺镍催化剂作用下,以乙烯为唯一单体制备超支化聚乙烯的过程模型,通过动力学模型预测聚合反应速率,并与种群平衡模型结合,形成一个新的支链分布预测模型。与文献报道的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模型结合了聚合反应动力学与支链分布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更吻合,为调控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过程及产物结构提供了新手段。(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06期)
王一帆[5](2019)在《新型α-二亚胺镍催化剂的合成及乙烯聚合催化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围绕α-二亚胺镍(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催化乙烯聚合性能展开研究,旨在通过引入强吸电子F基团及大位阻取代基制备新型的不对称α-二亚胺镍(Ⅱ)配合物,以获得更高的活性及好的热稳定性;研究了新型配合物对乙烯的催化性能,聚合反应条件对所得聚乙烯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以及支化度的影响;通过改变芳基亚胺种类调节配体对金属中心的空间位阻效应和电子效应,从而实现对聚合产物的微观结构包括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支化度的调控;通过该类型催化剂制备聚烯烃弹性体,研制了一类高效且成本低廉的聚烯烃弹性体催化剂;并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核磁、红外、元素分析等表征以确证结构,对获得的聚合物进行分析与表征并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评估了所得聚乙烯的应用性能。本论文共包括以下叁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背景及意义。综述了聚乙烯催化剂及聚烯烃弹性体的发展,对后过渡金属配合物中镍(Ⅱ)配合物催化乙烯聚合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 α-二亚胺镍(Ⅱ)配合物催化剂第二部分:主要设计合成了 1-[2,4,6-叁(二(对氟苯基)甲基)苯胺]-2-芳基胺苊二亚胺配体及其镍(n)配合物,系统地对配体及其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助催化剂MAO和Et2AlCl的活化作用下,该系列镍(Ⅱ)配合物表现出非常高的乙烯聚合活性而且热稳定性很好,最高活性达到 1.29 × 107 g of pE(mol of Ni)-1 h-1,在90℃时仍能保持1.36 × 106 g of PE(mol of Ni)-1h-1的催化活性,达到了实验方案的设计目的。DSC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得到聚乙烯熔点几乎都在80℃以下,说明了所得聚乙烯具有高度支化的性质。高温核磁13CNMR测试结果表明聚乙烯样品具有超高支化度(大于100支链/1000 C),并且以短支链为主要枝化方式,符合聚乙烯弹性体的特征。对得到的聚乙烯进行了系统的机械性能测试,包括断裂伸长测试和DMA循环拉伸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这是一类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和弹性的热塑性弹性体第叁部分:系统总结了催化剂体系的催化性能,该类α-二亚胺镍(Ⅱ)配合物能够催化乙烯单体均聚制备高分子量高支化聚乙烯获得聚烯烃弹性体,无需加入昂贵的α-烯烃调节聚合物的支化结构,用廉价的乙烯单体即可制备出高附加值的聚烯烃弹性体,成本低廉且高效,拥有巨大的工业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武可书,张雪,李广利,王琳,张金相[6](2019)在《炔双膦配体和二亚胺类配体混配的一价铜双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炔双膦配体和二亚胺类配体为共配体,与四乙腈一价铜盐反应,最终合成了4种新颖的一价铜双核配合物,产率为35%~50%.进一步对其中2种配合物的晶体学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了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和固体发光性能.这4种铜配合物均具有固体发光现象,其中配合物4c的发光性能最好,是一种潜在的固体发光材料.(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蒋艳云,刘丰收,黄菊[7](2019)在《二亚胺钯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C-H直接芳基化偶联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钯催化的杂芳烃与芳基卤化物的直接芳基化反应已成为合成药物和功能性材料最可靠方法。本文通过合成二亚胺钯配合物,对杂芳烃与芳基卤化物之间的C-H芳基化进行研究。在最优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底物,得到了一系列偶联产物。(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09期)
王继江[8](2019)在《含α-二亚胺配体的Mg-Mg键化合物对(异)腈类小分子的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金属键化合物具有独特的成键方式与电子结构,因此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近年来主族元素的金属?金属键化合物因其低价态、低配位数的金属中心而被越来越多的人研究,尤其是对第ⅡA主族元素的金属?金属(Mg?Mg)键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2007年,首例含低价态镁Mg(Ⅰ)的镁?镁键化合物[L~1MgMgL~1](L~1={[(Ar)NC(Me)]_2CH}~–,[(Ar)NC(NiPr_2)N(Ar)]~–,Ar=Dip)被分离出来,并在结构上得到了表征。随后,我们课题组在2009年合成了含α-二亚胺配体的Mg?Mg键化合物[K(THF)_3]_2[L~(2-)Mg-MgL~(2-)](L=[(2,6-iPr_2C_6H_3)NC(Me)]_2)(1)。最近,我们课题组利用邻苯二胺和菲?二亚胺配体配体分别得到了对应的Mg-Mg键化合物。本文主要基于化合物1,探索了其在(异)腈类小分子以及白磷活化方面的应用,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此外,用DFT量化计算对其电子结构进行理论研究。全文分为叁个部分:一、概括了金属-金属键化合物的发展历程,详细总结了含不同配体的低价态镁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以及其在活化小分子和合成当中的应用。二、探究化合物1对腈类小分子的反应活性,分别与2当量和3当量的叁甲基氰硅烷反应,硅-碳键被还原断裂形成氰根离子桥连的四核镁化合物[L_4Mg_4(μ-CN)_4K_4(THF)_6](2)与[L_4Mg_4(μ-CN)_4((Me)_3SiCN)_2K_4(THF)_4](3),与叁甲基乙腈反应得到碳-碳键断裂形成的CN~?桥连的四核镁化合物[L_4Mg_4(μ-CN)_4(tBuCN)_2K_4(THF)_4](4)与叔丁基镁化合物(5),与异丁腈和环己基甲腈分别反应,经还原消除α-H得到由烯酮亚胺配体桥连的产物[{K(THF)_2LMg(N=C=CMe_2)}_2](6)与[{K(Tol)LMg(N=C=CC_5H_(10))}_2](7)。对得到的产物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结构,用IR,NMR等光谱手段和元素分析等进行表征,并用DFT计算进行理论研究。叁、化合物1与2当量的P_4反应,使P?P键断裂,P原子重排形成含有叁种类型P原子的[P_7]~(3?)笼子做桥连配体,溶剂化的K~+与[P_7]~(3?)笼子以及α-二亚胺配体的相互作用使[L_2Mg_2P_7K(THF)_2]发生二聚形成化合物8,对其用NMR与DFT进行表征和研究。(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5-01)
田仪长[9](2019)在《含聚碳化二亚胺的高固含量聚酯型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己二酸型聚酯多元醇合成的聚氨酯分散体(PUD)广泛用于胶粘剂、涂料领域,如水性鞋用胶粘剂、汽车、家具胶粘剂、皮革、纺织涂料等。己二酸型聚酯多元醇结构中的酯基易水解,影响聚氨酯分散体稳定性,导致乳液成膜后的耐水性和耐溶剂性差、硬度低、耐热性不佳等缺点。目前采用较多的手段是有两类:一是对聚酯多元醇进行改性或者加入混合型多元醇以弥补聚酯多元醇的不足,但始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聚酯耐水解性差的问题;二是直接外添加抗水解剂,然而这些产品在国内的价格较高,且需要额外添加对PUD体系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四甲基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为原料合成聚碳化二亚胺(PCDI),再以自制的PCDI、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PBA)、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乙二胺基乙磺酸钠(AAS-Na)、异佛尔酮二胺(IPDA)等为原料,采用丙酮法合成了固含量在50%以上的高固含量、低粘度聚氨酯分散体(PUD)。本文通过动态光散射粒径分布ζ电位测定仪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变量对高固含量聚氨酯分散体粘度、粒径、粒径分布、耐水性解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CDI的添加量和聚合度的增加,分散体的平均粒径增加,黏度降低,粒径呈现更加显着的二元分布;随着亲水集团含量的增加,分散体的平均粒径减小,黏度增加,粒径分布变窄。透射电镜(TEM)表征显示分散体胶粒呈现大小不一的球形结构,分散体中的小胶粒处于大胶粒之间的空隙中,保证了分散体具有高固含量和良好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了体系的黏度。在聚氨酯合成阶段添加PCDI能显着改善聚酯型聚氨酯的耐水解性能,PCDI的最佳添加量为3wt%,PCDI的最佳聚合度为4。对样品胶膜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力学性能、邵氏硬度、热重分析(TG)、耐水性和耐乙醇性等测试。PUD胶膜的力学性能和邵氏硬度表征表明,随着PCDI添加量的增加,胶膜水解后拉伸强度减弱的幅度逐渐下降;当PCDI的添加量相同时,随着亲水基团含量的增加,水解前后胶膜拉伸强度随之增大的,硬度也相应增加。PUD胶膜的耐水性和耐乙醇性能测试表明,PUD胶膜的吸水率在6%-10%之间,说明其耐水性能良好。随着亲水含量的增加,PUD胶膜的吸水率和吸乙醇率增加。PUD胶膜的热性能测试表明,PUD胶膜的起始分解温度为290℃,450℃时基本完全分解,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能。(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25)
方军[10](2019)在《不对称二亚胺镍及阳离子膦氨基磷酸酯钯镍催化剂催化聚烯烃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50年来,烯烃聚合的研究在学术界以及工业界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聚烯烃年产量巨大、用途广泛,但是其具有非极性特征,这一不足大大限制了其用途。通过在聚烯烃中引入极性官能团可以极大地改善其性质、拓宽其用途、提高其商业价值。通过使用过渡金属催化剂来实现烯烃与极性单体的共聚是制备官能团化聚烯烃材料最直接的途径,同时也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本论文主要围绕现有的催化剂体系的改进、全新催化剂体系的设计与制备、新型聚合调控手段的设计、特种聚烯烃以及官能团化聚烯烃材料的制备与性质研究。1.本论文制备并表征了一系列不对称α-二亚胺镍配合物。所制备的镍配合物在乙烯聚合中表现出很好的性能,包括高活性,高热稳定性和产生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能力;同时这些镍配合物在聚合α-烯烃(如丙烯,1-己烯,1-辛烯和1-癸烯)中也具有活性。这种催化剂的链行走特征导致这些聚合中的直链现象,这在作为镍催化反应中是非常罕见的,该体系已被证明具有使丙烯与极性单体如10-十一碳烯酸甲酯和10-十一碳烯-1-醇共聚的能力。本论文还详细研究了聚乙烯产品的机械性能,表明催化剂结构和聚合条件可显着影响聚乙烯样品的拉伸性能和弹性性质。这些研究结果对未来配体设计,催化剂改进以及此类催化剂催化高性能聚合物材料方面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2.本论文研究了在PNPO配体平台上构建的钯和镍催化剂,二者均能有效地介导乙烯聚合以及与基本极性单体的共聚合。该系统的独特性质源于短咬配体平台,其可以增加配体刚性。此外研究发现由强σ-给予膦部分和弱σ-给予氧化膦部分的组合产生的配体的电子不对称特征有助于它们的独特性质。目前课题组正在探索具有电子不对称性的其他短口径配体,目的是发现更高性能的催化剂以及通用配体设计原则。(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4-01)
二亚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抗水解剂碳化二亚胺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材料在85℃、85%湿度情况下的湿热老化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湿热老化条件下阻燃增强PBT材料的强度、韧性、耐热性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等的变化,研究发现抗水解剂的加入能明显提高阻燃增强PBT材料的耐水解性能,并且随着抗水解剂的增加,阻燃增强PBT材料的耐水解性能明显提升。经过优化后的配方,2 000 h的湿热老化后,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保持率均可以达到95%以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亚胺论文参考文献
[1].左湘黔,禹华国,肖安国.双核α-二亚胺钯催化剂催化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陈锐,殷年伟,丁超,卢立波,禹权.碳化二亚胺对PBT材料的湿热老化的影响研究[J].塑料工业.2019
[3].张双杰,傅智盛,范志强.α-二亚胺镍/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弹性体.2019
[4].冯依,田洲,刘柏平.α-二亚胺镍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反应过程模型化[J].化工进展.2019
[5].王一帆.新型α-二亚胺镍催化剂的合成及乙烯聚合催化性能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
[6].武可书,张雪,李广利,王琳,张金相.炔双膦配体和二亚胺类配体混配的一价铜双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蒋艳云,刘丰收,黄菊.二亚胺钯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C-H直接芳基化偶联反应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9
[8].王继江.含α-二亚胺配体的Mg-Mg键化合物对(异)腈类小分子的反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9
[9].田仪长.含聚碳化二亚胺的高固含量聚酯型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10].方军.不对称二亚胺镍及阳离子膦氨基磷酸酯钯镍催化剂催化聚烯烃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