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山阳县城关街道办民航蓝天希望小学726499
作文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情感、形成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们颇费苦心,学生苦于无材料可写、无真情可发,常使作文空洞无物,就连刚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小学生作文都处于贫血状态。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着重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积累素材是写作的基础。其实,不是生活中没有素材,而是学生没有发现素材。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事物,写好日记,多看,多听,多记,耳勤,眼勤,嘴勤,手勤。对小学生来说,要多听故事,多开口讲话,叙述事情,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写作能力。山上的绿树、空中的飞鸟、河中的流水、城镇的楼房等都是观察的对象。一抹斜阳,一片庄稼地,一次劳动,是写作最好的材料。因此在生活中积累,体验生活之美,就是在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老师搞写作不能只限于课堂,而要让它与生活联系起来,把生活引入作文,把自己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使学生乐于参与、积极行动,学生作文就有了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要让小学生快乐作文,为他们创设一个快乐作文的乐园。例如,为他们增设阅读报栏,提供他们爱读的作品,组织他们办阅读小报,增加阅读量,为他们提供营养。读书能为学生提供写作的材料,能为学生提供知识营养。通过阅读他人的作品可以完善自己的观点,提高鉴赏力。读是写的基础,小学生要多读好的作品。
多说是提高作文水平不可缺少的条件。老师要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作文与说话不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而现代中学生爱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听、说训练,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
如学完某课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可以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的及时指导。学生在听、说训练中放松了心情,感知了口头作文的乐趣,就愿意写作文了。
训练说话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好途径。多讲故事,多进行一些口头作文,让学生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去说,要求人人参与,采取轮流发言、自主发言、指定发言或无规则的抽查发言等多种形式,意在调动每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适当搞点作文比赛、演讲比赛,让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写作才能。我为学生在班上办起了“小河报”,作为学生展示自己的一块小天地。让每位学生把自己的作文在“小河报”上亮亮相,以增加学生的自豪感,激发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针对小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视野不阔的特点,可以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思维,诱发创作。学生作文有一种毛病是内容空洞,对这种毛病,教师可以批改作文时加以纠正。选择一篇内容空洞的文章,让学生们来改,让小组去议。然后老师把自己改的补充的东西读给学生,读后让学生说出感受来。通过比较,学生知道哪里空洞、如何去补,补了以后,再让他们去读。我们可以教给学生搜集材料的方法,让他们编写材料,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学习有利于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这样,就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题,在训练中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如此训练,学生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三、在美的熏陶下,托起写作腾飞的翅膀
翻开语文课本,像打开电视屏幕,把美的镜头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像走进美丽的风景区,迎面而来的是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是啊,语文课本中的内容、语言、人物形象会把我们的眼球深深地吸引,让学生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语文课本是一幅美丽的长卷,它要求教师把课本作为范文,当好指导,与学生一起共同采摘语文长河中美丽的浪花。当读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同苏轼一起共享月圆,感受亲人团聚的快乐;当读到李煜的《虞美人》时,我们就可体会出李煜当时的失落感,真正领略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那份苦愁。
读语文课本,或享受美丽的风光,或与文中的人物进行情感交流,在快乐的阅读活动中,让美在我们的心中掀起美丽的涟漪,在师生的交流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说,语文课本就是美文的花园,在美的熏陶下,不断地使知识丰富、素质提高、能力增强。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想办法为学生打开美的窗口,进入美的视线,在美的感染中,托起写作飞翔的翅膀。
其次,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感知生活的美。让学生走进劳动的情景,感受农民收割的艰苦、快乐,懂得粮食的来自不易;用美妙的花草来勾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对写作的渴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