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

探讨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中心医院164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颅内出血使用CT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的4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病例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B超和CT诊断,对比两种诊断的结果。结果:CT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是85%,超声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是70%,p<0.05;结论:新生儿的颅内出血情况可以使用CT来进行诊断分析,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为临床治疗的开展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患儿的生命质量也有所提升。

关键词:CT;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价值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CTdiagnosisofintracranialhemorrhageinnewborninfants.Methods:selectourhospitalof40casesofneonatalintracranialhemorrhagecasestoconductresearchandanalysis,forpatientsusingultrasonographyandCTdiagnosis,comparedtwokindsofdiagnosisresults.Results:CTdiagnosisofclinicalaccuracyis85%,ultrasounddiagnosisoftheclinicalaccuracyrateis70%,P<0.05;conclusion:neonatalintracranialhemorrhageCTcanbeusedtoanalysisanddiagnosis,clinicalhashigheraccuraterate,forthedevelopmentofclinicaltreatmentalsoprovidesreliablebasisandthepatient'squalityoflifehasimproved.

[Keywords]CT;newborn;intracranialhemorrhage;diagnosticvalue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因为分娩时早产、缺氧、受伤所引起的,主要是蛛网膜下腔、脑室内、硬膜下等部位出血,这些部位的出血会让患儿的生命受到威胁,即便存活,也有残疾的可能,导致智力障碍和脑瘫。新生儿颅内出血属于临床中常见病,大多由于产伤以及缺氧造成,是新生儿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我国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病率约为2.3%,临床中推荐早期诊断和干预,从而改善患儿预后。所以为了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及时诊断出颅内出血病症,采取治疗措施,我院就CT和B超诊断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2-3],现进行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选取了4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病例来进行研究,患儿均有发热、贫血、嗜睡、昏迷等症状,采取B超和CT诊断方式。

1.2方法

CT诊断中,在检查前30min运用70mg的10%水合氯醛灌肠或者口服,当患儿进入到睡眠状态后再做扫描检查,如果情况需要可以使用镇静药物。CT检查参数设置中,层距与层厚均为5mm,采用颅脑横断面扫描,基线为听眦线。超声诊断同样在新生儿睡眠状态下进行,保持仰卧位,对扫描处做耦合剂涂抹,分别经由颞窗和囟窗做多角度多切面检查,对蛛网膜下隙、脑室管膜、脑室、脑实质做全面的影像展示,而后做2至5MHz探讨切换,通过颞窗对颅底动脉的分布与走形做全面观察,而后做细致诊断了解。

1.3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在诊断准确率、漏诊率以及各疾病状况的诊出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将采集的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做分析,以p<0.05作为组间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

2结果

在诊断准确率上,CT组为85%,超声组为70%,p<0.05;漏诊率CT组为15%,超声组为12%,p<0.05,在脑室管膜下出血诊出上,超声组为17例,CT组为12例;在脑室内出血诊出上,超声组为4例,CT组为6例;在脑实质出血诊出上,超声组为1例,CT组为4例;在硬膜下出血诊出上,超声组为0例,CT组为3例;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上,超声组为6例,CT组为9例。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新生儿囟门闭合不完全,所以可以借此来进行颅内组织的透声影响检查,对患者的颅内情况进行检查。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可能与产伤、外伤。缺氧或者原发性出血等多种因素引起,病情危重,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4],早期应用各种辅助手段检查确诊对保障患儿健康非常重要。不同患儿的出血部位不一样,机制及临床表现也存在差异,硬膜下出血多发生在足月的患儿中,且容易形成血肿,使用CT检查能够有效观察患者的颅内出血情况。若是脑室内以及脑实质出血,则会表现为片状和点状的高密度阴影;若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图像是基地池高密度片状阴影;如果是硬膜下出血,则会出现新月形高密度阴影。超声对中央部位的分辨率很高,CT还能够对其他常规出血情况进行观察,确定病灶区域及其附近的组织关系。脑室内出血与脑室管膜下出血多发生在早产儿中,大多由于缺氧、酸中毒造成,CT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但是由于部分出血量少的患儿仅在脉络丛上形成血肿,室管膜下与脑室内没有积血,因此对CT扫描而言是较大的盲区,容易造成漏诊[5];蛛网膜下出血大多发生于酸中毒或缺氧之后,眼小脑幕纵裂池分布,其形成的高密度影在CT上具有清晰表现,因此诊断相对容易。CT在脑水肿、脑积水、脑梗死等并发症的诊断上具有非常高的准确率。急性期出血患者在48小时内的诊出率高,超过48小时,就比较难鉴别,所以诊断和治疗的时效性非常重要。两种诊断方式均有其优势所在,CT诊断的优势更大一些,条件允许的话,使用两种诊断方式是比较可靠的保障[5-8]。

在此次研究中,脑室管膜下出血诊断时,超声诊断诊出率较高,脑室、硬膜下、蛛网膜下隙以及脑实质等的诊出率为CT优秀。CT劣势在于对患者有放射性损伤,所以不能够多次的使用,超声诊断无放射性,费用低,所以安全性较高,便捷性较好。两者结合使用效果会更加优秀,因此还需要视情况来选择。

参考文献:

[1]贾月霞.超声与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5,07(5):39-41.

[2]王晓燕.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7(12):37-38.

[3]左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15(9):99-100.

[4]刘东旭.新生儿颅内出血CT与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比较[J].中国医学工程,2014,03(23):16-18.

[5]潘涛.床旁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2,9(8):68-69.

[6]赵亚丽.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在新生儿颅脑检查中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6):969-970.

[7]钱蠡.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111-112.

[8]刘玉英.超声多种探头联合应用在新生儿颅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1):1589-1591.

标签:;  ;  ;  

探讨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