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发震断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震源,断层,力场,机制,精河,松原,玉树。
发震断层论文文献综述
谢张迪,韩竹军[1](2019)在《2014年云南景谷M_S6.6地震发震断层及其动力学参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10月17日云南景谷发生了MS6. 6地震,震源区构造复杂,震中无明显与已知断层相关的地表破裂,且与普文断裂出露地表的位置存在一定距离。为研究景谷地震发震断层的性质、震源区应力场特征和断层面的几何学参数,文中在精定位的基础上计算了景谷主震和余震序列共46个ML3. 0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反演了震源区应力场。依据模拟退火全局搜索和高斯牛顿局部搜索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了断层面参数的全局最优解及其误差。初步认为景谷地震的发震构造为一条新生的兼具正断性质的近直立右旋走滑断层,破裂面长约17. 2km,未延伸到普文断裂;震源区应力场中的最大水平主压力(P轴)为NNE-SSW向,水平张应力(T轴)为NW-SE向。(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9年04期)
李翠平,唐茂云,郭卫英,黄世源,王小龙[2](2019)在《2017年11月23日重庆武隆M_S5.0地震序列重定位及发震断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武隆M_S5. 0地震是发生在七曜山-金佛山及彭水2条基底断裂所夹持的武隆凹陷束中的一次中强震,震源区位于芙蓉江断层、文复断层和马武断层的交会部位。文中采用CAP波形反演方法,计算了武隆M_S5. 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与震源矩心深度,同时利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武隆地震及其余震序列进行重定位,分析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结果显示,武隆M_S5. 0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的走向为24°、倾角为16°、滑动角为-108°,节面Ⅱ的走向为223°、倾角为75°、滑动角为-85°;重定位后的余震序列主要分布在主震的SW向,深度集中于5~8km。分析表明,余震分布特征与震源机制解节面Ⅱ一致,且符合文复断层走向SW、倾向NW、倾角60°~73°的产状特征。由此推测此次武隆M_S5. 0地震的发震构造为文复断层,并初步探讨了其可能的发震模式。(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刘兆才[3](2019)在《天山地区构造应力场特征与2017年精河Ms6.6地震发震断层性质的厘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收集了天山地区的652个震源机制解,应用MSATSI软件反演了天山地区的应力场。反演结果显示,天山地区西北区域应力场的最大主压应力轴的方位从西到东呈现出NNW-NS-NNE的渐变过程,呈现一种扇形扩展的主压应力分布,与天山地区山脉的走向较为一致。东南区域应力场最大主压应力轴的方位稳定于NNE向,倾角都较小;最大主张应力轴都基本沿东西向,倾角相对较大;天山西北区域较大的R值显示出区域应力场主要受近NS向水平挤压作用,中部挤压分量相对较大,西部和东部挤压分量相对较小。根据所反演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结合2017年精河地震发震的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的地质调查参数,估算该断裂的理论滑动角为132.6°,误差为22.5°,验证了地质上得到的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的逆冲兼右旋走滑性质。判断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滑动性质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发生在该断裂上地震的震源机制验证。本文首先计算了发生在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不同机构给出的震源机制节面在所反演的局部应力场作用下的理论滑动角,发现理论滑动角与实际地震震源机制滑动角相差很小,验证了反演的局部应力场的正确性;而后计算了局部应力场作用下的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上的理论震源机制与实际发生地震震源机制的叁维空间旋转角,发现两者在给定的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此后本文利用精河地震序列双差定位结果反演了发震断层面,结果表明发震断层确实具有逆冲兼右旋走滑的性质,并计算与理论震源机制的空间旋转角,验证了上述理论震源机制是能反映该断裂上地震的震源机制。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具有逆冲性质的库松木楔克山前断裂为精河地震的发震构造,发震断层是库松木楔克山前断裂往东部的延伸。本文自地球物理角度确证了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的滑动性质,为该地区的地震孕育环境、地震活动性和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防灾科技学院》期刊2019-06-01)
刘兆才,万永革,黄骥超,靳志同,杨帆[4](2019)在《2017年精河M_S6.6地震邻区构造应力场特征与发震断层性质的厘定》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8月9日新疆精河发生M_S6.6地震,深入了解该地震的构造应力背景及其所破裂断层的活动特性对理解其孕震过程及震后的地震危险性估计十分重要.本研究自GCMT目录收集了2017年8月9日新疆精河MS6.6地震震中及其邻区的253个震源机制解,应用MSATSI软件反演了该地震及其邻区的应力场.反演结果显示,西北区域应力场的最大主压应力轴的方位从西到东呈现出NNW-NS-NNE的渐变过程,东南区域应力场最大主压应力轴的方位稳定于NNE向,倾角都较小;最大主张应力轴都基本沿东西向,倾角相对较大;西北区域较大的R值显示出区域应力场主要受近NS向水平挤压作用,中部挤压分量相对较大,西部和东部挤压分量相对较小.根据所反演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结合发震的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的地质调查参数,估算该断裂的理论滑动角为137.7°,误差为21.3°,验证了地质上得到的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的逆冲兼右旋走滑性质.判断该断裂滑动性质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发生在该断裂上地震的震源机制验证.本研究首先计算了发生在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不同机构给出的震源机制节面在所反演的局部应力场作用下的理论滑动角,发现理论滑动角与实际地震震源机制滑动角相差很小,验证了反演的局部应力场的正确性;而后计算了局部应力场作用下的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上的理论震源机制与实际发生地震震源机制的叁维空间旋转角,发现两者在给定的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本研究自地球物理角度确证了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的滑动性质,为该地区的地震孕育环境、地震活动性和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君,王勤彩,郑国栋,刘庚,周辉[5](2019)在《2018年5月松原M_S5.7地震序列发震断层及应力场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18年松原M_S5.7地震序列中ML≥1.0地震重新定位,之后使用CAP方法求解松原M_S5.7地震序列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再借助MSATSI软件包反演得到松原地区的区域应力场。综合分析以上研究结果得到如下结论:(1)松原M_S5.7地震序列发生在NW走向的第二松花江断裂与NE走向的扶余—肇东断裂交会处,将地震精定位结果沿两条断层走向作剖面分析,NW向剖面主轴长度约为5 km,震中分布均匀,NE向剖面主轴长度亦约为5 km,震中呈倾向NE的高倾角分布;(2)该序列中的4次ML≥3.7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节面Ⅰ走向为NE向,节面Ⅱ走向为NW向,均为高倾角走滑断层。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节面解与第二松花江断裂性质基本一致,由此推断第二松花江断裂是本次松原地震的发震断层;(3)松原地区的主压应力方位角为N86°E,倾角为7°,主张应力方位角为N24°E,倾角为71°。松原地区的区域应力场既受到大尺度的板块构造运动的控制,又受到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在太平洋板块对北东亚板块向西俯冲作用下,东北地区产生了近EW向的主压应力,受周边地质构造控制,松辽盆地内NE向断裂与NW向断裂交会处易发生走滑型地震,2018年松原M_S5.7地震正是在这种构造作用控制下发生的中强地震。(本文来源于《地震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廖力,李平恩,刘盼,杨建思[6](2019)在《鲁甸地震发震断层自发破裂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弹性动力学方程出发模拟了鲁甸地震在包谷垴—小河断裂地震自发破裂过程,探讨影响鲁甸地震破裂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鲁甸地震的左旋走滑的震源机制以及震级主要是受背景应力场的影响,断层滑移分布受到断层几何结构、水平应力场方向及相对大小的影响,非平面复杂断层几何结构是导致鲁甸地震复杂的滑动位移分布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地震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唐方头,尤惠川,梁小华,宋键,王晓楠[7](2019)在《西藏米林6.9级地震发震断层判定及其构造属性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米林6.9级地震是1950年察隅MS8.6级地震以来东构造结地区发生的第一个6级以上地震,由于地震发生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的无人区,野外应急科学考察没有发现明显的地震地表破裂带。根据林芝流动地震观测台网记录到的余震条带状分布、震后科学考察获得的地震烈度长轴方位、原有台阵观测震中分布以及GPS资料和野外地质调查分析,发现发震断层为NW向排龙—帮辛断裂,逆冲性质,为新生NW向边坝—达木断裂带中段组成部分;米林地震的发生预示东构造结地区地震活动强度加强,未来该地区发生7级以上地震危险性不容忽视。(本文来源于《地球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胡辉,李冰天,仇文革[8](2018)在《一种模拟发震断层动力特性的隧道地震试验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模拟隧道在发震断层中的近场动力响应和破坏机制,提出一种模拟长大隧道穿越活动断层动力响应的新型模型试验装置,并设计一种通过改变试验平台底部组合弹簧参数来改变模型箱振动特性的试验方法。该试验装置不仅能解决传统试验方法中受迫振动的问题,而且能模拟断层错动引起地层位移由发震断层位置向远端逐渐减小的过程,进而模拟穿越活动断层时长大隧道断层段到非断层段沿纵向的振动特性变化。该方法通过改变组合弹簧中单个弹簧单元的刚度系数和弹簧单元的个数等,可改变试验箱中断层在断层错动发生时的振动频率和错动位移,进而得到振动频率-组合弹簧刚度和错动位移-组合弹簧刚度的回归公式,可通过前期试验得到的回归公式来设置相应的组合弹簧形式,对后续试验中多种不同振动频率和错动位移的试验工况进行模拟。(本文来源于《隧道建设(中英文)》期刊2018年06期)
孙鑫喆[9](2017)在《玛尼地震与玉树地震发震断层的破裂特征与复发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55~60 Ma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形成了当今世界最年轻也是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GPS数据表明,现今这两大板块之间的相对汇聚速率依然达到35~42mm/a,受此影响,在高原内部及其周缘地震频发。前人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周缘及其内部自南而北发育了一系列大型的活动断裂带:喜马拉雅断裂带、喀喇昆仑—嘉黎断裂带、甘孜玉树—鲜水(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7年11期)
徐锡伟,陈桂华,王启欣,陈立春,任治坤[10](2017)在《九寨沟地震发震断层属性及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应变状态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九寨沟地震(M_s7.0或M_w6.5)震中位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块体东缘东昆仑断裂带东端塔藏断裂、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交汇部位,中国地震局相关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曾将该震中区判定为玛沁—玛曲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地震应急科学考察期间没有发现地震地表破裂带,但地震烈度等震线长轴方位、极震区基岩崩塌和滑坡集中带、重新定位余震空间展布和震源机制解等显示出发震断层为NNW向虎牙断裂北段,左旋走滑性质,属东昆仑断裂带东端分支断层之一.此外,汶川地震后,在青藏高原东缘和东南缘次级活动断层上发生了包括2017年九寨沟地震(Mw6.5)、2014年鲁甸(M_w6.2)、景谷(M_w6.2)、康定(M_w6.0)等多次中强地震,显示出青藏高原东缘至东南缘各块体主干边界活动断层现今处于中等偏高的应变积累状态,即在巴颜喀拉、川滇等块体主干边界活动断层上具备了发生高震级(M_w≥7.0)地震的构造应力-应变条件,未来发生高震级地震的危险性不容忽视.(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发震断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武隆M_S5. 0地震是发生在七曜山-金佛山及彭水2条基底断裂所夹持的武隆凹陷束中的一次中强震,震源区位于芙蓉江断层、文复断层和马武断层的交会部位。文中采用CAP波形反演方法,计算了武隆M_S5. 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与震源矩心深度,同时利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武隆地震及其余震序列进行重定位,分析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结果显示,武隆M_S5. 0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的走向为24°、倾角为16°、滑动角为-108°,节面Ⅱ的走向为223°、倾角为75°、滑动角为-85°;重定位后的余震序列主要分布在主震的SW向,深度集中于5~8km。分析表明,余震分布特征与震源机制解节面Ⅱ一致,且符合文复断层走向SW、倾向NW、倾角60°~73°的产状特征。由此推测此次武隆M_S5. 0地震的发震构造为文复断层,并初步探讨了其可能的发震模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发震断层论文参考文献
[1].谢张迪,韩竹军.2014年云南景谷M_S6.6地震发震断层及其动力学参数[J].地震地质.2019
[2].李翠平,唐茂云,郭卫英,黄世源,王小龙.2017年11月23日重庆武隆M_S5.0地震序列重定位及发震断层分析[J].地震地质.2019
[3].刘兆才.天山地区构造应力场特征与2017年精河Ms6.6地震发震断层性质的厘定[D].防灾科技学院.2019
[4].刘兆才,万永革,黄骥超,靳志同,杨帆.2017年精河M_S6.6地震邻区构造应力场特征与发震断层性质的厘定[J].地球物理学报.2019
[5].李君,王勤彩,郑国栋,刘庚,周辉.2018年5月松原M_S5.7地震序列发震断层及应力场特征[J].地震学报.2019
[6].廖力,李平恩,刘盼,杨建思.鲁甸地震发震断层自发破裂模拟[J].地震研究.2019
[7].唐方头,尤惠川,梁小华,宋键,王晓楠.西藏米林6.9级地震发震断层判定及其构造属性讨论[J].地球学报.2019
[8].胡辉,李冰天,仇文革.一种模拟发震断层动力特性的隧道地震试验方法[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8
[9].孙鑫喆.玛尼地震与玉树地震发震断层的破裂特征与复发模型[J].国际地震动态.2017
[10].徐锡伟,陈桂华,王启欣,陈立春,任治坤.九寨沟地震发震断层属性及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应变状态讨论[J].地球物理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