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过程课程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过程哲学,课程改革,课程观
过程课程观论文文献综述
史瑞龙[1](2019)在《怀特海过程哲学视角下的课程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思想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哲理,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即课程要回归生活世界,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个性发展,课程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是基于教育情境的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对话,追求开放性和不确定性。(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12期)
姜珊[2](2019)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在中职电子专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型产业的不断涌入,市场对技术人才需求的专业化,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明显阻碍了对电子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结合从事中职电子专业多年教学的经历以及我校电子专业专业建设与课堂改革的实施,把工作过程课程观应用于电子专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中,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从而大大改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祖国》期刊2019年03期)
李想[3](2017)在《布鲁纳《教育过程》中科学取向的课程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是教育理论的里程碑着作,阐述了认知主义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是科学教育的代表。该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习的态度与方法,以期为将来服务。课程内容涉及认知发展阶段观,知识结构论和发现学习法论,采用螺旋式的方式追求内在逻辑的一致。布鲁纳思想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课程观上,而且体现在当今的人工智能上,这种科学取向的课程观对今仍有启迪意义。(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7年17期)
张晓瑜[4](2016)在《教师个人有机课程观的建构:基于过程哲学视角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个人课程观的确立,是促进课程发展的核心因素。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在总体上没有从传统的课程观中走出来,真正独立的个人课程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在过程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唤醒教师的课程意识,建构一种个人有机课程观,使教师真正能成为课程发展的主体,是促进课程改革向实践纵深推进的必由之路。(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期刊2016年05期)
刘白玫,胡方霞[5](2015)在《论过程哲学视野下的课程观》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怀特海创立的过程哲学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与重视。用过程哲学来审视课程,可以带来诸多新的认识与启迪。在课程目的方面,由强调知识传授转向强调拥有智慧生活;在课程知识方面,由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转向强调知识的动态生成以及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课程主体方面,由强调师生一方转向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在课程实施方面,由强调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转向强调课程创生;在课程评价方面,主张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本文来源于《教育探索》期刊2015年06期)
韩伟平[6](2015)在《基于职业教育过程课程观的实践思维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实践思维的内涵与特色,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插花与花艺精品课程为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探讨过程课程观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期刊2015年03期)
陶珊[7](2013)在《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视角谈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重置——以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与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调研了本校12、13两届应用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群的前提下,分析了我院现有的应用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并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解读我院应用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上旬刊)》期刊2013年03期)
曾玲娟[8](2012)在《后过程时代课程观指导下的大学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实践课程体系旨在提高英语专业(商务方向)学生的应用能力。后过程时代课程观是一种关注课程变革过程的课程观,它关注如何将课程变革转化为行动,营造何种条件才能促成课程变革发生。本文在后过程时代课程观指导下对大学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来源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期刊2012年06期)
王洪席[9](2011)在《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秉承实体性思维的实体课程观因自身存在着诸多难以克服或化解的内在困难、矛盾与冲突而面临着严峻的合理性确证和合法化危机。因此,我们需要寻求新的哲学运思进路、理论基础、思维范型、话语体系和课程愿景。作为对实体课程观的批判、解构、扬弃与超越,奠基于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后现代过程哲学思想的过程课程观应运而生。在本文中,笔者将课程定性定位为一种具有整体性、有机性、关联性、生成性、转变性、反思性、协商性、超越性的“过程”来进行体认、解读与诠释,以期对拓展和增进“课程质的丰富性”及推动与促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范式转型有所裨益。过程课程观的肇始孕育于实体课程观的“现代性”流弊、症结与困顿之中。实体课程观以其“技术理性”的控制化价值立场、“程序主义”的探究逻辑以及注重绩效和实用的运作机制,使其蕴涵的教育学价值与意义遭遇消散、放逐与丧失,从而陷入了沉重的合法化危机。过程课程观是将课程定性定位为一种“过程”的课程观念和理论系统。其中,过程是课程的根本样态、存在方式和生成方式,是课程内在的、必然的、质的规定性,具有本体论上的地位、价值与意义。“创造性和谐”是过程课程观的价值取向。过程课程观绝非是虚幻的构造或空穴来风,而是有着牢固的理论基础和绵延的思想谱系。其中,怀特海过程哲学为其提供了哲学基础,现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为其提供了科学依据,课程范式的“视域融合”为其提供了教育学支撑。另外,自近代以降,卢梭浪漫自然主义课程范式展开了对过程课程观的初步探索。途经杜威的努力与开拓,过程课程观得以雏形呈现。在后现代课程理论视域中,多尔、派纳等人的后现代主义课程思想在整体性意义上完成了对过程课程观的全面确立、彰显与张扬。过程课程观是一种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新型课程观。因此,它要求超越解构主义,重构课程的“元叙事”;超越“技术理性”,倡导“解放理性”;超越“实体—属性”式的课程定性定位和“主词—谓词”式的逻辑学立场,运用动力学式的课程描述性方法;超越囿于“简单位置”的课程壁垒,确立课程的有机性组织。过程课程观的实践诉求表现在要恪守过程性的课程改革逻辑、秉承关系性的课程思维方式、勾勒整合性的课程设计策略、架设创造性的课程实施路径、运用具体性的课程评价模式,扬弃评价中“具体性误置的谬误”。过程课程观无疑是我国目前基础教育课程范式的必然选择。然而,正如任何课程观都并非尽善尽美一样,过程课程观也有其内在的弊窦、缺陷与不足。其中,本土化适切的紧张、情境化操作的积弱、课程观构建方法论的贫困是其现实挑战。与此同时,拥抱“他者”,促进课程传统的彼此增益;超越对话,走向课程理解的相互转化,是过程课程观的未来路向。(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1-04-11)
蒋恩芳[10](2011)在《论课程目标的类型及其整合策略——基于过程取向课程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教育过程,日益强调实现教育过程的价值,表现出一种过程取向的哲学观,追求建立一种过程取向课程,课程目标作为课程的因素之一,对实现教育过程的价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过程取向的哲学观,将对过程取向课程中的课程目标的类型进行概述,比较分析各类课程目标的价值与不足,论证过程取向下课程目标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而探讨过程取向下课程目标在实践中整合的策略。(本文来源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过程课程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型产业的不断涌入,市场对技术人才需求的专业化,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明显阻碍了对电子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结合从事中职电子专业多年教学的经历以及我校电子专业专业建设与课堂改革的实施,把工作过程课程观应用于电子专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中,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从而大大改善教学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过程课程观论文参考文献
[1].史瑞龙.怀特海过程哲学视角下的课程观[J].文教资料.2019
[2].姜珊.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在中职电子专业中的应用[J].祖国.2019
[3].李想.布鲁纳《教育过程》中科学取向的课程观[J].文教资料.2017
[4].张晓瑜.教师个人有机课程观的建构:基于过程哲学视角的分析[J].教育研究.2016
[5].刘白玫,胡方霞.论过程哲学视野下的课程观[J].教育探索.2015
[6].韩伟平.基于职业教育过程课程观的实践思维培养[J].广西教育.2015
[7].陶珊.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视角谈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重置——以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
[8].曾玲娟.后过程时代课程观指导下的大学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实践课程体系建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
[9].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
[10].蒋恩芳.论课程目标的类型及其整合策略——基于过程取向课程观[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