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红外图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图象,阈值,灰度,目标,罗伯特,图像,长波。
红外图象论文文献综述
白茯宁[1](2009)在《视景仿真红外图象研究的红外辐射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进行了红外图像仿真技术研究,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1)分析了目标红外辐射特性,主要从普朗克辐射定律入手,考虑了目标对观察者倾角的影响,最后得出目标各点得辐射度。(2)利用气象学知识,对大气红外辐射透过率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3)介绍灰度量化方法,完成软件编程,实现红外图像的仿真。最终得到了与真实红外图像相比较为相近的红外仿真结果。(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09年31期)
王经纬,杨华军,刘怡,黄自力[2](2008)在《Tigersharc’s linkport红外图象数据通信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DSP+FPGA是一种高端数字信号处理的架构。Tigersharc’s linkport是通过DMA方式控制的,不占用DSP的内核计算时间而且能减轻数据总线的负担,并且Linkport具有高速传数速率,完全满足实时图象处理的要求。基于Altera公司的Stratixii系列的EP2S60型FPGA与ADI公司的Tigersharc系列的TS201型DSP的Linkport进行图象数据通信,设计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某图象处理器中。(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技术》期刊2008年04期)
王力[3](2008)在《基于红外图象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驾驶员疲劳已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用基于机器视觉的方法来检测驾驶员疲劳在实时性、准确性、非接触性、适用性及经济性等方面比其他监控方法有更大的优势,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在研究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认为夜间是驾驶员疲劳的多发阶段,因此本文使用了特殊的红外光源拍摄驾驶员正面面部图象,并根据红外图象所具有的特点提出了一个有效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整个方法分为四个过程:人脸的检测,人脸的跟踪,人眼的定位和驾驶员疲劳状态识别。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人脸检测是驾驶员疲劳检测的前期工作。传统的检测驾驶员面部多采用基于肤色分割的算法和基于灰度投影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对光照都有较高的要求,在光照不均匀,光照不足或者姿态变化的情况下难以有效的定位人脸。本文首先进行人脸的粗检测,利用红外人脸图象面部区域亮度较高,背景简单的优势,采用迭代式阈值算法对图象进行二值化处理,然后提出了一种垂直投影与区域连通相结合的算法进行人脸准确定位。这种人脸检测方法不仅能够准确的定位人脸,而且受光照的影响较小,对姿态变化不敏感,很好的解决了肤色分割和垂直投影受光照影响定位不准确的缺点。(2)人眼定位是驾驶员疲劳检测中关键的一步,传统的霍夫变换法和模板匹配法要求人眼区域具有较为清晰的边缘信息,而且计算量很大,实时性不高,本文在仔细分析红外图象特点的基础上,改进了Harris角点检测算法,并将其应用到瞳孔的定位中,避免了复杂的运算,而且定位准确,算法速度快,完全地满足了实时性的要求。(3)本文根据PERCLOS原理,采用计算驾驶员眼睛睁开面积的方法实时监测驾驶员疲劳状态,该方法针对夜间是驾驶疲劳的高发时期,采用红外光做为光源,解决了夜间微光不稳定,时有时无的问题,所采用算法简单有效,复杂度低,不仅对光照的影响不敏感,而且具有较好的容错性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8-05-01)
金胜昔[4](2008)在《一种基于robert算子的红外图象小目标检测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小目标检测"技术是红外成像跟踪系统的核心技术,因此红外小目标的检测是当前军事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目前红外小目标的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是研究一种运算量小、性能高、利于硬件实时实现的检测算法。(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08年12期)
巴桂洁[5](2007)在《基于广义小波变换的红外图象特性分析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红外图象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的各个领域,然而由于红外成像系统的固有特性所产生的边缘模糊,噪声污染等现象对红外图象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改善质量,便于应用,本论文引入了广义小波变换技术。广义小波变换对高维空间中直线或曲线奇异性信号可用稀疏的系数来表示,从而拓宽了小波分析的应用范围,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图象处理的许多领域。其中的Curvelet变换结合了Ridgelet变换的各向异性特点和小波变换的多尺度特点,以边缘为基本表示元素,具有完备性。鉴于此,本论文从分析红外图象的特性入手,基于Curvelet变换,系统研究了红外图象的去噪、边缘检测、背景杂波抑制等技术。本文首先在系统研究红外成像机理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红外图象直方图的统计特性,进一步地对红外成像系统产生的噪声特性、红外图象中的目标以及背景统计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为技术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本文基于广义小波变换的理论基础,研究并实现了其中Curvelet变换基本算法,分析了其在图象处理中的应用。Curvelet变换所体现出的优越性,较为适合本文所研究的应用领域。最后,本文将Curvelet变换技术应用到了红外图象处理中的叁个方面。针对红外成像过程中探测器形成的近似高斯噪声,提出了一种Curvelet变换软硬阈值折中的去噪方法,该方法改善了图象的视觉效果;另外,针对红外图象边缘检测问题,通过结合Curvelet变换和Roberts算子实现了对红外图象的边缘检测,检测的边缘清晰,连续性较好;其叁,针对红外图象弱小目标检测的问题,对包含弱小目标的红外图象进行了背景杂波抑制,实现了对弱小目标图象的增强。通过对以上各种算法进行的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均好于传统的算法,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的。另外,本文还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图象的评价质量标准,为图象经过处理后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7-07-01)
杨胜军,邹多生,石琳,王燕军,谢敬兰[6](2006)在《利用傅里叶红外显微化学图象系统鉴定书写与盖章的先后顺序》一文中研究指出Write and seal’s order was determined fast and nondestuctively by means of FT-IR IMAGINE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surface scan and reflectance mode in this paper. It is show that the ink’s characteristic absorption is obvious when we write before sealing,while the seal’s characteristic absorption is obvious when we seal before writing .This method is rapid,accurate and nondestructive.(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期刊2006-07-01)
张雷,陈向东,毕雪[7](2006)在《改进的EZW算法在红外人脸图象压缩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嵌入式零树小波(EZW)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引入提升方案和整数变换以降低复杂度,在编码前对系数按重要性进行排序并定义新的阈值以提高算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用该算法可以对红外人脸图象进行高效压缩.(本文来源于《传感技术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李勐[8](2006)在《红外序列图象弱小运动目标检测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动弱小目标的检测与处理一直是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也是红外探测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特别是在背景复杂、距离较远的情况下,很难有效地实时分离目标。能见度低的点源目标的检测和跟踪问题产生于远程监控的应用背景中,比如宽视场望远镜,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以及其他基于点源目标检测的监控系统。远距离的红外成像目标通常隐藏在高度结构化的背景杂波和强噪声环境中,近些年来,强杂波条件下的可见光和红外小目标的检测研究工作已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算法的性能对红外探测系统的作用距离和智能化程度十分关键。本论文工作的目的是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复杂条件下目标自动识别的理论与关键技术”和国防重点预研课题研究运算量小且鲁棒性强的低信噪比小目标检测跟踪算法,为其实时实现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支撑。因此,本文拟从两方面展开研究:一是红外图像序列中弱小运动目标检测技术研究,二是红外图象序列中弱小目标跟踪方法研究、运动目标轨迹的确定及检测算法性能分析。为发展我国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以及其他基于点源目标检测地面应用系统和其它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持。论文分析了红外图像的背景特性及序列图像的帧间差异性度量方法,描述红外图像背景预测的一般模型。在背景预测模型基础上论述了红外图像背景抑制的原理,进而详细讨论了几种背景抑制技术,结合实验结果分析了各种背景抑制技术的适用性。叙述一维及二维维纳滤波的一般原理,结合二维维纳滤波和时间维预测滤波发展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的一种新方法——基于叁维时空域维纳自适应预测滤波算法,并将新算法成功应用于扫描型探测与凝视型探测相结合的单色弱小目标检测跟踪系统,从而对其实用性、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分析了各向异性微分方法对图像的滤波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双阈值函数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双阈值函数的各向异性偏微分滤波算法,创造性地将各向异性微分方法应用于目标检测,并与其它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新算法能有效抑制复杂红外背景,尤其是背景中的结构性纹理,同时可以稳定地保留点目标信号,从而验证了新算法应用于目标检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叁维方向滤波是目标检测的经典方法之一,该算法通过对目标信号进行能量累积使检测能力大幅提高,在叁维方向滤波经典模型中,目标信号能量的累积强度是目标信号在传感器视场内积分时间的单调增函数,本文推广叁维方向滤波经典模型,提出了叁维粗精搜索双方向滤波器技术,使用两种不同的搜索精度对全状态空间和相应状态子空间进行搜索,得到了运算代价和检测性能的良好折衷;并且消除了目标信号能量的累积强度对滤波帧数的依赖性,使其仅与目标信号在传感器视场内积分时间长度相关。利用目标检测常用的门限判决和目标轨迹跟踪技术,依据目标运动的连续性、方向性,分析扫描型探测和凝视型探测成像特性,借鉴最小二乘预测技术,建立应用于扫描型探测与凝视型探测相结合的单色弱小目标检测跟踪系统的目标轨迹跟踪算法。利用目标检测算法性能评价方法及建立评价方法的前提和假设,分析目标/背景统计特性,对检测概率、虚警概率等性能指标进行建模、实验及理论分析。(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6-06-01)
孙国霞,刘琚[9](2005)在《一种高效红外数字图象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最先进的红外温度测量与热分析检测技术,根据基于对象的MPEG4视频标准,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DSP(TMS320C6201)完成视频信号采集、压缩、传输与控制的系统设计与实现,将高画质高压缩比的视频压缩软件MPEG4算法在高速DSP系统上实现,且压缩后的图象数据可在微软的播放器上回放。(本文来源于《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曹华梁,丁明跃[10](2004)在《垂直建筑物红外图象的灰度值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提出了一种通过处理不同时间和天气情况下拍摄到的室外垂直墙面的长波红外图象来预测其灰度值的方法。讨论了长波红外(8~12μm)成象系统中图象灰度值与目标温度关系;研究了室外墙面与其背景间的能量交换,建立了墙面红外图象灰度值与时间、天气参数和地理信息之间的方程;通过已知拍摄条件的建筑物的长波红外图象数据拟合方程中的常量,文章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04年28期)
红外图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DSP+FPGA是一种高端数字信号处理的架构。Tigersharc’s linkport是通过DMA方式控制的,不占用DSP的内核计算时间而且能减轻数据总线的负担,并且Linkport具有高速传数速率,完全满足实时图象处理的要求。基于Altera公司的Stratixii系列的EP2S60型FPGA与ADI公司的Tigersharc系列的TS201型DSP的Linkport进行图象数据通信,设计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某图象处理器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外图象论文参考文献
[1].白茯宁.视景仿真红外图象研究的红外辐射模型研究[J].科技资讯.2009
[2].王经纬,杨华军,刘怡,黄自力.Tigersharc’slinkport红外图象数据通信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测试技术.2008
[3].王力.基于红外图象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研究[D].中南大学.2008
[4].金胜昔.一种基于robert算子的红外图象小目标检测算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
[5].巴桂洁.基于广义小波变换的红外图象特性分析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6].杨胜军,邹多生,石琳,王燕军,谢敬兰.利用傅里叶红外显微化学图象系统鉴定书写与盖章的先后顺序[C].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2006
[7].张雷,陈向东,毕雪.改进的EZW算法在红外人脸图象压缩中的应用[J].传感技术学报.2006
[8].李勐.红外序列图象弱小运动目标检测新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9].孙国霞,刘琚.一种高效红外数字图象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5
[10].曹华梁,丁明跃.垂直建筑物红外图象的灰度值预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