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余靖理趣诗的审美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吴丽[1](2021)在《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互动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体作为有宋一代的标志性文体,于北宋中后期大放异彩,并在宋初卑弱艳冶的词风上形成新的词学风貌,其形成过程必然受到社会环境、政治变革乃至文学思潮的渗透与影响。北宋中后期词能够形成新的词学风貌,与诗文革新运动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首先,诗文革新运动和北宋中后期词依托于共同的文化土壤,这为两者之间的互动研究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北宋中后期词的创作主题取向在诗文革新运动的影响下有所拓展;此外,诗文革新运动过程中呈现出的新的文学创作倾向,为北宋中后期词形成新的艺术特色引领风向。从此意义上讲,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在反映北宋文学书写内容和审美趣味方面互通,然目前学界对这两者之间关系的互动研究较为薄弱。有鉴于此,对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一方面有利于加深我们对不同文体在创作主题和艺术呈现层面的认知;另一方面对我们更好的梳理社会思潮与文学运动之间的双向驱动作用有积极意义。本文以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为研究对象,共分为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对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互动的生成背景进行论述,包括“右文政策”与文人创作主体精神的勃发;“穷变则通”与儒学复兴运动思潮的兴起;政治变革与文体功能的转变与深化三个小节。第二章,对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之间互动的创作主题取向进行分类,分别是针砭时弊、关注民生的现实指向;崇尚清旷、追求理趣的内在承载;言志抒情、情志一体的人生感怀三种类别。第三章,对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艺术特色的形成进行揭示,包括“以诗为词”创作手法的确立与成熟;“以俗为雅”审美风格的交织与转化;“刚柔并济”创作风格的对立与统一三个部分。第四章对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互动关系研究的价值意义进行论述,分别为彰显了北宋中后期文人的精神风貌;呈现了北宋中后期词的审美风尚;推进了北宋中后期文体互动的进程。
林雪儿[2](2021)在《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元嘉三大家”是指刘宋元嘉时期的颜延之、谢灵运和鲍照,他们自发地在诗歌中运用时序感模式。时序感模式是一种诗歌结撰技术,也是一种审美经验模式,即它是一种较稳定的表达策略,是一种较一致的主观认知,它的审美意义既有文化方面的,也有诗歌艺术方面的。诗歌中的时间意识最早在《诗经》中出现,在汉末文人五言徒诗处形成以“感物缘情”为审美经验、有稳定的表达技巧的时序感模式。太康时期,“感时生情”成为时序感模式的审美经验核心。元嘉三大家将时序感模式继承下来,并主要在哲学与世俗两个范畴对其内容进行扩充,使其审美经验更加丰富,并将其发展成纯熟的诗歌结撰技术。而三人各自的文化认知与处时态度也在他们表达时间的过程中得到体现。元嘉三大家的时序感模式在内容上包括哲学时间、世俗时间、审美时间三类,分析其诗歌的哲学问题、人事遭际、美学意义,能梳理出时序与志、情、理等主题的联系。刘宋时期,“缘情说”的内涵发生变化,“物”的限制减少,“感物”不是必须的传情途径,时序感模式直接成为主题表现的工具。元嘉三大家以诗的时间作为内核,以时空溶合、今昔对比、虚实相生等结构手段,多角度描写、夸饰、比兴、象征等手法,排比、反问、对举等句式,巧用叠词、联绵词、副词、动词等炼字技巧表现这种诗性的时间。如果从时序感模式的角度切入元嘉诗运转关的论题,考察元嘉三大家诗歌创作的复古与创新,那么时序感模式就有了更丰富的美学意义。复古主要指再度恢复了诗歌缘情言志的功能,具体而言是牢牢抓住感时生情的抒情内核、时与情的联系更加灵活。而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在美学上最大的两处新变是情感浓度的提高以及对物色的关注。前者体现在生死别离与韶华易逝两大主题在诗歌中频繁出现,甚至在表达上多直抒胸臆、直接议论与诘问时序。而对物色的关注则出于化解时序压迫的需求,其主要特点是时序中的节物成为了主要的表现对象,甚至为了更好地表现物与情的关系,丰富了比兴的表现技巧。第一章叙时序感模式发展前史,手绘先秦至刘宋诗歌时序感模式发展史作为背景板。以时序感模式的诞生标志《古诗十九首》为界,分先秦两汉诗歌的时间意识与魏晋诗歌的时序感模式两部分,考虑到元嘉三大家的复古取向,重点落在建安、太康时期。再在元嘉文学的背景中考察三大家复古出新的诗学实践与时序感模式的联系。第二至四章根据时序感模式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从哲学向度、历史向度、抒情美学向度分别展现三大家中以理、情为取尚的各类诗歌的审美经验架构,从“浓情”与“物色”两个角度突出元嘉三大家时序感模式在美学上的新变,既对三大家诗歌创作中的复与变均有所关涉,又显现时序感模式在诗史中的演变状况及在中古后期的形态。
孙克诚[3](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亓元[4](2018)在《唐宋岭南贬官游记审美心态研究》文中指出流放贬官是中国历史上的独特现象,从屈原算起,历朝历代都有被流放的贬官,从中国贬官流人史发展的历程看,唐宋贬官谪宦人数远远超过此前任何一个朝代,而岭南因为其独特的地理区位,成为唐宋时期流放贬官谪宦最多的地方。游记是一种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学形式,追溯其源头则为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游记的发展伴随着古代出游活动的发展和文学自身的演进,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贬官游记是“贬官文学”中的一部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说的游记不是指一种单一的游记文体,而是多种文体的总称,当被贬官员流放他乡时,所写的带有游历性的诗文、书信、札记、题字等都属于贬官游记,因此,贬官游记就包括诗、词、记、赋、序、铭文、石刻、题壁、书信等多种文体。贬官游记广泛涉及社会政治、军事、哲学、宗教等一系列文化现象,也深刻反映着流贬官员的心情意绪,贬官通过游历活动及游记文章的创作,让自己暂时离开生活的窘境与政治身份的尴尬,通过寄情山水填补内心空虚、抚平愤懑心绪。通过研究贬官游记,可以了解中国士大夫由庙堂走向山野的心理转换过程,也可以看出儒释道精神对中国士大夫的影响。本文所谓审美心态就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因自然环境、生存境遇等的变化,使其对审美对象产生不同感受和评价的心意状态。本文系统的研究了唐宋时期岭南贬官游记审美心态:包括唐宋岭南贬官游记概况、贬官游记审美心态成因、贬官审美心态与游记创作流变、贬官游记审美心态变化原因、不同时空境遇下游记审美心态比较,围绕上述几个方面内容,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论述唐宋岭南贬官概况,从贬官的分布、贬官的原因,以及唐宋游记的文体和类型做了整体描述;第二章总结出贬官审美心态的悲怆和释然两种表现形式,并通过心理场理论揭示贬官审美心态的形成机理,并进一步区分了解脱型出游、社交型出游、探索型出游及遁世型出游等四种贬官出游动机;第三章从贬官游记作品入手,比较被贬前与被贬后的游记审美心态变化,进而分析了贬官审美心态的流变;第四章从地理环境、儒释道文化、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了贬官游记审美心态变化的原因;第五章选取唐宋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岭南贬官——柳宗元、苏轼不同时空下游记作品,通过对两人游记作品中意象的分析,重点探讨唐宋岭南贬官审美心态异同。通过上述研究,对唐宋时期岭南贬官游记及其所反映的审美心态进行系统性梳理与研究,从而对唐宋岭南贬官游记所蕴含的审美文化给予新的阐释。
张静[5](2018)在《宋仁宗朝余靖边事活动研究》文中指出余靖是北宋仁宗朝一位特殊的政治人物,自天圣二年(1024)入仕,至治平元年(1064)病逝,四十年仕宦生涯与仁宗朝相始终。余靖先后参与并推进水洛城事件、宋夏和议及侬智高叛乱等重大政治事件的进程,对北宋仁宗朝政治影响深切。本文通过对余靖边事活动的研究,以探析余靖的为政理念及在边事活动中的作用,进而管窥仁宗朝政治运行与政务实施情况。首先,庆历年间,西北边防水洛城的修筑,引起了朝堂巨大的争论。其中,余靖曾数次上书议论此事。在水洛城修与罢修的问题上,余靖支持修建水洛城;在水洛城事件的人事处理问题上,余靖由原来较为公平的态度逐渐偏向刘沪而批判狄青。余靖态度的转化与复杂的政治背景及个人因素密切相关。余靖的数次上书在水洛城廷议中产生了重要作用,直接影响了仁宗对水洛城事件的最终处理。其次,庆历四年(1044),宋夏正式议和,签订了“庆历和议”,结束了约六年之久的宋夏战争。余靖在宋夏议和中提出的诸多建议,为朝廷解决宋夏间的矛盾提供了恰当的策略,是重要的参考意见。同时,余靖于庆历三年、四年、五年间三次出使契丹,以灵活的外交手段,斡旋于契丹与西夏之间,缓和了宋辽矛盾,促进了宋辽间的交流,对北宋边境的安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余靖三次使辽虽具体目标各异,但最终目的都是缓和宋辽间的矛盾,维护宋朝的利益。再次,皇佑四年(1052),侬智高举兵反宋攻占邕州,边疆告急,时值父忧的余靖再次被宋廷委以重任,经制广南东西路盗贼。余靖赴任后整顿军队,加筑城墙,采取了积极的防御政策,与负责平叛的军事将领狄青同心协力,最终平定侬智高之乱,维护了边疆的和平与稳定。余靖作为平定侬智高叛乱的主要参与者,展现出了高超的领导才干和宽广的胸襟。通过对侬智高事件过程及最终结果的探析,亦可管窥宋廷对交趾迁就、妥协的外交思想及政策。最后,皇佑五年(1053),余靖在平定侬智高叛乱后,迁尚书工部侍郎,继续留任桂州。余靖对岭南地区的治理做出了诸多的调整,稳定了岭南的社会治安,促进了岭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综上所述,余靖影响了水洛城事件的最终结果,促成了宋夏和议的顺利达成,辅助狄青平定了侬智高叛乱,稳定了边疆的局势,促进了岭南经济的发展,表现出了处理边疆事务的高超才干和“清廉、爱民”的为政理念。分析余靖在一系边事活动中的作用和影响,为深入探析仁宗时期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情况提供新的依据和视角。
鲍赫[6](2017)在《晋唐庐山禅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着极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朝政中心的佛教,如长安佛教、洛阳佛教,则更多参与政治生活,僧侣文人有着更多的政治理想。庐山佛教是典型的远离朝政的佛教代表,自慧远沙门不敬王者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在野传统,庐山佛教在中国佛教发展的进程中,亦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慧远时代的庐山佛教更是佛教中国化的转折点。故此,庐山佛教文学的研究,带有着极为明显的地域性和阶段性特性。本文将晋唐庐山禅诗作为研究对象,对诗僧和文人禅诗一并收录研究,旨在研究佛子和文人在庐山特有的宗教氛围之下,其诗歌创作的特点。又将庐山禅诗置于东晋至晚唐五代,注重把握佛教的中国化及发展历程对文人以及诗歌的影响。笔者在对庐山禅诗的整理过程中,为更好的对庐山禅诗进行分析解构,力求更全面的把握佛教文学的整体风貌,将庐山禅诗大致分为六种不同的类型,分六章分述。此六类分别是佛理诗、追慕诗、清修诗、唱和赠酬诗、慕佛文人诗和咏庐山诗,这是根据庐山禅诗特有的创作基础进行分类整理研究的,其中有一个内在逻辑,即:一般的禅诗研究大致有两个部分,佛理和禅境。佛理诗是指在诗歌中阐释佛教义理的诗歌,其重点在于说理,阐述玄妙的佛教理论。魏晋南北朝的佛教诗歌由于清谈玄学的盛行,诗歌便多以说理为主,慧远时诗歌本体开始有了变化,慧远注重在山水中修行的感悟,并将对山水引入诗歌,但此阶段对山水的描写仍是对禅悟佛法的辅助,故仍将其归类为佛理诗。追慕诗是庐山佛教特有的诗歌创作,是对慧远及庐山典故的追慕所作,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是其他佛教人物无法企及的。清修诗、唱和赠酬诗和慕佛文人诗的分类,是将僧人在佛门中修行生活的诗歌创作归在清修诗类,慕佛文人在佛门中生活、感悟的诗作归为慕佛文人诗,二者创作主体不同,分而述之,而唱和赠酬诗是僧人与文人之间往来赠答之作,是上述二类之间的过渡,诗僧与文人的交往促进了佛教诗歌的繁荣和发展。最后一类是一般文人因各种机缘往来庐山游山、游寺,在佛教氛围之下,对佛教有所感悟之作。此六类中的后四类皆属禅境之范畴。
戴梦军[7](2017)在《贺裳《载酒园诗话》研究三题》文中提出贺裳既是清初一位富于创新的诗歌理论家,又是一位独具眼光的诗歌批评家,其诗论与诗评聚于《载酒园诗话》一书。郭绍虞先生因为此书具有“真知灼见”而将其编入《清诗话续编》。本文通过对贺裳生平、思想、着述的梳理,然后按照《载酒园诗话》的体例、纲目,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本书的主要诗歌理论及诗歌批评状况展开了探索。第一章探索了《载酒园诗话》的创新性诗学观及贺裳对诗题类型的研究。贺裳善于通过吸收接受前人诗论,以此为基础而展开深入探索,从而提出新的诗学观点。《载酒园诗话》的创新性诗学观念主要包括“诗不论理”、“用意”、“有味”、“诗非借景不妍”等,这些观念一方面吸收了前人诗论的合理因素,另一方面又赋予了深刻的诗学新内涵,贺裳主要论述了诗与理、理与辞、理与妙、景与妍、诗意与诗味等诗歌美学的辩证关系,推进了传统诗学理论的发展深化。贺裳对诗题类型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咏史诗、咏物诗、艳情诗的探讨上,由于这种专门探讨在此前的《诗话》中不多,故贺裳的探索较有新意。第二章论述贺裳对唐诗的批评。《载酒园诗话》卷二专论唐诗,以史为序,以人为纲,按初、盛、中、晚的分期评述了一百多位诗人,体现了浓郁的诗学批评史意识。本章第一节以列表的方式对贺裳之评进行整理概括,提炼贺氏之批评观点,概括贺氏之批评方法,并对贺裳之评做出分析。第二节对《载酒园诗话》唐诗的批评特点及批评方法进行了解读诠释。第三章论述贺裳对宋诗的批评。《载酒园诗话》卷三专论宋诗,所评近百人。本章第一节以列表的方式对贺裳的宋诗批评进行整理,直观地展示出贺裳对所评诗人的基本态度及所采用的批评方法,并分析了贺裳所评宋代诗人的基本情况,对贺裳所最重视的宋代四位诗人进行了评述。第二节阐释了贺裳的宋诗观,认为贺裳评述宋诗其原因主要有三,即“辩证的评诗态度”、“欲究宋人诗之本末”、“宋诗才情原自不乏”。本节又分析了贺裳的“宋诗三变”观,即“欧梅一变”、“苏黄再变”及“江湖诗三变”。
张兴武[8](2016)在《论宋代理学诗的审美逻辑》文中研究指明理学诗的创作是宋代学人思辨智慧的艺术表达。两宋鸿儒将儒学"义理"视为主体审美的对象存在,在"以求诚为本,躬行实践为事"的儒学探索中获得自在体验和精神满足。与此同时,他们将诗歌创作视为"明理"、"修身"的有效手段,充分发挥"与道同机"、"觉世唤醒"的主体自觉,多层次展示"笃学力行"的实践智慧。"为诗好说理"的艺术传统可以追溯至魏晋玄言诗及隋唐以后的佛理道情诗,而宋代理学诗整体呈现着"理趣"横生、自由清雅的艺术境象,文学史家应该尊重其有别于"诗人之诗"的价值与特点。
张艳[9](2016)在《北宋诗歌中的石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宋文人赏石风气尚盛行,对石头的歌咏屡见不鲜、篇章众多,石意象蕴含的丰富情感与现实的意义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对北宋诗歌中的石意象进行了分类,概括了石意象的总体情况,总结出各类型石意象的主要特点,分析了赏石之风高涨的原因和它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按照石头的功用,本文将北宋诗歌中出现过的石意象分为自然景观类、园林建筑类、文玩类三大类。自然景观石意象主要有纯自然和与历史传说相关两类,前者欣赏的是奇石在大自然中的自然形态美,后者则更多关注石意象背后蕴藏的深厚意蕴。园林建筑类石意象分假山、奇石与建筑石材三类,假山和奇石都属于园林构景,目的是营造一种自然山水的气韵,建筑石材意象更多的是带有象征意味。文玩类石意象内容最为丰富,有供文人案头赏玩使用的奇石、文房用品,有石制的茶酒器皿、石枕石席等生活器具,还有竹石、枯木怪石等画作类石意象,这一类石意象直接代表了文人赏石的趣味,与文人的关系也最为密切。通过详细分析每一类石意象的特点与意义,本论文最后从总体上分析石意象所表现的文学风尚以及这种风尚与北宋文人审美追求的关系,阐释歌咏石意象的诗歌中所包含的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仕宦与隐逸的情感冲突,所体现的以怪透皱瘦为特点的赏石标准与审美追求,所反映的宋人咏石诗对前人咏石诗的突破,论述文人赏石活动中的交游唱和对咏石诗大量涌现的影响。
马骥葵[10](2014)在《宋仁宗朝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仁宗朝诗歌不仅是建立宋诗基本风格的时期,也是宋诗的第一个高峰期。宋仁宗朝诗歌对于唐代的诗学遗产有充分的学习和借鉴,同时又能革故鼎新、自成风格。宋仁宗朝诗歌可以说是在由唐入宋阶段起着承前启后作用的关键时期,它为后来宋调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仁宗朝诗坛的发展历程大略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天圣至景佑时期(1023-1038)——诗风转变关键期、宝元至皇佑时期(1038-1054)——诗歌革新兴盛期、至和至嘉佑时期(1054-1063)——诗歌风气定型期。宋仁宗朝诗坛三个历史阶段的诗学崇尚与诗美形态是复杂而多变的。“尚意”、“尚健”和“尚韵味”分别可以代表三个历史阶段最突出的诗学审美取向。北宋仁宗朝诗坛呈现出多种诗学价值观、多种审美风格体派共生并存的格局。不同风格派别、不同诗学体系、古体与近体、唐音与宋调的矛盾统一、对立消长,既是仁宗朝诗歌的发展动力,也是仁宗朝诗歌革故鼎新的结果。宋仁宗朝诗坛大体上呈现出尚理性与尚情韵、尚平易与尚雄豪、尚雅正与通俗化、尚载道与尚笔力的矛盾统一的多元化审美格局。在欧、梅、苏等人的所属的宋仁宗朝诗坛上,宋调并没有完全形成,而宋调的真正确立应属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时期。然而,以欧阳修、梅尧臣为代表的北宋诗歌新变派不但在诗歌革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对于宋诗尤其是北宋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宋仁宗朝诗坛不但开启了一种新的诗歌语言形式,开拓了诗歌的表现领域与表现功能;而且也使宋代诗人更崇尚诗歌思想之新、义理之妙,开启了宋诗尚意、尚韵的发展道路,确立了宋诗的基本审美形态与艺术范式。从而使宋代诗歌开始由注重风神情韵而转为崇尚筋骨思理。
二、谈余靖理趣诗的审美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余靖理趣诗的审美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互动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右文政策”与文人创作主体精神的勃发 |
第二节 “穷变则通”与儒学复兴运动思潮的兴起 |
第三节 政治变革与文体功能的转变与深化 |
第二章 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的创作主题取向 |
第一节 针砭时弊、关注民生的现实指向 |
第二节 崇尚清旷、追求理趣的内在承载 |
第三节 言志抒情、情志一体的人生感怀 |
第三章 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艺术特色的形成 |
第一节 “以诗为词”创作手法的确立与成熟 |
第二节 “以俗为雅”审美风格的交织与转化 |
第三节 “刚柔并济”创作风格的对立与统一 |
第四章 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互动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彰显了北宋中后期文人的精神风貌 |
第二节 呈现了北宋中后期文学的审美风尚 |
第三节 推进了北宋中后期文体互动的进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时序感模式发展前史 |
第一节 先秦两汉诗歌的时序意识 |
第二节 建安诗歌言志主题与时序表现 |
第三节 感物缘情经验下诗歌的时序感模式 |
第四节 玄言诗对崇情的反思 |
第五节 元嘉三大家对诗歌时序感模式的自发关注 |
第二章 谈时论理: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中的哲学内容 |
第一节 元嘉时期的玄学与佛学 |
第二节 开阔的宇宙视野 |
第三节 颜诗时序中的王权正统思想 |
第四节 谢、鲍诗歌中的感时生理 |
第三章 由时入世: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中的世俗内容 |
第一节 元嘉时期诗歌题序记时的发展 |
第二节 以时序为叙事标尺 |
第三节 时序内容功利化 |
第四节 集结与孤立:自我回忆显现生命态度 |
第四章 感时生情: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的美学意义 |
第一节 “感物缘情”的发展 |
第二节 物色论与时序描写 |
第三节 时序与比兴 |
结论 |
附录 |
一 颜延之诗歌时序表达一览表 |
二 谢灵运诗歌时序表达一览表 |
三 鲍照诗歌时序表达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
五、文学创作情况 |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
一、经学贡献 |
二、理学贡献 |
三、史学贡献 |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
五、其他学术贡献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
一、从教授业传道 |
二、修缮教育设施 |
三、创建书舍书院 |
四、致力家庭教育 |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
一、书法贡献 |
二、音乐贡献 |
三、集藏贡献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
一、传记文 |
二、序跋文 |
三、碑志文 |
四、书启文 |
五、哀祭文 |
六、论说文 |
七、杂记文 |
八、赞铭箴赋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
一、诗歌结社 |
二、诗论建树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唐宋岭南贬官游记审美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
第一章 唐宋岭南贬官游记概述 |
第一节 唐宋岭南贬官分布情况 |
一、唐代岭南贬官分布情况 |
二、两宋岭南贬官分布情况 |
第二节 唐宋岭南贬官原因 |
一、唐宋岭南贬官的政治原因 |
二、唐宋岭南贬官的文化原因 |
第三节 唐宋岭南贬官游记概况 |
一、唐宋岭南贬官游记文体 |
二、唐宋岭南贬官游记类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贬官游记审美心态成因 |
第一节 贬官审美心态的表现形式 |
一、悲怆 |
二、释然 |
第二节 审美心态形成的心理环境 |
一、准物理的事实 |
二、准社会的事实 |
三、准概念的事实 |
第三节 贬官出游的审美动机 |
一、解脱型出游 |
二、社交型出游 |
三、探索型出游 |
四、遁世型出游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贬官游记审美心态与游记创作流变 |
第一节 先秦至唐宋游记创作流变 |
一、鲜衣怒马的游观 |
二、审美对象不断的丰富 |
三、山水认知到山水创造 |
第二节 唐代岭南贬官前后游记创作的变化 |
一、初唐到盛唐岭南贬官代表人物及游记创作变化 |
二、中晚唐贬官前后游记创作的变化 |
三、唐代岭南贬官游记意象和审美心态的变化 |
第三节 宋代岭南贬官前后游记创作的变化 |
一、宋代岭南贬官游记概述 |
二、宋代贬官前后游记审美意象变化 |
三、宋代岭南贬官审美表达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贬官游记审美心态变化原因 |
第一节 岭南地理气候对贬官生活的影响 |
一、地理距离与心理距离对贬官的影响 |
二、贬官对气候与风俗的不适应 |
三、贬官对于“瘴疠”的恐惧 |
第二节 儒释道思想的文化影响 |
一、儒道互补:对审美心态的影响 |
二、统合儒释:对审美心态的影响 |
三、三教合一:对贬官审美心态的影响 |
第三节 唐宋政治文化对贬官游记审美心态的影响 |
一、科举制度对审美心态的影响 |
二、专制下被羁縻的人生轨迹 |
三、“平民化”对审美心态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唐宋贬官游记审美心态比较——以柳宗元、苏轼为例 |
第一节 柳宗元不同时空游记比较 |
一、永州时期与柳州时期游记意象比较 |
二、不同时空的审美心态差异和成因 |
第二节 苏轼不同时空游记比较 |
一、黄州时期与岭南时期游记意象比较 |
二、不同时空的审美心态差异和成因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唐代岭南贬官表》 |
附录二 《宋代岭南贬官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宋仁宗朝余靖边事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余靖生平、功绩研究 |
(二)余靖思想研究 |
(三)余靖着作、诗歌研究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余靖与水洛城事件的处理 |
一、水洛城事件的由来 |
(一)水洛城修建的背景 |
(二)修城矛盾的产生与发展 |
二、余靖在水洛城事件中的作用 |
(一)余靖数论水洛城事件 |
(二)余靖与水洛城事件的再发展 |
(三)余靖对水洛城事件结果的影响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余靖对宋夏、宋辽关系的影响 |
一、余靖与宋夏议和 |
(一)宋夏议和的背景 |
(二)余靖对宋夏议和的影响 |
二、余靖与宋辽关系 |
(一)宋、辽、西夏间关系的转变 |
(二)余靖三次使辽的目的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余靖与侬智高事件的发展与变化 |
一、侬智高事件的背景 |
(一)侬智高势力的崛起 |
(二)宋与交趾的关系 |
(三)宋拒绝侬智高的内属 |
二、余靖在侬智高事件中的作用 |
(一)余靖参与平定侬智高叛乱 |
(二)余靖对侬智高事件的影响 |
(三)侬智高事件的结果及评价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余靖对岭南的治理 |
一、岭南发展概况 |
(一)自然条件的限制 |
(二)岭南发展的困境 |
二、余靖对岭南稳定的贡献 |
(一)和平解决与交趾间的冲突 |
(二)整顿吏治、为民谋福 |
三、余靖对岭南发展的贡献 |
(一)恢复农业生产 |
(二)支持海外贸易 |
(三)整顿采矿、加强管理 |
四、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文献(按出版时间排序) |
二、今人着作(按出版时间排序) |
(一)专着 |
(二)今人论述 |
致谢 |
(6)晋唐庐山禅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概念之界定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与思路 |
第一章 佛理诗 |
第一节 佛理诗的玄言背景 |
一、文人世族创作佛理诗 |
二、僧人所作佛理诗 |
第二节 慧远及其庐山教团 |
一、庐山的净土信仰 |
二、庐山群体的佛理诗 |
第三节 谢灵运 |
一、谢灵运与慧远 |
二、谢灵运对慧远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
第四节 陶渊明 |
结语 |
第二章 追慕诗 |
第一节 慧远对晋唐佛教文学之影响 |
一、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论 |
二、慧远的法性本体论 |
三、“白莲结社”与净土信仰 |
第二节 僧俗对慧远的追慕诗 |
一、诗僧所为追慕慧远诗 |
二、文人所为追慕慧远诗 |
第三节 僧俗对庐山典故的追慕诗 |
附录 |
第三章 清修诗 |
第一节 后慧远时代庐山佛学概述 |
一、道生之学 |
二、庐山天台宗 |
三、庐山律宗 |
四、庐山禅宗 |
第二节 诗僧所作佛门清修诗 |
一、庐山诗僧群体 |
二、贯休的清修诗 |
第三节 白居易的清修诗 |
一、被贬江州,遁入庐山佛门 |
二、离开江州复仕,怀恋庐山清修 |
第四章 僧仕唱和、赠酬诗 |
第一节 与庐山大德的唱和、赠酬诗 |
一、贯休与庐山大愿法师 |
二、云皋法师 |
三、左偃、李中与白上人、鉴上人 |
四、其他庐山高僧 |
第二节 与庐山诗僧的唱和、赠酬诗 |
一、与灵一、灵澈交往的文人诗 |
二、与贯休交往的文人诗 |
三、李咸用、齐己与修睦的赠酬诗 |
四、无可与贾岛的赠酬诗 |
第三节 庐山慕佛文人之间的唱和、赠酬诗 |
附表 |
第五章 慕佛文人诗 |
第一节 文人崇佛儒佛相通心态 |
一、庐山儒释道相通传统与唐代三教合流 |
二、心性之契合 |
三、文字之因缘 |
第二节 慕佛文人诗的几种类型 |
一、有感生死病苦而心向佛门的文人诗 |
二、被谪而心向佛门的文人诗 |
第三节 慕佛文人诗的净土情节 |
一、对净土世界的向往 |
二、对净土意象的运用 |
第六章 咏庐山诗 |
第一节 游山诗 |
一、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游山诗 |
二、隋唐五代游山诗 |
第二节游寺诗 |
一、题寺诗 |
二、宿寺诗 |
第三节 山水因缘与禅之意境 |
一、山水禅境诗肇始于晋 |
二、山水禅趣诗繁荣于唐 |
参考文献 |
附录:庐山禅诗整理汇编 |
后记 |
(7)贺裳《载酒园诗话》研究三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
引言 |
一 贺裳生平 |
二 贺裳的主要着述: |
第一章 《载酒园诗话》创新性诗学观与诗题类型观—对传统诗学观的深化及对主要诗题类型的探索 |
第一节 《载酒园诗话》的创新性诗学观念 |
一、“诗不论理” |
(一)严羽的诗理观 |
(二)贺裳的诗理观 |
二、“用意”与“有味” |
(一)“贵于用意” |
(二)“又必有味” |
三、“诗非借景不妍” |
(一)“诗非借景不妍”之本义内涵及理论价值 |
(二)“诗非借景不妍”之历史意义 |
第二节 《载酒园诗话》的诗题类型观 |
一、“咏史” |
二、“咏物” |
三、“艳诗” |
第二章 《载酒园诗话》的唐诗批评 |
第一节 以史为序的唐诗整体批评 |
一、初唐诗歌批评 |
二、盛唐诗歌批评 |
三、中唐诗歌批评 |
四、晚唐诗批评概况 |
第二节 批评特点与批评方法 |
一、批评特点 |
(一)以人为本 |
(二)多角度批评 |
二、批评方法 |
第三章 《载酒园诗话》的宋诗批评 |
第一节 《载酒园诗话》宋诗批评概况 |
一、所评诗人、主要观点及批评方法 |
二、贺裳所推重的宋代诗人 |
第二节 贺裳的宋诗观 |
一、详评宋诗的三个原因 |
二、“宋诗三变”——贺裳对宋诗的独特见解 |
(一)欧、梅一变 |
(二)苏、黄再变 |
(三)江湖诗派三变 |
第三节 贺裳宋诗批评的审美取向 |
一、尚“清”观 |
二、主“气”观 |
三、重“趣”观 |
结语 |
附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论宋代理学诗的审美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9)北宋诗歌中的石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北宋诗歌中的石意象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北宋诗歌石意象的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北宋诗歌中石意象概况 |
第一节 石意象的研究范围 |
第二节 石意象的分类 |
第三节 社会风气与石意象的关系 |
一、经济的发展与赏石之风的形成 |
二、自上而下的享乐之风 |
第二章 自然风光类石意象与北宋文人的山水游历 |
第一节 纯自然类石意象 |
一、石之自然形态美与北宋文人对自然的欣赏 |
二、石头自然形态美引发的空间想象美 |
第二节 与历史传说相关的石意象 |
一、望夫石 |
二、玉女捣衣石 |
三、试剑石 |
四、其他传说奇石 |
第三章 园林建筑类石意象与北宋文人园林 |
第一节 磊石成山意自真 |
一、僧院假山 |
二、普通庭院假山 |
第二节 园林景石可为友 |
第三节 建筑石材柱石情 |
第四章 文玩石与文人石趣 |
第一节 文人案头赏玩的对象 |
一、用于赏玩奇石 |
二、文房用品 |
第二节 石制生活用品 |
一、茶酒器皿 |
二、石枕石席 |
三、焚香石鼎 |
第三节 画作类石意象 |
一、竹石风流 |
二、枯木怪石 |
第五章 北宋诗歌中石意象的文学风尚 |
第一节 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
一、奇石、假山营造的自然意境 |
二、仕与隐的情感碰撞 |
第二节 怪、瘦、透、漏等赏石标准与宋诗的审美追求 |
一、石状怪奇说不尽 |
二、顽质希世彦 |
三、形瘦骨自振 |
第三节 文人之间的交往唱和与诗歌创作 |
第四节 与唐代咏石诗的差异 |
结语 |
附录 1:咏石诗分类汇总表 |
附录 2:北宋咏石诗人及诗歌汇总表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宋仁宗朝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宋仁宗朝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宋仁宗其人与仁宗朝政治 |
一、宋仁宗与仁宗朝 |
二、宋仁宗朝政治背景 |
第二节 宋仁宗朝思想文化背景 |
一、儒学复兴运动 |
二、佛老思想的兴衰 |
三、尚理思潮 |
第三节 宋仁宗朝士风转变 |
一、宋仁宗朝士人生存状态 |
二、宋仁宗朝士大夫人格精神的自觉 |
三、宋仁宗朝与北宋中期新型文化人格 |
第二章 天圣至景佑年间(1023—1038)诗坛创作 |
第一节 天圣尊韩与尚意的诗学追求 |
一、天圣尊韩的文化史与文学史意义 |
二、天圣至景佑诗坛对韩诗的承继 |
第二节 天圣至景佑诗坛新变 |
一、宋仁宗朝诗坛与宋初三朝诗坛 |
二、天圣至景佑诗坛创作与宋诗新风 |
第三节 创作实绩 |
一、京东诗人群体创作 |
二、汴京名臣诗歌创作 |
三、西京才俊诗歌创作 |
第三章 宝元至皇佑年间(1038—1054)诗坛创作 |
第一节 庆历气象与尚健的诗学理想 |
一、知古明道与经世精神 |
二、从容自适与治心养性 |
三、警时鼓众与讽谕精神 |
四、豪纵雄健与气横意举 |
第二节 宝元至皇佑诗坛新变 |
一、崇尚气格 |
二、理性精神的高涨 |
三、西昆体的衰落 |
第三节 创作实绩 |
一、雄深古健之风 |
二、温雅舒畅之音 |
第四章 至和至嘉佑年间(1054-1063)诗坛创作 |
第一节 嘉佑唱和与尚韵味的诗学崇尚 |
一、自得自乐的内省心态 |
二、以诗为乐与以文为戏 |
三、古淡平易之诗学理想 |
四、诗学宗主的更替 |
第二节 至和至嘉佑诗坛新变 |
一、谐谑诗、理趣诗的出现 |
二、宋诗语言风格的形成 |
第三节 创作实绩 |
一、古淡疏畅之音 |
二、瘦劲老健之音 |
第五章 宋仁宗朝诗坛的多元化审美形态 |
第一节 尚理性与尚情韵 |
一、“诗言志”与“诗缘情” |
二、抑情尚理诗美取向的建立 |
第二节 尚雄豪与尚平易 |
一、“超迈横绝”与“深远闲淡” |
二、平易自然审美风尚的形成 |
第三节 尚雅正与尚通俗 |
一、“治心养气”、“积学蓄理”与“资谈笑、助谐谑” |
二、“以文为诗”与“以俗为雅”的流行 |
第四节 尚载道与尚笔力 |
一、因诗见道与语峻体健 |
二、“意新语工”与古、近体的均衡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四、谈余靖理趣诗的审美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互动关系研究[D]. 吴丽.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2]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研究[D]. 林雪儿. 中山大学, 2021(08)
- [3]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4]唐宋岭南贬官游记审美心态研究[D]. 亓元. 黑龙江大学, 2018(06)
- [5]宋仁宗朝余靖边事活动研究[D]. 张静. 河南大学, 2018(01)
- [6]晋唐庐山禅诗研究[D]. 鲍赫. 吉林大学, 2017(03)
- [7]贺裳《载酒园诗话》研究三题[D]. 戴梦军. 江苏师范大学, 2017(01)
- [8]论宋代理学诗的审美逻辑[J]. 张兴武.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9]北宋诗歌中的石意象研究[D]. 张艳. 暨南大学, 2016(02)
- [10]宋仁宗朝诗歌研究[D]. 马骥葵. 黑龙江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