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匿名认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织网络,密钥,隐私保护,双向,安全性,前向,区块。
匿名认证论文文献综述
王青龙,乔瑞,樊娜,段宗涛[1](2019)在《一种面向车联网的高效条件匿名认证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基于公钥基础设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PKI)的匿名证书方案需要更新的问题,提出一种车联网匿名证书分发机制,车辆从途经的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RSU)获得临时匿名证书,并利用该证书进行消息广播.因而不存在复杂的证书管理问题,并且车辆在认证消息时也不需要耗时的证书撤销列表(Certificate Revocation List,CRL)检查,显着提高了认证效率.安全分析表明本文方案满足匿名性、不可关联性、可追踪性、撤销性及消息完整性,能够抵抗伪造攻击、假冒攻击和重放攻击,特别是与已有类似方案相比较,能够抵抗RSU的关联攻击.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案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兵[2](2019)在《面向VANETs基于群签名的匿名认证协议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交通系统的逐渐完善,车载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VANETs)的部署已经成为可能。VANETs的部署可以改善驾驶环境和提升道路安全。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安全性问题。在开放式网络环境中,用户通常希望其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因此个人隐私保护是目前VANETs下面临的最大隐私安全挑战之一。为了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本文主要对VANETs匿名认证协议展开研究。首先,给出面向VANETs高效安全匿名认证方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分析了现有方案在安全性与撤销性能两方面存在的不足。在安全性方面,未充分考虑撤销用户所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包括前向安全性和后向安全性;在撤销性能方面,为了防止被撤销的用户生成非法匿名认证信息,验证者必须经常从一个或多个可信机构下载最新的撤销列表,这极大地增加了可信机构和验证者的工作量。其次,针对VANETs系统中存在的攻击威胁,给出设计目标。依据设计目标,利用BBS+签名和完全子树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匿名身份验证方案。方案中构建了一个双重撤销机制,实现了成员的撤销和前向/后向安全性,并提供了无需在线下载撤销列表的验证方法。本文提出的协议将VANETs整个区域划分为几个独立区域(群),每个区域(群)由相应的RSU管理,使得可信第叁方摆脱为所有OBU生成群证书的繁重工作。方案允许RSU从可信第叁方获取撤销列表,OBU可在不下载撤销列表的情况下验证签名的合法性。然后,对本文方案与现有方案在安全性和计算开销两方面进行对比。在安全性方面,本文方案具有前向/后向安全性、不可伪造性、匿名性、可追踪性、不可诬陷性等安全属性,这些安全性是现有方案所不能完全满足的,并为方案各安全属性给出了相应的形式化证明;在计算开销方面,同现有基于群签名匿名认证方案的签名算法以及验证算法进行对比,虽然签名算法的效率低于其他方案,但是验证算法是高效的。最后,本文对方案的鲁棒性进行评估,提出利用VBN思想来确保方案的鲁棒性,通过硬件加速器解决计算开销对鲁棒性的影响,并对方案进行了系统仿真。(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9-05-29)
乔瑞[3](2019)在《面向车联网的匿名认证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物联网技术的普及,车联网技术随之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车联网作为物联网的一种,在缓解交通拥堵、道路规划、资源调度等方面均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车联网中专用短程通信(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DSRC)协议的开放性,导致系统容易遭受各种类型的网络攻击,从而使车联网系统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要解决车联网系统的安全问题,最重要的是保护用户的隐私,特别是用户的身份隐私,而进行身份隐私保护的主要方法是匿名认证,因此,本文从匿名认证的角度对车联网隐私保护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P.Vijayakumar等人提出的车联网中隐私保留的高效匿名交互认证(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Privacy Preserving Anonymous Mutual Authentication Scheme for VANETs,CPAV)及批量认证方案(Anonymous Batch Vehicle Authentication,ABV)的安全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CPAV方案中外部攻击者完全能够成功实施假冒攻击和伪造攻击,进而证明该方案不满足不可否认性,也不能实现对车辆的条件追踪;另外,因为该方案中使用的匿名身份是唯一的,从而该方案不能抵抗关联攻击,因此该方案也不具有不可关联性。同时,还证明了ABV方案也不能抵抗伪造攻击。其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RSU)辅助的条件隐私保留匿名认证方案。方案中车辆向途经的RSU进行匿名身份认证并从RSU获得一个临时匿名证书,车辆利用该临时匿名证书进行消息广播。本方案中临时匿名证书不需要进行更新和撤销,因而不存在复杂的证书管理问题,并且车辆在认证消息时也不需要耗时的证书撤销列表(Certificate revocation list,CRL)检查,与同类方案相比,本方案的主要创新点是车辆向RSU认证时不需要提供固定的假名,因而能够抵抗RSU的关联攻击。最后,对本文提出的基于RSU辅助的条件隐私保留匿名认证方案(ECAR)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和实验分析。其中安全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案满足匿名性、不可关联性、可追踪性、撤销性及消息完整性,能够抵抗伪造攻击、假冒攻击、重放攻击以及RSU关联攻击。实验分析结果显示本文方案在计算开销和通信开销方面优于已有的同类方案。(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08)
王震,范佳,成林,安红章,郑海彬[4](2019)在《可监管匿名认证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中隐私保护技术的发展,身份认证已成为保护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然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传统身份认证手段暴露出一些弊端,例如,区块链技术的兴起对身份认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认证身份的同时需要保护用户的身份隐私等.采用匿名认证技术可解决用户身份隐私泄露的问题,但目前大多数方案未考虑可监管的问题,一旦用户出现不诚信行为,很难进行追责,因此,需要在匿名认证过程中建立监管机制.针对以上问题和需求,主要设计了一种可监管的匿名认证方案,通过匿名证书的方式确定用户的资源访问权限和使用权限,同时,用户在出示证书时可选择性地出示属性,确保用户的隐私信息不过度暴露;此外,方案中引入监管机制,可信中心(CA)对匿名认证过程进行监管,一旦出现欺诈行为,可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该方案主要采用安全的密码学算法构建,并通过了安全性的分析证明,能够高效实现可监管的匿名身份认证,适宜在区块链(联盟链)和其他具有匿名认证需求和可监管需求的系统中使用.(本文来源于《软件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陈明[5](2019)在《移动漫游中强安全的两方匿名认证密钥协商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低功耗的移动设备计算和存储能力较低,设计一种高效且强安全的两方匿名漫游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案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现有方案不仅计算开销较高,而且不能抵抗临时秘密泄露攻击.针对这两点不足,提出一种新的两方匿名漫游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案.在新方案中,基于Schnorr签名机制,设计了一种高效的基于身份签密算法,利用签密的特性实现实体的相互认证和不可追踪;利用认证双方的公私钥直接构造了一个计算Diffie-Hellman(Computational Diffie-Hellman,CDH)问题实例,能抵抗临时秘密泄露攻击.新方案实现了可证明安全,在e CK (extended Canetti-Krawczyk)模型基础上,探讨两方漫游认证密钥协商方案安全证明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形,进行归纳和拓展,并给出新方案的安全性证明,其安全性被规约为多项式时间敌手求解椭圆曲线上的CDH问题.对比分析表明:新方案安全性更强,需要实现的算法库更少,计算和通信开销较低.新方案可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或泛在网络,为资源约束型移动终端提供漫游接入服务.(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崔璨,李凤银,葛睿,刘慧,禹继国[6](2018)在《基于短签名的直接匿名认证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有效解决现有的直接匿名认证方案中认证效率低、成员加入过程复杂的问题,本文在直接匿名认证方案中引入短签名方法,设计出改进的应用于成员加入与签名阶段的直接匿名认证机制,从而提出一种基于短签名的直接匿名认证方案DAA-ss,DAA-ss方案简化了成员证书的签发过程,减少了签名阶段的计算量,实现了认证效率的提升。DAA-ss具有可证明的安全性,实现用户的身份隐私。(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岳笑含,惠明亨,王溪波[7](2018)在《基于群签名的前向安全VANET匿名认证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载自组织网络在提高交通安全和效率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其中仍然存在着通信信任和用户隐私保护问题。许多现有认证协议都需要验证者从远程机构下载最新的撤销列表,这大大增加了远程中心的负担。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基于群签名方案,利用分散群模型和完全子树方法提出了新的认证协议。提出的协议在验证阶段无需获取最新的撤销列表,只需获取最新的时间即能验证,具有前向安全性、撤销高效性、匿名性、不可伪造性、不可诬陷性、可追踪性等特点。(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8年S2期)
赵娜,龙慧,苏金树[8](2018)在《一种适用于物联网环境的匿名认证与隐私保护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安全是物联网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关键问题,而认证性与隐私性则是网络安全研究中的首要问题。文章针对如何在节点资源受限的物联网应用中同时做到匿名认证与隐私保护,提出一种适用于物联网低带宽环境的匿名认证与隐私保护方案。方案在消息加密和身份认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环签密同时实现消息的加密和签密者身份的匿名认证。文章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对方案的正确性、匿名性、签密者身份的可验证性及签名的不可伪造性进行了形式化证明。(本文来源于《信息网络安全》期刊2018年11期)
张志,张巧丽[9](2018)在《一种改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匿名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监控、环境监测、医疗卫生和城市交通等各种领域.然而,WSNs容易遭受无线链路的各种攻击,如窃听和篡改.如何确保敏感或重要的信息仅为合法用户提供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针对Chang等提出一种双向认证和密钥交换方案不能支持用户匿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匿名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案.新方案在满足用户匿名的同时,抵抗Chang方案的安全缺陷,并满足前向安全的会话密钥.与已有的同类方案相比,该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黄旭霞,温雅敏[10](2018)在《一个新型可关联的双向匿名认证协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向匿名认证协议允许从属于同一机构的不同用户之间实现秘密地双向认证,是一种针对组织信息隐私保护的密码学认证技术。文章结合密钥协商和消息恢复签名的构造思路,提出了一个新型可关联的双向匿名认证协议设计,使得群管理中心可以有效地管理内部用户行为,实现高效的追踪和撤销。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LMAA协议基于CDHP困难性假设证明是安全的。(本文来源于《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匿名认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交通系统的逐渐完善,车载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VANETs)的部署已经成为可能。VANETs的部署可以改善驾驶环境和提升道路安全。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安全性问题。在开放式网络环境中,用户通常希望其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因此个人隐私保护是目前VANETs下面临的最大隐私安全挑战之一。为了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本文主要对VANETs匿名认证协议展开研究。首先,给出面向VANETs高效安全匿名认证方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分析了现有方案在安全性与撤销性能两方面存在的不足。在安全性方面,未充分考虑撤销用户所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包括前向安全性和后向安全性;在撤销性能方面,为了防止被撤销的用户生成非法匿名认证信息,验证者必须经常从一个或多个可信机构下载最新的撤销列表,这极大地增加了可信机构和验证者的工作量。其次,针对VANETs系统中存在的攻击威胁,给出设计目标。依据设计目标,利用BBS+签名和完全子树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匿名身份验证方案。方案中构建了一个双重撤销机制,实现了成员的撤销和前向/后向安全性,并提供了无需在线下载撤销列表的验证方法。本文提出的协议将VANETs整个区域划分为几个独立区域(群),每个区域(群)由相应的RSU管理,使得可信第叁方摆脱为所有OBU生成群证书的繁重工作。方案允许RSU从可信第叁方获取撤销列表,OBU可在不下载撤销列表的情况下验证签名的合法性。然后,对本文方案与现有方案在安全性和计算开销两方面进行对比。在安全性方面,本文方案具有前向/后向安全性、不可伪造性、匿名性、可追踪性、不可诬陷性等安全属性,这些安全性是现有方案所不能完全满足的,并为方案各安全属性给出了相应的形式化证明;在计算开销方面,同现有基于群签名匿名认证方案的签名算法以及验证算法进行对比,虽然签名算法的效率低于其他方案,但是验证算法是高效的。最后,本文对方案的鲁棒性进行评估,提出利用VBN思想来确保方案的鲁棒性,通过硬件加速器解决计算开销对鲁棒性的影响,并对方案进行了系统仿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匿名认证论文参考文献
[1].王青龙,乔瑞,樊娜,段宗涛.一种面向车联网的高效条件匿名认证方案[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9
[2].陈兵.面向VANETs基于群签名的匿名认证协议研究与实现[D].沈阳工业大学.2019
[3].乔瑞.面向车联网的匿名认证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9
[4].王震,范佳,成林,安红章,郑海彬.可监管匿名认证方案[J].软件学报.2019
[5].陈明.移动漫游中强安全的两方匿名认证密钥协商方案[J].电子学报.2019
[6].崔璨,李凤银,葛睿,刘慧,禹继国.基于短签名的直接匿名认证方案研究[J].电子技术.2018
[7].岳笑含,惠明亨,王溪波.基于群签名的前向安全VANET匿名认证协议[J].计算机科学.2018
[8].赵娜,龙慧,苏金树.一种适用于物联网环境的匿名认证与隐私保护方案[J].信息网络安全.2018
[9].张志,张巧丽.一种改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匿名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案[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黄旭霞,温雅敏.一个新型可关联的双向匿名认证协议设计[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