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密实高强混凝土论文_周鹏华,徐礼华,谷雨珊,吴敏,许明耀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密实高强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钢管,钢纤维,水化,性能。

自密实高强混凝土论文文献综述

周鹏华,徐礼华,谷雨珊,吴敏,许明耀[1](2018)在《钢管与其核心自应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粘结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自应力自密实混凝土,可以提高钢管内混凝土的密实度,补偿混凝土的收缩,从而保证钢管与混凝土更好地共同工作.为研究钢管与其核心自应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考虑自应力值、混凝土强度、界面长度3个影响因素,设计制作23根试件,进行推出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相比,当自应力值为3、5MPa时,对应的抗剪粘结强度可提高19%和85%;混凝土强度的提高也可增强界面抗剪粘结强度,但高强混凝土的脆性导致构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在粘结极限荷载之后下降较快;抗剪粘结强度随界面长度的增加而下降,且近似呈线性关系下降;基于试验结果建立钢管自应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界面抗剪粘结强度计算公式,可供工程应用参考.(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8年09期)

麦高波[2](2015)在《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工程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介绍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特点及应用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在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性能方面的数值计算及试验研究进展,并以工程实例对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进行了现场模拟试验和分析,采取的高抛自密实混凝土技术方案,较好的满足了设计和施工要求,可为类似采用该技术的工程做参考。(本文来源于《福建建设科技》期刊2015年03期)

陈瑞龙[3](2015)在《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配合比及力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拌和物的配合比和力学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主骨架间隙体积优化填充方法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探讨了人工搅拌和机械搅拌对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拌制的适用性。2、进行了24个150×150×150mm标准立方体试块、52个100×100×100mm非标准立方体试块和69个150×150×300mm的标准棱柱体试块的受压试验,结果表明,在钢纤维体积率为1%时,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立方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可分别提高33%和34%。3、进行了9个100×100×100mm立方体试块的劈裂抗拉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体积率为1%时,自密实高强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提高20%;自密实高强混凝土劈拉强度与抗压强度比为1/14.1,钢纤维体积率为1%的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劈拉强度与抗压强度比为1/12.4。钢纤维可有效改善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破坏的脆性。4、进行了63个100×100×400mm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小梁试件的试验,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静力抗折强度随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加而提高;钢纤维体积率为1.0%、1.5%和2.0%时,自密实混凝土抗折强度分别提高30%、40%和110%左右。当加入的钢纤维体积率为1.0%时,可使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疲劳寿命提高62倍,破坏时的疲劳荷载提高27%。(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5-05-01)

温超凯[4](2015)在《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配制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自诞生起,因其众多优点逐渐成为使用最广泛的人造材料之一。随着人类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普通混凝土已经不能满足高层、超高层、超大跨度、不规则结构和复杂工程的需要,因此混凝土的高性能化成为混凝土技术发展方向。高强混凝土相对于普通混凝土具有强度高和耐久性好等诸多优点,研究高强混凝土配制技术,成为混凝土研究的热门方向。伴随着高强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及广泛使用,其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由于高强混凝土采用较多胶凝材料用量,使得混凝土具有较高的粘度、较大的自收缩,从而不利于混凝土浇筑并且具有硬化开裂的风险。因此,研究克服高强混凝土粘度高、自收缩大和浇筑困难等缺点,成为高强混凝土技术发展的重点。结合高强混凝土具有的缺点,本文通过对自密实高强混凝土配制技术、自收缩性能和自养护与耐久性进行研究,配制出自密实、高强、低收缩、自养护和高耐久性混凝土。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自密实高强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复掺粉煤灰和矿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在混凝土中掺入5%的硅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对水胶比、砂率的研究,配制出的水胶比0.23、砂率44%的自密实高强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优化粗骨料级配可以降低自密实混凝土的粘度,提高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2)增大水胶比、降低砂率都可以降低混凝土的自收缩。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可以显着降低混凝土的自收缩,在7d龄期时,掺入10%、20%和30%粉煤灰的混凝土自收缩分别为基准混凝土自收缩的83.9%、72.9%和67.9%。外掺6%、9%和12%膨胀剂的混凝土自收缩相对基准混凝土分别下降了12.9%、41.8%和67.9%。高强混凝土结构密实,混凝土内外部水分交换难度大,传统外界供水养护方法对高强混凝土效果不佳。自养护材料可以降低混凝土自收缩,分别掺入4%水分载体和预湿轻骨料的混凝土自收缩相对基准混凝土7d自收缩分别下降了19.4%和15.3%。(3)掺入2%沸石粉作为自养护材料,可以提高自密实高强混凝土保塑性能,且对28d抗压强度影响不大。试验配制的自养护自密实高强混凝土耐久性良好,掺入沸石粉可以改善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沸石粉可以降低混凝土的自收缩,掺入2%沸石粉的混凝土7d自收缩相对基准混凝土下降了17.9%;掺入2%沸石粉的混凝土电通量下降了20.1%;经过150次干湿循环,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系数由82.4%提高到87.1%;经过28次冻融循环试验,混凝土单位面积剥落物质量下降了29.3%,相对动弹性模量提高了4.9%,说明在混凝土中掺入沸石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期刊2015-04-03)

王冲,林鸿斌,杨长辉,叶建雄,白光[5](2013)在《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坍落扩展度、T500、U型仪和L型仪等测试方法探讨了不同水胶比、砂率及不同钢纤维掺量条件下,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技术,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结果显示,在试验条件下,适宜水胶比及砂率条件下钢纤维混凝土满足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要求;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混凝土流动性降低。研究制得的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在满足自密实性能要求条件下,抗压强度达到CF90技术要求,抗折强度>11.0MPa。(本文来源于《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期刊2013年02期)

祝战奎,陈剑雄[6](2012)在《超磨细锂渣复合掺和料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掺入超磨细锂渣及其与矿渣、硅灰、石粉复合掺和料的自密实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能与抗碳化性能。研究表明,该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优良,28d抗压强度达70.5~86.5MPa,90d达92~114MPa,后期强度发展强劲。通过对复合掺和料种类、比例与配合比的优化,探讨其对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的影响。当复合掺和料达45%时,其抗碳化寿命也可达百年以上的护筋要求,解决了大掺量掺和料的自密实混凝土碳化大、对钢筋保护不力的严重性问题。(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2年22期)

张建亮,陈景,王军,黄义雄,李杰[7](2012)在《低水化温升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研究了低水化温升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并利用水化温升测定仪测定了混凝土胶凝体系的水化温升,采用非接触式混凝土收缩变形测定仪测定了混凝土的自收缩。结果表明低水化温升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较普通自密实高强混凝土优异;大幅降低水泥用量可以有效减小水化温升的速率和降低水化温升的峰值;低水化温升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自收缩远低于试验对比组的普通自密实高强混凝土,且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初凝后200h内。(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2年20期)

王冲,林鸿斌,杨长辉,叶建雄,白光[8](2011)在《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技术及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坍落扩展度、T500、U型仪和L型仪等测试方法探讨了不同水胶比、砂率及不同钢纤维掺量条件下,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技术,研究了该条件下制备的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结果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水胶比及砂率条件下钢纤维混凝土满足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要求;随着钢纤维掺量的提高,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混凝土流动性降低。研究中制得的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在满足自密实性能要求条件下,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C80技术要求,抗折强度≥10.0MPa。(本文来源于《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05-17)

林鸿斌[9](2011)在《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结构工程的高层化和大跨化发展,以及严酷使用环境对混凝土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建设工程领域对高强超高强混凝土的需求日益强烈。但是,由于高强超高强混凝土的脆性较大,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采用钢纤维增韧可以从根本上降低超高强混凝土的脆性,并降低收缩和抑制裂缝生成。不过,制备高强超高强混凝土时水胶比较低,获得良好拌和物流动性相对不易,若进一步掺入纤维,势必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制备施工性能良好的纤维增韧高强混凝土是钢筋复合高强混凝土的关键技术。这就迫切需要一种工作性能良好的混凝土基体。基于以上方面考虑,本论文提出了将钢纤维、高强、自密实这叁种性能综合于一体的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采用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降低脆性、减小收缩、提高生产率、加快工程进度、改善工作环境等,具有很高的环境、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本论文通过测试不同水胶比、不同砂率和不同钢纤维掺量等对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拌和物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制备技术,测试了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分析了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和耐久性能,测试了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降低水胶比(<0.25)、优化砂率和掺入微钢纤维等技术途径,制备出的水胶比为0.22、砂率为46%、钢纤维掺量为0.3%的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C90以上,抗折强度≥11MPa。(2)水胶比及砂率是决定收缩的重要因素,在本实验条件下不掺钢纤维时,水胶比0.22砂率46%的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收缩最小。在自密实高强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可以有效抑制混凝土收缩。(3)本实验制备的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良好,经300次冻融循环,相对动弹模量损失<2%,质量损失率<1%。掺入钢纤维可以增强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4)利用氮吸附法研究了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的孔结构特征,发现水胶比0.22、砂率46%的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细化了孔径,使浆体平均孔径减小,提高了浆体中﹤20nm微孔的比例,改善了混凝土孔结构; SEM扫描电镜实验,表明钢纤维与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界面结合良好。(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1-05-01)

薛阳[10](2010)在《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压弯构件静力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发展,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可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减轻结构自重。但其同时具有脆性大的缺点。而将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灌入钢管中形成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自密实高强混凝土受到钢管的有效约束,可以有效地克服其脆性大和延性差的弱点,使其工程应用得以实现,经济效果得以发挥。本文从试验和理论两个方面入手,较深入地研究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压弯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机理。本文具体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钢管混凝土试验和理论方面的研究结果,说明了开展本文研究工作的必要性。其次,进行了24根核心混凝土为C96自密实混凝土的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构件试验研究,其中包括12个圆截面和12个方截面构件,考虑的主要参数:(1)截面形式:圆形和方形;(2)长细比(λ):10-72;(3)荷载偏心率(e/r),从0.2-0.6。再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构件在压弯受力状态下荷载-变形的计算模型,理论计算结果得到大量试验结果的验证,较为充分说明了本文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可靠性。采用理论分析模型,研究了钢管和核心混凝土相互作用、核心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变化规律等关键问题,较为深入地揭示了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压弯构件的工作机理。最后,对本文工作进行总结,对今后的研究做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期刊2010-12-01)

自密实高强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介绍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特点及应用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在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性能方面的数值计算及试验研究进展,并以工程实例对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进行了现场模拟试验和分析,采取的高抛自密实混凝土技术方案,较好的满足了设计和施工要求,可为类似采用该技术的工程做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密实高强混凝土论文参考文献

[1].周鹏华,徐礼华,谷雨珊,吴敏,许明耀.钢管与其核心自应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粘结性能[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8

[2].麦高波.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工程应用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15

[3].陈瑞龙.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配合比及力学性能[D].郑州大学.2015

[4].温超凯.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配制及性能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

[5].王冲,林鸿斌,杨长辉,叶建雄,白光.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技术[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3

[6].祝战奎,陈剑雄.超磨细锂渣复合掺和料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研究[J].施工技术.2012

[7].张建亮,陈景,王军,黄义雄,李杰.低水化温升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性能研究[J].施工技术.2012

[8].王冲,林鸿斌,杨长辉,叶建雄,白光.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技术及力学性能研究[C].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1

[9].林鸿斌.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1

[10].薛阳.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压弯构件静力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0

论文知识图

钢骨-方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柱的...轴压短柱的N-Δ曲线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压弯构件...组合柱试件内的自密实高强混凝土17不同砂率条件下混凝土28d抗折强度圆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压弯构...

标签:;  ;  ;  ;  ;  ;  ;  

自密实高强混凝土论文_周鹏华,徐礼华,谷雨珊,吴敏,许明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