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初始液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液滴融合,涡环,内部混合,射流
初始液滴论文文献综述
夏溪,何成明,于德海,张鹏[1](2017)在《初始静止液滴融合后的涡环诱导内部混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改进的流体体积法和自适应网格加密算法,数值模拟研究了两个初始静止、尺寸不等的液滴融合后产生的内部射流式混合。因射流状结构和液滴内的主涡环呈现出较强的关联性,本文将内部射流的出现归因于主涡环的形成。通过跟踪主涡环及其环量的演变,本文揭示了内部射流形成的两种关键机制:涡环增长和涡环分离。物理意义上,涡环诱导射流的出现本质上取决于涡环的对流和粘性耗散之间的竞争。基于此认识,本文进一步提出以及证实了一个基于涡环的雷诺数准则,用以判定在各种奥内佐格数(Ohnesorge number)和液滴尺寸比的情形下内部射流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B)》期刊2017-08-13)
王媛媛,薛全喜,李春曦[2](2016)在《不同初始条件下液滴铺展过程中的指进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含活性剂液滴在预置液膜上铺展过程中形成的指进现象,基于润滑理论建立的液膜厚度和活性剂浓度演化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初始条件下的指进特性,并利用分形维数分析了指进现象的非线性特征。研究表明:液滴铺展过程中,在液滴底部液膜最薄区产生指进现象;随预置液膜厚度增加,铺展范围扩大,指长缩短;随初始活性剂浓度降低,铺展范围缩小,指长减小;增加毛细数,指长变短、手指密度减小,手指分叉程度也显着减小;指宽在铺展中后期呈现波动特征;增大预置液膜厚度或毛细数、降低初始活性剂浓度,均使指进现象的分形维数减少,即手指的分叉程度减弱,减小了铺展过程不稳定性特征。(本文来源于《电力科学与工程》期刊2016年06期)
靳乐,范玮,周舟,张晋,申帅[3](2016)在《液滴初始温度对RP-3航空煤油超临界蒸发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超临界环境中RP-3航空煤油的悬停液滴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其在超临界温度下的蒸发特性受液滴初始温度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初始温度下液滴的无量纲直径的平方、瞬态蒸发常数、液滴寿命和热膨胀率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后发现,较高初始温度的液滴主要通过缩短初始加热时间来提高蒸发效率,当液滴初始温度从293.8,K升高至373.1,K时,3种不同环境压力下的液滴蒸发时间分别降低了31.55%,、32.25%,和34.73%,.此外,还发现液滴的初始温度越高,其出现超临界散射光斑时的液滴直径越大,出现时间越早.(本文来源于《燃烧科学与技术》期刊2016年03期)
金仁瀚,刘勇,朱冬清,冯志鹏,王锁芳[4](2015)在《初始直径对单液滴破碎特性影响的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得均匀横向气流中单液滴变形、破碎特性,采用高速摄像机对液滴的变形、破碎过程进行了测量.通过试验获得了液滴初始直径对液滴破碎模式、变形时间、变形与破碎总时间、无量纲索太尔平均直径的影响.在试验设计工况下所得结果表明:液滴破碎临界韦伯数随液滴初始直径的增加而增加;液滴初始直径增加使得液滴由单一的破碎模式转变成多种破碎模式共生的混合型破碎模式;相同韦伯数下,在初始直径尺寸较大的区域液滴变形时间、变形与破碎总时间都比尺寸较小的区域要大,变形时间随韦伯数增加呈先减小后不变的线性变化关系,而变形与破碎总时间随韦伯数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线性变化关系;液滴初始直径对无量纲索太尔平均直径的影响能力要强于气液初始相对速度对其影响.(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李栋,陈振乾[5](2013)在《超声波瞬间雾化结霜初始阶段液滴的可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超声波抑霜新方法。对频率20kHz,功率50 W的超声波作用下铝表面液滴的动态行为进行了可视化观测。记录了超声开启瞬间液滴变形-铺展-雾化的全过程。试验结果发现,超声作用时,铝表面上的液滴首先产生剧烈扰动,继而变形、铺展。当液膜厚度减小到一临界值时,液滴瞬间雾化。超声机械作用产生的界面剪切力以及空化作用产生的高压冲击分别可能是诱发液滴变形和雾化的主要因素。结果初步表明,高频超声振动能够瞬间除去铝平板表面作为结霜初始阶段的液滴,为冷表面有效抑霜提供了可能。(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3年11期)
谭星,蔡超,李劲风[6](2012)在《不同湿度及初始浓度MgCl_2液滴下Al-Mg-Si合金的腐蚀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开尔文探针研究了相对湿度(RH)为33%,75%以及88%时,Al-0.63Mg-0.28Si合金在不同初始浓度MgCl2液滴作用下的腐蚀行为。阴极氧还原极限电流大小取决于气氛RH和MgCl2液滴的初始浓度。在RH=33%气氛中,合金表面主要发生亚稳孔蚀。在气氛湿度为RH75%及RH88%时,初始浓度为0.1及0.3M时,电位基线缓慢下降了几百毫伏并在较低电位值维持稳定,此时发生稳定丝状腐蚀生长。稳定腐蚀的起始时间取决于气氛RH和液滴的初始浓度。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或气氛RH的降低,阴极极限电流值减小,难以发生稳定腐蚀。稳定腐蚀的位置(液滴外部或/和液滴内部),不仅仅取决于阴极极限电流,还取决于气氛RH。(本文来源于《中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2-07-14)
唐晓,王佳,李焰[7](2010)在《海洋大气腐蚀初始阶段微液滴体系的微区电化学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扫描Kelvin探针、扫描振动电极等方法表征了A3钢表面NaCl液滴覆盖下的微区电化学分布特征,结果证实氯化钠液滴下碳钢表面的电位分布和电流分布是不均匀的,中心为阳极区,边缘为阴极区。液滴中心和边缘阴阳极电位相差0.4V,阴阳极电流相差0.9μA/cm2。氯化钠液滴下(本文来源于《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0-08-15)
宋天一,兰忠,马学虎[8](2010)在《初始冷凝液滴尺寸分布的分子团聚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Initial dropwise condensation of moist air on a hydrophobic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AM)surface was investigated with a high speed camera and a microscope.The transient initial droplet size distribution and the growth of micro-droplets by direct condensation on the surface without coalescence were analyzed from the concept of molecular clustering.Based on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nucleation of dropwise condensation,a molecular clustering physical model was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state of steam molecules in the bulk steam phase before condensing on the cooled surface.(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夏松柏,穆春丰,刘天庆,张庆瑜,陆巧羽[9](2009)在《蒸汽冷凝初始液滴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蒸汽在过冷表面进行滴状冷凝时的初始液滴形成机理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应用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两种方法对水蒸气冷凝前后镁表面上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了检测,发现冷凝后镁表面上氧含量明显增加,而且随着过冷度和冷凝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为了深入分析氧含量的增加是整个表面都反应造成的还是仅局部反应导致的,建立了镁与凝液反应的动力学关系,并推算出初始液滴所占面积分率远小于1的结果.同时电子探针的扫描检测结果证明氧元素在镁表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凝液所占面积分率的图像处理结果与动力学计算结果相吻合.因此,初始形成的冷凝液仅在表面的局部区域产生,不是以薄液膜的形式覆盖表面,即滴状冷凝初始液滴的形成机理在纳米尺度下符合固定成核中心假说.(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穆春丰[10](2008)在《表面特征对滴状冷凝初始液滴的形成及传热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滴状冷凝初始液滴形成机理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从形成新相的热力学计算可知,初始液核的尺寸应该在纳米尺度,所以要彻底解决这个难题,必须在纳米尺度上对初始冷凝过程进行研究。由于目前的仪器设备尚不能在线观察到纳米尺度液滴初始形成的过程,所以本文采用间接的方法来实现这个过程。以能与热水(冷凝液)反应的镁表面作为冷凝表面,在实验中通过控制过冷度和冷凝时间来实现水蒸汽在镁表面的初始冷凝。由于镁与冷凝液反应后必然会留下产物“痕迹”,可以事后应用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分析冷凝前后试件表面化学成分及其分布的变化,用于推断蒸汽的初始冷凝状态是核状还是薄膜状。本文首先以机械抛光和磁控溅射两种方法制备镁表面,用原子力显微镜检测两种方法制备的冷凝材料表面的形貌和粗糙度,结果表明机械抛光表面粗糙度在几百纳米左右,磁控溅射所得镁膜表面平均粗糙度小于23nm。通过电子探针检测磁控溅射制备的镁膜厚度为21μm,这说明衬底完全被镁覆盖。由于初始液滴的尺寸在纳米级,所以对冷凝材料表面的光洁度要求很高,因此,磁控溅射法制备的镁膜适宜作为本实验用的冷凝表面,并能满足冷凝实验后电子探针面扫描的要求。进而在初始冷凝实验中,通过控制过冷度和冷凝时间来实现镁表面初始冷凝液核的形成,然后利用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初始冷凝后镁表面上氧元素的含量随着过冷度和冷凝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且氧元素在表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两种方法所检测的得结果基本吻合,充分说明了本研究方法和结果的可靠性,即凝液与镁表面反应所留下的“痕迹”能真实的反应初始凝液的形成状态。因此,本研究的结果一致表明,初始凝液只在部分区域、而不是在整个冷凝表面形成,并且得到初始液核的尺寸在3到10纳米,从而首次在纳米尺度上证实滴状冷凝初始液滴形成的机理符合固定成核中心假说。之后,鉴于滴状冷凝表面的传热性能与表面几何结构特征有密切联系这一事实,而前人尚未研究滴状冷凝初始液核数与材料表面形貌之间的定量关系这一现状,本文进一步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不同磁控溅射条件下制备的镁膜表面的形貌图象,运用分形理论对镁膜表面冷凝前表面形貌的复杂程度进行量化研究,选用差分计盒维数法计算镁膜表面冷凝前表面形貌的分形维数。然后在相近的冷凝条件下,通过控制过冷度和冷凝时间而实现水蒸汽在这些镁膜表面的初始冷凝,再应用电子探针分析冷凝前后试件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运用数字化图象处理技术对冷凝后镁膜表面上的氧元素分布图进行分析,从而获得表面上的液滴成核密度,并关联出冷凝材料表面形貌特征与滴状冷凝成核中心密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关联结果表明,冷凝试件的表面形貌特征对滴状冷凝的成核密度有较大影响,其分形维数不同,冷凝后镁表面初始液核数也不同。同时理论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冷凝表面的分形维数越大,相应的滴状冷凝热通量也越大。最后,针对液固界面相互作用对滴状冷凝传热的影响,以液滴数平衡概念为基础,考虑表面形貌和表观接触角对冷凝传热的作用,建立了新的滴状冷凝传热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表面形貌和表观接触角对滴状冷凝传热均有很大影响。在相同过冷度下,表面分形维数越大,成核中心密度越大,热通量也越大,随着过冷度的增加,分形维数对成核中心密度和热通量的影响更加明显;相同半径液滴的传热速率随接触角的改变而有明显变化,并且均存在适宜接触角使该尺度的液滴传热量达到最大。从单个液滴传热分析得到,对于半径小于1微米的单个液滴,其适宜接触角随着液滴半径的增加而略有减小,但变化极不明显,均在120度左右。液滴半径等于1微米时,适宜接触角为119.1度。但当液滴半径大于1微米后,对应的适宜接触角开始随液滴半径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对于考虑了表面液滴脱落的动态滴状冷凝过程,整个冷凝表面的热通量仍随接触角而变化,并且对应热通量最高的适宜接触角为87.6度。本文从传热学角度分析和证明了滴状冷凝传热过程并不是接触角越大越好。(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8-03-20)
初始液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含活性剂液滴在预置液膜上铺展过程中形成的指进现象,基于润滑理论建立的液膜厚度和活性剂浓度演化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初始条件下的指进特性,并利用分形维数分析了指进现象的非线性特征。研究表明:液滴铺展过程中,在液滴底部液膜最薄区产生指进现象;随预置液膜厚度增加,铺展范围扩大,指长缩短;随初始活性剂浓度降低,铺展范围缩小,指长减小;增加毛细数,指长变短、手指密度减小,手指分叉程度也显着减小;指宽在铺展中后期呈现波动特征;增大预置液膜厚度或毛细数、降低初始活性剂浓度,均使指进现象的分形维数减少,即手指的分叉程度减弱,减小了铺展过程不稳定性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初始液滴论文参考文献
[1].夏溪,何成明,于德海,张鹏.初始静止液滴融合后的涡环诱导内部混合[C].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B).2017
[2].王媛媛,薛全喜,李春曦.不同初始条件下液滴铺展过程中的指进特征[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6
[3].靳乐,范玮,周舟,张晋,申帅.液滴初始温度对RP-3航空煤油超临界蒸发特性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6
[4].金仁瀚,刘勇,朱冬清,冯志鹏,王锁芳.初始直径对单液滴破碎特性影响的试验[J].航空动力学报.2015
[5].李栋,陈振乾.超声波瞬间雾化结霜初始阶段液滴的可视化[J].化工学报.2013
[6].谭星,蔡超,李劲风.不同湿度及初始浓度MgCl_2液滴下Al-Mg-Si合金的腐蚀行为[C].中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
[7].唐晓,王佳,李焰.海洋大气腐蚀初始阶段微液滴体系的微区电化学分布特征[C].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2010
[8].宋天一,兰忠,马学虎.初始冷凝液滴尺寸分布的分子团聚模型[J].化工学报.2010
[9].夏松柏,穆春丰,刘天庆,张庆瑜,陆巧羽.蒸汽冷凝初始液滴形成机理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
[10].穆春丰.表面特征对滴状冷凝初始液滴的形成及传热影响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