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地理论文_尚巧巧,王晶莹,宋倩茹

导读:本文包含了政治地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理,政治,政治地理学,关中,卜辞,渤海,扶余。

政治地理论文文献综述

尚巧巧,王晶莹,宋倩茹[1](2019)在《建国70年教育技术在中学文科课程中的应用模式演变研究——基于语文、历史、地理和政治课程标准的文本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建国后颁布的中学文科课程标准中的"教育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梳理出教育技术70年来应用于各学科的发展轨迹。进一步对教育技术在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应用特征进行归纳与剖析,并将这一历程划分为叁个阶段——视听媒体教学阶段、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阶段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教学阶段。基于此,总结出叁个阶段教育技术应用的不同目的,并归纳出以媒体技术为依托凸显阶段性功能、学科间应用的不均衡、缺乏教育技术应用效果的测评且先进手段滞后等特点。根据历史经验与新时代要求提出应用教育技术推动课堂结构的动态变革、借助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研究范式的演进和依托教育技术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的叁方面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小学电教》期刊2019年10期)

孙俊,武友德[2](2019)在《秦汉西南叁重格局族群政治地理空间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族群政治地理空间是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建构的主要内容。文章以秦汉西南地区为例,在讨论大一统态势下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建构过程的基础上,从边郡与内郡之分,"外徼"与"内徼"的影响两个层面上讨论了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建构的问题。研究认为,秦汉西南族群政治地理空间的建构既是一个以王朝国家为核心的扩展过程,又是一个以族群区分为核心的结构化过程,"华夷之辨"思想影响下的"巴蜀—内蛮夷—外蛮夷"叁重格局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在秦汉时期已经形成。(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MUHAMMAD,Khurshid,MOHAMMAD,Nafees,ABDULLAH,Khan,MEHMET,Somuncu,ASHFAQ,Ahmad,Khan[3](2019)在《社会政治地理和生态压力对传统牧业制度的影响综述(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Pastoralism is a viable socio-economic system-shaped by landless and agro-pastoral communities in many pastoral regions of the world. This system is mainly based on seasonal migration of pastoralists and their livestock herds between upland and lowland pastures. Traditionally pastoral activities mak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mountain livelihood subsistence, regional economies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However, the pastoralist's lifestyle and their economies are increasingly confronted to various socio-politic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stresses from the last few decades. Extensive literature reviewed on this subject with the aim to explore the current emerging challenges faced by pastoral communities in different pastoral regions. It has been revealed from literature that the prevalent socio-political and economic stress on pastoralism caused by modernization, insecure land tenure, integration of market economy, civil insecurities and pastoralist's exclusion in states policies while ecological stress on pastoral activities emerged with increasing focus on nature conservation in pastoral regions and climate change induced hazards and disasters. As a consequence of these challenges, pastoral households are abandoning livestock herding–as a traditional way of life and are in continuous transition to transform their pastoral practices and institutions. Thus, the attention and consultation of key stakeholders are needed toward pastoral resource development that improve and sustain traditional pastoral practices in a socio-politically and ecologically stressed environment of the world.(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期刊2019年10期)

刘佳琳[4](2019)在《“东不过江黄”:晚商周初王朝东界及其政治地理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书·贾捐之传》所言武丁、成王时"地东不过江、黄",是探讨晚商周初王朝东界的重要史料。江、黄当地处以海岱地区为主体的王朝"东域",而非淮水流域。江可能位于沂水附近,黄应该在淄水上游、今淄博淄川区一带。东部边界所区分的文化族属,无疑是中原商周文化与东夷文化,而江、黄的民族属性及活动地域,基本符合考古文化所反映的夷夏分布。作为东部边界的江、黄,与淮浦之江、黄,似皆从泰山南麓、汶水中游一带辗转迁徙而来。商周民族东拓,打乱了土着部族原有的政治地理格局。在这一族群分衍、迁徙过程中,沂水及其支流承担了重要的交通功能,实现泰沂地区与淮水流域的沟通。边界作为历史与地理结合的特殊地带,不同族群往来与迁徙十分活跃,使其人文地理结构具有较强的立体性与动态性。(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胡文彬[5](2019)在《秦统一的地理条件——论秦国崛起的政治地理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秦国崛起的主要因素包括政治和地理两个方面。政治方面:采用范雎的连横之策,创造有利于军事行动的政治环境;任用商鞅进行变法,调整生产关系,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地理方面:自然地理条件形成的天险优势;修建郑国渠与都江堰水利工程化不利为有利。(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19期)

李希光[6](2019)在《政治地理视角下的渤海国扶余府地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国建国229年,五京,十五府。以往学者对渤海政区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各个府址地望的考辩,但对渤海国各个京、府所设置的政治过程、政治目的的探讨涉及较少,而扶余府就是其中的典例。夫余~([1])最早为汉代东北地区古族名,后建夫余国,共历时近600年,至公元494年为勿吉所灭,后渤海国占夫余故地并建扶余府。渤海自建国始,就十分重视对扶余府的经营,作为渤海除五京外最重要的府之一,在层级上与渤海五京并列。扶余府的建置上承夫余国,下接辽黄龙府,后辽灭渤海,将扶余府改为黄龙府。扶余府的兴废更是见证渤海国的兴亡。所以弄清渤海国设置扶余府背后的政治地理过程与目的,以及考证出扶余府的具体位置,对复原渤海国鼎盛时期的政区面貌与厘清辽初政区地理变迁有重要意义。本文除去绪论外共分四章。绪论部分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材料运用和实地考察。第一章为“渤海国政治地理格局”,本章意在复原各时期渤海国的政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渤海国政治地理格局,并引出扶余府在渤海政区中所处地位。第二章为“渤海国扶余府的历史沿革与建置过程”,目的是论述扶余府的历史沿革,并复原扶余府形成的政治过程与设置的政治目的。第叁章为“渤海国扶余府地望考”,本章将在前两章论证的基础上对扶余府的地望进行考辩。第四章为“渤海国扶余府地望考”,本章将在前叁章论证的基础上对扶余府的地望进行考辩。(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期刊2019-06-01)

李龙[7](2019)在《地理术数与社会互动——《知识、礼俗与政治:宋代地理术的知识社会史探》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居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一般由两个部分或两个世界构成,一个是活着的世界,一个是死亡的世界。起初之时,活着的世界的重要性要大于死亡的世界。随着文明的发展,文化的产生,灵魂与信仰成为人类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存在,此时两个世界的区分、联络方式、空间安排成为重要的事情。南京师范大学潘晟教授以宋代为例,爬梳史料,深入思考,于2018年12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其新着《知识、礼俗与政治:宋代地理术的知识社会史探》。该书从知识(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保见[8](2019)在《《北魏政治地理研究》评介》一文中研究指出因经纳粹提倡,地缘政治学在二战后遇冷,成为政治正确的一部分,随同殃及政治地理学。但是,科学毕竟是科学,政治地理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与区域、自然环境关系为核心的学科,在20世纪60年代复苏。近些年来,随着国际局势的剧烈变动,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凸显,基于其自身的科学性,以及现实需要的考量,地缘政治学也不再与纳粹划上等号,再度被学界所接受,并注(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惟捷[9](2019)在《从卜辞“亚”字的一种特殊用法看商代政治地理——兼谈“殷”的地域性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商代王畿、"四土"与"内外服"问题,已有相当多的学者做过探讨,所得成果亦很可观。本文对殷墟YH127坑出土的一组特殊卜年卜辞进行对比,发现存在"亚"与四土在地域性质上相对的现象,由之配合传世文献、文字学以及考古材料的观照,进一步对此问题做意义上的梳理,指出在传统的内外服观念外,商代可能还存在一种对大邑商边缘的特定政治地理认识。此外,本文同时针对卜辞中的"殷"字进行探讨,对其地域性用法做出较为清楚的剖析。(本文来源于《中国史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马强[10](2019)在《唐宋关中政治变迁与感觉地理意象的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唐宋关中政治变迁与感觉地理意象地嬗变,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唐宋诗歌中关中及秦岭文化意象地变迁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认为,唐宋时期的关中地区经历了从帝都到"故都"的巨大政治变迁,唐宋诗歌中的关中地理意象也表露出迥然不同的文化感知:唐都长安既是帝国的国都所在,又是无数文人士子实现政治梦想的目标之地,因此有唐一代题咏长安的诗歌俯拾皆是,长安、关中题材的诗歌占有相当份量,以讴歌长安及关中平原"帝王州"恢弘气象、寄托举子科举入仕的政治梦想居多;宋代国都东迁,长安关中失去了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关中平原周秦汉唐时代的大量历史遗迹每每触发宋代士人伤时感世的心灵,宋代的长安访古诗,总有麦秀黍离的历史沧桑感。研究还认为,在唐宋诗中,秦岭在唐代是士大夫政治顺达或困顿的分水岭,在北宋是隐士文化的象征,到了南宋,则成为爱国人士北伐抗战、恢复中原的地理象征。分析,对于认识一个具有重要政治地理意义的传统政治中心地区历史地位与文化意义的嬗变无疑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政治地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族群政治地理空间是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建构的主要内容。文章以秦汉西南地区为例,在讨论大一统态势下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建构过程的基础上,从边郡与内郡之分,"外徼"与"内徼"的影响两个层面上讨论了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建构的问题。研究认为,秦汉西南族群政治地理空间的建构既是一个以王朝国家为核心的扩展过程,又是一个以族群区分为核心的结构化过程,"华夷之辨"思想影响下的"巴蜀—内蛮夷—外蛮夷"叁重格局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在秦汉时期已经形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治地理论文参考文献

[1].尚巧巧,王晶莹,宋倩茹.建国70年教育技术在中学文科课程中的应用模式演变研究——基于语文、历史、地理和政治课程标准的文本分析[J].中小学电教.2019

[2].孙俊,武友德.秦汉西南叁重格局族群政治地理空间的建构[J].贵州民族研究.2019

[3].MUHAMMAD,Khurshid,MOHAMMAD,Nafees,ABDULLAH,Khan,MEHMET,Somuncu,ASHFAQ,Ahmad,Khan.社会政治地理和生态压力对传统牧业制度的影响综述(英文)[J].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2019

[4].刘佳琳.“东不过江黄”:晚商周初王朝东界及其政治地理格局[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5].胡文彬.秦统一的地理条件——论秦国崛起的政治地理因素[J].文教资料.2019

[6].李希光.政治地理视角下的渤海国扶余府地位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9

[7].李龙.地理术数与社会互动——《知识、礼俗与政治:宋代地理术的知识社会史探》评述[J].地理学报.2019

[8].张保见.《北魏政治地理研究》评介[J].地理学报.2019

[9].张惟捷.从卜辞“亚”字的一种特殊用法看商代政治地理——兼谈“殷”的地域性问题[J].中国史研究.2019

[10].马强.唐宋关中政治变迁与感觉地理意象的嬗变[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9:华北靖康元年平原运河景观年(公...纽约都市圈主要核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一阳中山市南朗镇用地综合分析示意医资...中国政治地理的黄金叁角形南宋政治地理格局1.1"地理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义献...

标签:;  ;  ;  ;  ;  ;  ;  

政治地理论文_尚巧巧,王晶莹,宋倩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