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寒光[1]2003年在《基于WEB课件发布平台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网络教学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技术,来协助时空分离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交互活动和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基于Web的课件是多媒体课件与Web技术的结合,是未来多媒体课件的主要形式,也是将来发展网上教学的一个资源基础。本文对现代网络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一种新型基于Web课件发布平台模型,并给出动态规划的原理、公式和方法。该模型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针对教师,提供一个教学管理子系统;另一部分针对学生,提供一个远程学习子系统。在教学管理子系统中,专家和教师把外界知识抽象为层次型的元数据,并通过课件着作工具制作并发布课件。在远程学习子系统中,学生点播课件进行学习,然后通过测试建立学习模型。依据基于Web课件发布平台模型,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北京化工大学课件发布系统——BUCT-CWIS原型系统。BUCT-CWIS原型系统采用UML表示法进行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该系统基于Java技术和XML技术,采用多层体系结构,利用HTTP协议隧道技术实现客户机与服务器通信,提供基于Java GUI的用户界面实现知识点提取与管理、课件制作与发布、试题录入与管理等教学管理系统。同时,该系统提供基于浏览器的远程网络学习系统,采用科学评价模型及全局动态规划,实现交互式、个性化的教学。该系统还定义了一套基于XML的课件表示方法,并提供自动生成和简化发布课件的方案。BUCT-CWIS原型系统解决了传统网络教学系统中课件制作难、课件格式不统一、个性化的网络教学以及教学资源的保存与积累等问题。
王骁[2]2006年在《基于Web的课件开发与发布平台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教学是利用计算机手段和网络技术,协助时空分离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活动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e-Learning发展的趋势。基于Web的在线课件系统是未来多媒体课件的主要形式,也是将来发展网上教学的一个资源基础。 本文对现代网络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一种新型基于Web的课件开发与发布平台模型,并给出动态规划的原理与方法以及一套智能组卷算法。该模型包括叁大部分:一部分针对教学,提供一个从制作到发布完整的在线教学系统;一部分针对测试,提供一个自动考试系统;最后一部分针对管理,提供一个平台支持系统。在教学系统中,专家和教师把外界知识抽象为层次型的元数据,并通过平台接口制作并发布课件,学生通过浏览器对课件学习。在考试系统中,系统根据算法自动生成试卷,学生通过测试建立个人学习模型。依据基于Web课件开发与发布平台模型,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北京化工大学课件生成平台——BUCT-CWIS系统。 BUCT-CWIS系统采用UML工具进行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该系统基于微软公司最新的.Net技术体系,以当前最流行的C#为实现语言,通过Web Forms模式实现逻辑层、数据层及表示层分离的多层结构,解决了将形式与内容相分离的问题,通过ASP.NET技术实现系统,通过
车巍[3]2010年在《基于智能Web的课件发布平台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逐渐成为学生获取相关知识和辅助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他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相结合,协助教师对学生在时空分离的情况下共同完成教学活动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并且有逐步替代传统教学(即课堂式面授教学)的趋向。本文对现代的网络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一些研究,并且提出一种新型的综合智能web网络教学课件开发与发布平台模型的构想。这个平台采用动态网络开发技术以及一套智能的算法。智能式web课件系统不仅要包含:讲课,重点难点的讲解,错误分析,答疑,测验等教学功能,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教学资源,还要有控制、跟踪、分析、智能导航、教师资源管理,学生资源管理等功能。该平台系统包括叁大部分:一是针对教学,即提供一个从制作到发布的完整在线教学系统;二是针对学习成果,即测验,对错分析,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检测的系统平台;叁是针对管理,本文在这里可以用论坛的方式,方便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上的交流和问题解答。在教学系统中,教师可以把较为全面的知识抽象为层次性的元素,通过平台接口制作及时的发布成为课件样式,学生可以通过浏览的方式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在考试系统中,系统会随机从题库中抽取难度不同的试题组成试卷,学生可以通过测试做针对性较强的练习,从而建立自己个人的学习模型,在管理系统中,学生可以随时针对自己所需向专家或者教师进行提问,这样可以使教师进行一对一的针对辅导,也可以和具有相同问题的同学进行交流,集思广益,从更多的角度解决问题。Zyjjxy-kj(职业技术学院-课件教学平台)课件开发平台采用jsp和uml工具进行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该系统基于微软公司的.net和sun公司的java技术体系,以当前最流行的c#和jsp为实现语言,通过web模式实现逻辑层、数据层和表示层的多层结构,解决了形式和内容分离的问题,通过jsp技术实现网上发布系统,通过.net技术对数据库进行访问与操作。Zyjjxy-kj系统解决了传统网络教学系统中课件格式不统一,制作难,个性化不突出以及教学资源缺乏多元化,无法及时保存和积累等问题。
张玉峰, 徐礼华[4]2008年在《基于Web和VRML技术的土木工程结构系列课程CAI多媒体课件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武汉大学教改课题"基于Web和VRML技术的土木工程结构系列课程CAI多媒体课件的研制"研究成果的总结。文中阐述了当前CAI课件的现状,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及其特点与应用前景,指出了基于虚拟现实和网络技术是现阶段多媒体课件发展的方向。在分析了土木工程结构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基于Web和VRML技术开发了"混凝土结构"、"水工混凝土结构"、"建筑结构抗震"、"高层建筑结构"等四门课程的多媒体网络课件,介绍了这些课件的功能特点。
何银[5]2006年在《高一地理课件元素优化组合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关键在于课件,传统的单机版课件由于固化了教学内容和模式,已不能很好的适应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随着各级各类学校校园网的兴建,能运行于网络的网络课件因其高度的模块化,灵活性强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广大一线教师而言,在网络课件的设计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在于一缺素材,二缺技术。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HTML语言设计可更新网络课件的理念。以高一地理网络课件《地质灾害及其防御》为例进行网络课件设计制作。首先,把经各种途径获得的课件元素优化后采用Asp+Access数据库的方式管理,以便检索;其次,进行前期分析,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论为指导,结合教师的教学设计,利用HTML把课件元素组装起来,构成一个包含多媒体教学信息的HTML文件,再用FLASH读取XML作为导航,将许多这样的HTML文件有机的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大型的网络教学软件(网络课件),使教师用它可以灵活地组织教学,学生用它可以灵活地选择学习,与“教无定法,学无定法”的规律相适应。使用者通过修改XML文档,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对象的不同灵活构建出个性化的教学软件。为进一步提高软件质量,不断逼近教学设计目标,研究者采用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网络课件质量进行有效的判断和决策,并通过教育实验检验这种课件制作模式的效果,结果实验班和控制班前测成绩无显着性差异(p=0.804>α=0.05),后测成绩有显着性差异(p=0.02<α=0.05),实验班后洲平均成绩高于控制班,说明采用网络课件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HTML的可更新网络课件的设计制作方式,对基础教育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中设计制作网络课件具有一定启示和借鉴作用。
郝坤[6]2003年在《基于XML的课件资源规范化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现代远程教育的迅速发展对课件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课件由于缺乏相应标准的约束和指导,阻碍了课件的共享与重用,使重复开发、资源浪费等现象日益突出。因此,对传统课件进行符合相关标准的规范化处理,实现课件资源共享与重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用意义。本文研究了远程教育领域的主要规范IMS(Instructional Management System)和CELTS(Chinese e-Learning Technology Standardization),探讨了IMSCELTS的两个重要机制:学习对象元数据和内容包装,以及如何通过该机制实现课件共享与重用,分析了传统课件存在的缺点,指出要实现课件的共享与互换,就必须遵循IMSCELTS规范。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XML的课件资源规范化模型,该模型以IMSCELTS规范为目标,针对目前大量存在的非标准课件,充分利用XML技术,分别从课件资源元数据标识和课件内容包装两个方面来实现课件资源的规范化。最后,设计实现了系统原型,并将规范化后的课件应用于符合IMSCELTS规范的第叁方学习管理系统(LMS)之中,验证其可重用性与可共享性。
参考文献:
[1]. 基于WEB课件发布平台的研究与实践[D]. 王寒光. 北京化工大学. 2003
[2]. 基于Web的课件开发与发布平台的研究与实践[D]. 王骁. 北京化工大学. 2006
[3]. 基于智能Web的课件发布平台的研究与实践[D]. 车巍. 电子科技大学. 2010
[4]. 基于Web和VRML技术的土木工程结构系列课程CAI多媒体课件的研制[C]. 张玉峰, 徐礼华.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 2008
[5]. 高一地理课件元素优化组合的研究与实践[D]. 何银. 云南师范大学. 2006
[6]. 基于XML的课件资源规范化的研究与实践[D]. 郝坤. 重庆大学.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