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增韧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环氧树脂,橡胶,聚氨酯,聚丙烯,相容性,聚苯乙烯,弹性体。
增韧改性论文文献综述
肖来辉,胡芳芳,王义刚,聂小安[1](2019)在《桐腈橡胶的合成及其对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桐油皂化水解产物桐油酸与丙烯腈乳液聚合制得桐腈橡胶(CEAA),通过红外和紫外光谱、凝胶色谱及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CEAA增韧环氧树脂并经甲基四氢苯酐固化后,对其力学和热力学性能以及断裂面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桐腈橡胶能够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改性环氧树脂的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吸收功分别提高了189%和167%,并在SEM图片中观察到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但未出现相分离现象。CEAA通过加入的柔性分子诱发塑性形变增韧环氧树脂,但改性环氧树脂的力学和热性能随CEAA含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本文来源于《热固性树脂》期刊2019年06期)
祝桂香,张伟,韩翎,许宁,计文希[2](2019)在《生物可降解脂肪芳香共聚酯PBST支链化增韧改性PLA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4-丁二酸、1,4-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为原料,自主研发合成了生物可降解脂肪芳香无规共聚酯——聚(丁二酸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以PBST为增韧改性剂,对脆性聚乳酸(PLA)进行了共混增韧改性研究,采用与直链PBST和支链PBST共混的方式,制备了强度韧性俱佳的PLA共混物。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扩链改性的PBST可与PLA在共混物界面更好的反应和相容,有效增容了两种聚合物材料,从而实现两种材料性能的最优化结合。(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彭文理,陈振斌,张文学,张云飞,徐人威[3](2019)在《聚丙烯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丙烯(PP)具有优异的机械、加工成型以及耐化学药品等性能,但它的冲击韧性较差,尤其在低温条件下脆性大,限制了它在某些对冲击韧性要求较高领域的进一步应用。综述了当前PP增韧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包括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并重点阐述通过结晶诱导PP生成β晶型增韧改性PP的方法。此外,针对PP增韧改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胡胜,侯一凡,王雄,张立基,朱玉琴[4](2019)在《橡胶与弹性体增韧改性聚丙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橡胶、弹性体对聚丙烯(PP)进行增韧的机理出发,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PP/橡胶与PP/弹性体二元共混物及其叁元共混物。综述了采用具有不同结构的橡胶与弹性体、相容剂增容共混物以及无机材料协同弹性体对PP进行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同时也从共混加工工艺上对橡胶与弹性体增韧PP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并对今后国内外增韧改性PP提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合成树脂及塑料》期刊2019年05期)
陈杨杰,张雄飞,卢小莲,乔露,蒋琳琪[5](2019)在《混凝土裂缝修补材料环氧树脂的聚氨酯增韧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氧树脂胶粘材料因其脆性大、耐冲击性差而限制了其作为混凝土裂缝修补材料的应用。聚氨酯是一类具有独特的叁维网络状结构的高聚物。采用共混法,通过侧链羟基反应,把聚氨脂的叁维网络结构连接到环氧树脂的侧链上去,以获得具有高韧性的改性环境树脂。首先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聚醚二元醇为原料合成了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预聚物,然后在氮气保护条件下,通过预聚物的-NCO基与环氧树脂E-51的-OH进行反应,获得了以聚氨酯为侧链的改性环氧树脂。并以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BDGE)为稀释剂,聚硫醇作为固化剂,制备得到室温快速固化且时间可控的改性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同时对固化胶粘材料的固化时间和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PU预聚物含量为15%,固化促进剂DMP-30的用量为3%,改性环氧树脂与固化剂聚硫醇的配比为1∶1时,增韧改性效果最佳,抗拉强度达到了49.9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了140%,且固化胶粘物其他力学性能提升也非常明显,固化时间根据固化促进剂DMP-30的用量可以控制在30 min~2 h之间,可以满足不同施工要求。随着PU预聚物用量的增加,固化产物的热稳定性先增加后降低,当PU预聚物用量为15%时,改性环氧树脂热稳定性最高。(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胡宽,江海,黄冬,刘畅,张坤玉[6](2019)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与氯醚弹性体协同增韧改性聚乳酸多元共混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来源于可再生资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和氯醚橡胶(ECO)作为聚乳酸(PLA)的增韧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LA/PBS/ECO叁元共混体系。动态力学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ECO促进了PBS和PLA之间的相容性。力学性能测试表明,ECO与PBS可实现对聚乳酸基体的协同增韧:PLA/PBS/ECO(70/20/10)显示出最优的拉伸性能,断裂伸长率高达270%; PLA/PBS/ECO(70/10/20)的冲击强度提高至23. 7 k J/m2,是纯聚乳酸的12倍。结合形态结构和冲击断面形貌分析表明ECO的存在可起到增容/增韧双重作用,与柔性PBS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有效改善聚乳酸材料的韧性。我们的研究表明,构造PLA-柔性生物聚酯和生物基弹性体多元共混体系是一种获得高性能生物基材料简单高效的手段。(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9年09期)
李绪东,陈娜,刘宇盖,李小慧[7](2019)在《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国内外对于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了采用橡胶弹性体、纳米粒子、热塑性树脂、液晶高分子增韧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类增韧方法的机理和结果,展望了环氧树脂增韧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物理分册)》期刊2019年09期)
陈杨杰,张雄飞[8](2019)在《聚氨酯增韧改性环氧树脂作为混凝土裂缝快速修补材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氧树脂的脆性是限制其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为了增强环氧树脂的韧性,该文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聚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端基为-NCO基的聚氨酯预聚物,在氮气保护下与环氧树脂E-51进行共混反应,得到了聚氨脂改性的环氧树脂,以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BDGE)作为稀释剂,聚硫醇作为固化剂,得到了室温快速固化的改性环氧树脂裂缝修补材料。结果表明:聚氨酯预聚物(PU)含量为15%,改性环氧树脂与固化剂聚硫醇的配比为1∶1时,增韧效果最好,同时力学性能提升最为明显,样品伸长率达到了140%,抗拉强度达到了49.9MPa。而且,随着PU预聚物用量的增加,改性环氧树脂的固化物热稳定性先增加后降低,PU预聚物用量为15%时,改性环氧树脂热稳定性达到最大值。同时,实现了室温条件下,固化时间可以控制在30min~2h任意调控。(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9年04期)
吴中伟,虎龙,刘元坤,王瑞岭[9](2019)在《阻燃HIPS增韧、增强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PPO、超细SEBS及短切芳纶纤维对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进行了增韧、增强改性,当PPO含量为10%~20%时,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化明显,当添加量为20%时,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优,同时,PPO有利于材料的阻燃,在材料表面加速脱水炭化,形成隔绝空气的凝聚相,从而抑制燃烧的蔓延;超细SEBS满足HIPS增韧的最佳尺寸,含量为15%时,力学性能最优;随着短切芳纶纤维的添加,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先降低后增加,而拉伸强度不断增加,当含量为10%时,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动态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复合材料的低温力学性能明显优于纯HIPS。(本文来源于《塑料》期刊2019年04期)
方克洪,孟运东,潘子洲[10](2019)在《聚氨酯微粒增韧改性环氧基层压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酚醛环氧/线型酚醛固化体系在印制电路用层压板材料中韧性较差的问题,采用聚氨酯微粒对该固化体系进行分相增韧改性,并对其增韧效果及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氨酯微粒对酚醛环氧/线型酚醛固化体系具有明显的增韧效果,而且对环氧固化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等影响较小,其增韧原理基本符合微粒分相增韧机理。(本文来源于《绝缘材料》期刊2019年08期)
增韧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1,4-丁二酸、1,4-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为原料,自主研发合成了生物可降解脂肪芳香无规共聚酯——聚(丁二酸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以PBST为增韧改性剂,对脆性聚乳酸(PLA)进行了共混增韧改性研究,采用与直链PBST和支链PBST共混的方式,制备了强度韧性俱佳的PLA共混物。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扩链改性的PBST可与PLA在共混物界面更好的反应和相容,有效增容了两种聚合物材料,从而实现两种材料性能的最优化结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增韧改性论文参考文献
[1].肖来辉,胡芳芳,王义刚,聂小安.桐腈橡胶的合成及其对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研究[J].热固性树脂.2019
[2].祝桂香,张伟,韩翎,许宁,计文希.生物可降解脂肪芳香共聚酯PBST支链化增韧改性PLA的研究[J].石油化工.2019
[3].彭文理,陈振斌,张文学,张云飞,徐人威.聚丙烯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19
[4].胡胜,侯一凡,王雄,张立基,朱玉琴.橡胶与弹性体增韧改性聚丙烯的研究进展[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9
[5].陈杨杰,张雄飞,卢小莲,乔露,蒋琳琪.混凝土裂缝修补材料环氧树脂的聚氨酯增韧改性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9
[6].胡宽,江海,黄冬,刘畅,张坤玉.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与氯醚弹性体协同增韧改性聚乳酸多元共混体系[J].应用化学.2019
[7].李绪东,陈娜,刘宇盖,李小慧.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研究进展[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9
[8].陈杨杰,张雄飞.聚氨酯增韧改性环氧树脂作为混凝土裂缝快速修补材料的研究[J].中外公路.2019
[9].吴中伟,虎龙,刘元坤,王瑞岭.阻燃HIPS增韧、增强改性[J].塑料.2019
[10].方克洪,孟运东,潘子洲.聚氨酯微粒增韧改性环氧基层压板的研究[J].绝缘材料.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