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船舶交管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船舶,电力系统,系统,海事,交直流,洋山,海事局。
船舶交管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彦[1](2019)在《临港新片区全新船舶交管系统启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王志彦)日前,运行长达15年的洋山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经过全新升级改造后,从小洋山岛上搬迁至临港陆域地区。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核心地带,启用全新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是上海海事局继船舶登记便利化、放开船舶法定检验之后的又一新举措(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9-09-16)
何易,沈高瀚[2](2019)在《临港新片区启用全新船舶交管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何易 通讯员沈高瀚)运行长达15年的洋山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经过全新升级改造后,于昨天从小洋山岛海事大楼搬迁至上海临港地区,上午10时正式启用。据洋山港海事局副局长郭锦春介绍,洋山船舶交通管理中心(洋山VTS)自成立运行以来,(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9-09-11)
吴本祥,张晓锋,徐国顺,陈亮,李耕[3](2019)在《船舶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接地方式对直流共模电压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船舶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中交流侧故障引起直流共模波动的问题,首先通过将不控整流桥转换成开关函数,对常见的叁种系统拓扑结构故障回路进行了简化;然后,分析了在故障下发电机中性点接地电阻值对直流单极电压波动的影响,得出了不同拓扑结构下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依据;最后,运用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该结论的正确性,为接地方式的综合选定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海军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欧阳黎[4](2018)在《船舶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网络重构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电力系统是用于船舶电能生产、转换、输送和使用等全部装置的总和。随着船舶电力系统的发展,其网络结构越来越繁杂。军用船舶电力系统在使用时由于受到袭击或操作失误等造成的设备损坏、发电机、母线或其他重要设备发生故障或出现非正常运行情况,可能会使得系统的重要负荷失电,影响船只的战斗及航行安全。所以,船舶在发生故障时必需尽快地实施供电系统的网络重构,保证重要负荷供电。本文首先介绍了船舶电力系统网络重构的研究意义和背景,分析了国内外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整理了电力系统网络重构的模型和方法,梳理了综合船舶电力系统的发展概况,列出了系统负荷的分类情况及其特点,最后展示了船舶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然后对船舶电力系统网络重构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和优化方法,总结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目前所取得的优秀研究成果也总结了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本文研究的重难点提出了研究思路。接着,本文针对直流区域式船舶电力系统(ZEDS),考虑了船舶电力系统负荷的叁种重要性分级,以最大限度地恢复负荷供电和尽可能减少开关操作次数为目标,且各个子目标的权重由层次分析法(AHP)得到,将多个目标进行了综合统一,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混合整数非线性优化模型。并将所提出的方法运用到两个故障算例中。本文的网络重构均采用通用数学建模系统(GAMS)软件进行优化求解,避免了对于优化算法的选择。算例分析的结果检验了所提出的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基于上述提出的优化目标函数,对交直流混合区域式船舶电力系统也进行了网络重构的分析研究;在约束条件方面,考虑到该系统含有部分的交流线路和负荷而加入了潮流约束,为了减少优化计算量,缩短计算时间,本文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化潮流计算模型的网络重构方法,该方法运用于叁种故障情况下的算例中,GAMS软件给出了优化求解结果算例分析方结果表明所用方法能够保障重要负荷的供电,同时比较了其他文献类似算例的优化重构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重构时间和效率。(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4-20)
兰海,刘长庆,曹融,孟杰,文书礼[5](2016)在《船舶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短路计算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船舶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的优越性越来越突出。为实现船舶交直流混合系统短路计算与仿真,文中以VC++6.0为平台编写软件程序,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以模型为基础、以数据库为支撑,在已建立的船舶电力系统仿真平台基础上,通过分析计算各个电流源提供的短路电流,实现了船舶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任意点短路的可视化仿真计算,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该方法具有实际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董宗然,林焰[6](2016)在《船舶布管系统的结构设计及自动化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船舶管路自动布置问题,提出一种可扩展、模块化的软件结构,并给出软件系统的应用流程。通过对布置空间做预处理以减小问题规模,以Lee算法和禁忌搜索算法为例说明了生成管路和确定布管顺序的方法。对Lee算法做适应性修改,使其适合于叁维管路生成且满足布置约束,结合船舶管路布置特点,为禁忌搜索算法设计解的通用形式、评价方法、禁忌策略和邻域结构,提高了算法的适应性、速度和收敛效果。通过实例验证了自动布置方法的有效性,并给出了对禁忌搜索算法的配置建议。(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16年03期)
朱庆猛,邓勇,胡晓惠[7](2014)在《基于时空数据库的船舶损管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船舶管理系统设计问题的研究中,由于船舶系统的日益复杂化,传统的损管信息管理方式难以准确掌控全船情况,导致损管资源调度低效。针对上述问题,将时空数据库技术与时空可视化技术引入船舶损管信息管理中,提出了基于二元组的适应于动态路网的损管资源调度算法,通过对船舶系统进行时空建模,采用二元组方式描述路径权值,并依据路径必须经过关键节点集合的特点,对路网进行剪枝,降低路径规划中节点访问数量。仿真结果表明,与Dijkstra算法相比,改进算法时间性能平均提高35%,有效提升了损管资源调度效率,为船舶系统安全性提供了保障。(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4年09期)
胡卫东,周锋,刘敬贤[8](2012)在《船舶交管系统分频分区及监管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航运经济的快速发展,船舶交通流量不断增加,交通形式日趋复杂,造成VHF通信繁忙和拥堵,严重影响通信秩序和交通组织,给有效监管和优质服务带来诸多障碍。在借鉴目前国内外各港口分频分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VTS分频分区的主要影响因素、基本原则、方法及管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以天津港为例进行实例分析,效益分析结果表明VTS分频分区是实现VHF通信分流和各分区之间协调管理的最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航海》期刊2012年04期)
王家林,夏立,吴正国[9](2012)在《船舶交直流混合系统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船舶交直流混合系统潮流方程直接可解,研究了基于潮流直接可解的船舶交直流混合系统PMU优化配置方法。在分析船舶交直流混合系统的结构及其潮流计算数学模型特点的基础上,将系统划分为交流子系统和直流子系统,并得到满足不同工况下潮流方程直接可解PMU优化配置方案。以102节点典型船舶交直流混合系统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说明和验证,结果表明方法的正确性,可有效减少PMU配置数目,得到的PMU优化配置方案可为船舶交直流混合系统配置PMU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12年10期)
[10](2012)在《关于发布实施《秦皇岛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细则》等叁个交管细则的通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秦皇岛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细则》、《唐山京唐港区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细则》和《沧州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细则》已于2012年2月14日经海事主管机关修订后重新发布,并定于发布之日起正式施行。 附件1:《秦皇岛船舶交通(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报》期刊2012-03-19)
船舶交管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记者何易 通讯员沈高瀚)运行长达15年的洋山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经过全新升级改造后,于昨天从小洋山岛海事大楼搬迁至上海临港地区,上午10时正式启用。据洋山港海事局副局长郭锦春介绍,洋山船舶交通管理中心(洋山VTS)自成立运行以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船舶交管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王志彦.临港新片区全新船舶交管系统启用[N].解放日报.2019
[2].何易,沈高瀚.临港新片区启用全新船舶交管系统[N].文汇报.2019
[3].吴本祥,张晓锋,徐国顺,陈亮,李耕.船舶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接地方式对直流共模电压影响研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9
[4].欧阳黎.船舶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网络重构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8
[5].兰海,刘长庆,曹融,孟杰,文书礼.船舶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短路计算与仿真[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6
[6].董宗然,林焰.船舶布管系统的结构设计及自动化算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6
[7].朱庆猛,邓勇,胡晓惠.基于时空数据库的船舶损管系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4
[8].胡卫东,周锋,刘敬贤.船舶交管系统分频分区及监管模式[J].中国航海.2012
[9].王家林,夏立,吴正国.船舶交直流混合系统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方法[J].电网技术.2012
[10]..关于发布实施《秦皇岛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细则》等叁个交管细则的通告[N].中国水运报.2012
论文知识图
![移动VTS仿真系统框图](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1111345.nh0014&suffix=.jpg)
![VTS水域船舶航行风险评价指标体](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ZGHH2010030140001&suffix=.jpg)
![船舶航行安全保障构成](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203572&suffix=.jpg)
![基于AIS的VTS系统的工作模式](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ZGHJ2002120020210001&suffix=.jpg)
![索引索引](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n20081000220403_01&suffix=.jpg)
![索引索引(1)](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n20050100550674_00&suffi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