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印发《青海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邓彩霞[1](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王巍[2](2020)在《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地震分级应急响应机制经过2008年8级汶川地震、2010年7.1级玉树地震、2013年7.0级芦山地震、2017年7.0级九寨沟地震等大地震的实践检验和经验总结得到不断完善。每次地震后对本次应急响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能力评价对各级政府和部门来说都很重要。然而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指出应该对地震应急响应哪些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以及如何进行评价?因此,本文立足地震应急响应阶段,提出构建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提供评价方法,这对于提升地震应急响应能力、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倒逼地震应急准备能力建设,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在文献回顾和多次国内外地震应急响应事件跟踪研究的基础上,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首个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的评价模型,探索了可用于它方评价的路径,可以对发生的重大地震灾害事件进行应急响应能力评价,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提出了重大地震灾害和应急响应能力的概念,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在构建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从响应主体的角度进行一级评价指标的划分,4个一级评价指标为政府应急响应能力、社区应急响应能力、救援力量应急响应能力、和群众应急响应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14个二级评价指标和48个三级评价指标。其次,在确定评价体系中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时,结合了大量的相关政策、法规、文献、及案例,首先明确了评价指标的内涵,再确定出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和计算方法,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在分析评价指标C1队伍响应能力时,结合在地震应急救援方面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关于《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地震响应标准工作程序》的标准初稿作为本研究的成果之一。再次,在修正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指标权重时,共进行了两次专家问卷调查工作,征求专家意见,第一次专家问卷调查得到499份反馈,根据反馈结果修正和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次专家问卷调查得到276份反馈,根据专家打分结果,运用SPSS软件和MATLAB工具计算了各级指标的权重。最后,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四次地震为例,利用本文所提供的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模型,具体评价了四次地震中的政府应急响应能力。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探讨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明确了继续研究的方向。
赵昆[3](2020)在《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震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财富越集中,人口越密集,地震灾害风险将更加凸显,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冲击与影响就越广泛。我国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灾害频发,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等一个个强致灾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创伤和损失。青海省地震呈现分布广、强度大、频度高的特点,地震灾害风险极大,因此开展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非常必要。本文以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为例,立足青海省情、震情,对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经验启示,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调研等形式,总结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现状,剖析了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体制不顺畅、机制不健全、管理能力不足、社会参与不够等问题,从机构改革不够彻底、保障措施仍需强化、重点工程亟需实施、公众素质有待提升等方面分析问题成因。结合公共管理理论,立足地震系统实际和本人工作实践,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强化过程管理、实施重点工程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十个方面完善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的意识和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赵娟[4](2019)在《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防震减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防震减灾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显着成效。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民族众多、生活环境相对艰苦、地震多发等因素的影响,青海的防震减灾示范创建进程较为缓慢且整体水平不高。并且国内外鲜有关于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的研究,特别是关于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的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基于此,有针对性的开展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研究,不仅可以填补国内对于这方面研究的空白,而且对于提高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水平乃至全省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防震减灾事业与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融合发展大有裨益。本文以青海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为着眼点,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综合调查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在对青海及全国防震减灾形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简要评析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据此找出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提升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提供借鉴,进而推动青海防震减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王豪[5](2019)在《福建省灾害救助管理体制及政策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人口密度增加,灾害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而福建省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每年均会遭受到台风、洪涝等海洋灾害袭击,并且发生频率高、危害程度大,据统计,福建省每年有约500万人遭受到不同程度灾害的侵袭。相对于常态下普遍性的社会救助来说,自然灾害因其不可预见性强、破坏力大、破坏范围广等非常态的特点,使得非常态下的灾害救助变得紧迫和艰巨。然而国内的学者目前大多研究的是常态下的救助,而对自然灾害下“灾民”这类特殊群体的灾害救助问题研究不足。另外,自然灾害的救助,所采取的特殊的救助标准、救助模式、救助立法与常态社会救助均有所差异,所以对灾害救助的研究能够弥补目前学术界在灾害救助方面的空缺。对福建省来说,一方面在应对防灾减灾救灾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政府包办、灾种分割治理的灾害救助管理体制在运行机制、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方面逐渐暴露出问题,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应对灾害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国家机构改革背景下,福建省于2018年11月6日成立了应急管理厅,对防灾减灾救灾的职能进行整合,以期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进而全面提升应急救援的协同性、整体性、专业性,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福建省当下的灾害救助管理体制进行梳理和政策优化,以适应新机构的改革,应对防灾减灾救灾的新形势,更好发挥应急管理厅的职责。本文从福建省灾害救助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入手,详细阐述了其管理基本制度、组织体系及职责、管理主要措施,进而分析得出福建省在灾害救助管理中存在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低、灾害救助工作重城轻乡、救助物资储备制度不完善、巨灾保险制度仍处于起步阶段、社会组织缺乏引导和监督的问题和原因。然后介绍了国外灾害管理体制先进国家在灾害救助管理中的特点以及成功经验的启示,结合福建省的实际情况,就强化福建省灾害救助综合管理机制、加快救助物资储备制度的完善、推动巨灾保险体系发展、政府应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灾害救助四个方面对福建省灾害救助的政策提出了优化意见。
徐凌玉[6](2018)在《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整体性保护策略》文中研究表明长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的建筑遗存,但由于长期受到自然侵蚀、人为破坏、管理不善等问题的困扰,遭到大规模破坏甚至快速消逝,其保存状况令人堪忧。目前,社会各界对长城文化遗产仍缺乏整体性认知,从“防御体系”概念出发的保护意识与保护策略付诸阙如,亟待采取措施,加强整体性保护研究与实践工作。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是由长城本体、屯兵系统、烽传系统与驿传系统共同构成的具有层次性、系统性、整体性的复杂防御体系。论文基于对明长城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认知,以军事防御体系为研究对象,对其整体性保护策略与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基于长城相关历史资料、资源调查数据、实地考察测绘成果等,运用GIS空间分析、数据处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明长城防御体系整体性保护所涉及的信息采集、价值评估、保护划界、修复策略、保护大纲编制等问题进行详细探讨。1)从空间人文视角,获取全面、真实的遗产信息,建构多层次、多维度的明长城防御体系基础信息系统,进行明长城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2)构建完整的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对其内在价值进行定性描述,对其保存价值进行等级评定,对其经济价值进行量化评估,详细制定评价内容、分类依据、评价标准、工作流程;3)从宏观层面上,提出基于历史分区层次性的跨区域的保护管理划界,和基于明长城防御体系系统性的保护范围界定方法;4)对明长城修复的理念与方法进行讨论,从微观层面上提出基于详细测绘与残损分析的长城修复设计方法;5)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总结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的总体原则,以河北地区明长城防御体系为例,从保护对象、价值评估、跨区域规划策略、系统性保护范围划定、保护修缮原则以及展示利用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提出明长城整体性保护策略,是现阶段长城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需求,研究成果为明长城保护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技术支持以及保护管理的重要依据。开展明长城防御体系整体性保护策略的研究,对加强长城真实性、完整性认识,完善长城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与方法,提升长城文化遗产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易长乐[7](2018)在《青海省地震应急准备体系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的发生具有不可预估性,当前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科技水平尚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到来。因此,需要尽可能做好相关应急准备,把一切损失降低到最小。从地震应急预案、体制机制、队伍、避难场所、物资准备、督查与演练、宣传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等方面对青海省地震应急准备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分析。
冯志峰[8](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雷雨[9](2018)在《武警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后勤应急保障能力研究 ——以武警XX总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种国际国内矛盾不断积累,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武警部队是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责任重大。开展武警部队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后勤保障研究,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武警部队后勤保障理论和方法,提高武警部队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武警部队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过程复杂,涉及面广,责任重大,相关后勤保障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对后勤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提出了很高要求,其研究与实践也具有很大挑战性。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武警后勤应急保障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结合武警青海总队实际,揭示了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后勤应急保障能力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其建设方向,之后,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问卷调查法,确定出了影响后勤应急保障能力的各项具体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实施改进建设提供了可靠依据。最后,为提高武警部队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后勤应急保障能力,从优化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指挥协调水平、加强后勤人才建设、加强后勤信息化建设、探索军警民融合保障以及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0](2018)在《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青海省2018年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青政办[2018]58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省国土资源厅《青海省2018年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2018年4月29日青海省2018年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省国土资源厅为做好2018年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青海省地质环境保护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全省地质灾害重大隐患分布情况,特制定本预案。一、2018年地质灾害引发因素和态势预测(一)引发因素。强降水及流水侵蚀仍是引
二、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印发《青海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印发《青海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灾害情景分析 |
2.1.2 农牧社区 |
2.1.3 社区减灾能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情景分析理论 |
2.2.2 危机管理理论 |
2.2.3 极值理论 |
2.2.4 复杂系统理论 |
2.3 研究设计 |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
2.3.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
3.2.1 气象致灾因子 |
3.2.2 地质致灾因子 |
3.2.3 生物致灾因子 |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
4.1.3 雪灾区域选择 |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
5.1.1 政府组织 |
5.1.2 社区组织 |
5.1.3 居民个体 |
5.1.4 社会力量 |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
7.1.1 研究结论 |
7.1.2 学术贡献 |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
附录5 |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
(2)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小结 |
1.3 选题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章节安排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本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地震灾害等级 |
2.1.2 地震应急响应阶段 |
2.1.3 应急响应能力 |
2.2 基本决策方法 |
2.2.1 头脑风暴法 |
2.2.2 德尔菲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3 现代综合评价方法 |
2.3.1 层次分析法 |
2.3.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2.3.3 数据包络分析法 |
2.3.4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
2.3.5 灰色综合评价法 |
2.3.6 几种比较新的综合评价方法 |
2.4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3.2 评价指标的类型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1 一级评价指标的确定 |
3.3.2 体系的初步构建 |
3.3.3 体系的修正 |
3.4 指标内涵和评价标准 |
3.4.1 政府应急响应能力 |
3.4.2 社区应急响应能力 |
3.4.3 救援力量应急响应能力 |
3.4.4 群众应急响应能力 |
3.5 小结 |
第四章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4.1 样本数据的分析检验 |
4.1.1 样本数据信度分析 |
4.1.2 样本数据效度分析 |
4.1.3 专家权威性和样本修正 |
4.2 构造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指标权重排序 |
4.4 结果分析 |
4.4.1 本文结论与原始数据的对比 |
4.4.2 样本筛选与分类对比 |
4.4.3 政府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实例分析 |
5.1 灾情回顾 |
5.2 四次地震政府应急响应情况对比 |
5.3 四次地震政府应急响应能力评价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1 第一次调查问卷内容 |
附录2 第二次调查问卷内容 |
附录3 标准草稿 |
附件4 第二次调查问卷结果原始数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3)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综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特色创新和应用价值 |
一、特色创新 |
二、应用价值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地震 |
二、地震灾害 |
三、风险 |
四、风险管理 |
五、灾害风险管理 |
六、综合灾害风险管理 |
七、地震灾害风险管理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理论 |
三、公共治理理论 |
第二章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现状 |
第一节 地震灾害风险环境背景 |
一、构造背景复杂 |
二、地震活动频繁 |
三、地震风险高 |
第二节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 |
一、中央机构改革 |
二、青海省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
一、省级层面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
二、市县层面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
第四节 地震灾害风险工作现状 |
一、法治建设稳步推进 |
二、业务体系逐步健全 |
三、工作保障得到强化 |
四、人才结构不断完善 |
五、风险防治突出特色 |
六、响应管理逐步明晰 |
第三章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
第一节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不顺畅 |
二、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
三、地震灾害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
四、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社会参与不够 |
第二节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机构改革还不彻底 |
二、保障措施仍需强化 |
三、重点工程亟需实施 |
四、减灾合力还未形成 |
第四章 国内外相关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和启示 |
第一节 国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
一、日本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
二、美国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
三、土耳其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
第二节 国内其他地区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
一、北京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
二、山东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
三、浙江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
四、国内其他典型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 |
第三节 国内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
一、国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
二、国内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
第五章 提高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
第一节 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地震风险管理机制 |
一、发挥专业主导作用 |
二、强化综合协调作用 |
三、加强协调配合作用 |
第二节 强化过程管理,健全地震风险管理体系 |
一、兼顾防、抗、救全过程管理 |
二、健全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
三、提升地震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 |
四、完善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实施重点工程,提升地震风险管理能力 |
一、通过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全面掌握隐患底数 |
二、通过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提高抗震防灾能力 |
三、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减灾实效 |
第四节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多元参与形成减灾合力 |
一、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加强能力建设 |
二、及时搭建参与平台,完善参与机制 |
三、推广地震巨灾保险,实现风险转移 |
四、创新减灾宣传教育,提升公众能力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一、不足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海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主题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主题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可能的贡献及不足 |
一、研究可能的贡献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防震减灾的概念及内涵 |
二、示范的概念及内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第二章 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现状 |
第一节 我国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概况 |
一、我国地震灾害形势 |
二、我国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现状 |
第二节 青海省防震减灾工作现状 |
一、青海省地震灾害形势 |
二、青海省开展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的基础和条件 |
第三节 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现状 |
一、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形式 |
二、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内容和要求 |
三、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效果 |
第三章 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效果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青海省特殊区位环境与条件的影响 |
一、地理环境因素 |
二、人文因素 |
第二节 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经济欠发达 |
二、经济发展不均衡 |
三、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 |
第三节 阶段性国家政策的影响 |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推进 |
二、地方的政策补充与完善 |
第四章 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示范创建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不完善 |
一、示范创建跟踪管理未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
二、示范创建量化指标和考评细则不完备 |
三、市县基础作用发挥有限 |
第二节 示范创建政策措施可操作性差 |
一、示范创建目标和定位不明确 |
二、示范创建政策措施缺少一体化设计 |
三、示范创建政策措施缺乏创新意识 |
第三节 示范创建覆盖广度、深度不够 |
一、示范创建主要政策措施仍停留地震局层面 |
二、示范创建经费投入和条件保障尚未形成长效机制 |
三、各地示范创建工作发展不均衡 |
第五章 解决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面临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政策制度和标准体系 |
一、制定规范的、常态化的跟踪管理制度 |
二、建立完备的量化指标和考评细则 |
三、充分发挥市县基础作用 |
第二节 提高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 |
一、找准定位,明确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目标 |
二、加强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政策措施顶层设计 |
三、结合实际制定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政策措施 |
第三节 拓展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的广度和深度 |
一、加强协调,充分调动各方力量 |
二、建立持续性的经费投入和条件保障机制 |
三、因地制宜的推进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福建省灾害救助管理体制及政策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简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灾害和自然灾害 |
2.1.2 社会救助和灾害救助 |
2.1.3 应急管理和灾害救助 |
2.1.4 管理体制 |
2.2 相关理论 |
2.2.1 政府职能理论 |
2.2.2 人权理论 |
2.2.3 治理理论 |
第3章 福建省灾害救助管理体制发展历程 |
3.1 福建省灾害救助管理基本制度 |
3.1.1 自然灾害救助预案体系发展历程 |
3.1.2 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管理办法发展历程 |
3.2 福建省灾害救助组织体系及职责 |
3.3 福建省灾害救助主要措施 |
3.3.1 灾害救助保险制度 |
3.3.2 灾害救助物资储备 |
3.3.3 社会组织参与灾害救助 |
第4章 福建省灾害救助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
4.1 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低、应急演练重形式 |
4.2 灾害救助工作重城轻乡 |
4.3 灾害救助主要措施不完善 |
4.3.1 巨灾保险制度仍处于起步阶段 |
4.3.2 救灾物资储备效益低 |
4.3.3 社会组织缺乏政府的引导和监督 |
第5章 国外灾害救助管理体制特点和启示 |
5.1 美国灾害救助管理体制特点 |
5.1.1 美国灾害救助法律、法规以及管理机构 |
5.1.2 美国州、地方政府灾害救助管理体系 |
5.1.3 美国灾害救助主要措施的特点 |
5.1.4 小结 |
5.2 日本灾害救助管理体制特点 |
5.2.1 日本灾害救助法律、法规以及管理机构 |
5.2.2 日本地方政府灾害救助管理体系 |
5.2.3 日本灾害救助主要措施的特点 |
5.2.4 小结 |
5.3 国外灾害救助管理对福建省的启示 |
5.3.1 灾害救助一体化综合管理 |
5.3.2 重视灾害救助的应急演练 |
5.3.3 通过完善巨灾保险制度应对灾害风险 |
5.3.4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灾害救助中的作用 |
第6章 福建省灾害救助管理政策优化 |
6.1 强化福建省灾害救助综合管理机制 |
6.2 加快救助物资储备制度的完善 |
6.3 推动巨灾保险体系发展 |
6.4 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灾害救助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整体性保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保护长城文化遗产的紧迫性 |
1.1.2 长城保护工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
1.1.3 长城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概念辨析 |
1.2.3 研究范围界定 |
1.3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3.1 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基础性研究 |
1.3.2 长城保护历程研究 |
1.3.3 国内外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 |
1.3.4 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发展 |
1.3.5 现阶段研究的不足与有待完善之处 |
1.3.6 课题组已有研究成果及未来发展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材料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材料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1 系统建立明长城防御体系基础信息数据库 |
1.5.2 建立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的评估体系 |
1.5.3 划定明长城防御体系分区域、分层级的保护范围 |
1.5.4 探讨明长城相关遗迹保护与修复方法 |
1.5.5 确立明长城整体性保护策略中跨区域协同的管理模式 |
1.6 研究创新 |
1.6.1 空间人文视角下的明长城防御体系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 |
1.6.2 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明长城价值评估体系 |
1.6.3 基于明长城真实性与完整性的防御体系保护范围界定 |
1.6.4 基于精细测绘与残损分析的明长城遗迹保护与修复策略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明长城防御体系系统构成与数据库建设 |
2.1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层次体系研究 |
2.1.1 明长城军事防御制度 |
2.1.2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层次体系布局 |
2.2 明长城文化遗产要素构成 |
2.2.1 明长城文化遗产要素认知与分类 |
2.2.2 明长城相关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与构成 |
2.2.3 明长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与构成 |
2.3 明长城防御体系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 |
2.3.1 明长城防御体系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背景 |
2.3.2 明长城防御体系数据库的总体构成 |
2.3.3 明长城防御体系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 |
2.3.4 明长城防御体系基础信息数据库应用及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研究 |
3.1 文化遗产价值评估内容及方法 |
3.1.1 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的内容及发展 |
3.1.2 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方法 |
3.2 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意义及框架 |
3.2.1 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意义 |
3.2.2 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框架 |
3.3 明长城文化遗产内在价值评估 |
3.3.1 明长城文化遗产突出普遍价值认定(OUV) |
3.3.2 明长城文化遗产内在价值分类评估 |
3.4 明长城文化遗产保存价值评估 |
3.4.1 明长城遗产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
3.4.2 明长城环境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
3.4.3 明长城保存价值评估过程与结论 |
3.5 明长城文化遗产经济价值评估 |
3.5.1 明长城经济价值调查问卷设计 |
3.5.2 明长城经济价值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明长城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 |
4.1 基于文化遗产完整性与真实性的长城保护原则 |
4.1.1 完整性保护概念 |
4.1.2 真实性保护概念 |
4.1.3 明长城防御体系完整性与真实性保护原则 |
4.2 明长城文化遗产保护总体原则 |
4.2.1 明长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规条例 |
4.2.2 长城文化遗产保护总体性原则 |
4.3 明长城保护区段划分原则与方法 |
4.3.1 基于明长城防御体系层次性的保护区段划分方法 |
4.3.2 明长城文化遗产跨区域的协同保护办法 |
4.4 明长城保护范围界定办法 |
4.4.1 相关法规条例中对于明长城保护范围的界定 |
4.4.2 基于层次体系的明长城保护范围划定 |
4.4.3 明长城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范围界定示意 |
4.4.4 长城保护区划范围内的已有违规建筑与构筑物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明长城遗迹遗存残损分析及修复方法研究 |
5.1 明长城遗迹遗存的破坏原因 |
5.1.1 明长城遗迹遗存自然因素的残损 |
5.1.2 明长城遗迹遗存人为因素的残损 |
5.2 明长城遗迹遗存修复基本原则 |
5.2.1 现有长城保护维修基本准则 |
5.2.2 国外遗迹遗存修复基本理念 |
5.2.3 明长城遗迹遗存修复原则探讨 |
5.3 明长城物质遗存维修情况与展示方法 |
5.3.1 长城物质遗存维修的基本情况 |
5.3.2 明长城物质遗存病害类型及维修方法 |
5.3.3 明长城文化遗产的展示技术与策略 |
5.4 明长城军事防御工事修复设计研究——以徐流口敌台为例 |
5.4.1 明长城防御工事修复设计思路与理念 |
5.4.2 徐流口地区长城遗址历史与区域分析 |
5.4.3 徐流口地区长城防御工事残损分析与保护方法 |
5.4.4 长城遗址保护与修复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专题研究——以河北地区为例 |
6.1 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研究背景及总体原则 |
6.1.1 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研究背景 |
6.1.2 现阶段长城保护规划大纲与省级保护规划存在问题 |
6.1.3 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编制的总体原则 |
6.2 长城保护规划编制的内容及基本框架 |
6.2.1 长城保护规划编制的内容要求 |
6.2.2 省级长城保护规划编制的基本框架 |
6.3 河北长城概况及其保护发展 |
6.3.1 河北省明长城概况 |
6.3.2 河北省长城保护发展 |
6.4 河北地区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内容分析 |
6.4.1 河北地区明长城保护对象界定 |
6.4.2 河北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 |
6.4.3 河北明长城规划策略 |
6.4.4 河北明长城保护范围划定 |
6.4.5 河北明长城保护修缮原则 |
6.4.6 河北明长城展示利用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A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数据库聚落数据逻辑图 |
附录B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经济价值评价问卷调查 |
附录C 徐流口地区明长城保护修复设计 |
附录D 河北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青海省地震应急准备体系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全面落实地震应急预案建设 |
2 健全地震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
3 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
3.1 专业救援队伍建设 |
3.2 志愿者队伍建设 |
4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
5 应急物资储备 |
6 地震应急检查及应急演练 |
6.1 应急检查 |
6.2 应急演练 |
7 地震应急宣传 |
7.1 不断强化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 |
7.2 深入开展示范试点创建 |
8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9 结语 |
(8)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9)武警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后勤应急保障能力研究 ——以武警XX总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1 危机管理研究进展 |
1.3.2 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进展 |
1.3.3 武警部队后勤应急保障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武警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后勤应急保障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群体性突发事件 |
2.1.2 保障、后勤与后勤保障 |
2.2 武警后勤应急保障方式与特征 |
2.3 武警后勤应急保障影响因素分析 |
2.3.1 人员装备因素 |
2.3.2 政策法规因素 |
2.3.3 地理环境因素 |
2.4 指导后勤应急保障相关理论方法 |
2.4.1 后勤保障理论 |
2.4.2 军队管理理论 |
2.4.3 危机管理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武警XX总队后勤应急保障能力建设问题分析 |
3.1 XX省基本概况 |
3.1.1 XX省的地理和气候背景 |
3.1.2 XX省的民族宗教特点 |
3.2 武警XX总队担负的基本任务 |
3.3 武警XX总队处置突发事件后勤保障能力存在的问题 |
3.3.1 应急响应机制方面 |
3.3.2 指挥协调机制方面 |
3.3.3 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 |
3.3.4 后勤保障建设信息化方面 |
3.3.5 社会化保障能力建设方面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武警XX总队处置突发事件后勤保障能力要素分析 |
4.1 武警处置群体性事件后勤保障能力要素构成 |
4.1.1 应急响应机制 |
4.1.2 指挥协调机制 |
4.1.3 人才培养和储备 |
4.1.4 后勤保障信息化 |
4.1.5 社会化保障能力 |
4.2 武警部队处置群体性事件后勤保障能力评估模型 |
4.2.1 层次分析法 |
4.2.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4.3 武警XX总队处置突发事件后勤保障能力调查与分析 |
4.3.1 问卷调查 |
4.3.2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升武警处置突发事件后勤应急保障能力对策建议 |
5.1 学习借鉴外军先进的应急响应机制 |
5.2 提升指挥协调保障的精细化水平 |
5.3 加强后勤应急保障人才建设 |
5.4 加强后勤工作信息化建设 |
5.5 探索军警民融合式保障新方法 |
5.6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武警XX总队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后勤保障能力评估指标重要程度调查问卷》 |
附录B:《武警XX总队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后勤保障能力调查问卷》 |
四、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印发《青海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2]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D]. 王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3]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D]. 赵昆.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4]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研究[D]. 赵娟.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5]福建省灾害救助管理体制及政策优化研究[D]. 王豪. 厦门大学, 2019(09)
- [6]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整体性保护策略[D]. 徐凌玉. 天津大学, 2018(06)
- [7]青海省地震应急准备体系建设[J]. 易长乐. 高原地震, 2018(03)
- [8]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9]武警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后勤应急保障能力研究 ——以武警XX总队为例[D]. 雷雨.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10]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青海省2018年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通知[J].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青海政报,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