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实践一体化上好汽车修理课

理论实践一体化上好汽车修理课

陈娟张玉华(齐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德州251114)

经过几年的探索,齐河职专提出了“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的专业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的实质就是兼顾学生理论掌握与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也就是理论实践一体化。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理论实践一体化背景下上好汽修课,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引导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探究的直接动机,理论实践一体化正好可以充分利用实物、模型等教具,让学生感受汽修专业有可学性;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还能有成功感,体会自己获得的成果,教师再接着对学生好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产生好的感觉,激起进一步学好汽修技能的兴趣。“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亦或是“理论实践一体化”,实际是运用了“教学做合一”法,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让学生掌握操作方法,然后教师给定学生时间、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实践操作技能,这样的专业课必然使学生情绪饱满、兴趣浓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讲课内容要有基本顺序

学生见到机器,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教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还是有规律的。汽车主要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四大部分组成,在讲每个机构和系统时,应把组成构造、工作原理、使用保养、故障排除和拆卸装配等内容系统化、条理化。这样形成程式化,便于学生学习、复习、掌握。例如,讲解故障时的顺序,最好按故障的名称、出现故障的征象、形成故障的原因、故障危害及后果、分析故障的原则、排除故障的方法、预防故障的措施来进行,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又可根据理论动手实践。

三、用好实物教具

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就是车间,车间就是课堂,自然能见到实物教具。实物教具具有鲜明的直观性,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堂上的实物教具应该尽量做到净、松、全。净就是清洗干净,便于学生对实物进行细微的观察,取得全方位的感官认识。松,就是在备课时尽量将相关零件的连接螺栓拧松,使各配合件松动连接,便于课堂装卸,节省时间。全,就是大到发动机的机件,小到高压油出油阀,少了哪一个零件都是一种缺憾,因为不管是多么简单的零件,即使你用再形象的语言来描述,也难以达到实物那样直观明了的效果。当然,这就需要学校加大实习实训室的投入,不过即使是报废的零部件,也比没有强很多,也是花不了几个钱的,关键是认识问题。

使用实物教具还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以充分发挥实物教具的优势,取得好的课堂效果。

一是拆卸零部件要按顺序,不能乱拆乱卸,要按照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

二是摆放零部件要有规律,拆下的零部件要按照先后顺序和方位有序摆放,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另一方面可以防止丢失、漏装或错装。

三是观察零部件要注意方向性,给学生看零部件要按照上、下、前、后、左、右、中的方位顺序看,这样学生才能看得全面清楚,容易记牢。

四是装配零部件时要按照与拆卸的相反顺序进行,各运动副件应无卡滞现象,一些重要螺栓要按照规定的顺序、扭矩拧紧。

以上四点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以后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一是“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不排除电化教学。教师要变黑板上讲发动机工作原理为多媒体动态展示发动机工作过程,变教师的“一言堂”为现代教育教学设备声音、图像、动画,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是建立充足的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学习。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散到各个维修点实习一个月,再在校学习一个月,各小组之间还要进行轮换。这样一则能促进学生主动去学习理论,二则能更多地了解各类车的特点,三则能养成学生不怕脏、不怕累的意识,培养他们虚心向维修点师傅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学到真正的维修技术。实习归来后,应要求每位同学写总结并交流,使之进一步升华。

三是应该在驾驶过程中学修理。学生在驾车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要不失时机加以解决,如刹车自由行驶的调整,再如发动机不能正常启动,要逐一向学生讲解清楚,首先应检查电路,其次是油路,最后是机械的程序,以及各步该怎样检查。

总之,“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是为了让学生既懂理论,又能动手,培养理论和技能兼备的人才,这在专业教学中是比较有效的。所以,我们专业课教师应深刻理解,把握其内涵,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标签:;  ;  ;  

理论实践一体化上好汽车修理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