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城戏论文-徐启翔

打城戏论文-徐启翔

导读:本文包含了打城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打城戏,福建地区,方言文化,艺术特征

打城戏论文文献综述

徐启翔[1](2018)在《福建地区闽南打城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打城戏,流行于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主的闽南方言区。它是我国少有的、专门因民间的超度仪式而产生的戏曲。它也是由汉族民间宗教仪式活动演化出来的一种宗教剧,俗称”法事戏”。打城戏的表演艺术主要在于武功、杂耍,这是从京剧武打中学来的,而音乐曲调则是在佛曲、道士腔的基础上吸收了本地戏曲、音乐曲牌和伴奏乐器。在经过多次的改造发展后,衍变成为了一种成熟且能够在大舞台上进行演出的剧种。清光绪十七年间为了扩大法事活动,方便合资自己购置服装道具,组织起了半职业性质的戏班。之后因内部意见分歧,组织解散。直至80年代后期,打城戏终于在1990年初以民间职业剧团形式重新组建,使这朵福建剧苑中奇特的品种又绽开新颜。08年,打城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打城戏,慢慢得到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也使得人们开始接受和认同这些地方剧种。打城戏生长于福建本土,艺术上受福建民间艺术的哺育,其表演艺术,提线木偶对它的影响尤其深远。打城戏早期的音乐、唱白和科步,带有浓厚的木偶戏表演风格。其表演动作主要在于跳跃跌打和武打杂技,有时也表演一些少林拳技。后期武戏受京剧的影响,较多使用京戏的武技表演;文戏则吸收了梨园戏和高甲戏的某些科步动作来扩展自己。其剧种的生、旦、净上下场都要念场诗。打城戏的音乐曲调,是在道教法事中的法乐、道情调乐曲、打击乐和佛曲的基础上,大量吸收木偶戏音乐曲调混合而成的,是闽南民间文化的艺术珍宝。本文试从五个章节对闽南打城戏进行详实的分析。第一章节分别从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等方面阐述了为什么选择研究闽南打城戏,论述了本课题的国内研究现状,并把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与拟解决的相关问题以及采取的研究手段与方法做了说明。第二章节详细地叙述了闽南打城戏的历史渊源以及发展现状。第叁章节是针对其方言文化的分析。第四章节着重对闽南打城戏的艺术特征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其经典剧目,角儿行当和表演形式。第五章节对闽南打城戏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本文进行了总结。本文希望能够通过对福建地区闽南打城戏的研究,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艺术魅力。(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陈音璇[2](2016)在《走近稀有剧种(二)——福建打城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15年的香港中国戏曲节上,有一对年近80岁的老夫妇,带领着一支临时组成的剧团献上了整整叁天的精彩演出,惊艳了观众、震撼了港城,他们就是来自福建泉州吴天乙打城戏传承中心的吴天乙夫妇和他们的学生。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打城戏"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哪怕是长期听戏的戏迷们,也未必有所耳闻。在我国的戏曲大家族中,打城戏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剧种,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主要流行于福建省(本文来源于《音乐生活》期刊2016年03期)

肖宜悦,刘文峰[3](2014)在《打城戏的“守护神”》一文中研究指出打城戏又称法事戏、和尚戏、道士戏,流行于以福建泉州为中心的闽南方言区,是清代中叶由民间宗教仪式活动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戏剧。2008年,打城戏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原泉州打城戏剧团团长、老艺术家吴天乙被评为第叁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打城戏是在宗教作法事"打城超度(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化画报》期刊2014年08期)

肖宜悦[4](2014)在《有人演有人看,打城戏才能往下传》一文中研究指出打城戏是一个富含闽南文化元素的剧种,在经历了100多年的浮沉之后,如今生存现状十分尴尬:民间知音寥寥,艺术传承面临危机,演出市场难以拓展……吴天乙作为该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为了抢救和保护这一挚爱的剧种,他和夫人一直在坚守。 打城戏又称法事(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14-08-04)

骆婧[5](2013)在《从《目连救母》看仪式戏剧的衍生与发展——以闽南打城戏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仪式剧种的诞生,最能诠释宗教与艺术之关系。源自佛教教义的目连救母杂剧,不仅衍生出全国各地的目连戏,更曾直接推动了仪式剧种的产生与发展。以闽南打城戏为例,《目连救母》不仅推动了超度仪式向戏曲形态的转化,更促成了打城戏在声腔音乐、剧目系统、表演艺术上的定型。从宗教仪式到戏曲艺术,《目连救母》成为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左翼[6](2012)在《尴尬的宗教剧救护 泉州打城戏抢救与保护中的误区》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戏剧源起于宗教仪式,但大多数剧种早已与宗教剥离,能与宗教维系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戏曲剧种如今还真是少之又少,泉州打城戏便是这少中之一。泉州打城戏(又名法事戏、和尚戏、道士戏),是在清中叶,从泉州、晋江一带的僧道法事仪式基础上演变发展起来的戏曲剧种。"打城"仪式通常是在和尚道士打醮拜忏圆满的最后一天举行的。后为适应法事需要,又增加些短小的神怪节目。一百多年后,它才从宗(本文来源于《中国戏剧》期刊2012年11期)

骆婧[7](2012)在《浅谈当代濒危剧种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传承——以闽南打城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生态问题是剧种研究不容忽视却相对薄弱的方面。文章尝试提出"戏曲剧种文化生态"概念,强调中国戏曲剧种的发展与变异,无不与文化生态的变化紧密相关。探讨当代濒危剧种的保护与传承,必须从文化生态的整体变迁中找寻思路。以闽南古老的仪式剧种打城戏为例,剧种内生态的失调导致艺术生产机制的停滞,而外生态中的文化大环境和小环境也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难以扭转的变迁。由文化生态视野关照这些濒危剧种的传承与保护,则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尽力还原剧种内生态的自我生产能力,二是结合剧种实际寻求剧种与当代社会的契合点,提供给剧种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期刊2012年02期)

吴天乙[8](2011)在《历尽沧桑的闽南打城戏》一文中研究指出打城戏是福建闽南语地区道、释两教从"打天堂城"(即打桌头城,唐朝就有记载的宗教仪式)这种小戏发展起来的。为迎合观众的需求,戏中不断穿插有观赏性的情节并宣扬"孝道""劝善"理念,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能够上戏棚表演的正规戏班,是我国唯一的宗教文化艺术交融的产物。(本文来源于《文化月刊》期刊2011年08期)

陈尹荔[9](2009)在《泉州打城戏艺人的尴尬处境》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的泉州打城戏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戏曲界和舞蹈界专家都对其存在价值给予很高评价。然而,打城戏艺人的生存现状却十分尴尬:民间知者寥寥,艺术传承面临危机,演出市场难以拓展,仅存的一个剧团不得不靠兼演高甲戏维持生计……     据泉州市打城戏实验剧(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09-10-19)

陈尹荔[10](2009)在《泉州打城戏,复兴之路还有多远?》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心提示:泉州打城戏,一个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特别是闽南文化元素的剧种。在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浮沉之后,如今挣扎在生存边缘。   戏曲界和舞蹈界专家都对打城戏的存在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打城戏保留的一些表演形式,在福建乃至全国都比较少见,(本文来源于《福建日报》期刊2009-10-12)

打城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2015年的香港中国戏曲节上,有一对年近80岁的老夫妇,带领着一支临时组成的剧团献上了整整叁天的精彩演出,惊艳了观众、震撼了港城,他们就是来自福建泉州吴天乙打城戏传承中心的吴天乙夫妇和他们的学生。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打城戏"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哪怕是长期听戏的戏迷们,也未必有所耳闻。在我国的戏曲大家族中,打城戏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剧种,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主要流行于福建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打城戏论文参考文献

[1].徐启翔.福建地区闽南打城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2].陈音璇.走近稀有剧种(二)——福建打城戏[J].音乐生活.2016

[3].肖宜悦,刘文峰.打城戏的“守护神”[J].中华文化画报.2014

[4].肖宜悦.有人演有人看,打城戏才能往下传[N].中国文化报.2014

[5].骆婧.从《目连救母》看仪式戏剧的衍生与发展——以闽南打城戏为中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6].左翼.尴尬的宗教剧救护泉州打城戏抢救与保护中的误区[J].中国戏剧.2012

[7].骆婧.浅谈当代濒危剧种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传承——以闽南打城戏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

[8].吴天乙.历尽沧桑的闽南打城戏[J].文化月刊.2011

[9].陈尹荔.泉州打城戏艺人的尴尬处境[N].中国文化报.2009

[10].陈尹荔.泉州打城戏,复兴之路还有多远?[N].福建日报.2009

标签:;  ;  ;  ;  

打城戏论文-徐启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