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制度论文_濮思喆

导读:本文包含了宰相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宰相,制度,吐蕃,内阁制,体制,藩镇,辽代。

宰相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濮思喆[1](2019)在《南唐宰相制度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南唐政治制度多继承唐制,宰相制度也是如此。但其在名号、职权等方面又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在南唐叁十九年的历史中,决策重心大致实现了由御前会议到枢密院,再到近侍机构的转移,南唐相权也随之逐渐趋于衰落。宰相权力的行政化倾向是南唐相权衰落的最重要表现,这主要体现在"知(或判)尚书事"作为宰相名号的大量使用。君主干预具体事务、重用宗室、枢密院与近侍机构侵夺权力亦是南唐相权衰落的重要表现,藩镇体制的影响与南唐君主对宰相固有的防范是南唐相权衰落的重要原因。对南唐宰相制度的研究,有助于推进南唐典章制度的研究,并将唐宋之际政治制度变革的研究推向深入。(本文来源于《皖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宜春[2](2019)在《内辅体制:古代宰相制度研究的新角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相较于宰相、宰辅、辅政等笼统性称谓而言,"内辅"一词更能精确概括西汉内朝、东汉尚书台、魏晋南北朝隋朝叁省、唐朝政事堂与中书门下、宋朝中书门下与枢密院、明内阁、清军机处等中央最高辅助决策机构的基本特征。团队型、扁平化和统筹性是内辅机构现代管理学意义上的叁个重要特征,而波纹式是其流变的主要特征。具有统筹性的内辅体制,有利于权力制衡,形成有效的辅助决策或管理团队,克服部门分割、协调配合机制不畅、效率低下等官僚体系常有的弊端。(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李秋芳,王晓宇[3](2017)在《宋元宰相制度的教材释疑与教学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宋元的宰相制度上接隋唐的叁省六部制,下启明清的内阁与军机处,是理解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时,这一部分内容又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对其熟悉程度远不及隋唐和明清的相关制度。然而,现行的人教、人民、岳麓与北师大四版本高中历史教材对该部分的介绍都极为简略,而且其表述均有一些模糊与可商榷之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产生一些疑问,如宋代的中书门下与原来的中书省是什么(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上半月刊)》期刊2017年02期)

李正中,李景盛[4](2015)在《宋代宰相制度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的宰相制度的变化,主要分为五个阶段,总体的特点是继承与前朝的叁省制度瓦解,叁省之政合归于一;宰相受到枢密院、叁司、省官员等机构制约,宰相权力受到分化、削弱;统治者选择与宰相及其背后的士大夫阶层共治天下,稳定了宋代的统治秩序,使其被称之为"看不见篡夺的时代"。同时,宰相还能凭借自己掌握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使皇帝无法任意妄为。总而言之,宋代宰相制度是皇权与相权博弈并互相妥协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合肥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黄龙霄[5](2014)在《浅析中国宰相制度的历史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宰相制度自古以来,对历代皇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对我国封建社会官制的变化、对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都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值得研究。(本文来源于《学园》期刊2014年19期)

黄辛建,多杰扎西[6](2014)在《bkav la gtogs pa与同平章事:唐代多相制对吐蕃宰相制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吐蕃王朝的宰相制度先后经历了前期的独相制,剪灭噶尔氏家族后独相制向多相制过渡并最终实行多相制的发展历程。吐蕃王朝在宰相官衔的使用上将实职与加衔相结合,实行以首席宰相领衔的多相制度,以宰相职领他官衔或以他官赋予宰相衔,并在唐朝宰相职务的翻译上采取意译而对其他职务进行音译的方式。这些显示,吐蕃宰相制度无论是形制,还是具体运行,均受到了唐朝多相制的深刻影响,深得唐朝多相制的精髓,其学习借鉴唐朝多相制度的过程,与唐蕃之间历史关系的发展脉络一致,对其政治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来源于《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张功远[7](2014)在《近叁十年辽代宰相制度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辽代的宰相制度是辽代的一大特色,关于辽代宰相制度的研究,在学界有较大的分歧。本文主要从辽代宰相的渊源、创立时间、职官构成、执掌权限、职权的变化及与辽中央决策机构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与评议,为辽代宰相制度的研究提供一些线索。(本文来源于《东北史地》期刊2014年03期)

王旭[8](2013)在《浅探高句丽宰相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句丽宰相制度经历了左右辅、国相以及大对卢时期,经历了雏形、形成、演变期。由于相权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运行,对相权的研究有助于揭示高句丽研究中的诸多问题。本文拟从叁个时期探讨高句丽宰相制度的沿革,透视高句丽社会政治的发展,以期从另一个角度为读者呈现较为深刻、具体的印象。(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3年33期)

朱贤俊,王伟伟,卜艳萍[9](2013)在《我国古代官僚制度及其演变——宰相制度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吞并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皇帝始成为国家元首。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家事务,皇帝需要一个庞大的官僚集团来辅佐政务。宰相作为官僚集团的首领,是皇帝的最高助手,是王者佐、社稷器。宰相制度作为中国官制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变化。系统研究中国宰相制度的流变过程及其流变规律,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及其演变十分必要。(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3年06期)

黄辛建,石硕[10](2013)在《吐蕃宰相制度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吐蕃王朝的政治制度中,宰相制度变化最多,影响政局最深,对吐蕃王朝的发展演进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目前,吐蕃宰相制度日益成为藏学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足,还未出现对吐蕃宰相制度的系统全面的论着,对单相制、多相制及僧相制的具体生态未能完全呈现。对宰相制的发展阶段还未形成一致意见,对宰相制度的互动关系研究还不够,影响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制约了藏学研究整体水平的提升。(本文来源于《民族学刊》期刊2013年01期)

宰相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相较于宰相、宰辅、辅政等笼统性称谓而言,"内辅"一词更能精确概括西汉内朝、东汉尚书台、魏晋南北朝隋朝叁省、唐朝政事堂与中书门下、宋朝中书门下与枢密院、明内阁、清军机处等中央最高辅助决策机构的基本特征。团队型、扁平化和统筹性是内辅机构现代管理学意义上的叁个重要特征,而波纹式是其流变的主要特征。具有统筹性的内辅体制,有利于权力制衡,形成有效的辅助决策或管理团队,克服部门分割、协调配合机制不畅、效率低下等官僚体系常有的弊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宰相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濮思喆.南唐宰相制度考论[J].皖西学院学报.2019

[2].李宜春.内辅体制:古代宰相制度研究的新角度[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李秋芳,王晓宇.宋元宰相制度的教材释疑与教学策略[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

[4].李正中,李景盛.宋代宰相制度的变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5

[5].黄龙霄.浅析中国宰相制度的历史演变[J].学园.2014

[6].黄辛建,多杰扎西.bkavlagtogspa与同平章事:唐代多相制对吐蕃宰相制度的影响[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7].张功远.近叁十年辽代宰相制度研究综述[J].东北史地.2014

[8].王旭.浅探高句丽宰相制度[J].青年文学家.2013

[9].朱贤俊,王伟伟,卜艳萍.我国古代官僚制度及其演变——宰相制度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

[10].黄辛建,石硕.吐蕃宰相制度研究综述[J].民族学刊.2013

论文知识图

1 明朝官制-图6 明朝北京中央主要机构分布...1 明朝官制-图7 明太监郑和像明代《红拂记》版画中的贵族士大夫伎...2-2第2题学生答题情况统计2-1第1题学生答题情况统计关于“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思维导图

标签:;  ;  ;  ;  ;  ;  ;  

宰相制度论文_濮思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