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沙河流灌区新型渠首橡胶坝引水防沙工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焕芳,宗全利,金瑾,刘贞姬[1](2021)在《西北旱寒区渠系泥沙防控研究——以新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全面总结西北旱寒区渠系泥沙防控技术,以新疆河流为例,从新疆河流泥沙特点入手,全面总结分析了渠系泥沙防控研究现状及展望。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河流多为坡陡流急、流程短小的山溪性河流,且新疆典型的灌溉农业多数都在河流上游引水灌溉,洪水期上游洪水携带大量泥沙,致使渠首和干渠泥沙淤积严重。因此,新疆多沙河流泥沙处理问题,尤其是渠系(渠首和渠道)泥沙的防控问题是主要难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疆渠首和渠道泥沙防控的成功经验和失败典型案例,总结现有渠首和渠道泥沙防控技术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新疆及国内同类河流的渠首和渠道泥沙处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孙亚琴[2](2020)在《东雷抽黄排沙漏斗三维水流流场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认为排沙漏斗是利用螺旋流具有强烈的水沙分离效果进行二次排沙的水工建筑物,具有截沙率高,耗水率低的特点。本文以陕西省东雷抽黄灌区拟建的三并联排沙漏斗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漏斗室内部流场组成及三维流速分布等水力特性,得到了全面详细的流场结构信息,并据此分析了排沙漏斗的排沙机理。本文研究对排沙漏斗工程设计及其运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经典的排沙漏斗物理模型试验成果,对选用的三维数值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显示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说明了所选模型的可靠性和适应性。然后,针对排沙漏斗水流三维性强且具有水气两相流的特点,选用大涡模型和VOF法对东雷抽黄三种进口流量的排沙漏斗进行了数值研究,选择有限体积法和SIMPLE算法求解。最后,分析了不同流量排沙漏斗内部的切向、径向和轴向流速分布等水力特性。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各种进口流量情况下,漏斗室中心和两侧边壁附近区域,切向速度沿着径向方向减小,呈自由涡的特征;但是在其他区域,切向速度沿着径向方向增大,呈强迫涡的特征。(2)在无悬板一侧产生了二次流,上层水流向漏斗室边壁运动,下层锥形区域水流向漏斗中心运动。其中,流量为Q1=20m3/s时二次流最明显,Q2=15m3/s时次之,Q3=1 0m3/s最不明显。(3)与其他方案相比,流量为20m3/s时,沿着径向方向垂向速度基本不变,方向总体向下,这有利于泥沙沉降,该流量下排沙漏斗的水沙分离效果最显着。(4)排沙漏斗水流特性对水沙分离的主要贡献为:水流的切向流速主要维持水流的螺旋强度,避免了泥沙发生淤积;径向流速主要将泥沙输送至漏斗底坡;轴向流速起到促进泥沙沉降的作用。这是排沙漏斗可以有效实现水沙分离的主要原因。
张凌峰[3](2020)在《某引水工程不同取水方案引水防沙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水利水电技术的巨大发展,各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满足不同地域的灌溉、发电以及城市饮水等需求,我国修建了许多小型水利枢纽,尤其是引水渠首。本文就是新疆西南地区某引水枢纽,所处河道流量受季节性影响大,具有水流含沙量大,枯水期长,洪水期集中等特征。在这样的河流上修建引水枢纽势必要处理泥沙问题,引水枢纽能否保证长期高效用水的关键问题也就是河流中的泥沙问题是否处理得当。因此,正是针对该实际工程建立了河工物理模型,结合模型试验探究了两种新建引水闸布置方案的河道水流特性,并给出优选方案。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浑水动床试验,分析了不同水沙条件给引水枢纽带来的影响。试验结果为实际项目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根据,为避免出现不利状况给出了合理建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由清水试验可以看出两种设计方案在引水能力上均可以满足,但单孔方案具有引水口前流态好,流速均匀,低流速区少的优点。从河道整体布置来看,单孔闸方案较双孔方案具有更强的泄洪能力,以及更高的河道平均流速,有助于减少落淤和提升开闸冲淤排沙效果。因此推荐采用单孔引水闸的设计方案,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浑水动床试验。(2)对于设计120天枯水期这一工况,闸前河道淤积厚度呈先快后慢增长趋势,根据淤积厚度增长趋势预计最终淤积厚度将达到97cm。整体上来看河道淤积形态呈平缓带状,淤积河床横断面较为平整,从闸前至上游淤积逐渐加厚,在导流堤进口区域形成大量淤滩。以此作为最不利工况,对河床进行了泄降排沙试验,排沙效果一般,且大大损害了兴利水位,不建议实际工程运用。(3)对于正常引水流量工况,计算了闸前以及河道两处断面的垂线含沙量和单宽输沙率,验证了悬板作用效果与当下设置高度的可行性。同时也进行了累积性淤积试验,随着时间推移河道泥沙落淤不断增加,在相对水深y/h=0.5处沿程以及引水口的含沙量不断提高,累计运行70天左右泥沙淤积将至排沙悬板前沿,此时引水口平均含沙量增加80%,亟需进行开闸冲沙。(4)以前文淤积河床为基础进行了一场常见混合洪水的冲沙试验,实测出库含沙量急剧降低,但始终大于入库含沙量,排沙效果明显,综合排沙效率约为103.7%;同时为了充分用水还进行了汛期引水试验,得出闸门开度越大,引水含沙量越高。根据临界挟沙力理论,汛期引水应不会造成引水干渠淤积。(5)结合实测资料分析了闸前河道悬移质泥沙淤积问题,对典型的挟沙力公式在本工程河道的的适用性进行了显着性检验.最终确定以武汉大学挟沙力公式为基础,并进行了调整与拟合,得出符合本工程河道的挟沙力公式。而后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给出了闸前河道淤积量与淤积厚度的估算方法。
张芳芳[4](2016)在《梯形复式断面引水明渠水流运动规律及闭闸期闸前泥沙淤积速率研究》文中认为无坝引水工程明渠取水设计简单、造价低廉,是被广泛应用的取水方式之一。前人对矩形明渠的取水特性已作过系统的分析,为研究梯形复式断面引水明渠的水流运动规律及闸前渠段的悬移质泥沙淤积速率,本文基于南亚某待建泵站取水工程,采用悬移质定床河工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引水明渠不同运行工况时,明渠段以及取水口门近区的水流要素及流场特征进行了观测分析,并结合试验观测结果对闭闸期闸前段悬沙淤积速率进行了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在引水流量一定的情况下,对应于河道洪、中、枯不同工况时,引水明渠口门区均能观测到很明显的水流混掺现象,口门交界面处流速梯度较大,流场三维特征明显。沿水深方向,该区流速分布表现为相对均匀、甚至“上小下大”的特征。2.梯形复式断面引水明渠的前端,平面回流现象突出,入渠水体横向收缩,水动力轴线集中在明渠前进方向右岸一侧;经过引水明渠前端复杂掺混流动区域,水流形态逐步过渡为一维特征较为明显的常规明渠流动,其一维特征的强度与渠道水深成反比。3.梯形复式断面明渠以大喇叭口与主河道衔接的布置形式,使得取水口处各种次生副流发育。引水明渠内水流速度远较主河道小,因而明渠前端形成以盲肠回流为主,叠加次生环流的复杂流动结构。分析表明,梯形复式引水明渠与主河道以喇叭口相接时,渠道前端盲肠式的回流强度与上游来水流量正相关。4.梯形复式断面取水明渠内,水流速度很小,其携带悬移质泥沙的能力很低。各工况的浑水试验结果表明,渠道内悬移质泥沙含量沿程降低,渠道淤积明显,即复式梯形断面引水明渠内悬移质泥沙为典型的超饱和输沙状态。5.针对实际运行中的极端不利工况,分析研究了泵站停止运行闸门关闭时,引水明渠内悬移质泥沙淤积问题。参考港池内盲肠回流水流挟沙力的研究思路,采用扎马林渠道挟沙力公式,分析并给出了闭闸期闸前段悬移质泥沙淤积速率的估算办法。
赵益[5](2014)在《神木县窟野河橡胶坝工程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很多的城市都开始利用橡胶坝来营造滨水景观,起到了很好的改善沿河小气候和人居环境的效果。神木县从2008年开始,沿窟野河城区段拦河蓄水营造滨水景观,用以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论文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橡胶坝的相关理论知识,总结了橡胶坝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状况,阐述了橡胶坝的优点以及应用前景。论文以神木县窟野河橡胶坝工程为例,通过对窟野河流域水文、气象和地质等基础条件的调查研究,对工程区域内橡胶坝蓄水后可能会产生的诸如渗漏、边坡稳定、浸没、泥沙淤积、过洪能力、蓄水水源等一系列工程地质问题进行预测和评价;结合工程实例,对橡胶坝布置方案、橡胶坝型式选择、冲砂槽和冲砂闸的布置及选型、坝袋充胀介质及锚固形式的选择等进行了方案比选;依据比选确定的方案,对橡胶坝工程的总体布置和主要的构筑物(包括橡胶坝土建、冲砂槽、冲砂闸、充排气设备等)进行了论证。研究结果为窟野河橡胶坝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也可作为建设方的决策依据,对窟野河流域乃至北方寒冷地区建设橡胶坝工程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张君伟[6](2014)在《西宁市湟水河“清水入城”工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湟水河又名西宁河,既是流经青海省西宁市的重要河流,也是黄河上游最大一级支流。受地质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湟水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水体泥沙含量高,水色浑浊,不仅没有起到对城市景观与文化的支撑作用,反而制约了城市的发展。为实现西宁城区湟水河“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建设山水西宁、打造宜居城市,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特开展西宁市湟水河“清水入城”工程的设计研究。针对湟水河的多泥沙特性,如何利用水沙调控技术,改善河道泥沙状况,是论文研究的出发点。论文在广泛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掌握泥沙研究和水沙调控技术领域前沿的基础上,借鉴经典工程案例,结合现状湟水河治理的实际情况,提出清浑水分离的设计理念,并就“清水入城”工程的水质标准、水源、水量以及湟水河各段排沙廊道流量进行分析论证,科学确定工程规模。通过首次系统地对湟水河西宁河段床沙进行现场取样分析,填补了湟水河流域无床沙级配资料的空白。同时,结合水文站实测泥沙资料,研究湟水河西宁市河段的主要泥沙来源,计算分析河道悬移质、推移质泥沙特性和河道冲於特性,进而为“清水入城”工程设计提供翔实的泥沙技术支撑。其中,湟水河清、浑水的临界含沙量的定量分析,也为确定“清水入城”的水质标准奠定了基础。工程设计以“切合规划、因地制宜、科学计算、合理布局”为原则,通过主河槽推移质泥沙沉积利用工程、沉沙池悬移质泥沙调控工程、湿地细颗粒泥沙分离工程的组合形式实现小流量清水入河,保障河道生态和景观用水。再经由渠首分离工程将常流量高含沙水分离进入排沙廊道,结合北川河、南川河清浑水分离控制工程,实现湟水河清浑水分离、清水穿城的目标。而汛期来水时河道主槽、排沙廊道合二为一,共同行洪,确保西宁城区防洪安全。河流水沙过程具有永续流动性,其水沙过程调控需要充分利用自然规律。“清水入城”工程的水沙调节本质上是通过建立一定的泥沙调节库容,实现对河道输沙过程的调节与控制,和谐水沙关系,提升河道水质,发挥项目的生态、工程和社会效益。清水水源工程中的推移质泥沙调控构筑物主要实现对河道泥沙中较粗部分的水文年周期调控,悬移质泥沙调控构筑物则是针对河道泥沙中较细部分的水文年周期调控,而沉沙湿地利用湿地的水动力学、生物化学等手段对河流的细泥沙进行进一步处理,且兼顾河道生态功能恢复,三者功能独立明确,又相辅相成、互为一体,为多泥沙河流水质还清提供了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
李敏[7](2013)在《曲线型束水分沙导流墙在无坝取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沿河布置相关取水设施引取河道内的水流进行工业生产、农业灌溉以及人畜饮水是人类利用河流水资源的主要方式。根据取水的用途及特点,如何合理的设计和布置相应的取水工程设施,保证取水安全成为了取水工程设计规划的关键。一般取水工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坝取水工程,另一类即为无坝取水工程。两者相比,后者首先是工程投资要小,其次是对河道形态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但是往往会受到天然河道流量、水质等的变化而影响取水工程的正常运行。故借助相关辅助性工程措施对取水河段进行整治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上述问题带来的影响,从而保证正常取水要求。无坝取水工程在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a.河道主流能经常靠近取水口;b.取水口前须维持一定的水位,满足取水设计流量的要求;c.防止泥沙在取水口的淤积,避免大量粗颗粒泥沙进入取引水渠;d.防止取水口的冲刷,保证取水工程的安全。因此对于取水口位置的选择,除考虑一般的自流要求以及相应地质条件外,更应重视河道演变及泥沙运动对取水口的影响。在规划设计时必须对取水口所在河段的演变规律以及对取水口的影响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基于以上几方面的考虑,本文针对取水量小但取水保证率要求较高的工业无坝取水工程,采用弯道环流原理,最小能耗率理论以及汊道水流的相关理论等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无坝取水辅助工程措施——曲线型束水分沙导流墙。以最小能耗率为目标函数结合水流泥沙输移条件及汊道分流分沙理论建立约束方程对其平面布置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得到其平面布置参数求解的一般模式。同时,结合兰铝工业无坝取水工程实例,开展室内模型试验研究,验证该辅助性工程措施的适用性及推广价值。为具有类似取水要求及相似水流泥沙条件、河势特征的无坝取水工程的人工辅助性整治措施的设计规划工作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合理的布置人工辅助工程措施是无坝取水工程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但我们也应同时注重取水口河段上下游河段的整治工作,使其与人工辅助性工程措施相结合,从而确保取水工程的安全运行。与此同时,由于取水工程的修建而对原有河道可能造成的各种影响同样值得我们重视。
高媛[8](2010)在《潍坊潍河流域橡胶坝工程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橡胶坝属于低水头拦河挡水结构物,具有造价低、不影响行洪、结构简单、施工期短、管理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水运、市政等方面。本文围绕潍坊潍河流域橡胶坝水利工程,进行了以下工作:在对潍坊市水资源条件和水利工程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就潍河流域水利工程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以岞山橡胶坝为例,通过潍河流域地形、地貌、水文资料及地质条件的分析,对橡胶坝坝址进行了选择;从投资、工程管理、施工简易程度和调解控制四个方面,对橡胶坝工程进行比较选择;对橡胶坝工程的总体和主要的细部设计,以及经济、环境和水土保持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
王海丽,陈文彪,刘达[9](2009)在《无坝引水防沙措施述评》文中提出对有关无坝引水防沙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从引水口位置的确定、引水角度、引水闸底高程、分流比、引水防沙设施、排沙设施等方面阐述如何尽量减少泥沙淤积,以期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杨洪艳[10](2008)在《自排沙廊道水力学特性及输沙特性试验研究》文中认为自排沙廊道是一种新型的排沙设施,具有结构简单,布置灵活,适用性强,排沙效率高,排沙过程中不影响引水等优点。自排沙廊道以其独特的组合结构,使廊道内的水流形成双螺旋流,显着提高了廊道内水流挟沙力;再加上其上部安装的排沙帽,有效地防止了上层少沙水的潜入,高效利用底层的高含沙浑水排除淤积泥沙,排沙效率明显提高。因此,对自排沙廊道进行试验研究是有重要学术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本文通过大量的室内模型试验,主要研究了自排沙廊道内水流为自由流情况下的水力学特性及输沙特性。通过清水模型试验,分析了排沙孔直径,排沙孔偏心距及排沙孔偏转角对流量和流量系数的影响,并结合量纲分析原理推导了流量系数的经验公式。通过浑水模型试验,分析了排沙孔直径,排沙孔偏心距,排沙孔偏转角,作用水头,导流板安装方向,泥沙淤积厚度以及泥沙中值粒径对排沙耗水率及廊道出口含沙量的影响。本文通过试验还研究了无粘性沙和粘性沙在排沙孔上部形成的漏斗坡角,得出漏斗坡角接近泥沙的水下休止角并可以保持稳定,为实际工程初步确定排沙孔间距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本文还进行了悬移质加沙试验,分析对比了进水口,引水口以及廊道出口处的含沙量和粒径级配,进一步证实了自排沙廊道排沙效果显着,对其进行试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二、多沙河流灌区新型渠首橡胶坝引水防沙工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沙河流灌区新型渠首橡胶坝引水防沙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西北旱寒区渠系泥沙防控研究——以新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新疆河流及泥沙特点 |
2.1 新疆主要河流 |
2.2 新疆河流泥沙特点 |
2.3 多沙河流泥沙危害及防控要求 |
3 渠系泥沙防控研究现状及展望 |
3.1 渠首泥沙防控主要措施及效果 |
3.1.1 无坝渠首防沙措施 |
3.1.2 有坝渠首防沙措施 |
3.2 渠道泥沙防控主要措施及效果 |
4 结语与展望 |
(2)东雷抽黄排沙漏斗三维水流流场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工程概况 |
1.1.2 水文泥沙概况 |
1.1.3 排沙漏斗工程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排沙漏斗的由来 |
1.2.2 物理模型实验研究 |
1.2.3 数值模拟研究 |
1.3 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的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图 |
2 数值模型 |
2.1 多相流模型 |
2.1.1 VOF模型 |
2.1.2 混合模型 |
2.1.3 欧拉模型 |
2.2 湍流模型 |
2.2.1 大涡模型 |
2.2.2 标准k-ε模型 |
2.2.3 RNGk-ε模型 |
2.2.4 可实现化k- ε模型(Realizable k-ε模型) |
2.2.5 雷诺应力模型(RSM) |
2.3 离散方法 |
2.4 求解方法 |
3 三维流速验证 |
3.1 数学模型 |
3.2 实例验证 |
3.2.1 物理模型 |
3.2.2 网格划分 |
3.2.3 边界条件 |
3.2.4 求解参数设置 |
3.2.5 时间步长与收敛标准 |
3.3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排沙漏斗三维流场数值模拟 |
4.1 工程介绍 |
4.2 物理模型及网格划分 |
4.3 计算方案 |
4.4 边界条件 |
4.5 时间步长及计算收敛 |
4.6 本章小结 |
5 排沙漏斗三维流场结果分析 |
5.1 典型测面、测线的选取 |
5.2 水平测面流速 |
5.3 二次流 |
5.4 切向、径向及轴向流速 |
5.4.1 切向流速分布 |
5.4.2 径向流速分布 |
5.4.3 轴向流速分布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某引水工程不同取水方案引水防沙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取水工程简介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工程概况 |
2.1 工程概况 |
2.2 流域水文情况 |
2.3 工程泥沙情况 |
2.3.1 悬移质泥沙情况 |
2.3.2 推移质泥沙情况 |
2.4 工程设计概况 |
3 河工模型设计 |
3.1 模型试验原理 |
3.1.1 相似原理 |
3.1.2 相似条件 |
3.2 模型沙的选择 |
3.3 模型比尺设计 |
3.4 模型布置 |
3.4.1 模型平面布置 |
3.4.2 主要试验设备 |
3.5 模型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清水定床试验 |
4.1 新建两孔引水闸设计方案试验 |
4.1.1 闸门过流能力复核 |
4.1.2 流态及闸前流速分布 |
4.1.3 洪水工况试验 |
4.2 新建单孔引水闸设计方案试验 |
4.2.1 闸门过流能力复核 |
4.2.2 流态及闸前流速分布 |
4.2.3 洪水工况试验 |
4.3 本章小结 |
5 浑水动床试验 |
5.1 枯水期较长历时工况 |
5.1.1 试验条件控制与试验过程 |
5.1.2 试验结果 |
5.1.3 结论与分析 |
5.2 正常引水期工况 |
5.2.1 试验条件控制与试验过程 |
5.2.2 试验结果 |
5.2.3 结论与分析 |
5.3 混合洪水工况 |
5.3.1 试验条件控制与试验过程 |
5.3.2 试验结果 |
5.3.3 结论与分析 |
5.4 闸前淤积速率分析 |
5.4.1 闸前河道含沙量与挟沙能力 |
5.4.2 泥沙淤积量与泥沙淤积速率分析 |
5.4.3 闸前河道减淤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梯形复式断面引水明渠水流运动规律及闭闸期闸前泥沙淤积速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无坝引水明渠水沙运动规律研究现状及关键问题 |
2.1 普通明渠水流运动特征 |
2.1.1 矩形明渠流速分布 |
2.1.2 梯形明渠流速分布 |
2.2 无坝引水明渠水流运动的一般规律 |
2.2.1 引水明渠流场特征 |
2.2.2 分流形态 |
2.3 无坝引水明渠悬移质泥沙运动的理论基础 |
2.3.1 明渠段悬移质泥沙整体分布 |
2.3.2 渠首局部回流区泥沙分布 |
2.3.3 无坝引水明渠悬移质泥沙主要工程问题 |
2.4 梯形复式断面引水明渠水流泥沙运动特点 |
第三章 模型设计制作与试验条件 |
3.1 工程概况 |
3.2 模型设计 |
3.2.1 模型比尺设计 |
3.2.2 模型沙材料与含沙量比尺 |
3.3 模型试验系统与测量仪器 |
3.3.1 模型试验系统简介 |
3.3.2 测量仪器 |
第四章 梯形复式断面引水明渠流场特征试验研究 |
4.1 物理模型 |
4.2 试验工况与测点布置 |
4.3 观测区域流场分析 |
4.3.1 口门近区流场 |
4.3.2 引水明渠段流场 |
4.3.3 主河道上下游防护区流场 |
第五章 闭闸期闸前段泥沙运动特征分析研究 |
5.1 闭闸期闸前渠段含沙量分布 |
5.2 闭闸期闸前渠段泥沙淤积速率的分析计算 |
5.2.1 闭闸期闸前段泥沙淤积速率估算方法 |
5.2.2 闸前渠段回流区挟沙能力的分析确定 |
5.2.3 闸前渠段回流淤积速率公式 |
5.3 闭闸期闸前段泥沙淤积影响因素及减淤措施 |
5.3.1 闸前渠段回流淤积的影响因素 |
5.3.2 闸前段回流减淤途径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神木县窟野河橡胶坝工程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应用现状 |
1.2.1 国外应用现状 |
1.2.2 国内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橡胶坝相关知识 |
2.1 橡胶坝的组成 |
2.2 橡胶坝的特点 |
2.3 橡胶坝的作用 |
2.4 橡胶坝的技术理论 |
2.4.1 橡胶坝泄洪能力计算 |
2.4.2 坝袋径向强度计算 |
2.4.3 螺栓压板锚固结构计算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窟野河流域水文与地质 |
3.1 水文 |
3.1.1 流域概况 |
3.1.2 气象 |
3.1.3 径流特性 |
3.2 地质 |
3.2.1 地形地貌 |
3.2.2 地质构造 |
3.2.3 水文地质 |
3.3 本章小结 |
4 橡胶坝建设的基本条件分析 |
4.1 工程背景 |
4.2 初拟工程方案 |
4.3 蓄水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 |
4.3.1 蓄水区渗漏 |
4.3.2 蓄水区边坡稳定性评价 |
4.3.3 蓄水区浸没 |
4.3.4 坝基及中隔墙地基工程地质评价 |
4.3.5 坝基及中隔墙地基基础方案分析 |
4.4 泥沙冲淤分析 |
4.4.1 泥沙特性 |
4.4.2 河道冲淤变化 |
4.4.3 洪水含沙量与流量关系 |
4.4.4 引水防沙工程措施和运用方式 |
4.5 过洪能力影响分析 |
4.5.1 洪水水面线复核 |
4.5.2 对过洪能力的影响分析 |
4.6 水源分析论证 |
4.6.1 工程需水量 |
4.6.2 蓄水水源分析 |
4.7 分析结论汇总 |
4.8 本章小结 |
5 工程方案选择 |
5.1 工程等别和洪水标准 |
5.2 橡胶坝布置及方案选择 |
5.2.1 蓄水坝型式选择 |
5.2.2 橡胶坝布置及方案 |
5.2.3 坝高程和坝长 |
5.2.4 底板、边墩与中墩设计 |
5.2.5 消能防冲设计 |
5.3 冲砂槽布置及方案选择 |
5.3.1 冲砂槽的布置 |
5.3.2 冲砂槽的宽度 |
5.3.3 冲砂槽底板设计 |
5.4 中隔墙布置及方案选择 |
5.4.1 中隔墙布置 |
5.4.2 冲砂槽中隔墙设计 |
5.5 冲砂闸布置及方案选择 |
5.5.1 冲砂闸的布置 |
5.5.2 冲砂闸设计 |
5.6 橡胶坝与冲砂闸过流能力计算 |
5.7 坝袋选择 |
5.7.1 充胀介质选择 |
5.7.2 坝袋材料及安全系数选择 |
5.7.3 坝袋锚固型式选择 |
5.8 充排系统与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
5.8.1 橡胶坝充排系统 |
5.8.2 安全监测系统 |
5.8.3 洪水预警系统 |
5.9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西宁市湟水河“清水入城”工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工程背景 |
1.2 河流泥沙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泥沙研究现状 |
1.2.2 水沙调度技术研究现状 |
1.2.3 都江堰工程借鉴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湟水河流域(西宁段)研究现状 |
2.1 流域概况 |
2.1.1 水文气象 |
2.1.2 水文过程与设计洪水 |
2.1.3 区域地质与工程地质 |
2.2 社会经济 |
2.2.1 城乡人口 |
2.2.2 资源禀赋 |
2.2.3 产业发展 |
第3章 湟水河流域(西宁段)泥沙特性研究 |
3.1 土壤侵蚀 |
3.2 悬移质泥沙 |
3.3 床沙级配 |
3.4 推移质泥沙 |
3.5 黑咀桥沙量 |
3.6 河道冲淤特性 |
3.7 小结 |
第4章 西宁市湟水河“清水入城”工程设计理念与布局 |
4.1 工程治理目标 |
4.2 清浑水分离的设计理念 |
4.3 工程总体布局 |
4.4 “清水入城”工程标准与规模分析 |
4.4.1 水质标准(清水临界含沙量分析) |
4.4.2 引水水源的确定 |
4.4.3 引水生态流量的确定 |
4.4.4 排沙廊道规模分析 |
4.5 清水水源工程的构成与组合 |
4.5.1 引水渠首工程 |
4.5.2 沉沙池工程 |
4.5.3 沉沙湿地工程 |
4.5.4 推移质河槽沉沙工程 |
第5章 清浑水分离与河道工程设计 |
5.1 工程等别和标准 |
5.1.1 防洪标准 |
5.1.2 建筑物标准 |
5.1.3 设计地震 |
5.2 清浑水分离工程 |
5.2.1 渠首分离工程 |
5.2.2 排沙廊道(分洪涵)工程 |
5.2.3 北川河、南川河清浑水分离控制工程 |
5.3 西川河治理工程 |
5.4 蓄水建筑物及管理用房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6.2.1 工程效果展望 |
6.2.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曲线型束水分沙导流墙在无坝取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意义 |
1.2 取水工程的分类及发展现状 |
1.2.1 取水工程分类 |
1.2.2 无坝取水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现状 |
1.3 无坝取水工程相关理论的现状 |
1.3.1 弯道水流相关理论的研究 |
1.3.2 最小能耗率理论的研究 |
1.3.3 汊道水流相关理论的研究 |
1.4 本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曲线型束水分沙导流墙研究 |
2.1 曲线型束水分沙导流墙的设计思路及工作原理 |
2.2 理论依据 |
2.2.1 弯道环流理论 |
2.2.2 最小能耗率理论 |
2.2.3 汊道水流相关理论 |
2.3 曲线型束水分沙导流墙模型概化及相关设计参数的确定 |
2.3.1 曲线型束水分沙导流墙模型概化 |
2.3.2 曲线型束水分沙导流墙相关参数的求解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坝取水工程取水口的相关设计 |
3.1 取水口位置的选择 |
3.2 取水角的确定 |
3.3 取水口底板高程的确定 |
3.4 引水渠宽度的确定 |
3.5 与引水渠联接段长度的确定 |
3.6 防沙措施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兰铝无坝取水工程模型试验研究 |
4.1 模型试验原理 |
4.2 工程概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
4.3 河段水文泥沙特性 |
4.3.1 洪枯水特性 |
4.3.2 泥沙特性 |
4.3.3 模型试验水流泥沙特征值的确定结果 |
4.4 模型试验设计 |
4.4.1 模型试验比尺确定 |
4.4.2 模型制作 |
4.4.3 模型验证 |
4.5 试验方案设计 |
4.5.1 人工辅助措施的平面参数设计 |
4.5.2 曲线型束水分沙导流墙立面参数设计 |
4.5.3 取水口相关设计 |
4.5.4 最终设计参数的确定 |
4.6 取水口河段各特征流量下河河床演变趋势的试验研究 |
4.6.1 取水口所在河段总体河型特征 |
4.6.2 河床演变趋势分析 |
4.6.3 河段各水力要素观测结果及分析 |
4.7 模型试验结果 |
4.7.1 枯水流量运行工况试验结果 |
4.7.2 常遇洪水流量运行工况试验结果 |
4.7.3 浮冰运行工况试验结果 |
4.7.4 特征洪水流量时取水头部处的洪水位及对已有建筑物的影响 |
4.8 模型试验结论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坝取水工程对取水河段的影响及上下游治理 |
5.1 无坝取水工程对取水河段水沙运动的影响 |
5.2 无坝取水工程对取水口附近河床演变的影响 |
5.3 无坝取水工程相关河段的治理 |
5.3.1 取水口上下游河段的整治 |
5.3.2 取水口附近河道的整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工程建议 |
6.3 展望及有待进一步进行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潍坊潍河流域橡胶坝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橡胶坝及其特点 |
1.2 橡胶坝适用范围 |
1.3 橡胶坝的作用 |
1.4 国内外橡胶坝发展及现状 |
1.5 橡胶坝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研究和应用前景展望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潍坊水利橡胶坝应用基础条件 |
2.1 潍坊市概况 |
2.1.1 潍坊市自然地理条件 |
2.1.2 潍坊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
2.1.3 潍坊市水资源条件 |
2.1.4 水利工程现状 |
2.2 潍坊市水利橡胶坝工程的应用 |
2.2.1 橡胶坝技术应用现状 |
2.2.2 橡胶坝技术发展现状 |
3 潍河流域上橡胶坝工程作用及方案选择 |
3.1 潍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 |
3.1.1 潍河流域概况 |
3.1.2 潍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3.1.3 潍河流域橡胶坝工程的作用 |
3.2 潍河流域橡胶坝建设的基本条件和资料 |
3.2.1 地形地貌条件 |
3.2.2 气象与水文资料 |
3.3 坝址选择 |
3.3.1 工程地质条件 |
3.3.2 工程地形条件 |
3.3.3 结论建议 |
3.4 坝型方案比较 |
4 潍河流域橡胶坝工程总体设计与综合评价 |
4.1 枢纽布置及工程规划 |
4.1.1 工程布置 |
4.1.2 主要指标及各部尺寸 |
4.1.3 坝袋设计 |
4.1.4 锚固设计 |
4.1.5 坝基处理 |
4.1.6 坝址洪水演算 |
4.2 经济及环境评价 |
4.2.1 经济评价 |
4.2.2 环境评价 |
4.3 水土保持 |
4.3.1 目的和意义 |
4.3.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
4.3.3 防治责任范围和防治分区 |
4.3.4 水土流失防治总体布局及措施 |
4.3.5 水土流失监测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自排沙廊道水力学特性及输沙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泥沙危害 |
1.2 泥沙处理工程措施的研究现状 |
1.2.1 沉沙池 |
1.2.2 螺旋流排沙涡管 |
1.2.3 排沙漏斗 |
1.3 自排沙廊道的提出、应用与研究意义 |
1.3.1 自排沙廊道的提出背景 |
1.3.2 自排沙廊道结构及排沙原理 |
1.3.3 自排沙廊道技术的应用效果及现实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模型设计与方法 |
2.1 模型试验系统、模型试验与几何尺寸 |
2.2 试验过程与现象 |
2.2.1 无粘性沙试验 |
2.2.2 粘性沙试验 |
2.3 试验测量内容与方法 |
2.3.1 流量测量 |
2.3.2 流量系数测量 |
2.3.3 排沙耗水率及泥沙重量比含沙量测量 |
2.3.4 含沙量测量 |
2.3.5 颗粒级配测量 |
2.3.6 其他参数测量 |
2.4 试验方案 |
3 自排沙廊道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3.1 排沙孔直径对流量及流量系数影响试验研究 |
3.2 排沙孔偏心距对流量及流量系数影响试验研究 |
3.3 排沙孔偏转角对流量及流量系数影响试验研究 |
3.4 流量系数公式推导的探讨与分析 |
3.4.1 量纲分析法及其在水力学中的应用 |
3.4.2 流量系数计算公式的推导 |
4 自排沙廊道输沙特性试验研究 |
4.1 排沙孔直径对耗水率与廊道出口含沙量影响试验研究 |
4.2 排沙孔偏心距对耗水率与廊道出口含沙量影响试验研究 |
4.3 排沙孔偏转角对耗水率与廊道出口含沙量影响试验研究 |
4.4 导流板安放方向对廊道出口含沙量影响试验研究 |
4.5 排沙孔间距试验研究 |
4.5.1 漏斗形成过程 |
4.5.2 无粘性漏斗坡角试验研究 |
4.5.3 粘性沙漏斗坡角试验研究 |
5 廊道出口含沙量及粒径级配试验研究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多沙河流灌区新型渠首橡胶坝引水防沙工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旱寒区渠系泥沙防控研究——以新疆为例[J]. 刘焕芳,宗全利,金瑾,刘贞姬.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1(06)
- [2]东雷抽黄排沙漏斗三维水流流场数值模拟研究[D]. 孙亚琴.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某引水工程不同取水方案引水防沙试验研究[D]. 张凌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4]梯形复式断面引水明渠水流运动规律及闭闸期闸前泥沙淤积速率研究[D]. 张芳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9)
- [5]神木县窟野河橡胶坝工程的应用研究[D]. 赵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6]西宁市湟水河“清水入城”工程设计研究[D]. 张君伟. 清华大学, 2014(09)
- [7]曲线型束水分沙导流墙在无坝取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李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8]潍坊潍河流域橡胶坝工程应用研究[D]. 高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04)
- [9]无坝引水防沙措施述评[J]. 王海丽,陈文彪,刘达. 广东水利水电, 2009(02)
- [10]自排沙廊道水力学特性及输沙特性试验研究[D]. 杨洪艳. 西安理工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