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艺美院思政部“湖畔”剧社实践教学十年回望
黄琳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长期以来,课堂理论教学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成为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尽管思政教师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与手段,但效果并不明显,反而使学生对思政课失去兴趣,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尴尬局面。笔者认为,只有从根本上建立一套符合“两课”本身固有规律和各院校特色的教学体系,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而我院十年思政教学改革中,通过建立并发展思政精品社团,推进思政实践教学的成功,不仅有效的解决了以往的困境,也为我院建立一套符合我院特色的思政教学体系打开了突破口。
关键词:思想政治社团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尤为突出的是表现在思政课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不能适应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的要求,实效性不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严格按照中央十六号文、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要求,深刻领会习总书记2016年12月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精神,牢记高校思政课教学承担思想教育和理论灌输的双重使命,尊重艺术类高职学生特点、专业和职业规律,顺应国家“十三五”高职教育、文化创意产业“两大发展”的新形势,把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新标准实施的新机遇,配合国家骨干高职院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体制与机制创新要求,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形成了一套符合课程要求、适应教学规律、突显美院特色的以“实践性教学”为突变口的“双体系”育人“两课”创新机制。
在“实践性教学”改革推进中,我院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形成了以湖畔剧社为常态化活动的多形式实践教学、以“构建学生参与”为机制、以“实践体验”结合“内化践行”为目标指向的实践模式,使学生在湖畔剧社综合展示表演中明确科学价值取向、砥砺品性完善自我,在文化参与中自觉构建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团结合作的成长路径。经过五年实践探索,湖畔剧社多次获得省市表彰,已成为思政实践创新的常态化基地,系列活动已成为思政实践创新的品牌文化活动。
一、基本介绍
“湖畔”剧社成立于2007年4月,是由苏州工艺美院思政部直接成立并管理、在课程改革实践“道德剧”比赛基础上组建的一个学生社团。剧社具有明确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剧社有固定的指导老师,成员跨全院各年级。湖畔剧社活动的内容包括话剧、小品、相声、情景剧等各种舞台剧,把生活中的点滴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搬上舞台,开展各种主题鲜明、格调高雅、内涵丰富、健康向上的活动。多年来,我院思政部以此为实践性教学改革龙头,逐渐形成了以“湖畔”剧社为常态化活动的多形式实践教学、以“构建学生参与”为机制、以“实践体验”结合“内化践行”为目标指向的实践模式,构建成一套符合课程要求、适应教学规律、突显美院特色的以“实践性教学”为突变口的“双体系”育人“两课”创新机制。
二、创新思路
1、捕捉合理时机,组建社团提升思政教育效应
成立湖畔剧社,是积极抢占有利的育人时机,提升思政教育效应。正是在实践中,感受到了学生的热情,触碰到了艺术专业知识的活学活用,也捕捉到了表演活动形式在思政教育中的积极文化效应。作为唯一一个直接挂靠思政部并且直接在学院所设“两课专项经费”中给予专门经费活动的社团。剧社始终以“弘扬优秀积极的作品精神、延伸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创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品牌”为宗旨,策划组织多次活动,真正成为受学生欢迎、有社会知名度、得到领导一致好评的品牌社团,剧社的系列活动奠定了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的良好的育人基础,也形成了课堂理论教育联合社团实践活动教育的互彰效应。
剧社系列活动的成功正说明了我院思政教学改革的大胆力度、创新能力和组织实力,看似话剧活动直接表现的是学生的表演能力,实质是隐藏在学生专业能力运用提高背后的学生组织策划、协调人际、意志培养、心理成长、理想聚合、价值导向等个人和团体合作必备的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
2、紧贴育人主旨,拓展社团思想政治育人平台
“湖畔”剧社积极搭建了“大德育”的育人平台,巧妙利用实践活动教育与课堂理论教育的双向互动,形成“定点”与“扩面”双效合力育人的格局。即:既坚持了课堂思政教育方式与现代话剧影响的相互相结合,又坚持了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价值观引导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创新了思政育人的工作内容,既展示了艺术设计院校大学生的新面貌,又巩固了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容,在系列活动中诠释了团结互助、诚实信用、感恩回报、奋发进取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引导学生弘扬真善美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使得思政育人的内涵既能体现时代性,又能在具体的活动中得以渗透、升华;也创新了思政育人的工作方法和手段,既坚持思政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又坚持从单一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从公开教育向渗透性教育转变。
3、尊重学生主体,凸现社团实践活动育人地位
第一、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剧社使学生通过活动、管理等多种途径强化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其倡导的价值观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个成员的心灵。第二、完善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剧社活动帮助学生自觉发展综合才能,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彼此感受各专业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的交叉,促创意灵感产生,促人格全面发展。第三、促进学生的人际和谐。剧社成为学生精诚合作敞开心扉交流沟通的精神家园,打好了合理人际的稳定精神基础。第四、剧社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提升层次、构建载体、凝聚学生、示范群体的作用。从“湖畔”剧社活动获得的好评和奖项看,剧社已经成为提升校园精神文明层次的品牌项目。
三、主要成绩
自2007年成立以来,连续十年获得我院“十佳优秀社团”称号,坚持每年公演2-3个剧目,成功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活动:2008、2009年举办两届“苏州高校短剧大赛”,2008年“首届苏州高校短剧大赛”活动获得学院“十佳优秀活动”的荣誉;2008年下半年首次推出大型话剧《恋爱的犀牛》;2008年参加第六届江苏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文化类社团评比获得“优秀活动奖”;2009年“苏州高校短剧大赛”中以短剧《我把青春献给你》获得大赛二等奖;剧社代表小品《妈妈的五十六声笑》获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非专业组二等奖;2009年下半年演出话剧《想吃麻花现给你拧》;2010年上半年的话剧《切•格瓦拉》获学院优秀活动三等奖;2011年上半年的话剧《梦回尼罗河》获得学院优秀活动一等奖和最佳创意奖;2011年小品《前面有棵树》获得江苏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戏剧小品大赛三等奖;2012年上半年上演话剧《翠花》并荣获2010-2012年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2011年,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检查中获得优秀;2012年获得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奖”一等奖并在全省教育系统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作为唯一一所高职院校代表进行大会交流发言。2014年话剧《花木兰》首次参加“水杉杯”第十届江苏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话剧大赛获得三等奖。2015年推出话剧《柳如是》,2016年话剧《未央歌》荣获我院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奖及活动一等奖,并荣获2016年“水杉杯”江苏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优秀奖。2017年5月,剧社更是推出了反映我院创建人事迹的大型原创话剧《颜文樑》,获得了一致好评。
四、小结
由在课程实践创新中的“小举措”,逐渐积淀出如今系列文化活动的“大品牌”,“湖畔”剧社走过的十年,也是我院思政教学实效硕果累累的十年。以精品社团为龙头的实践性教学已经成为我院思政教学的常规工作,剧社演出、课堂讨论、主题演讲、辩论交锋、实践报道等一系列活动已构成我院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政实践性教学方式,它又与课堂理论教学、网络教学一起构建成了独具我院特色的“三位一体”的“多元融合”教学体系,在我院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统计,每学年中,以各种方式参与实践性教学的同学比例高达98.5%,学院五系一院中,均有30位左右的同学为我院思政部实践教学的骨干力量,学院每学年举办两次学生思政实践教学优秀作品展,作品形式有图片、图画、视频、动漫、手工艺作品等,学生参与率为该学年思政教学学生的95%,此外,在近五年的教学对象测评中,学院思政部的教学满意率均在96%以上,始终处于全院的领先水平。这些教学实效的取得,也更加激励我们,要更坚持把鲜活的实践创新提升成为常态的实践理念,指导今后的实践创新,真正发挥“以先进的文化激励人、以昂扬的精神引人、以丰富的内涵提升人”的思政实践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剑宾,肖飞.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新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3).
[2]苏静.浅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教育的创新[J].中国高新区.2017(13)
[3]李纲.新时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初探[J].法制与社会.2017(17)
作者简介::黄琳,男,1974年4月出生,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师,法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