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问而不答的现象中再议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从学生问而不答的现象中再议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李飞慧瑞安市仙降镇中学

摘要:针对现在多数初中生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堂讨论问题气氛不够热烈的情况,主要是课堂提问中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提问而轻反馈、盲目提问等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从提问的内容,问题的设计应具有思考性与深度性,问题设计应具有层次性。从提问的方式上:课堂提问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问”、“怎么问”。提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大致有以下几种:一石激起千重浪——激趣式提问,欲出又止,引“生”入胜——悬念式提问,一生“二”,“二”生“三”——“连环”式提问等。教师得法的提问能紧紧地钳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去掌握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对促进有效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问题的思考性与深度性,层次性,激趣式提问,悬念式提问,“连环”式提问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作答。”课堂提问是教学常用的方法,是师生双边活动的桥梁,是课堂信息及时反馈的重要手段。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得到这样感觉:与小学生相比,多数初中生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堂讨论问题气氛不够热烈,与教师的交流逐渐产生隔阂感,这给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许多教师埋怨学生在课堂上启而不发,问而不答,于是只好仍由自己讲。学生也常常嘀咕着:上课越来越吃力了,数学的学习兴趣也不如从前了。这样的情况不是发生在一两个学生身上,而是很多同学都有这种体会。那么,这里的问题大多都出在哪呢?

一、不良症状:

1.课堂提问中重数量轻质量。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一改以往满堂灌的教法,加强师生的互动.因而,有些教师就把课堂提问的数量作为了衡量一堂课是否学生活动丰富的一个标准.然而,在课堂上由于问题太多,有时学生穷于应付,看似师生交流频繁,实际上学生对这些问题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因为学生根本没有自己消化吸收的过程,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无法获得完整的知识.

2.重提问而轻反馈有些教师,上课的时候也是精心准备了一些问题,当学生在回答时,却经常把学生晾在一边;有时学生刚刚回答,老师就接住学生的回答,一讲到底,长此以往,学生非但不能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去,反而容易造成学生对问题的麻木和对教师自问自答的依赖性。

3,盲目提问,让学生回答无从入手,有的教师过多地提一些诸如“对不对?”、“是不是?”、......从形式到内容,从时间到人选,从收听反馈信息到讲评,老师心中都没有底。有口无心,随意而问,只把提问流与形式,把课堂当做过场。?有时因为害怕课堂提问出现冷场,耽误课堂时间,总是单向地向少部分学生发问,希望课堂提问顺利进行。岂不知,这样做,热了少数,冷了多数。长此以往,多数学生发现了奥妙,知道提问与己无关,积极性受挫,主动性淡漠,人为的造成两极分化。

二、处方推荐:

1.从提问的内容:

(1)问题的设计应具有思考性与深度性

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同样,问题过于深奥使学生不知所云,不能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反而使提问失去价值。因此,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桃子”。这样思考性的提问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

如:提问:“过两条相交的直线可以作几个平面?”学生可以毫无困难地回答:“一个”。这显然是一个没有深度的提问。但如果改为问:“过两条直线可以作几个平面?”学生一下子不好回答。他必须对两条直线可能出现的位置关系进行讨论“相交”、“平行”、“重合”、“异面”这四种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结论。像这样难易适度的问题,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开展的广度与深度,能引导学生沿着符合逻辑的思路去分析和研究。但如果提问的深度过大,问题中所包含的知识点过多,就会超过学生力所能及的程度了。如提问:“过空间三条直线中的每两条作平面,若能作,可作几个平面?”让学生立刻想出结论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在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学生会感到束手无策,从而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

(2)问题设计应具有层次性

教师在突破难点时所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有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围歼”难点,这样就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x<5/4,求函数y=4x-2+1/(4x-5)的最大值。”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面对同学们的迷惑,我又设计了几个阶梯性的问题:

①已知x>5/4?,求函数y=4x—5+1/(4x-5)的最小值。

②已知x<5/4?,求函数y=(4x-5)+1/(4x-5)+3?的最大值。

问题①为常见的可直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问题②需要“调整”符号;而本问题需要进行拆(添)项“配凑”。

这样,问题一个一个地提出,又一个一个地被解决,学生经历了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智能素质。

2.从提问的方式上:

课堂提问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问”、“怎么问”。提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大致有以下几种:

(1)一石激起千重浪——激趣式提问

恰当的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成为“好知者”;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此处之石即教师之“问”,激起之浪即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学生求知欲就会剧增,就会报以满腔的热情和信心。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世界中主动探索求知,从而获取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记得有一次林老师在上“合并同类项”的时候,课堂语言非常幽默风趣,让学生马上记住,影响非常深刻:题目例题:

6xy-10x2-5xy+7x2-3yx教师讲解用语:

解:原式=(6xy-5xy-3yx)+(-10x2+7x2)(把同类项关在小房间里)

(+是甜饼不要紧,-是毒药,用多了会死人)

=-2xy-3x2

当然,设问不应是生硬、呆板的,而应该鲜活、有趣。问题设计有趣味,学生就兴趣盎然,主动愉快地求知获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的被迫进行的学习,会遏制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极具趣味性的提问,大大激活了学生思维,学生发言一下子便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2)欲出又止,引“生”入胜——悬念式提问:

上课前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而不慌解答,旨在引起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学习完本节或本章知识后,自己去解答。

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要学会求方程的解:

课前提出一个问题:“你今年几岁了啊?如果把你的年龄乘2减5的得数告诉老师,老师就知道你几岁了?”

让几个学生报出得数,教师快速解答出他几岁了?并且说明如果你学了今天的内容,你就知道其中的奥妙。为引入“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问题制造了悬念。

课堂快结束时,加入“暮然回首“这一环节:“如果说老师的年龄乘2减5等于43,那么你知道老师今年几岁了吗?”

(学生对教师年龄的一种关注,并把这种兴趣引申到课堂当中)让学生积极的利用已学的知识列并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来解答问题。

如:比如我在讲“有理数的乘方”时,先引出“棋盘上的学问”的故事:卡克发明国际象棋后,国王为了嘉奖他,向他许诺全国的金银珠宝任他挑选,而卡克只提出一个请求,在他发明的国际象棋的64个方格中,第一格放一粒小麦、第二格放两粒、第三格放四粒……最后一格放2的63次方粒小麦。国王听后认为这还不简单,然而通过计算他才发现,若将这些麦粒铺在地面上,可将整个地球表面铺上3厘米厚。那么你想知道怎样去计算以及计算结果是什么吗?

这个惊奇的故事一下子抓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他们迫切地想知道怎样计算以及计算结果是什么。这就为引入“有理数的乘方”问题制造了悬念。

(3)一生“二”,“二”生“三”——“连环”式提问:

授课老师的启发式提问循循善诱,环环相扣,要促进学生有序思考,启动思维,开拓思路。如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设计如下一系列问题,为证明定理作思想和方法上的准备:

①四边形的内角和是指哪些角的和?内角和等于多少度?是怎样知道的?

②N边形有几个顶点?几个内角?是否可以“转化”为多个三角形的角来求得呢?如何“转化”?

③还可以怎样做?

通过老师的点拨启迪,学生抓住了求证的关键,寻找到解证的方法,同时也明确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奠定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三、经验总结:

实践证明:得法的提问能紧紧地钳制学生的思维。上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较分散,教师用生动的提问能很快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学生注意力因高度集中而疲劳时,教师用巧妙的提问把它分开,这样虚虚实实调节学生的情绪,从而使上课疏密相间,张驰结合,保持学生持久的听课兴趣和活跃气氛,有利于取得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效果。

如果说,一堂精彩的数学课是一首动听的交响乐,那么有效的课堂提问就是这乐曲中最动人的旋律。优化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对启迪学生思维,更好地、主动地掌握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创新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有效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标签:;  ;  ;  

从学生问而不答的现象中再议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