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学孔径论文-余园园

动力学孔径论文-余园园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力学孔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自扩散系数,扩散机理,纳米孔径材料

动力学孔径论文文献综述

余园园[1](2018)在《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有毒气体在纳米孔径材料中的扩散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随着尾气排放量和化石燃料燃烧量的增加,大气污染日趋严重。最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SO_2、H_2S、NO_2和NO等,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吸附分离方法可以有效的治理有毒气体污染。其中气体在吸附剂中的扩散速率制约着吸附剂的利用效率。因此,本文选择这四种有毒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考察不同浓度条件下四种纯有毒气体在纳米孔径材料中的自扩散速率,并分析气体自扩散速率与材料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NO和NO_2气体在IRMOF系列材料、具有开放金属位点的MOFs材料、ZIF系列材料和沸石材料中其自扩散系数随着气体浓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NO和NO_2气体在MIL系列材料中自扩散系数随着气体浓度增加而降低;SO_2和H_2S在MOFs、COFs和沸石材料中其自扩散系数随着气体浓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氮氧化物和硫化物的扩散性能主要受到材料最小孔径(PLD)和孔隙率(VF)影响,在同系列材料中PLD和VF越大SO_2、H_2S、NO和NO_2气体的自扩散系数越大。通过对自扩散系数的结果分析,筛选出自扩散系数较大的纳米孔径材料,如在IRMOF-9、MgMOF-74、MIL-47、MIL-53Crht、AFY、GME和LTA等材料中NO_2气体具有较好扩散性能,其自扩散系数在0.6~37×10~(-9) m~2·s~(-1)范围内;在IRMOF-15、MOF-205、NU-108-Zn、COF-103、RWY和JSR材料中SO_2气体具有较好扩散性能,其自扩散系数在0.1~17×10~(-9) m~2·s~(-1)范围内。通过气体分子在材料中的径向函数分布图、模拟轨迹等探讨了气体在纳米孔径材料中的扩散机理。研究发现纳米孔径材料金属簇吸附性能的强弱影响气体随浓度变化的自扩散系数曲线。同时本文研究了无限稀释条件下SO_2、H_2S、NO_2和NO气体在纳米孔径材料中的自扩散系数,从而获得它们在MOFs材料中的活化能。此外,本文还研究了在MOFs材料中H_2S/O_2/N_2和SO_2/O_2/N_2混合气体随N_2浓度增加的自扩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H_2S/O_2/N_2混合气体中H_2S的扩散速率明显小于N_2和O_2气体的扩散速率;在UiO-66材料中H_2S的扩散系数最大,在0.25~0.32×10~(-9) m~2·s~(-1)范围内,且N_2浓度增加有益于H_2S的扩散;在SO_2/O_2/N_2混合气体中SO_2的扩散速率小于N_2和O_2气体的扩散速率,但在MIL-100材料中SO_2的自扩散系数逐渐增大然后大于N_2的扩散速率;在Zn-DOBDC、ZnBDC材料中SO_2的扩散系数较大,在1.69~2.58×10~(-9) m~2·s~(-1)范围内,且N_2浓度的改变对SO_2的扩散系数影响较小。H_2S/O_2/N_2和SO_2/O_2/N_2混合气体在MOFs材料中的扩散受到材料的PLD影响,PLD过小,导致混合气体在COF-1、ZIF-20、ZIF-7、ZIF-9材料中的扩散速率接近于零。(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期刊2018-05-30)

张开银[2](2018)在《生物油分子的动力学尺寸与催化剂孔径的择形选择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生物质热解和生物质催化热解的特性,以及生物质热解产物动力学尺寸与分子筛孔径的择形选择性,本论文进行的实验研究工作如下所述:采用Py-GC/MS技术研究了纤维素和木质素在350-600℃温度下热解的产物含量及其分布。通过分析发现,纤维素快速热解得到的产物主要包含了酮类、酯类、醇类、醛类、呋喃类、烃类和芳香族化合物。热解温度从350℃依次增加到500℃时,呋喃类化合物的产量逐渐增加。木质素快速热解得到的化合物主要是含有羟基、甲氧基、甲基、苯基、乙基和丙烯基的醇类,酮类,苯酚类,酯类和酸类等。使用六种沸石分子筛在600℃下对纤维素和木质素快速催化热解,研究分子筛在催化快速热解中的择形性。分子筛包括MCM-41,MCM-22,ZSM-5,Na Y,SAPO-34和SBA-15,它们具有不同尺寸的孔径。通过基团贡献值计算出动力学直径所需的临界参数,然后利用Joback法计算出热解产物的动力学直径,得出尺寸分布范围为5.00-8.50?,但是产物动力学直径主要集中于5.00-7.00?。分析600℃下各分子筛催化纤维素和木质素热解产物烃类化合物的含量,对生物油分子的动力学直径与分子筛孔径大小的理论匹配性,然后分析理论与实验结果产生误差的影响因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催化热解时,分子筛孔径在5.60?-7.40?之间的催化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王艺璇,陈恩利,戚壮,刘鹏飞,张琳[3](2018)在《抗蛇行减振器阻尼孔径变化对高速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抗蛇行减振器阻尼孔径变化对列车运行稳定性、平稳性、曲线通过能力的影响,通过阻尼孔的压力-流量方程得到减振器输出阻尼力与其阻尼孔径关系,在Matlab中建立减振器阻尼特性模型,分析抗蛇行减振器在不同阻尼孔径时阻尼特性的变化,将不同的阻尼特性曲线输入到Adams/Rail中,分别建立抗蛇行减振器阻尼孔径不同的高速车辆拖车整车模型,对不同抗蛇行减振器阻尼孔径的列车进行多工况分析。结果表明:在稳定性方面,抗蛇行减振器阻尼孔径的减小可以提高列车非线性临界速度。在平稳性方面,阻尼孔径的变化主要影响列车的轮轴横向力和横向平稳性指标,对垂向平稳性影响较小。在通过曲线时,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随着阻尼孔径的减小而降低,但变化不大。(本文来源于《机车电传动》期刊2018年02期)

支跃[4](2014)在《大孔径气举反循环潜孔锤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由于高层、水电站、桥梁等大型城市建设施工,对于入岩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能够破碎高硬度、复杂岩层,而且提出了效率高、污染小等更为实际的要求,潜孔锤作为高效破岩入岩的专业设备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施工单位的亲赖。本文通过比对国内外知名厂家潜孔锤相关类型的介绍,通过参考流体力学、结构力学、破碎学等理论并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大孔径气举反循环的结构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本文参考国内外知名厂家的大孔径潜孔锤的结构,以破碎花岗岩为例,建立了潜孔锤钻进模型,通过对破碎机理的研究,确定破碎花岗岩的最大冲击力,再根据在钻孔机械上的相关经验公式推导出潜孔锤整体参数要求和内部结构尺寸,再结合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等从而进一步优化了整体的结构方案。1)从岩石强度特性和钻进理论出发,确定了花岗岩的基本物理参数,在abaqus建立锤头和花岗岩的叁维模型,对锤头和花岗岩分别赋予相应参数。分别建立锤头冲击速度7m/s时,转速分别为35rpm、40rpm和45rpm叁种工况进行求解,得出了叁种工况下锤头破碎岩石的破碎过程图,确定了叁种工况下锤头的冲力力和钻深的时间变化曲线,从而得到800mm大孔径最适合的转速与冲击速度匹配的最佳数值为40r/min与7m/s的高效率匹配组合,破碎效率高,钻深可达每小时6m,冲击力可以在0.021s达到20948N,提高了低风压下潜孔锤破碎岩石的效率;2)通过流体分析软件对潜孔锤锤头反循环进行流体模拟,得到了800mm大直径潜孔锤20mm、25mm、30mm排气孔的1.1MPa低风压时,岩屑、水和气体的叁相体的上返速度为0.42m/s、0.4m/s、0.38m/s,随着排气孔的增大,在叁个排气孔的交叉处容易出现风压的干涉,造成岩屑等上返过程受阻。(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4-06-10)

王振华,蔡舒婕,陈杰,林小凤,蔡家柏[5](2014)在《纳米TiO_2粒径、孔径对酸性紫43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锐钛型纳米TiO2粒径(5-10、25、40、60、100nm)及孔径(96,120,134,143,52)对染料废水(酸性紫43)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行为的影响。假二级方程和准一级方程分别能准确描述TiO2粒径≤100nm吸附动力学过程。经Weber-Morris和Dumwald-Wagner扩散模型分析,吸附速率由膜扩散和内扩散共同控制并受粒径影响。吸附热力学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最大吸附量(Qmax)与孔径正相关,与粒径无关,60nm TiO2孔径最大,吸附效果最好,Qm可达104.17mg/g;参数40kJ/mol>△H>0,吉布斯自由能△G<0,受温度影响不大,说明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反应,以物理吸附为主。(本文来源于《分析科学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代文彦,邹永存,王海果,张琪,曹希传[6](2011)在《孔径和比表面积调控对SBA-15上溶菌酶吸附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具有不同孔径和比表面积的介孔二氧化硅SBA-15对溶菌酶的吸附行为,并分析了材料孔径和比表面积对吸附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材料对溶菌酶的最大吸附量受控于材料的比表面积,关系式为q=0.602 53SBET-130.58;用3种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溶菌酶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发现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用外部扩散传质模型和粒内扩散模型分析吸附机理,在一定孔径范围内,整体吸附速率和外扩散初始吸附速率随孔径的增加而快速增大,粒内扩散速率则缓慢增加;此外,FT-IR表明SBA-15对溶菌酶的结构无影响.(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李珂,夏佳文,杨建成,李朋[7](2010)在《CSRe储存环动力学孔径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动力学孔径对环形加速器,尤其是现代的储存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采用MAD程序研究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实验环(CSRe)的动力学孔径。通过对比几种情况下的模拟结果,发现六极铁和二极铁的高阶场对束流的动力学孔径影响较大,使CSRe的动力学孔径减小,但减小后的动力学孔径也远大于该环的物理孔径。因此,束流可以长期、稳定的存在。(本文来源于《原子核物理评论》期刊2010年01期)

黄炎,曾虹燕,屈叶青,邓欣,张波[8](2008)在《纳米氧化铝膜孔径可控性动力学模型及其生长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新的二次阳极氧化工艺,制备了孔径为30~70 nm的阳极氧化铝(anodized Al2O3,AAO)膜。用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AAO膜孔洞的结构、形貌和它们的排列,发现制备的AAO铝膜的孔的纵横比大,孔分布有序,上下贯通,孔间相互平行,孔通道无交叉且有序。研究了电解液浓度、扩孔时间对膜孔半径的影响,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得出在一定时间内,孔径大小与电解液浓度之间呈对数关系,而与扩孔时间呈线性关系。根据电场理论,膜压应力值随扩孔时间增加趋向于表面张力值,当达到平衡后,膜孔孔径的大小随之确定。(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顾军[9](2006)在《光学合成孔径原理演示样机动力学仿真及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光学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太空望远镜、侦察卫星和武器系统的性能。光学合成孔径技术是提高空间光学系统性能的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的技术难度很大。本文主要对光学合成孔径原理演示样机系统进行动力学仿真及有限元分析研究,为以后我国对光学合成孔径技术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首先,本文对光学合成孔径原理演示样机装调机构进行了结构分析;其次,建立了光学合成孔径原理演示样机叁维模型,并对子镜二维转动机构进行了受力分析及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最后,结合理论分析、动力学仿真及实验研究,对演示样机不足之处设计改进方案并进行仿真分析。子镜姿态调整中,采用柔性铰链实现子镜二维转动调整是演示样机的关键技术,即通过柔性铰链柔性方向的变形来完成角度调整。为使对该部分的运动仿真更加接近实际情况,本文在ADAMS仿真中引入了柔性铰链柔性体,研究了ADAMS中使用柔性体进行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的方法。仿真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对比证明了引入柔性体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详细论述了角度调整过程中柔性铰链变形对整个系统各部分的影响。实验研究也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稳定性实验、重复性实验的实验现象更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子镜末端锁紧方案,该方案可解决子镜末端稳定性不理想的情况,并详细论述了方案原理并进行了方案的分析论证。(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6-06-01)

马圣乾,闫云[10](2006)在《横向束流动力学孔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叁种孔径(RF孔径、物理孔径、动力学孔径)简要介绍,重点讨论束流的动力学孔径,目的通过动力学孔径探讨束流运行的不稳定性,以及影响提高动力学孔径和延长束流的寿命的因素.(本文来源于《泰山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动力学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生物质热解和生物质催化热解的特性,以及生物质热解产物动力学尺寸与分子筛孔径的择形选择性,本论文进行的实验研究工作如下所述:采用Py-GC/MS技术研究了纤维素和木质素在350-600℃温度下热解的产物含量及其分布。通过分析发现,纤维素快速热解得到的产物主要包含了酮类、酯类、醇类、醛类、呋喃类、烃类和芳香族化合物。热解温度从350℃依次增加到500℃时,呋喃类化合物的产量逐渐增加。木质素快速热解得到的化合物主要是含有羟基、甲氧基、甲基、苯基、乙基和丙烯基的醇类,酮类,苯酚类,酯类和酸类等。使用六种沸石分子筛在600℃下对纤维素和木质素快速催化热解,研究分子筛在催化快速热解中的择形性。分子筛包括MCM-41,MCM-22,ZSM-5,Na Y,SAPO-34和SBA-15,它们具有不同尺寸的孔径。通过基团贡献值计算出动力学直径所需的临界参数,然后利用Joback法计算出热解产物的动力学直径,得出尺寸分布范围为5.00-8.50?,但是产物动力学直径主要集中于5.00-7.00?。分析600℃下各分子筛催化纤维素和木质素热解产物烃类化合物的含量,对生物油分子的动力学直径与分子筛孔径大小的理论匹配性,然后分析理论与实验结果产生误差的影响因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催化热解时,分子筛孔径在5.60?-7.40?之间的催化效果最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力学孔径论文参考文献

[1].余园园.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有毒气体在纳米孔径材料中的扩散性能[D].武汉工程大学.2018

[2].张开银.生物油分子的动力学尺寸与催化剂孔径的择形选择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

[3].王艺璇,陈恩利,戚壮,刘鹏飞,张琳.抗蛇行减振器阻尼孔径变化对高速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J].机车电传动.2018

[4].支跃.大孔径气举反循环潜孔锤动力学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

[5].王振华,蔡舒婕,陈杰,林小凤,蔡家柏.纳米TiO_2粒径、孔径对酸性紫43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行为的影响[J].分析科学学报.2014

[6].代文彦,邹永存,王海果,张琪,曹希传.孔径和比表面积调控对SBA-15上溶菌酶吸附动力学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

[7].李珂,夏佳文,杨建成,李朋.CSRe储存环动力学孔径研究(英文)[J].原子核物理评论.2010

[8].黄炎,曾虹燕,屈叶青,邓欣,张波.纳米氧化铝膜孔径可控性动力学模型及其生长规律[J].硅酸盐学报.2008

[9].顾军.光学合成孔径原理演示样机动力学仿真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10].马圣乾,闫云.横向束流动力学孔径的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06

标签:;  ;  ;  ;  

动力学孔径论文-余园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