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1]2003年在《蚕豆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大白皮”蚕豆(Vica faba L.)为试材,研究了酸处理、热处理、新型抗氧化物质4-己基间苯二酚和抗坏血酸钙处理对蚕豆采后生理、贮藏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为蚕豆贮藏保鲜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1 褐变是导致蚕豆种子品质下降和限制贮藏期的主要因素。本实验研究了两种酸处理对蚕豆在1℃贮藏期间生理变化、褐变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采用0.2%柠檬酸或0.1%抗坏血酸处理都可抑制蚕豆的呼吸强度,PPO活性和蒸腾失水,延缓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和褐变度的上升及叶绿素和Vc含量的下降,从而起到延缓衰老、减轻褐变和延长贮藏期的作用。但3周后,0.1%抗坏血酸处理失去防褐变的作用,这可能与其自身的氧化耗尽有关。 2 研究了45℃ 30,60和120s短期热激处理对蚕豆种子在1℃贮藏期间褐变和有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45℃ 60s热激处理可显着降低蚕豆在冷藏期间的呼吸强度、PPO和PAL活性,抑制MDA和总酚含量及褐变指数的上升,延缓叶绿素和Vc含量的下降,从而起到延缓衰老和保持品质的作用。45℃热处理120s使两周后MDA含量和褐变指数上升及Vc含量的下降是由于组织受到了热伤害造成的。 3 研究了0.01%、0.02%和0.03%叁种不同浓度的4HR处理 对蚕豆在1±1℃贮藏环境下营养品质和褐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0.02%的4HR处理较好地降低了蚕豆的呼吸强度、PPO、POD和PAL的活性,抑制乙烯的释放、MDA和总酚含量的上升,延缓叶绿素降解、Vc含量的下降,起到抑制褐变和保持品质的作用。 4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钙处理对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和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钙处理可显着降低蚕豆的呼吸强度、PAL和CAT酶的活性,推迟乙烯、PPO、POD、AsA-POD高峰的出现,延缓MDA、超氧阴离子(O_~-)、多酚含量的上升和叶绿素、Vc含量的下降,保持SOD活性,最终延缓了衰老,并保持了较好的品质。但30mmol/L的钙处理在后两周反而促进衰老。
汪峰[2]2003年在《食荚豌豆贮藏生理及保鲜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日本嫩”和“台湾奇珍”食荚豌豆(Pisum.sativum L.var.macrocarpon ser.)为试材,研究了热处理、天然化学物质(乙醇、MJ)处理和1-MCP对食荚豌豆采后衰老生理、贮藏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为食荚豌豆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1.40℃20min和40℃40min的热水处理可降低食荚豌豆腐烂的发生,同时还可显着抑制豆荚的呼吸强度、PPO、POD及PAL活性,延缓豆荚丙二醛(MDA)和木质素含量的上升及叶绿素和Vc含量的下降,从而可起到延缓豆荚衰老和品质下降的作用;而50℃20min热处理对保持食荚豌豆贮藏品质无明显作用。 2.1ml/kg的外源乙醇可有效抑制贮藏期间食荚豌豆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和蒸腾失水,延缓了豆荚中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上升,降低豆荚贮藏中腐烂的发生,从而较好地保持豆荚的食用品质,延长贮藏期。2ml/kg和3ml/kg乙醇处理促进食荚豌豆的衰老进程和腐烂发生,这可能与高浓度乙醇对豆荚产生伤害有关。 3.10μmol.L~(-1)和100μmol.L~(-1)浓度的MJ处理可以抑制贮藏期间豆荚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上升,维持豆荚中超歧物氧化酶(SOD)较高的活性,推迟和降低了豆荚中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高峰,有效延缓豆荚中叶绿素和Vc含量的降解及MDA、纤维素与超氧阴离子(O_2~(?))含量的积累、失重率和腐烂指数的增长,从而提高了食荚豌豆耐贮性。1μmol.L~(-1)MJ处理对豆荚保鲜作用不明显。 4.1μl.L~(-1)和2μl.L~(-1)1-MCP能够抑制贮藏期间食荚豌豆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上升,保持了较高的超歧物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降低和推迟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高峰,延缓了叶绿素、抗坏血酸(ASA)和还原糖含量的降解及MDA、纤维素、超氧阴离子含量(O_2~(?))和腐烂率的增长,延长了食荚豌豆的耐贮寿命和货架期。0.5μl.L~(-1)1-MCP处理作用不明显,可能与在低温下1-MCP与受体结合力下降有关。
陈惠, 王学军, 宋居易, 王永强, 吴春芳[3]2018年在《低温贮藏对蚕豆鲜荚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低温对蚕豆鲜荚贮藏品质的影响,通过对其结冰点的研究,设置不同的冷藏温度0、4、8℃,定期测定贮藏期间的 PPO 活性、褐变指数、质量损失率等指标。结果表明:蚕豆鲜荚的结冰点为-0.8℃;0℃处理组的 PPO 活性、褐变指数、质量损失率、籽粒色泽变化均小于其余处理组,0℃处理组的叶绿素含量较高;而0℃处理组的硬度指标相对较好。各低温处理组对蚕豆籽粒中的VC含量影响的差异均不显着(p>0.05),蚕豆鲜荚适宜在0℃条件下贮藏。
张兰, 郑永华, 苏新国, 汪峰, 冯磊[4]2003年在《酸处理对蚕豆保鲜的效果》文中研究说明褐变是导致蚕豆种子品质下降和限制贮藏期的主要因素。本实验研究了两种酸处理对蚕豆在1℃贮藏期间生理变化、褐变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采用0.2%柠檬酸或0.1%抗坏血酸处理都可抑制蚕豆的呼吸强度、PPO活性和蒸腾失水,延缓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和褐变度的上升及叶绿素和Vc含量的下降,从而起到延缓衰老、减轻褐变和延长贮藏期的作用。但3周后,0.1%抗坏血酸处理失去防褐变的作用,这可能与其自身的氧化耗尽有关。
李素清[5]2006年在《鲜切富贵菜保鲜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以富贵菜为试验材料,研究开发鲜切保鲜技术,即清洗、护色保鲜、包装及贮藏,并研究贮藏过程中鲜切保鲜技术对富贵菜的失重率、萎蔫率、细菌总数、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呼吸强度、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以及PPO、SOD、POD、CAT活性等品质及衰老生理指标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富贵菜贮藏在5±1℃、10±1℃、常温(23±2℃)叁个温度下,通过测定贮藏期间的品质和衰老生理指标发现,5±1℃能显着抑制鲜切富贵菜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和蒸腾失水,保持较低的膜透性、MDA含量和较高的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从而延缓富贵菜的衰老及其减缓品质的下降。因此,5±1℃是鲜切富贵菜最适宜的贮藏温度。 2.研究不同的清洗杀菌剂对鲜切富贵菜品质和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发现,NaClO清洗能较好的保持鲜切富贵菜的色泽,减少表面微生物数量,抑制呼吸强度,保持较低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较高的叶绿素含量。H_2O_2清洗除了去除表面微生物数量优于NaClO清洗外,其它指标均不如NaClO清洗,因此,表明NaClO清洗可能更适宜鲜切富贵菜生产时使用的清洗杀菌剂,它对延缓鲜切富贵菜衰老和延长货架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富贵菜的最佳护色保鲜剂组合为:0.1%AA+0.1%CA+2.0%CaCl_2+0.4%PA,各因素对鲜切富贵菜的护色保鲜效果主次顺序依次为AA>CA>CaCl_2>PA,其中AA的护色效果达到显着水平。通过最佳护色保鲜剂组合、0.1%NaHSO_3以及对照(CK)组对鲜切富贵菜的生理品质指标变化的影响发现,最佳护色保鲜剂组合可以较好地抑制鲜切富贵菜的褐变和PPO活性,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POD活性和较低的丙二醛含量。它是0.1%NaHSO_3较好的替代品,并且能够延缓鲜切富贵菜的衰老和保持新鲜状态。 4.在贮藏期间,薄膜保鲜袋包装能维持较低的失重率、呼吸强度和较高的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微孔膜保鲜袋和薄膜保鲜袋包装的细胞膜透性、MDA含量较保鲜托盘+保鲜膜包装低;薄膜保鲜袋和保鲜托盘+保鲜膜包装的POD活性较微孔膜保鲜袋高。综合考虑叁种包装材料对鲜切富贵菜生理指标的影响,以薄膜保鲜袋包装的保鲜效果较好。
欧燕[6]2006年在《微加工蔬菜清洗与护色保鲜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了不同清洗、护色保鲜技术对蚕豆瓣、胡萝卜、青椒等微加工蔬菜品质指标及生理指标在贮藏期间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于不同微加工蔬菜的清洗、护色保鲜技术;确定了适于不同蔬菜的微加工技术路线;从而掌握了微加工蔬菜切分后的生理变化规律及最佳保鲜技术工艺参数,为微加工蔬菜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1.微加工蔬菜的清洗。采用不同清洗剂处理,通过对微加工蚕豆瓣﹑胡萝卜和青椒中微生物菌落数,Vc含量等变化的测定,确定微加工蔬菜合理有效的清洗剂,为微加工蔬菜生产过程中清洗工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0.5%CA, 0.1%NaOCl可以有效的将微加工蔬菜微生物初始菌数降到1×102 CFU/g;同时在试验中也验证了天然提取物0.1%丁香,0.1%姜黄在微加工蔬菜生产过程中的抑菌效果。2.微加工蔬菜的护色。研究微加工蚕豆瓣、花椰菜、青花菜的护色技术,并筛选出微加工花椰菜最佳的护色剂组合。结果表明:热激处理微加工蚕豆瓣对于抑制褐变的发生有明显的作用,尤其是60℃60s的综合效果最好;通过对各处理微加工花椰菜褐变度的测定筛选出最佳护色剂组合为0.2%抗坏血酸+0.3%柠檬酸+0.15% EDTA +0.3% CaCl2;吸氧剂能有效控制微加工青花菜的黄化,延长保鲜期,保证微加工青花菜流通的品质特征。3.微加工蔬菜的涂膜保鲜技术。采用叁种可食性涂膜保鲜剂处理微加工蚕豆瓣等蔬菜,对其失重率﹑呼吸强度﹑微生物菌落数等变化测定,确定微加工蔬菜合理有效的涂膜保鲜剂。结果表明:可食性涂膜能明显抑制微加工蔬菜的水分损失,维持失重率在2%以下,涂膜保鲜剂抑制微加工蔬菜水分损失的效果:壳聚糖膜>海藻酸钠膜>卡拉胶膜;海藻酸钠膜对于酶促褐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壳聚糖膜抑制微加工胡萝卜和青椒破损表面形成白色物质—木质素,维持其良好的色泽和品质;可食性涂膜对于引起微加工蚕豆瓣腐烂变质的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率能高达85.9%;可食性涂膜对微加工蔬菜进行气调以延长食品的货架寿命,限制产品与外界O2和C02的气体交换,从而形成微型的自发气调环境。
叶月[7]2013年在《芹芽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芹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采后相关指标的测定,探讨芹芽采后主要营养成分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丙二酸及其复合有机酸保鲜剂对芹芽保鲜效果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浓度配比,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对芹芽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发现每100g芹芽中含水分94.50g、蛋白质1.50g、脂肪0.10g、碳水化合物1.80g、粗纤维0.60g、V c4.02mg、灰分1.01g、钾156.34mg、钠42.80mg、钙38.00mg、镁25.30mg、铁8.48mg、磷56.80mg。结果表明:与水芹相比,芹芽水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很高,而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粗纤维含量相对较低,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2、在温度5℃左右、湿度90%以上的条件下贮藏,结果表明:贮藏期间芹芽失重率不断增大,水分含量、呼吸强度、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蛋白质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3、在温度5℃左右、湿度90%以上的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丙二酸对芹芽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丙二酸能有效抑制芹芽的呼吸作用,减缓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损耗,发挥良好的保鲜作用,以0.3g L-1丙二酸处理的芹芽保鲜效果最佳。4、在温度5℃左右、湿度90%以上的条件下,以0.3g L-1丙二酸溶液作为溶剂,研究其与不同浓度水杨酸、植酸、柠檬酸及抗坏血酸组合处理对芹芽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植酸与丙二酸组合处理效果不佳,而0.15g L-1~0.25g L-1水杨酸、2g L-1~4g L-1柠檬酸、2g L-1~6g L-1抗坏血酸与丙二酸组合处理对芹芽保鲜均有增效作用,可以与丙二酸复配。5、在温度5℃左右、湿度90%以上的条件下,以芹芽商品率作为衡量指标,采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设计,确定复合有机酸保鲜剂最佳配方为0.3g L-1丙二酸+2g L-1柠檬酸+0.25g L-1水杨酸+6g L-1抗坏血酸,该配方能够达到最佳商品性。
王瀚博[8]2017年在《UV-B辐照对绿豆芽苗蔬菜品质和保鲜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绿豆芽苗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芽苗蔬菜,在亚洲地区已有两千多年的食用历史,由绿豆(Vigna radiata L.Wilczek)在适当的条件下萌发而成。已有研究表明绿豆芽苗营养成分含量丰富,富含抗坏血酸、多酚和类黄酮等植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于慢性病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现代科技的应用,人们对豆芽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品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另外,由于绿豆芽中水分含量高并且极其脆嫩,在储藏运输中极易被损害,导致货架期变短,生产利润变低。UV-B作为一种无污染无残留的物理处理方法,符合当前消费者追求安全营养食品的趋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UV-B处理不仅能够对果蔬起到良好的保鲜效果,其在果蔬品质调节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UV-B处理条件优化,得到UV-B处理的最佳条件,并研究了UV-B辐照处理对绿豆芽品质和保鲜的调节效应及其相应的生理、生化机制。实验结果如下:1.研究了UV-B对绿豆芽品质的影响。对生长60h的绿豆芽施加不同剂量的UV-B处理,结果表明UV-B处理能显着导致绿豆芽生理品质的改变。虽然UV-B能够降低绿豆芽菜的芽长、芽重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但是适宜剂量的UV-B处理能够显着增加可溶性糖含量,抗坏血酸、总多酚和类黄酮等抗氧化物质含量并增加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降低MDA含量而且并未导致下胚轴表皮微观结构大幅度改变。另外,UV-B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抗氧化物质合成代谢相关酶的活性,相关分析显示酶活性与相应的次级代谢产物含量变化之间相关性均达到极显着水平,说明UV-B是通过改变相关酶活性来影响抗坏血酸、总多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并且较对照组相比,低剂量UV-B辐照对于绿豆芽菜品质的提升效果最大,高剂量UV-B辐照的效果不仅不如低剂量的,甚至低于对照组。因此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保持绿豆芽品质、提高抗氧化物质含量等方面,UV-B的最佳辐照剂量是0.369 kJ/m~2;在只考虑提高抗氧化物质含量下,UV-B的最佳辐照剂量是1.845 kJ/m~2。2.研究了UV-B预处理对绿豆芽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对经过不同剂量UV-B预处理的绿豆芽于4±1℃、相对湿度95%的条件下储藏5天,之后对其相关指标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保鲜后的绿豆芽品质较保鲜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是UV-B处理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绿豆芽品质下降程度。较对照组相比,0.738 kJ/m~2UV-B处理能够明显抑制绿豆芽失水率、MDA、微生物含量、褐变指数的上升,延缓抗氧化物质的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以及抗氧化物质合成代谢相关酶活性的下降。而高剂量2.583kJ/m~2UV-B处理后却与其相反,加速绿豆芽品质的恶化。扫描电镜下观察绿豆芽微观结构发现,低剂量0.738 kJ/m~2UV-B处理后的绿豆芽下胚轴表面光滑,表皮细胞较为饱满,表皮气孔关闭,而对照组下胚轴表面凹凸不平,细胞失水皱缩情况严重,气孔呈开放状态。高剂量的2.583 kJ/m~2UV-B预处理对绿豆芽的保鲜效果不仅没有低剂量处理保鲜效果好,也比对照组保鲜效果差。说明使用低剂量的UV-B(0.738 kJ/m~2)对绿豆芽进行预处理能够起到很好的保鲜效果,而高剂量UV-B不适合用于绿豆芽保鲜。因此,采用UV-B辐照处理不仅可以改善绿豆芽苗菜的营养品质,而且对绿豆芽苗菜的保鲜也有良好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芽苗菜的生产和保鲜提供了新的思路。
侯建设[9]2004年在《模拟舰船条件下蔬菜采后生理和保鲜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保鲜期短、损耗严重是限制舰船远航期间新鲜蔬菜保障的重要因素。针对目前多数舰船不利于蔬菜保鲜的冷藏条件、包装方式和其他因素,为充分发挥现有舰船冷藏库的保鲜能力,延长叶菜和果菜保鲜期,对模拟舰船冷藏条件下,常用叶菜和果菜采后生理和保鲜进行了研究。并将保鲜与保障结合起来对舰船远航期间蔬菜保鲜保障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 1 小白菜采后外叶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较快;SOD、CAT和APX活性变化较大,4d后迅速下降,特别是CAT活性降幅更大;POD活性先逐渐增加,6d后急剧上升;MDA含量缓慢增加,4d后急剧上升。内叶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缓慢,SOD和CAT变化很小,并保持较高水平,APX活性较高,下降缓慢,POD活性和MDA含量均无显着上升。这些结果表明小白菜采后叶片衰老是活性氧代谢失调、膜脂过氧化加强的结果。 菠菜在2℃或9℃下冷藏期间,SOD活性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9℃下菠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Hue angle值、CAT、APX和GR活性迅速下降,MDA快速积累。2℃低温延缓了CAT、APX和GR活性下降,阻止了MDA含量的上升,抑制了叶绿素含量和Hue angle值的下降,延缓了菠菜的衰老。结果表明冷藏条件下菠菜叶片的衰老与H_2O_2清除酶活性下降导致的氧化胁迫有关,低温通过延缓H_2O_2清除酶活性的下降,减轻氧化胁迫,从而延缓叶片衰老。 2 模拟舰船冷藏条件下,菠菜、韭菜、小白菜和芹菜(常温)直接装在塑料筐中贮藏时,失水很快,遭受严重水分胁迫。保水处理组失水很少。与保水处理相比,采后水分胁迫促进了菠菜、韭菜和小白菜叶片及芹菜叶柄叶绿素含量的降低,提高小白菜的黄化指数,降低韭菜Hue angle值,表明水分胁迫加快叶菜采后衰老。
王鹏[10]2008年在《新型胞外多糖产生菌Phyllobacterium sp. nov. 921F及其多糖结构的研究》文中指出细菌胞外多糖由于其化学结构的多样性和新颖性,以及逐渐被发掘的多种新型生物学活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目前所报道的细菌胞外多糖主要有黄原胶、热凝胶和结冷胶叁类。其结构不同,功能各异,分别应用于各个不同的领域,如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石油化工等方面。本论文以获得具有新型、高效且形状稳定的胞外多糖产生菌为基本目的和出发点,期望能够获得一株具有工业生产及应用的新型细菌胞外多糖。本文通过定向筛选技术获得一株胞外多糖产生菌。结合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RNA技术确定该菌株为叶杆菌属新种(Phyllobacterium sp.nov.921F)。现已申请国家专利保护——专利申请号:200710167753.1。该产糖菌株已保存于中国典型微生物培养保藏中心。由于目前尚未有相关菌种的产糖的报道,我们采用定向诱导技术和条件优化后,使得该菌株经84 h摇瓶培养后,产糖量达1.8%。在此基础上,进行10 L全自动发酵罐试验,产糖量提升至2%以上。胞外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方面,通过引入金属盐溶液而有效的减少了有机溶剂的加入量,显着减少了提取工艺的生产成本。以上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产糖量能力高、产糖性状稳定、多糖提取工艺简单且相比其它细菌胞外多糖提取能耗低等特点。达到了上游发酵工业对菌种的要求水平,具有潜在开发价值。胞外多糖理化性质和基本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该多糖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透明粘稠状;多糖由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二者摩尔比为1.07:1;有丙酮酸基团存在;通过GPC分析得到多糖重均分子量为1082 kDa。由于该胞外多糖表现出很强的粘度特性。因此本文考察了多糖溶液浓度、剪切力、pH值、温度、放置时间、恒温加热、无机盐及蔗糖浓度对多糖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胞外多糖表观粘度受剪切速率、蔗糖浓度等因素影响较小且稳定性好,在pH 3-12之间变化不明显。随着温度的升高粘度下降。多糖的表观粘度受无机盐的影响有一定的下降,但变化程度不大。因此该多糖的粘度特性也展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在糖链结构解析方面,本研究采用专一性酶解技术系统、准确的对糖链结构进行解析。以胞外多糖为特异性底物筛选一株降解菌进而制备专一性工具酶,以获得酶解寡糖终产物。经分离纯化制备出四、六、八糖,并通过一级质谱确定了各片段的分子量大小,结合二级质谱、核磁谱图及多糖基本性质,综合对该酶解寡糖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证明该方法制备的寡糖具有保留糖链结构完整、准确,且结果重复性强等特点,为准确解析多糖结构提供保障。本文还对胞外多糖进行了分子水平的表征,通过轻敲模式的原子力显微技术观察到该细菌胞外多糖溶液在云母片上的构象信息,展示了单个胞外多糖分子的立体构象。该胞外多糖的水溶液在低浓度条件下,多糖分子均以单分子链的形态出现,单个分子链的高度为0.7 nm左右,链长约600 nm。最后,本文利用专一性酶解技术制备得到的具有简单重复单元的的葡半寡糖进行了一些潜在活性方面的研究,发现该寡糖在吸湿、保湿、草莓保鲜及促进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活性。由于目前尚未有相关寡糖活性方面的报道。通过该研究不仅丰富了当前寡糖的应用前景,而且这种新型寡糖结构在理论研究方面为今后构效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资源
参考文献:
[1]. 蚕豆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研究[D]. 张兰. 南京农业大学. 2003
[2]. 食荚豌豆贮藏生理及保鲜技术研究[D]. 汪峰. 南京农业大学. 2003
[3]. 低温贮藏对蚕豆鲜荚品质的影响[J]. 陈惠, 王学军, 宋居易, 王永强, 吴春芳.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4]. 酸处理对蚕豆保鲜的效果[J]. 张兰, 郑永华, 苏新国, 汪峰, 冯磊. 食品工业科技. 2003
[5]. 鲜切富贵菜保鲜技术的研究[D]. 李素清. 四川农业大学. 2006
[6]. 微加工蔬菜清洗与护色保鲜技术的研究[D]. 欧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7]. 芹芽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的初步研究[D]. 叶月. 安徽农业大学. 2013
[8]. UV-B辐照对绿豆芽苗蔬菜品质和保鲜效果的影响[D]. 王瀚博. 河南师范大学. 2017
[9]. 模拟舰船条件下蔬菜采后生理和保鲜的研究[D]. 侯建设. 浙江大学. 2004
[10]. 新型胞外多糖产生菌Phyllobacterium sp. nov. 921F及其多糖结构的研究[D]. 王鹏. 中国海洋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