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奇广西岑溪市糯垌镇第一中学543214
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确实,无感触于现实,无哀乐于心,哪有名篇佳作?写作,就是要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情感的流露给人真实感、真诚感,没有附加感、装饰感。这不仅仅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而且是高考语文作文“基础等级”的考点之一。合乎情理地引导学生去“写实事,讲实话,抒实情,明实理”,是中学写作教学至关重要的方法之一。
“为情而造文”,其文能叩开读者心扉。一篇佳作,总是情溢其中。有的作品直接抒情,“情”溢处,如浪拍岸,动人心弦。例如龚自珍的《病梅馆记》结尾:“呜呼!安得使余多暇目,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其抒情何等真切,感人肺腑。有的则间接抒情,浓情隐于句中,只有细加琢磨品味,方觉那淡淡的字里行间竟潜隐着一股诱人的抒情力量。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蛙声及杨柳禅嘶,有这么几句:“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多妙的“我什么也没有”,只淡淡的一句就将“我”那一缕哀愁勾勒得透纸而出,如嚼橄榄一般,越读味越浓。
用“情”作文的人,方能将真切的感情源源输给作品人物。他们因情创作,物我两忘,与作品人物共命运,或喜或怒,或歌或哭,常致失态。我曾给学生讲过巴尔扎克用“情”写《高老头》的故事,写到高老头凄惨死去之时,竟悲伤欲绝,嚎啕大哭。学生听后深受感动。
用“情”写成的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在作文指导中,我举汤显祖的《牡丹亭》作证:娄江俞二娘因读《牡丹亭》竟断肠而死;杭州女伶商小玲因演《牡丹亭》也伤心而亡。然后分析,《牡丹亭》为何具有如此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告诉学生,该剧写杜丽娘为情而死、因情而生,情节离奇。明知其不可信,人们却偏敞怀接受,为它掬泪伤情,为何?这是因为该剧“情”之真切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终而产生了异乎寻常的艺术感染力。可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不朽作品所共同拥有的最重要的元素。
我认为,作文抒情教学,教师应着重对学生作如下四点指导:
首先,抒情忌无病呻吟、滥抒感情。浪费感情是不足取的,因为那不是“为情而造文”,倒是“为文而造情”。这种虚假之情不可能产生感人的力量。中学生作文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滥抒感情,“情”不够,口号凑,用喊口号的抒情代替真正的抒情。例如,想要表现出人物感情激动,不是酝酿一股浓情徐徐吐出,而是在干巴巴的场面中人物并无激情可抒的时候硬要敷衍出一句:“啊,我是多么激动啊!”“呀!我多么爱你啊。”一篇作文滥用了不少感叹词和感叹号,其实,许多地方抒的都是虚假之情。教师应让学生懂得,感叹词和感叹号用得多,并非就是强烈抒情。真正的强烈抒情应是从肺腑吐出心声,至于用不用那些感叹词、号,无关紧要。
其次,作文中的人物抒情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只有做到抒情具有特色,其抒情才能真实可信。例如,张飞是位性格直爽豪放、脾气暴躁、嫉恶如仇的猛将,长坂坡声若巨雷的三声大喝使“夏侯杰惊得肝胆破裂”。只有这位莽张飞,去杀吕布时才会豹眼圆瞪,哇哇大叫:“曹操道你是个无义之人,教我哥哥杀你。”张飞这段话,就体现了他嫉恶如仇的性格,抒得何等直爽磊落。倘若将张飞这话移到刘备口中,说:“吕布听着!曹操道你是个无义之人,教我杀你。”这就不是老谋深算的刘备其人了。再如,出身名门宦族之家的杜丽娘,游园伤春幽幽抒情:“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去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一个“贱”字吐出了她几多怨愁。倘若将这段怨愁之情移到关汉卿笔下命运悲惨的窦娥身上,岂不成了笑话?同样,苦命的窦娥在被绑赴法场的路上咒天骂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这等冲天的怨愤之情,也不能出自杜丽娘之口。她们身份迥异,际遇不同,性格更是有别,抒的情不可能相同。
由此可见,人物抒情须符合人物性格特征,不能张冠李戴,使人物形象严重失真。为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教师选用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中的典型人物作典型性格对比分析,是一种见效快的好方法。
再次,让学生掌握抒情的三种方式。抒情的方式很多,我认为,若从抒情感情色彩来区分,大致可以归为三类:揭情、颂情、诉情。(1)所谓“揭情”,是指作者揭露作品中人物的丑恶之情,它抒发的是作者对这类人物的憎恶感情(如虚伪造作、奸诈冷酷、毒辣凶狠等)。《儒林外史》中写范进乡试中举,一天,与张静斋去拜谒汤知县,范进在宴中三换餐具,直到连筷子也“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方肯进餐。这揭的就是所谓孝子孝行的伪情。虽无一贬词,却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范进的嘲笑之情。用“揭情”形式写的文章不少,如《变色龙》、《竞选州长》、《我的叔叔于勒》、《【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等,作者通过辛辣的揭情,巧妙地抒发了对灵魂丑恶者的憎恶感情。(2)所谓“颂情”,是指作者对作品中人或事抒发的赞美之情,它们有颂友情的、抒豪情的、寄希望的等等。例如《茶花赋》里有一句“再也没有比这种童子面更好看的茶花了”,抒发的就是作者对祖国未来一代充满希望的欣喜之情。《周总理,你在哪里》抒的是敬仰怀念之情,《梅岭三章》抒的是献身革命、视死如归的慷慨激昂之情,《沁园春·雪》抒的是气吞山河·革命必胜之豪情,而《过故人庄》、《赠汪伦》抒发了真挚的友情。(3)所谓“诉情”,是指作品中人物抒发的怀念、欢欣、愤怒、忧伤、苦恼之情。如《背影》,多处写“我”的落泪,抒的即是父子深情。结尾写到:“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抒的是多么忧伤的怀念。再如《陋室铭》则抒的是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读书人的清高雅趣,而《石壕吏》抒发了悲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抒发了忧国杀敌的激情。“诉情”是写作中广为应用的一种抒情形式,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特别加强指导。
其四,情贵隐。抒情的“隐”,是值得学生仿效的。“隐”是高明的抒情手法,能够给读者带来更隽永的艺术享受。一般来说,抒情中的间接抒情都属于“隐”抒情。例如《陋室铭》、《石灰吟》、《沁园春·雪》等作品托物言志、融情入境、寓情于理,都不是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教师应让学生体会到情越隐,作品越耐读的道理。
总之,好作品的情总是浓浓的。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用真情作文,让学生多学些抒情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