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曲霉论文_杨静明,杨文聪,刘亚月,聂影影,雷晓凌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曲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曲霉,洛伐他汀,活性,次级,珊瑚,产物,剩余物。

土曲霉论文文献综述

杨静明,杨文聪,刘亚月,聂影影,雷晓凌[1](2019)在《化学诱导对一株海洋来源土曲霉C23-3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海洋微生物是药理活性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源泉,而化学诱导是深入挖掘其次生代谢潜力的一种便捷手段。【目的】以一株海洋来源土曲霉C23-3为出发菌株,筛选出可促进其产生更丰富代谢产物(包括丁内酯类化合物)的发酵条件,进一步开发菌株在抗阿尔茨海默症方面的潜力。【方法】分别选用海水马铃薯培养基、麦芽浸膏培养基、大米培养基和大豆培养基4种基础培养基,利用丁酸钠、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uberoylanilidehydroxamicacid,SAHA)、5-氮杂胞嘧啶核苷(5-azacytidine,5-azaC)、盐酸普鲁卡因(Procaine hydrochloride)、ZnCl_2和CuCl_2共6种化学诱导剂对土曲霉C23-3进行微量的诱导培养。观察该菌菌丝体形态变化,并根据薄层层析(Thin-layerchromatography,TLC)指纹图谱、化学显色及生物活性自显影结果初筛出代谢产物丰富且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与抗氧化活性产物丰富的诱导条件,并进行进一步常量发酵。采用上述手段及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HPLC-DAD)分析常量发酵代谢产物的总体多样性及丁内酯类化合物的多样性。【结果】发现CuCl_2、ZnCl_2、SAHA和5-azaC可引起土曲霉C23-3菌丝体生长形态显着变化,海水马铃薯培养基+100μmol/L丁酸钠等6种诱导条件在微量培养初筛及常量发酵复筛中均可使该菌株产生多样化的活性代谢产物,其丁内酯类代谢产物也具有一定差异性。【结论】化学诱导手段可促使土曲霉C23-3产生丰富且新颖的活性代谢产物,为多样化的抗阿尔茨海默症天然产物的发现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晓凤,喻晓蔚,徐岩[2](2018)在《定点突变提高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脂肪酶的催化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利用理性设计的方法来提高来源于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的酸性脂肪酶ATL的催化活力。通过同源比对,选择脂肪酶盖子区域和底物结合口袋域中的位点进行定点突变,得到8种ATL的突变脂肪酶。结果发现,盖子区域突变酶ATLLid与底物结合口袋域突变酶ATLV218W的催化活性显着提高。ATLLid和ATLV218W对底物对硝基苯酚月桂酸酯p-nitrophenyl laurate(p-NPL)的催化活性最高,k_(cat)值较ATL分别提高了39.37倍和50.79倍,k_(cat)/K_m值较ATL分别提高了2.85倍和8.48倍。与ATL相比,ATLLid和ATLV218W的热稳定性略有下降,最适p H为5.0,p H 4.0–8.0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说明突变未对ATL的嗜酸耐酸特性产生影响。通过同源建模模拟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底物p-NPL与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解析了ATLLid和ATLV218W催化活性提高的机理。(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杨静[3](2018)在《林业剩余物土曲霉发酵制备衣康酸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衣康酸被美国能源署认定为12种源自生物质的高附加值化学品平台化合物之一,广泛应用在水处理、粘合剂、合成树脂、医药等众多领域。生物发酵法是衣康酸的主要生产方法,发酵的原料以糖类和淀粉类碳水化合物为主,生产成本较高。目前农林剩余物的高效利用已成为热点,林业剩余物资源具有来源广、清洁、可持续等优点,但长久以来均被丢弃、焚烧或填埋,不仅浪费资源,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以林业剩余物资源发酵生产衣康酸的研究报道。考虑到我国粮食资源短缺的问题,以林业剩余物进行发酵产酸的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而利用林业剩余物制备衣康酸的关键问题是解决木质纤维素结构顽固难降解、菌株对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的耐受性较差等问题。为此,本研究以微生物发酵技术实现林业剩余物转化制备衣康酸为目标,利用物化联合预处理工艺,降低木质纤维素的酶解抗性、提高水解效率,同时利用复合诱变技术对衣康酸生产菌进行了诱变选育,通过过程优化技术对木质纤维素水解液发酵制备衣康酸工艺进行调控,建立了完整的高密度发酵工艺,实现了林业剩余物高效利用制备衣康酸的目标,为林业剩余物的衣康酸工业化生产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菌株复合诱变耦合高通量筛选选育衣康酸高产菌株:建立了衣康酸高产菌株的48孔深孔板高通量筛选技术,并利用复合诱变技术对土曲霉CICC2433进行了诱变选育。首先通过UV-LiCl诱变获得一株突变株AtUV3-325,其衣康酸产量达到了30.02 g/L,比原始菌株的18.83 g/L提高了59.43%。随后进一步经过原生质体硫酸二乙酯诱变育种,获得一株突变株AtDES3-235,其衣康酸产量达到了50.46 g/L,较AtUV3-325提高了68.08%,较出发菌株CICC2433-3提高了167.98%。最后经过发酵过程的部分析因实验及单因素条件优化,使得衣康酸的最终产量达到了60.13 g/L。(2)林业剩余物木质纤维素可发酵糖的制备:选取了慈竹下脚料以及橡子壳为原料,分别考察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酶解制糖的影响以及利用分批补料酶解工艺制备高浓度的可发酵糖。首先以化学组成变化、表面形态变化以及酶解效果为指标,考察了碱法、酸法、蒸汽爆破预处理以及叁者的联合预处理方法对慈竹酶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NaOH浸泡联合蒸汽爆破能够获得最高的木质素脱除率(51%),并使酶水解得率从24.5%显着提高到了47.1%,借助SEM电镜、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发现,该预处理方法对原料纤维结构的破坏力最强,大部分的纤维素维管束暴露,木质素分子结构遭到破坏,纤维素酶结合位点大大增加,从而使酶水解效率提高。梯度酶解实验结果确定了最优的加酶量为30FPU/10CBU/g预处理样品。采用分批补料酶解工艺,多次少量补料,底物浓度最终为30%,经过120 h的酶解,最终可获得107.7 g/L的葡萄糖、35.81 g/L的木糖以及7.82 g/L的阿拉伯糖,总糖总量达到了151.33 g/L。其次考察了碱法预处理中碱液浓度、处理温度以及处理时间对橡子壳酶水解效果的影响。2%氢氧化钠,121℃(0.15MPa)处理60 min可以获得最高的木质素脱除率(39.34%),酶水解的单糖得率达到494.5mg/g处理原料,梯度酶解实验结果确定了最优的加酶量为20 FPU/20 CBU/1.5 FXU g预处理样品。通过分批补料,底物浓度最终为30%,经过120 h的酶解,最终可获得121.7g/L的葡萄糖、11.31 g/L的木糖和6.02 g/L的阿拉伯糖,总糖含量达到了139.03 g/L,为土曲霉发酵制备衣康酸提供了高浓度的廉价碳源。(3)Aspergilluse terreus AtDES3-235利用水解液制备衣康酸的发酵行为研究:AtDES3-235对木糖的利用能力较葡萄糖差,木糖浓度过高会抑制衣康酸的合成,最适木糖底物浓度为60 g/L,最适葡萄糖底物浓度为100 g/L。当培养基中同时存在葡萄糖和木糖时,AtDES3-235优先利用葡萄糖生长代谢,当葡萄糖消耗至较低水平时,才开始逐步消耗木糖。菌株无法利用未经处理的水解液生长产酸,证实水解液中存在抑制因素。对发酵工艺进行调控机制研究:原料酶水解过程使用的缓冲液抑制菌株的生长产酸,以高纯水替代缓冲液进行酶水解,对还原糖的释放影响不大,而且可以排除缓冲液对土曲霉生长产酸的抑制作用;其次补加玉米浆对水解液制备衣康酸的生物转化过程意义重大,可以提高菌株对水解液的耐受程度;最后,通过调整水解液中的碳源浓度,40 g/L(以葡萄糖计)的竹材水解液可以获得19.35 g/L的衣康酸,40 g/L的橡子壳水解液可以获得13.36 g/L的衣康酸。并且,经过分批补料发酵,AtDES3-235利用竹材水解液最终可获得41.54 g/L的衣康酸,达到了纯葡萄糖培养基发酵水平的69.08%,高于现有文献报道水平。通过发酵工艺优化,在竹材/橡子壳木质纤维素水解液未经脱毒处理的情况下,菌株AtDES3-235能够利用水解液发酵产酸,并且经过分批补料发酵,衣康酸产量达到了较高水平,这为衣康酸的高产发酵提供了良好的发酵菌株,同时也为衣康酸的生物发酵过程增加了新的原料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8-04-01)

蒋艾豆,肖桂荣,邓蓉,卢家桀,徐珽[4](2017)在《1例肺土曲霉病患者抗真菌治疗的药学监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肺土曲霉病患者的药学监护的方法和作用。方法通过分析1例肺土曲霉病患者药物治疗的案例,介绍临床药师在患者发生肝损害时排查可能的药物,向医生先后建议监测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及其代谢相关基因CYP2C19的基因型,并根据监测结果实施个体化剂量调整的工作。结果医生采纳了临床药师建议,根据CYP2C19基因型结果,调整伏立康唑剂量,患者肺部感染得到控制的同时,肝功能各项生化指标也逐渐恢复正常。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及药学监护,协助医生进行个体化给药方案调整,有助于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抗生素杂志》期刊2017年12期)

姚远蓓[5](2017)在《一株普哥滨珊瑚土曲霉XWC21-10次级代谢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微生物能产生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多样性的天然产物,在海洋生态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一直是海洋药物开发研究热点。珊瑚共附生真菌多样化程度很高,能产生很多结构独特,活性良好的次级代谢产物。因此,珊瑚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化学结构和药理活性得到了广泛研究。本课题组前期从徐闻珊瑚自然保护区普哥滨珊瑚中,筛选出一株具有抗菌,抗氧化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菌株土曲霉XWC21-10。对该菌株进行活化,大量发酵,对发酵液和菌丝体的浸膏进行活性检测和化学组分分析比较。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对所得单体化合物进行纯度分析和结构鉴定,同时对其进行活性筛选和评价。(1)发酵液和菌丝体浸膏活性评价。分别对其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卤虫致死和抗炎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液和菌丝体同时含有具有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的活性成分,其卤虫致死活性不明显,发酵液和菌丝体对RAW264.7(鼠巨噬细胞)具有细胞毒性,抗炎活性不明显。分别运用HPLC和TLC的方法判断发酵液和菌丝体浸膏含有相对丰富的化学成分,并具有相似的组分,合并进行分离纯化。(2)次级代谢产物分离和结构鉴定。合并发酵液和菌丝体浸膏,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凝胶柱色谱结合的方法,对其分离纯化。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对所得单体化合物进行纯度分析,结合核磁共振氢谱、碳谱(~1H NMR、~(13)C NMR)以及质谱(MS)等波谱分析技术,最终确定9个化合物的结构。它们分别是A-1(大黄素甲醚),A-3((Z,Z)-9,12-十八烷二烯酸),A-4(Z-9-十八烷烯酸),A-5(过氧麦角甾醇),A-7(大黄素),ZB-2-1(曲地酸),ZB-4-3(butyrolactonesⅠ),ZB-4-4(butyrolactoneⅦ),ZB-5-2(butyrolactones Ⅱ)。(3)次级代谢产物活性评价。对部分化合物进行抗菌,DPPH自由基清除,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和抗炎活性筛选。叁种丁内酯类化合物ZB-4-3,ZB-4-4,ZB-5-2,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ZB-4-3(butyrolactonesⅠ)对副溶血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效果,MIC分别为3.125μM,6.25μM。ZB-4-4(butyrolactoneⅦ),ZB-5-2(butyrolactones Ⅱ)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活性,MIC分别都是1.56μM。曲地酸(ZB-2-1)和叁种丁内酯类化合物具有DPPH自由基清除的活性,EC_(50)分别36.68±0.17μM,24.56±1.21μM,31.30±0.45μM,56.29±0.35μM。ZB-2-1同时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两个丁内酯化合物ZB-4-4,ZB-5-2不具有RAW264.7细胞毒性,化合物浓度与LPS诱导细胞释放NO量成负相关,说明其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本研究从普哥滨珊瑚的一株共附生真菌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探究,最终确定9个化合物结构。其中,丁内酯Ⅶ化合物(ZB-4-4),及其活性报道较少,该研究首次检测其具有抗菌,DPPH自由基清除双重活性,丰富了该类化合物的研究,为以后化合物丁内酯Ⅶ的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珊瑚共附生真菌资源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丰富了海洋来源的土曲霉代谢产物的认识。(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期刊2017-12-01)

姚远蓓,班海侠,雷晓凌,钟敏[6](2017)在《徐闻普哥滨珊瑚土曲霉XWC21-10代谢产物活性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开发利用海洋活性天然产物,对分离自普哥滨珊瑚的1株土曲霉XWC21-10次级代谢产物的活性及其活性成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液的4种萃取物对6种指示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活性,说明具有广谱抑菌作用;菌丝体氯仿萃取物和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乙酰胆碱酯酶(Ach E)抑制作用最为明显,抑制率分别达到(79.37±1.53)%,(67.04±1.96)%。对具有明显活性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11个级分。活性跟踪检测组分6、7、8、11活性较好,组分6、7成分相似,其主要含有还原性物质、高级醇、甾类等化合物;而级分11仅含有共轭基团化合物,成分相对简单。因此,该菌代谢产物具有良好的抑菌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活性物质还有待进一步的纯化和确定,该研究可为开发抑菌剂和治疗早老性痴呆症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韦苏慧,黄雪年,张伟,路尧,韩力挥[7](2018)在《洛伐他汀工业菌株土曲霉HZ01的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洛伐他汀工业生产菌株土曲霉HZ01的次级代谢产物合成能力,为后期的遗传改造、次级代谢产物及其基因簇挖掘提供指导。【方法】对洛伐他汀发酵条件下的样品进行了转录组分析,同时运用色谱分离技术及波谱学方法对主要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洛伐他汀合成相关基因转录水平非常高,还有4个聚酮合酶(PKS)、6个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NRPS)和1个PKS-NRPS杂合酶基因进行了转录,其他PKS和NRPS基因都处于沉默状态。此外,从该菌的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主要副产物并确定了其结构。【结论】土曲霉HZ01是一株优良的洛伐他汀生产菌株,在构建次级代谢产物异源合成细胞工厂和鉴定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刘思远[8](2017)在《RNA干扰分解代谢阻遏物CreA对土曲霉产洛伐他汀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洛伐他汀(lovastatin)及其半合成的衍生物是常用的降血脂药物。在工业规模上,洛伐他汀主要由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发酵生产。Cre A是真菌中常见的分解代谢物阻遏因子,其主要功能是使阻遏某些酶以及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为进一步提高土曲霉的洛伐他汀产量,降低Cre A对洛伐他汀生物合成的影响,本工作在土曲霉中成功建立了si RNA干扰体系。通过RNAi技术,进行了一系列Cre A对洛伐他汀合成影响的研究。本工作首先在土曲霉(A.terreus ATCC20542)中建立了有效的基因表达系统。p UC19上以土曲霉的组成型表达基因pdc的启动子、终止子构建了土曲霉的表达盒Ppdc-Tpdc。在Ppdc-Tpdc上插入了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 Red,通过对土曲霉的转化将表达盒p UCACE-Ds Red整合至土曲霉的基因组中。经过重组菌株的培养观察,可清晰观察到单个菌丝体的形态且红色荧光分布于整个菌丝体上,转化子可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说明表达载体p UC-ACE-Ds Red可用于土曲霉细胞内基因的表达。然后将土曲霉的creA基因的干扰片段插入p UC-ACE中,构建creA基因的干扰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化至土曲霉中,将Ppdc-si RNA-Tpdc整合至土曲霉基因组中,得到重组菌株A.terreus-i Cre A。重组菌株洛伐他汀发酵培养基培养,检测起基因表达水平及洛伐他汀产量的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发现creA基因在发酵的过程中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发现洛伐他汀的产量逐渐提高,且creA基因的表达量相对于未经RNA干扰的对照组显着降低、洛伐他汀的产量相对于未经RNA干扰的对照组别有显着性的提高,发酵7天后creA基因相对表达量下调了63%、洛伐他汀含量提高了22.59%。本工作成功建立了在土曲霉中通过RNAi是基因表达下调的方法,证明了creA基因转录表达对土曲霉产洛伐他汀的抑制作用,并提出了通过使表达下调提高洛伐他汀合成效率的新思路。(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期刊2017-06-30)

邓春梅,何兰珍,张国光,李思东,温燕梅[9](2017)在《红树林土曲霉GX7-3B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正交实验对红树林土曲霉GX7-3B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用Sevage试剂脱蛋白并纯化多糖,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评价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红树林土曲霉GX7-3B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3h、料液比1∶30(g∶mL),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到3.14%;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表明红树林土曲霉GX7-3B多糖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本文来源于《化学与生物工程》期刊2017年06期)

齐昌兴[10](2017)在《土曲霉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一共分为叁章。第一章介绍了曲霉属真菌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并对分离得到的两个具有6/6/6/6环系和6/6/6环系新骨架杂萜类化合物的生源途径进行了探讨;第二章介绍了土曲霉部分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包括抗阿尔茨海默病活性、细胞毒活性及DPPH(1,1-二苯基-2-叁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活性等;第叁章主要综述了近70年来文献报道的土曲霉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1946-2016)。土曲霉是一种常见的曲霉属真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海洋及动物粪便,其次生代谢产物主要成分洛伐他汀能够有效减少机体血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合成,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降血脂药物之一,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应与社会价值。因此,本课题对从长江滩涂中分离得到的土曲霉大米固体发酵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期望发现结构新颖的,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活性成分。我们通过正相硅胶层析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ODS反相色谱柱、半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和方法,综合运用了 1D&2DNMR、HRESIMS、X-ray单晶衍射、IR和UV等多种现代波谱技术,分离并鉴定了 85个化合物的结构(新化合物32个),包括23个结构复杂的杂萜类化合物,9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全新6/6/6/6环系3,5-二羟基苔色酸衍生型杂萜新骨架,具有一个独特的1,2,5-trimethyl-4,9-dioxobicyclo[3.3.1]non-2-ene-3-carboxylic acid 结构,新骨架化合物 2则为1的开环衍生物。随后,我们对新骨架化合物1(3.6 mg)和2(1.8 mg)进行了抗阿尔茨海默病活性筛选,但由于这两个化合物的量极少,均无法通过常规活性筛选方法确定化合物的靶点,故我们采用in silico target confirmation(ISTC)这种虚拟对接技术,通过评价这两个化合物与阿尔茨海默病常见相关蛋白的结合情况来推测可能的靶点。虚拟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1和2均可与β-淀粉酶(BACE1)很好的结合。体外细胞实验则证实,新骨架化合物1和2在体外均具有较好的BACE1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78.8 nM及59.11 nM,明显优于礼来公司阳性药(LY2811376;IC50值为260.2nM)。进一步动物实验结果则表明,化合物1可有效改善阿尔茨海默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抑制体内BACE1活性,调节与BACE1表达相关的蛋白,促进神经元生长,且其上述活性与阳性药基本一致。此外,细胞毒及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表明:1)化合物39,48及49均表现中等细胞毒活性,39对HCC1806,HepG2及SW1990的IC50值分别为12.28μM,5.67μM 与 8.62μM;48 对 HCC1806,HepG2 及 SW1990 的 IC50值分别为 13.71 μM,17.32μM 与 6.51μM;49对 HCC1806 及 HepG2 的 IC50值分别为 15.93μM 与 11.31μM。2)样品化合物28在50 μg/mL浓度下,其抗氧化率为78.903%;化合物51在50 μg/mL浓度下也有一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抗氧化率为76.982%。本文对分离自长江滩涂的土曲霉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其含有大量的杂萜及木脂素类化合物。同时,我们发现2个新骨架化合物对BACE1具有与阳性药一致的抑制活性,为迄今为止报道的活性最强的天然BACE1抑制剂,且为活性最强的萜类BACE1抑制剂。本研究不仅大大丰富了杂萜及木脂素的种类和骨架类型,也为BACE1抑制剂的新药研发提供了有效的先导化合物,同时还为量极少的天然产物的活性评价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土曲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旨在利用理性设计的方法来提高来源于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的酸性脂肪酶ATL的催化活力。通过同源比对,选择脂肪酶盖子区域和底物结合口袋域中的位点进行定点突变,得到8种ATL的突变脂肪酶。结果发现,盖子区域突变酶ATLLid与底物结合口袋域突变酶ATLV218W的催化活性显着提高。ATLLid和ATLV218W对底物对硝基苯酚月桂酸酯p-nitrophenyl laurate(p-NPL)的催化活性最高,k_(cat)值较ATL分别提高了39.37倍和50.79倍,k_(cat)/K_m值较ATL分别提高了2.85倍和8.48倍。与ATL相比,ATLLid和ATLV218W的热稳定性略有下降,最适p H为5.0,p H 4.0–8.0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说明突变未对ATL的嗜酸耐酸特性产生影响。通过同源建模模拟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底物p-NPL与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解析了ATLLid和ATLV218W催化活性提高的机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曲霉论文参考文献

[1].杨静明,杨文聪,刘亚月,聂影影,雷晓凌.化学诱导对一株海洋来源土曲霉C23-3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2019

[2].张晓凤,喻晓蔚,徐岩.定点突变提高土曲霉Aspergillusterreus脂肪酶的催化活性[J].生物工程学报.2018

[3].杨静.林业剩余物土曲霉发酵制备衣康酸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

[4].蒋艾豆,肖桂荣,邓蓉,卢家桀,徐珽.1例肺土曲霉病患者抗真菌治疗的药学监护[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7

[5].姚远蓓.一株普哥滨珊瑚土曲霉XWC21-10次级代谢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7

[6].姚远蓓,班海侠,雷晓凌,钟敏.徐闻普哥滨珊瑚土曲霉XWC21-10代谢产物活性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17

[7].韦苏慧,黄雪年,张伟,路尧,韩力挥.洛伐他汀工业菌株土曲霉HZ01的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分析[J].微生物学报.2018

[8].刘思远.RNA干扰分解代谢阻遏物CreA对土曲霉产洛伐他汀的研究[D].深圳大学.2017

[9].邓春梅,何兰珍,张国光,李思东,温燕梅.红树林土曲霉GX7-3B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7

[10].齐昌兴.土曲霉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一2电镜照片观察肉眼观察与电镜观察结果...转化子质粒的PCR检测l·pCRMakerV2.2一...衣康酸发酵微生物-图5-1-10 衣康酸曲霉 (A...从左到右依次为土曲霉在培养皿...衣康酸发酵微生物-图5-1-9 上曲霉(Asp.ter...衣康酸发酵微生物-图5-1-9 土曲霉(A...

标签:;  ;  ;  ;  ;  ;  ;  

土曲霉论文_杨静明,杨文聪,刘亚月,聂影影,雷晓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