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芬[1]2004年在《个性化案卷研究》文中指出在世界范围内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趋势的推动下,个性化案卷思想为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而产生。 本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指出了档案用户需求的个性化趋势,分析了当前我国文书立卷改革、档案利用服务、档案编研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致使档案工作陷入窘境,由此导入个性化案卷思想;第二部分在对几对相关概念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阐明了个性化案卷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个性化案卷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和我国建立个性化案卷的意义;第叁部分重点介绍了个性化案卷的建立过程,提出了个性化案卷的预期目标,对个性化案卷建立的人员和时机作了要求,在总体要求、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实现方法,以及所涉及的信息技术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个性化案卷的“我的案卷”和“我们的案卷”两个阶段的实现过程,同时进行了例证;第四部分对建立个性化案卷的其它相关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包括网络安全问题、档案用户个人隐私问题、人员素质问题和档案网站宣传问题;第五部分对个性化案卷的应用前景作了从理论到实践,以及横向、纵向联合等方面的展望。
陈祖芬, 张煜明[2]2006年在《构建个性化案卷的设想》文中提出本文分析提出了个性化案卷的思想,阐明了分阶段建立个性化案卷的过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臧琦[3]2016年在《档案信息离线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档案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如何更好地实现档案数据从收集、汇交、管理到利用、共享的统一管理,是当前档案信息化的一项难题。本课题针对档案信息统一管理中非常关键的数据格式统一问题,形成了一套针对单机使用环境的离线采集方案,并通过“档案信息离线采集系统”的实际开发建设验证了本课题的现实可行性。系统通过数据流图、用例图的方式对项目需求进行分析。数据流图表明了系统数据的来源、加工处理过程和去向。用例图通过用户与功能之间的操作关系,清晰地展现不同用户使用系统不同功能的场景和方式。本系统综合使用VS2010、Delphi XE5等开发工具,基于叁层架构模式,通过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界面应用层对系统功能进行实现,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与其他系统对接,也便于系统后续的扩展升级;使用NPOI接口库,实现对常见来源格式数据的处理;采用有效的档案数据初步校验机制,支持灵活的档案库自定义方式,支持电子目录数据与电子原文的关联,使本系统能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对关键环节数据进行加密压缩处理,在物理隔绝的相对安全环境下,进一步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采用Access数据库,最终形成单机运行软件。本系统分为应用端与管理端两个独立的客户端应用程序。管理端系统主要实现了档案库管理和发布应用端功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提前定义好档案录入的数据格式要求,并针对多个离线采集部门分别生成不同的应用端系统。应用端系统主要实现了档案信息的离线采集功能,主要包括收集整编、数据检索、数据统计、数据报表等功能模块,信息采集人员需按照提前定义好的数据格式进行信息采集与录入。本系统建成后,已投入某档案管理部门进行实际运行,丰富了档案信息的采集手段,降低了档案归档工作的人力成本,为档案信息的统一收集、汇交、管理、利用与共享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化辅助手段。
张艳[4]2008年在《具有本体特征的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如今档案已经不再仅仅以单一的纸质形式存在,以磁、电、光等介质为主要信息载体的文件应运而生,产生了大量档案数据。与此同时,我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校档案管理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其复杂性也越来越大,传统手工档案管理已无法适应对档案的存储、查询处理。建立学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档案管理电子化是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向,将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档案管理的一次实质性的飞跃和发展。本文结合我校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在对国内外档案管理现状进行介绍、分析、比对后,设计并实现了具有本体特征的档案管理系统。文章重点对本体的构建以及本体在档案检索领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本体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包括本体的定义、分类、构建方法、构建技术难点以及构建本体的规则等,同时给出了档案管理的相关业务;(2)在对档案领域本体的构建步骤[0]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Protégé的档案检索领域本体构建,并给出具体过程;(3)以UML为工具对档案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进行详细分析,给出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工作流程和系统架构;(4)研究了Jena在本体中的应用,并将本体应用于档案管理系统的检索模块,提出了含有本体的档案检索模型。
李鹏[5]2008年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设计及其功能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对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基本功能需求及相关知识分析与了解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及其功能需求标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结合我国电子档案发展的实际情况,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适合一般档案馆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通过以软件工程与档案学相结合的角度对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这一过程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
魏佳丽[6]2010年在《中外档案在线服务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建立在档案网站和数字档案馆基础之上的在线服务是档案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国内对此的研究很有限,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而国外的发展走在我们的前面,进行中外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认清自身的欠缺,明确发展方向,从而推动档案在线服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本研究借鉴电子政务、政府网站、图书馆在线服务和数字参考咨询指标,根据埃森哲电子政务评价指标的框架,构建了档案在线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下设服务成熟度和客户关系成熟度2个一级指标,其中服务成熟度指标又分为服务成熟广度、服务成熟深度和服务人性化程度3个二级指标。再根据指标体系,对中、美、英、澳、加五国7个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和比较研究。最后对各研究对象的档案在线服务综合情况进行评级。通过比较研究得出中外的异同和差距,国外先进之处和国内的不足,对存在差距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及对我国档案在线服务发展的启示。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档案在线服务水平和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服务成熟深度、人性化程度和客户关系成熟度。7个研究对象中又以中国国家档案局网站在线服务的情况最不如人意。根据研究,我国需要在档案在线服务相关立法、服务意识、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在线音视频、在线事务处理、教育资源建设、Wleb2.0等方面进行加强。本研究旨在引起有关部门和学界对档案在线服务的重视,推动在线服务事业的发展。尤其在建立档案在线服务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方面,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基础。
张莹[7]2012年在《面向公众的国内档案网站检索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档案检索是档案网站的核心功能之一,也是为公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重要路径。随着社会档案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网络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促使各级档案部门必须从公众需求的角度出发,研究检索服务体系的构建问题,以满足公众个性化的档案信息需求。笔者采用档案学、公共行政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来系统分析、阐释构建面向公众的检索服务体系所面临的问题。首先通过网络对我国国家档案局网站、省级档案网站的检索服务现状进行了调研与分析,认为我国已经具备了构建面向公众的档案网站检索服务体系的现实条件。另一方面,公共档案馆基础理论、政府信息公开的政策要求、信息服务理论中的相关研究为检索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然后笔者设计了《面向公众的档案网站检索服务调查问卷》,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发放与回收统计。从六个方面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包括:公众的基本情况、公众的检索行为规律、公众的档案信息需求、档案网站检索结果的输出方式、公众对档案网站检索系统的评价、公众对档案网站及检索系统的意见和建议。最后,介绍了构建检索服务体系的原则与目标。接着指出档案网站检索服务体系实现的关键性因素,包括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两个方面。并从个体档案网站和省级、国家级档案网站两个层面对面向公众的档案网站检索服务体系进行了构架。
王磊[8]2013年在《数字时代国家解密档案开放利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公众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长期以来受时间、空间及技术条件的限制,社会公众无法方便快捷地发现和利用所需的档案信息资源,严重滞后了档案价值的实现。数字时代网络环境的普及为档案价值实现提供了良好条件,数字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档案价值实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突破传统档案管理理念,促进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的全面开发与广泛利用,充分实现档案馆文化传承功能,为普通公民借助网络利用档案提供方便快捷的途径,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价值,必将成为档案开放利用工作发展的新趋势。首先,本文说明了研究的选题背景与意义,阐释了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在参阅大量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评述了国内外档案领域的相关研究现状。其次,本文分析了我国解密档案的开放利用现状,阐述了我国档案开放政策的演变历程,分析了我国解密档案的实体开放利用现状,以网站调研的方式对我国解密档案的网络获取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深入分析了其不足之处。再次,本文在论述解密档案开放获取的可行性的基础上,确立了解密档案“开放获取”的开放理念,分析了解密档案开放获取的影响因素,阐述了解密档案开放获取的原则,并提出了解密档案网络共享的开放途径,构建了解密档案网络共享框架。最后,本文在分析网络环境下档案用户信息需求的基础之上,对网络环境下解密档案的提供利用提出了实施建议。档案部门应确立正确的服务理念,依托档案网站,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网上检索利用服务,开展个性化服务,同时还要加强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档案人才队伍,提高档案服务水平,积极做好解密档案提供利用工作。
祁秋民[9]2014年在《数字档案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手段采用信息化。作为重要信息资源之一,档案面临着全球信息化趋势的巨大冲击。网络环境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为基础,档案信息向数字化方向发展迅速。做好档案工作、保证档案的完整性、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开发档案的历史成果已成为档案更好的为企业生产、管理提供服务是档案工作者的历史重任。信息化已成为企业提升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以设计过程为核心,以过程文件的有效管控为内容,利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依据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对现有流程进行分析优化,进行数字档案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文章首先阐述了系统的相关技术,随后进行了需求分析,包括总体需求、业务需求、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针对数据的存储情况和现有数据系统的构建方法,对系统的总体设计、功能模块、部分数据库分别进行了阐述,最后展示了系统的实现结果,对系统运行测试结果做了相关分析,并对论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通过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企业各类档案电子文件的管理,主要包括对设计成品、原始资料、文书档案、科研、声像、资料等门类档案的管理,为企业各类人员提供快捷便利的在线查阅、利用,为生产经营服务,提升企业竞争力。
方宏[10]2016年在《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电子文件管理主要是为了实现电子文件采集、生成、归档、管理、利用系统,形成电子文件数据库,并能够通过标准接口,实现电子文件的统一管理,形成标准格式的电子文件的集中存储和统一管理与应用。目前电子文件管理的现实状况中存在,电子文件管理失控,无法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不重视电子文件管理,可信度、证据力不足;开发利用水平低下;规范不一,协调困难;数据孤岛深化风险加剧等问题。建立一个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并对后期的业务扩展提供接口,能够提高系统开发的效率、易维护性、移植性、复用性以及扩展性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开发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是基于SOA架构的思想进行设计的。根据前期的需求分析,将系统功能进行了划分,并且把各个功能模块以服务的方式发布到电子政务平台,用户方可以通过一定的授权来访问注册中心所发布的服务,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功能。通过前期对用户方的需求调研和分析,本系统的体系结构从分层细化的角度,根据职责,把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细分为基础设施层(IaaS)、基础平台层(PaaS)、软件服务层(SaaS)。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功能详细设计和数据库设计,逐步完成该系统开发。设计开发完成后,进行了内部测试,并部署到真实环境中测试和应用,效果良好,得到用户的肯定。在该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体会到,系统安全性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利用ESB总线技术实现各个系统、外部系统的隔离,并且需要解决异构系统集成、安全、业务流程控制等问题。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引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需求分析部分,重点阐述了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部分,阐述系统总体设计思路,举例阐述了重要功能的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提供了数据库表以及实现过程。系统实现与测试部分,阐述了系统开发环境和重要功能的实现过程,以及系统的测试情况。
参考文献:
[1]. 个性化案卷研究[D]. 陈祖芬. 武汉大学. 2004
[2]. 构建个性化案卷的设想[J]. 陈祖芬, 张煜明. 图书情报知识. 2006
[3]. 档案信息离线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D]. 臧琦. 天津大学. 2016
[4]. 具有本体特征的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艳. 苏州大学. 2008
[5].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设计及其功能实现[D]. 李鹏. 吉林大学. 2008
[6]. 中外档案在线服务比较研究[D]. 魏佳丽. 浙江大学. 2010
[7]. 面向公众的国内档案网站检索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 张莹. 山东大学. 2012
[8]. 数字时代国家解密档案开放利用研究[D]. 王磊. 吉林大学. 2013
[9]. 数字档案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祁秋民. 厦门大学. 2014
[10].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方宏. 湖北工业大学. 2016
标签:档案及博物馆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企业档案工作规范论文; 功能分析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