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震地层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层学,地层,砂砾,龙王庙,大陆架,海平面,教学法。
地震地层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劲松,于豪,李文科,马晓宇[1](2019)在《高石梯—磨溪地区寒武系储层主控因素的地震地层学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寒武系发育颗粒滩白云岩储层,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为了确定优质储层分布范围,通过地震地层学解释,利用钻井和地震资料将龙王庙组—洗象池群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标定了4个海平面升降变化旋回;结合最大波峰振幅属性和地层厚度,认为颗粒滩白云岩储层受海平面变化和古地貌的双重控制。其中,颗粒滩白云岩储集层发育受四级海平面下降期的控制,呈带状展布,优质储集层发育在层序上超位置附近,近岸古地貌微幅度变化进一步影响储集层物性,局部古地貌高部位储层物性更为优越。地震地层学解释可以确定颗粒滩白云岩优质储集层发育区,并将对下一步该区具备相似成藏条件的奥陶系储层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2019年01期)
邵威,孙松龄,郑红军,吴通[2](2018)在《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地震属性切片的沉积相展布特征研究——以柴达木马北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地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结合地震属性切片及井震结合技术,通过分析野外露头剖面、岩心、钻井及测井曲线等资料,将下干柴沟组下段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28个短期旋回基准面,在单井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建立了下干柴沟组下段层序地层格架对比图。长期基准面旋回结构分布与地层之间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利用地层切片研究下干柴沟组下段中期基准面旋回内沉积演化规律。最后以下干柴沟组层序地层等时对比格架和地震属性切片为基础,编制了该区的沉积相图。(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8年13期)
刘亚楠,李官保[3](2016)在《南黄海NHH01孔周边地震地层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采集的高分辨率的反射地震剖面为资料,结合NHH01钻孔的数据,对南黄海中部NHH01钻孔周边地层进行了沉积与构造分析。在剖面可识别的深度范围内划分出10套地震层序,对地层进行了地质年代标定,发现地层旋回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相比在中更新世以来缺少了十余个旋回,反映了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在陆架区应用的局限性;在剖面上识别了大量的断层,其中大部分断层的构造活动一直持续到中更新世,揭示南黄海最新一期构造活动一直持续到晚更新世之前;通过分析NHH01钻孔周边的构造,对胶黄铁矿的形成环境在构造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6年05期)
周勐佳,吴自银,马胜中,尚继宏,梁裕杨[4](2016)在《台湾海峡晚更新世以来的高分辨率地震地层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4 530km高分辨率单道地震数据和钻孔资料,采用高分辨率地震地层学的方法,对台湾海峡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进行了划分,自上而下共识别出R0、R1、R2、R3、R4等5个主要反射界面,分别对应海底、3ka BP前后高海平面、最大海泛面、海侵面和Ⅰ型层序界面,并以此划分出4个地层单元:晚全新世浅海-滨海沉积A,中全新世浅海沉积B,早全新世海侵沉积C,晚更新世陆相河流沉积D。在海平面变化的作用下,海峡地区先后发育低水位沉积D(低位体系域),海侵沉积C(海侵体系域)、高水位沉积B和A(高位体系域)。研究了台湾海峡的典型地震相,提出了关于台中浅滩(云彰隆起)处的楔状沉积体的新观点,认为该楔状体为全新世中期以来形成的叁角洲沉积受波浪和潮流作用改造而形成的潮流沙脊,其物质主要来源于台湾。识别出了晚更新世和早全新世古河道沉积,海平面变化和地势高低是其形成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刘亚楠[5](2016)在《南黄海中部中更新世以来地震地层学特征与构造-沉积环境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南黄海是一个半封闭性的大陆架浅海,长江、黄河等入海河流携带的陆源物质沉积于此,是从源到汇沉积过程的重要一环。巨厚的沉积地层对于研究沉积动力学、海陆相互作用、第四纪气候环境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南黄海处在太平洋快板向欧亚板块俯冲带边缘,受太平洋俯冲作用明显。晚新生代沉积地层发育了大量的构造变形,因此南黄海成为研究新构造运动的理想实验室。本文通过南黄海中部采集的高分辨率的反射地震剖面,利用地震地层学理论分析了南黄海中部中更新世以来的地层发育特征,进而结合区域背景资料,进行了沉积与构造环境的分析。根据反射外形、内部反射结构、反射强度和连续性等特征,在剖面上可以识别出浅海相、叁角洲相、河口湾相和河道充填相(河流相)四类地震相。这四种沉积相是中国东部陆架最为常见的地震相。垂向上依次周期性呈现河道充填相-河口湾相-浅海相和叁角洲前缘相交替变化的现象,显示随着海平面变化沉积环境发生的周期性变化。根据剖面反射终止模式、反射层迭加样式以及反射层内部结构,将研究区可识别深度内的反射层划分为11套地震地层层序(DS1~DS11)。多数层序均包括下部的陆相(河流充填)沉积和上部的海相(浅海相、叁角洲相)沉积,部分在两者之间夹有局部的海侵层(河口湾相),分别代表同一海平面升降周期的低位、高位和海侵体系域,构成一个完整的旋回。层序边界包括高振幅的侵蚀边界或者反映海退时期陆地裸露剥蚀边界。使用南黄海已发表的钻孔年代数据对地震地层层序进行定年,中更新世以来发育了7套地震层序。其中全新世地层平均厚度为5.7 m,是浅海相沉积;晚更新世地层平均厚度为25 m,包括末次冰期的河道填充沉积与末次间冰期高海平面时期的海相沉积;中更新世底界的沉积深度为70 m左右,且发育一套叁角洲沉积。南黄海地层的发育受构造活动影响巨大。福建岭南隆起在晚更新世之前通过阻挡海水的入侵影响地层的发育;南黄海中部隆起则通过缓慢上升来影响地层的发育,主要表现为,至中更新世结束,中部隆起上升停止,而后晚更新统地层中大量发育古河道等,表明古河流已能流过中部隆起;南黄海陆架区构造的升降运动同样会使地层遭受剥蚀影响其发育,表现为自中更新世以来地层层序与全球氧同位素对比缺少十余个旋回。(本文来源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期刊2016-06-01)
杨瑞召,崔凡,师素珍[6](2016)在《《地震地层学》双语教学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双语教学是工科院校学生国际竞争能力培养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本文分析了我校地球物理勘探专业本科生课程《地震地层学》双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了将常规教学方法与基于团队学习(TBL)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行课程双语教学的途径。研究认为,国外原版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地震地层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将常规方法与TBL教学法的结合可以解决课时与教学内容、专业学习与专业英语学习之间的矛盾,并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全面学习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能掌握相关的英文专业词汇及相关领域的国外研究进展,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未来参与国际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市场竞争的能力。(本文来源于《学周刊》期刊2016年07期)
郝牧歌,肖晖[7](2015)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地震反演相结合进行砂体展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油藏主控因素分析结果,将本地区静态资料与开发动态资料相结合,对松辽盆地20号小层开发有利区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5年11期)
吕世超,林亮,苗明[8](2015)在《基于地震地层学的砂砾岩期次划分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砂砾岩体沉积常发育于盆地的陡坡带,内部多期砂砾岩沉积迭置,构造复杂,地层标志层不明确,后期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变形严重。通过相邻井测井曲线特征无法找到同一期次界面存在的类似响应,利用测井曲线进行对比难以进行期次划分。地震地层学认为地震同相轴反映了岩性或地层的界面,根据这个原理,以沉积特征与地质认识为指导,以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地震相等方法,对永1砂砾岩体划分为9个期次,通过井震结合,赋予地震分层地质意义,并分析井上地质分层与地震分层之间存在的误差,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修正期次划分结果,利用开发动态等资料对划分结果进行验证。以这种方法划分的期次合理,符合地质认识,并且有效地解决开发动态中的矛盾。(本文来源于《油气藏评价与开发》期刊2015年01期)
况昊,章学刚,谭先锋,李小刚[9](2014)在《浅谈地震地层学学习与授课思路的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地层学课程是培养石油地质人才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其核心是地震资料的分析与应用。本文总结学生时期对本课程的学习经验,结合教师时期对本课程的授课体会,阐述了在学习与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从思路上进行转换,最终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来源于《时代教育》期刊2014年11期)
杨继超[10](2014)在《南黄海盆地中部第四纪地震层序与地层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海是一个半封闭的陆架浅海,内外营力共同作用使得其沉积物质中蕴藏着丰富的陆地、海洋及其相互作用的信息:长江和黄河两条大河以及其它中小河流带来了充沛的陆源物质供应,构造运动导致的盆地沉降为沉积体的发育提供了可观的可容空间,全球气候冷暖旋回导致了海平面频繁而剧烈波动以及复杂的海洋动力系统。因此黄海地区是为研究第四纪环境变化的良好靶区。本研究基于南黄海盆地中部高分辨率地震剖面数据,结合岩芯的年代地层划分,采用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沉积地层学等多种方法,揭示南黄海盆地中部第四纪地层的时空发育规律,重建南黄海盆地中部与构造运动和海平面变化等因素相适应的第四纪沉积地层演化模式。本研究通过分析地震反射结构及其接触关系,共识别出14个主要的地震反射界面,并以此划分出13个主要的地震地层单元SU1~SU13。使用相关岩芯的年代数据对地震地层进行年代标定,由此确定了上述13个地震单元为1.95MaB.P.以来形成的。研究区内的第四纪地层呈现海陆交互沉积的特点,并且整体上继承了上新统的“南北厚中间薄”沉积分布格局。研究区内第四系(Q)的平均厚度为91.2m,其中,下更新统(Q1)平均厚度为11.8m,中更新统(Q2)平均厚度为38.1m,上更新统(Q3)平均厚度为34.9m,全新统(Q4)地层平均厚度为5.7m。海平面周期性升降是造成区域内地层海陆交互沉积模式的关键因素,由此造成的一系列不整合界面组成了南黄海盆地第四纪沉积地层的骨架。海平面升降的幅度和周期在一定的范围内影响了海相地层发育的规模:在900ka B.P.以前海平面高频低振幅波动时期,区域内发育了小规模的滨海及近海相沉积地层;在128ka B.P.以后海平面低频高振幅波动时期,发育大规模的浅海相沉积地层;而在900~128ka B.P.期间,海相地层发育则没有对应较高的海平面水平和较长的高海面持续时间,这种地层发育与海平面水平相背离的现象应该与构造运动有关。构造运动及其继承性的影响因素控制了晚更新世以前区域内地层在空间上的发育和分布模式。浙闽-岭南隆起带在晚更新世以前一直都是海水入侵黄海的主要障碍。南黄海中部隆起带在晚更新以前表现出了继承性的抬升作用,这种相对抬升于中更新世缓和并于晚更新世初终止,导致南黄海盆地中部地层晚更新世以前发育和分布呈现“南北厚中间薄”的模式,而晚更新世以后,地层的发育和分布已经不再受中部隆起带的束缚。河流物质是研究区沉积地层最主要的物质来源,河流输入的物质对研究区MIS1、MIS3和MIS5的海相沉积地层的贡献分别为<65.9%、<55.9%和<69.0%,其中黄河是研究区所有入海河流中物质贡献最大者,另外海洋动力侵蚀、改造和再分配的海床物质也是研究区主要的物质来源。海洋动力是影响沉积物改造、搬运、沉积等环节的关键因素,其作用在晚更新世以来的两次高海平面时期得以显现。研究区海相地层SU1~SU13沉积速率分别为54.6、46.8、30.2、6.6、9.2、3.5和5.1cm/ka,可见海相地层沉积速率自晚更新世起上升了一个数量级,这种现象不但与青藏高原隆升和MIS5e时期特殊的暖热导致的物源区侵蚀和河流输沙量激增有关,而且与稳定的高海面导致的海洋动力系统对物质的输送和分配能力增强有关。影响南黄海盆地中部沉积地层发育和演化的主要因素是海平面变化和构造运动,而河流物质供应和海洋动力环境等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控制地层发育和演化的主导因素在晚更新世伊始发生转变:晚更新世以前构造运动及其继承性的影响是控制和约束研究区地层发育的主导因素,而晚更新世以后海平面的波动、河流物质供应以及海洋动力环境的共同作用则成为主导的控制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4-06-03)
地震地层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结合地震属性切片及井震结合技术,通过分析野外露头剖面、岩心、钻井及测井曲线等资料,将下干柴沟组下段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28个短期旋回基准面,在单井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建立了下干柴沟组下段层序地层格架对比图。长期基准面旋回结构分布与地层之间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利用地层切片研究下干柴沟组下段中期基准面旋回内沉积演化规律。最后以下干柴沟组层序地层等时对比格架和地震属性切片为基础,编制了该区的沉积相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震地层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李劲松,于豪,李文科,马晓宇.高石梯—磨溪地区寒武系储层主控因素的地震地层学解释[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9
[2].邵威,孙松龄,郑红军,吴通.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地震属性切片的沉积相展布特征研究——以柴达木马北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地层为例[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
[3].刘亚楠,李官保.南黄海NHH01孔周边地震地层学[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6
[4].周勐佳,吴自银,马胜中,尚继宏,梁裕杨.台湾海峡晚更新世以来的高分辨率地震地层学研究[J].海洋学报.2016
[5].刘亚楠.南黄海中部中更新世以来地震地层学特征与构造-沉积环境演化[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6
[6].杨瑞召,崔凡,师素珍.《地震地层学》双语教学探讨[J].学周刊.2016
[7].郝牧歌,肖晖.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地震反演相结合进行砂体展布研究[J].石化技术.2015
[8].吕世超,林亮,苗明.基于地震地层学的砂砾岩期次划分方法研究[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5
[9].况昊,章学刚,谭先锋,李小刚.浅谈地震地层学学习与授课思路的转换[J].时代教育.2014
[10].杨继超.南黄海盆地中部第四纪地震层序与地层学[D].中国海洋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