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祛瘀剂论文_孙俊波,赵璐

导读:本文包含了活血祛瘀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家鼠,药疗法,变态反应,川芎,交感神经,桃仁,皮疹。

活血祛瘀剂论文文献综述

孙俊波,赵璐[1](2010)在《浅谈活血祛瘀剂的几种配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活血祛瘀法是德国医学治疗大法之一,活血祛瘀剂常配以理气、温经、化痰、利水、清热之品,或攻补兼施、或寒热并用,配伍巧妙,组方灵活,目前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深入研究对临床遣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光明中医》期刊2010年09期)

辛先贵,刘杰,王新功,荆雪宁,谭永杰[2](2010)在《活血祛瘀剂配合牵引按摩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静脉滴注配合牵引按摩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活血祛瘀剂(川芎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静滴配合牵引按摩治疗本病6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1组、2组治愈优良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中IL-6和PGE2含量降低(P<0.05)。结论:本方法有活血祛瘀,改善血液循环,调节炎症因子的作用,能明显缓解疼痛症状。(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期刊2010年04期)

杨力强[3](2009)在《活血祛瘀剂配伍规律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活血祛瘀剂,以活血祛瘀药(如: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丹参等)为主组方,具有活血化瘀、通经利痹、消肿定痛作用,用于治疗蓄血及各种瘀血阻滞病证的方剂,统称为活血祛瘀剂。活血祛瘀剂在临床上运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病证,如:偏头痛、脑震荡后遗证、冠心病、(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期刊2009年04期)

杨春贵,邓文,常俊静[4](2006)在《不同剂量活血祛瘀剂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活血祛瘀剂对小鼠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1/06在泰山医学院分析实验室完成。选择昆明种小白鼠80只,按随机抽签法分为8组,即活血祛瘀剂3.0g/kg,1.5g/kg,0.75g/kg组、通塞脉片组、活血祛瘀剂3.0g/kg+环磷酰胺组、活血祛瘀剂1.5g/kg+环磷酰胺组、免疫低下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①活血祛瘀剂3.0g/kg,1.5g/kg,0.75g/kg组及活血祛瘀剂3.0g/kg+环磷酰胺组、活血祛瘀剂1.5g/kg+环磷酰胺组小鼠分别给予10mL/kg的活血祛瘀剂(主要有黄芪、丹参、葛根等组成)3.0g/kg,1.5g/kg,0.75g/kg,3.0g/kg,1.5g/kg灌胃,1次/d,连续14d。其中后两组小鼠均于给药后第3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75mg/kg)1次。②通塞脉片组给予1.05g/kg通塞脉片灌胃,1次/d,连续14d。③免疫低下模型组于实验第5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75mg/kg)1次,制备免疫低下模型。④正常对照组每日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通过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溶血素水平(以吸光度413表示)测定及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吸光度570~630表示)实验,观察活血祛瘀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纳入80只小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各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率比较:活血祛瘀剂3.0g/kg组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29.40±11.510)%,(19.10±9.231)%,(P<0.01)]。活血祛瘀剂3.0g/kg+环磷酰胺组、活血祛瘀剂1.5g/kg+环磷酰胺组均显着高于免疫低下模型组[(22.90±9.267)%,(19.50±6.485)%,(9.00±3.091)%,(P<0.01)]。②各组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吸光度413)比较:活血祛瘀剂3.0,0.75g/kg组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0.680±0.015,0.570±0.068,0.403±0.045,(P<0.01)]。活血祛瘀剂3.0g/kg+环磷酰胺组、活血祛瘀剂1.5g/kg+环磷酰胺组均显着高于免疫低下模型组[0.519±0.032,0.387±0.041,0.290±0.068,(P<0.01)]。③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吸光度570~630)比较:活血祛瘀剂3.0g/kg组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0.530±0.060,0.458±0.048,(P<0.01)]。活血祛瘀剂3.0g/kg+环磷酰胺组,活血祛瘀剂1.5g/kg+环磷酰胺组均显着高于免疫低下模型组[0.647±0.036,0.555±0.038,0.225±0.043,(P<0.01)]。结论:不同剂量的活血祛瘀剂虽对正常小鼠免疫指标的影响有所不同,但对免疫抑制剂引起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均有一定的保护和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康复》期刊2006年31期)

吴承峰,刘敏[5](2004)在《仲景活血祛瘀剂选药配伍规律简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仲景方中的活血祛瘀剂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活血祛瘀剂真正起源当自张仲景,其不论药物选择还是组方配伍,都较为完备,可谓组方精炼,选药准确,针对血瘀形成原因及血瘀病证特点,全面兼顾,常以活血药配泻下、利水、温里、清热、补益药等。(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学刊》期刊2004年10期)

刘敏[6](2002)在《活血祛瘀剂选药配伍规律纵横谈》一文中研究指出活血祛瘀剂是中医方剂学主要内容之一,临床应用颇为广泛,其形成与发展历史悠久,凝结着历代诸多医家的智慧与心血。本文主要检索清代以前活血祛瘀诸方1360首,从选药配伍的演变过程中,重点探讨其发展脉络,深入阐发其选药特点及配伍规律。尤其强调行气药在本类方中的配伍价值,同时也十分重视补气、利水、养血、温里、清热、泻下、开窍、通络等药物的选配。本文通过对活血祛瘀剂组方选药的探析,汲取精华,目的在于提高组方配伍水平及临床疗效,为进而揭示活血祛瘀剂组方配伍实质提供重要线索与信息,为今人研制活血祛瘀新方提供思路与依据。(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02-04-20)

[7](2000)在《传统药物预防小鼠化学致癌的实验研究(16):活血祛瘀剂的抗促癌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动物:ddY系6周龄雄性小鼠,每组15只。汉方方剂:温清饮90g、叁黄泻心汤15g、紫草牡蛎汤127.5g、柴苓汤210g,为人临床5日处方量。经水煎回流提取,过滤浓缩、冷冻干燥后所得提取物分别为27.25g、4.48g、29.34g、19.98g。以此换算成人1日用量,再计算出小鼠1(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期刊2000年01期)

常敏毅[8](1997)在《活血祛瘀剂对头颈部外伤后眩晕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1例头颈部轻度外伤后产生的非特异性眩晕、头及颈部疼痛、恶心、心悸、颜面发热(即颈交感神经综合征)患者为治疗对象。根据证的不同,分别使用桂枝茯苓丸和当归(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期刊1997年04期)

赵丽平[9](1996)在《汉方活血祛瘀剂与清热剂合用治疗特应性皮炎颜面红皮症型皮疹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青春期后的特应性皮炎(AD)患者中,以前额为中心,颜面呈广泛湿疹样改变的病例近年来有所增加,称之为特应性皮炎颜面红皮症型皮疹,属于难治病。在临床上对此类患者从瘀血与热证(表热)进行辨证,用汉方活血祛瘀剂与清热剂合方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以符合AD诊断标准的患者中,(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期刊1996年05期)

王雅新[10](1996)在《芍药甘草汤并用活血祛瘀剂治疗睑痉挛》一文中研究指出报告了芍药甘草汤与活血祛瘀剂并用治疗以睑痉挛为主症的4例患者的效果。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60岁。其中2例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哮喘而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眼睑肌痉挛,1例患角膜溃疡后出现眼睑肌痉挛,1例为不明原因而突然发作。发作均呈持续性,个别患者伴有眼球震颤。神经系统(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期刊1996年01期)

活血祛瘀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静脉滴注配合牵引按摩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活血祛瘀剂(川芎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静滴配合牵引按摩治疗本病6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1组、2组治愈优良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中IL-6和PGE2含量降低(P<0.05)。结论:本方法有活血祛瘀,改善血液循环,调节炎症因子的作用,能明显缓解疼痛症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活血祛瘀剂论文参考文献

[1].孙俊波,赵璐.浅谈活血祛瘀剂的几种配伍方法[J].光明中医.2010

[2].辛先贵,刘杰,王新功,荆雪宁,谭永杰.活血祛瘀剂配合牵引按摩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J].陕西中医.2010

[3].杨力强.活血祛瘀剂配伍规律探析[J].陕西中医.2009

[4].杨春贵,邓文,常俊静.不同剂量活血祛瘀剂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差异[J].中国临床康复.2006

[5].吴承峰,刘敏.仲景活血祛瘀剂选药配伍规律简释[J].中医药学刊.2004

[6].刘敏.活血祛瘀剂选药配伍规律纵横谈[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

[7]..传统药物预防小鼠化学致癌的实验研究(16):活血祛瘀剂的抗促癌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0

[8].常敏毅.活血祛瘀剂对头颈部外伤后眩晕的疗效[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

[9].赵丽平.汉方活血祛瘀剂与清热剂合用治疗特应性皮炎颜面红皮症型皮疹的疗效观察[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6

[10].王雅新.芍药甘草汤并用活血祛瘀剂治疗睑痉挛[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6

论文知识图

-1c在肝组织的表达(阳性细胞浆/...-1c在肝组织的表达(阳性细胞浆/...各给药组对小鼠斑块内各给药组对小鼠斑块内各给药组对小鼠斑块内各给药组对小鼠斑块内

标签:;  ;  ;  ;  ;  ;  ;  

活血祛瘀剂论文_孙俊波,赵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