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诞生(论文文献综述)
李冰清[1](2020)在《地氟醚与七氟醚对机器人辅助下老年膀胱癌根治术中脑氧代谢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观察地氟醚与七氟醚对机器人辅助老年膀胱癌根治术中脑氧代谢影响及术后恢复影响。资料与方法择期行机器人辅助下膀胱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地氟醚组(D组)和七氟醚组(S组)。两组患者采用常规麻醉方法诱导后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术中分别采用1MAC地氟醚、七氟醚复合0.2-0.3ug/kg/min 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术中维持 PaCO235-45mmHg,BIS 40-60,鼻咽温36.0℃-37.0℃。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后3min(T0)、改Trendelenburg体位(TP)后30min(T1)、改TP后90min(T2)及关气腹改平卧位20min后(T3)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输出量(CO)和BIS,经桡动脉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红蛋白(Hba)、动脉氧饱和度(SaO2)、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葡萄糖值(Glua)、动脉血乳酸值(Laca),经颈静脉球部抽取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颈内静脉球部血红蛋白(Hbjv)、颈内静脉球部氧饱和度(SjvO2)、颈内静脉球部氧分压(PjvO2)、颈内静脉球部血葡萄糖值(Glujv)、颈内静脉球部血乳酸值(Lacjv),并计算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值(Da-jO2)、脑氧摄取率(CERO2)、乳酸生成率(CLP)和葡萄糖摄取率(CGU),并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T体位时间、苏醒时间、恢复指令性动作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定向能力恢复时间及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术前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输液量、出血量、T体位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点HR、Hb、Hbjv、CLP、CGU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PACU停留时间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S组比较,D组在T1、T2的CERO2显着降低(P<0.05)。与S组比较,D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指令性动作以及定向能力恢复时间显着缩短(P<0.05)。组内比较:与T0比较,CO在T1、T2显着升高(P<0.05);与 T0比较,CERO2在 T2显着降低(P<0.05)。结论1.机器人辅助老年患者膀胱癌根治术中地氟醚与七氟醚均能降低脑氧代谢率,地氟醚作用更加显着。2.机器人辅助老年患者膀胱癌根治术后地氟醚缩短苏醒拔管时间,更有益于老年人术后苏醒。
芮云云[2](2020)在《红外神经刺激结合超高场核磁共振成像对猕猴杏仁核功能环路的研究》文中认为杏仁核作为边缘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参与了很多脑功能环路。在非人灵长类的研究中,杏仁核被认为主要参与了认知行为的三个主要功能环路,(1)感觉系统对外界环境的信息读取和编码,(2)内在价值衡量系统对输入信息的评估和整合,(3)运动系统对行为的策划和执行。这三个环路涉及的脑区非常广泛,相互之间又有着复杂的交互,但是对于兼顾整体性和更精细程度的大脑功能网络的研究非常有限。本实验将红外神经刺激技术(Infrared Neural Stimulation,INS)和超高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结合,即获得了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时空分辨率高和全脑尺寸成像的优点,又拥有了红外激光刺激抗干扰,精确度高的优点(Xu et al.2019)。实验中采用是波长1875nm红外激光,通过芯径200μm光纤对杏仁核不同亚核团进行深部脑刺激,同时采用7T超高场功能核磁共振全脑成像,探究了INS-fMRI是否可以用来研究全脑功能网络,功能网络和结构连接的关系,及杏仁核内部不同亚核团参与的功能网络相互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实验结果首先证明在刺激光纤端头的信号是能量依赖的,且是非常精确和局限的。其次证明了获得的激活的连接信号是有效的,也是能量依赖的,具体表现为激活区域的变化而不是反应幅度的变化。实验还发现相比于刺激模式和能量强度,杏仁核内部的不同刺激位点得到激活效果差别更大,表现为反应幅值,激活像素点的数量上更大的差别。对于激活的脑区,总体上是和前人的结构研究是吻合的。在感觉系统中,刺激杏仁核中不同位置分别或者同时激活了视觉,躯体感觉,听觉,味觉和嗅觉;在价值衡量系统中,刺激杏仁核激活了额叶,扣带回,岛叶和海马等边缘系统脑区;在运动系统中,刺激杏仁核激活了前运动区,运动区和顶叶等脑区。实验中激活的功能环路相比于发表的结构环路要更加广泛,而且不同刺激位点激活的功能环路相互交错,体现了杏仁核的功能整体性。本实验绘制了杏仁核和认知行为相关的功能连接环路,这些激活的功能连接和报道的结构连接都是吻合的,也进一步证明了相比于现有的技术手段,INS-fMRI具有更高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李坤[3](2019)在《电阻抗层析目标高精度提取与两相流三维可视化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相流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能源、动力和制药等工业过程中,两相流的准确测量与高质量可视化对于理解与预测流体动力学、过程操作与控制、分析与优化流体控制装置都有着重大意义。由于两相流中存在相界面、波动现象、空间结构等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两相流中的相分布和流动形态复杂多变。因此,对两相流动过程与状态的详细描述,以及对各相的准确测量与高质量可视化给工程师和科研人员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在分析研究国内外两相流测量与可视化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电阻抗层析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开展相关研究,并提出了目标高精度提取与两相流三维可视化的方法,旨在提高EIT在两相流目标测量的精度与增强EIT测量结果在显示流型现象和揭示流动机理上的视觉效果。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和创新点如下:从电阻抗成像基础理论出发,详细讨论和分析了EIT电极尺寸对电场特性的影响。针对点电极影响有限元仿真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极节点分组的EIT有限元仿真,并以此优化了EIT正逆问题的求解过程,有效降低了电极尺寸在EIT有限元仿真结果中引入的误差,提高了EIT正问题和灵敏度矩阵的求解精度。同时对常用图像重建算法进行了评估比较,并分析了各种算法的优缺点,在EIT应用中要根据实际的重建目标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图像重建算法。针对EIT重建图像中存在严重伪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尺寸投影和测量参数相关联的目标高精度提取方法。该方法将EIT测量参数引入到目标提取过程进行多步优化,以实现EIT重建图像中被测目标的边界、大小等定量信息高精度提取。通过仿真实验、静态与动态测量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尺寸投影法可有效地提高目标测量的精度。针对气液两相流三维可视化的需求和目标测量的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尺寸投影与气泡映射相融合的三维可视化方法,可详细显示气泡尺寸、形状和位置等信息,改善了EIT测量对气液两相流中气泡的可视化结果。通过开展水平、垂直管道中的气液两相流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对其中关键性参数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此外,还对在线EIT成像算法在气液两相流上的测量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灵敏度反投影算法适合于水平气液两相流测量成像,而改进的灵敏度反投影算法适合于垂直气液两相流测量成像。针对固液两相流测量与流动状态监测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双平面的EIT系统对固液两相流进行可视化监测的方案,可以实现对固相截面积分数和轴向速度的测量,以及对固体颗粒在管道横截面上分布情况的可视化监测。通过固液两相流实验初步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EIT监测的可视化效果与高速相机记录的流动现场一致性较好,并且实验揭示的固液两相流现象与理论相符合。
程科[4](2019)在《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由外力(如撞击、打击或穿透性头部损伤)直接或者间接作用导致患者脑部正常功能的损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严重创伤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问题,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好术后出现的颅高压,将会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及预后。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可以对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进行连续动态颅内压(ICP)监测,通过监测的数值帮助临床神经外科医师及时准确的掌握患者病情的进展情况,从而能够及早地对临床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以达到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的目的。我们因此进行了为期3年多的对照研究,通过观察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技术在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在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患者进行预后评估。方法:从本院(黄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选取64例重度颅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从2015年1月到2018年4月,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选患者均为重度颅脑损伤并且均实施开颅手术者。临床数据包括患者性别、年龄、颅脑损伤的类型、入院时患者的GCS评分、主要的临床症状以及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既往病史、影像学检查结果、重要的化验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种类以及术后6月的GOS(Glasgow outcome scale)评分。观察组患者采用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监测设备使用的是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Codman?颅内压监护仪(见附录图片)。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同时连续监测及记录患者颅内压数值的变化情况,并根据数值的变化情况及时做出治疗方案的调整。对照组患者则不采用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临床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做出经验性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且P<0.05;观察组的肾功能损伤例数、甘露醇的应用时间以及每日使用剂量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且P<0.05;而且观察组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12.50%)也明显比对照组(34.38)低,且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采用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护仪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患者颅内压数值的变化情况。根据监测数值的结果可以进行针对性颅内压控制治疗,从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同时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最终达到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杨钰桢[5](2019)在《开放与封闭管理模式对神经重症患者疗效影响临床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开放管理模式与封闭管理模式之间的差异,探讨管理模式的差异对于神经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符合入组标准的神经重症患者73例,其中38例患者收治进开放管理模式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35例患者转入封闭管理模式的重症医学科。所有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数据基线基本一致,在年龄、性别、住院天数、监护时间、APACHE II评分方面没有差别;在观察指标方面,封闭组重症患者在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高钠血症、低蛋白血症发生率要低于开放组患者(P<0.05)。而在抢救次数、低钠血症、低钾血症、高钾血症、肾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心功能异常、肺部感染、颅内感染、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容量异常、血糖波动、低血糖事件、高血压急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开放管理模式与封闭管理模式对于患者预后总体上未见统计学差异,但是封闭管理模式在部分并发症控制上优于开放管理模式。
郑浩[6](2019)在《基于OCT的视网膜内源性光学信号与血流成像及其在视网膜电刺激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经角膜电刺激(Transcorne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TES)是一种无创的视网膜电刺激,能够激活神经营养因子释放并修复受损神经元,有望成为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治疗方法之一。然而,TES作用下的视网膜神经血管响应机制尚存在争议,TES治疗的内在机制也没有被完全理解。目前对TES下视网膜响应的检测手段中,视网膜电流图(Electroretinography,ERG)由于受到TES引起的强烈伪迹影响,无法记录到响应信号,且不含血流信息;眼底摄影技术由于缺乏深度信息,无法获得视网膜各层的响应。针对目前检测技术的不足,本课题主要研究基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神经-血管成像技术,实现TES下视网膜的神经-血管响应的同时检测,并分析在不同电流强度TES刺激对视网膜神经-血管响应特征的影响。OCT是一种无创的对生物组织进行高分辨率三维成像的技术。本文基于OCT的内源性光学信号(Intrinsic Optical Signals,IOS)与Doppler OCT成像技术,以猫作为动物模型,对不同电流强度TES作用下的视网膜神经-血管响应进行同时检测。实验结果显示,TES可以引起视网膜各层的IOS信号变化,变化幅度与TES电流强度相关。视网膜下腔部分变化幅度最大,外层视网膜变化最小。排除成像质量以及视网膜错位等影响,我们推断视网膜IOS信号变化与细胞的神经活动相关。另外,通过OCT线扫和环扫分析视网膜血管响应,我们进一步发现,虽然光刺激可明显引起视网膜血流的增加,但TES作用下视网膜血流没有明显的变化。本文对TES作用下视网膜神经-血管响应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TES治疗的机理,为临床上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进一步研究电刺激下视网膜的神经-血管响应机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晋涛[7](2018)在《颅内压监测在中型颅脑损伤中临床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颅脑损伤(craniocerebral injury,CI)在神经外科疾病中非常常见,颅脑损伤后启动一系列复杂的神经化学信号变化导致的病理事件包括过多的谷氨酸释放、神经元过度活跃、炎症、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增加和脑水肿。颅脑损伤后基因表达的改变和一系列神经功能损伤对患者的预后产生极大的影响。近年来许多的研究表明颅内压增高影响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通过对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连续颅内压(ICP)监测,帮助临床医师适时掌握病情变化及进展情况,及早调整临床治疗方案,用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目的通过临床对比研究分析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监测在中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改善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借鉴价值。方法以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6例入院时中型颅脑损伤(Moderate craniocerebral injury)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将66例患者分为颅内压监测组和常规组,颅内压监测组患者入院后给予颅内压监测,根据颅内压的变化制定及调整治疗方案对患者实施治疗,常规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监测生命体征,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手术率及甘露醇使用情况。结果颅内压监测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0%,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69.7%(x2=4.694;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6.06%,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的24.2%(x2=4.243;P<0.05),手术率为21.2%,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的45.4%(x2=4.360;P<0.05),治疗过程中甘露醇的使用时间为(6.9±0.9)d,总用药剂量为(786.6±20.5)g,与常规组患者的(9.3±1.1)d和(1021.3±31.5)g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t=7.552;t=27.928;P均<0.05)。结论对中型颅脑损伤患者有选择的行颅内压监测,有利于临床医师明确患者病情变化状况,并可为临床医师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对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沙鑫[8](2018)在《腹部提压CPR对CA患者氧代谢及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因多种原因引起的机体心肌泵血功能突发中止,导致机体肺循环以及外周血大循环终止,从而引起颅脑、心脏等影响机体生存的重要脏器发生能量供求失衡。对于心脏骤停患者,及时有效的改善器官灌注、纠正组织缺氧、恢复细胞正常功能是救治的首要任务,也是其关键所在,而目前救治心脏骤停的最有效方式仍是心肺复苏术,但心肺复苏经过60余年的研究与发展,救治成功率仍然欠佳。腹部提压CPR是由王立祥教授提出的一种心肺复苏新方法,该方法在复苏过程中可兼顾循环和呼吸,且对部分胸外按压禁忌症患者亦可使用,前期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可行性,但该方法关于氧代谢的临床研究较少。目的通过对比腹部提压CPR和标准CPR对氧合功能和预后的影响,进一步观察腹部提压心肺复苏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救治的98例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纳入81例患者,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标准CPR(STD-CPR)组和腹部提压CPR(AACD-CPR)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以下处理:经口置入气管导管、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心电监测、置入Swan-Ganz导管、建立静脉通路输注生理盐水,需要除颤者给予电除颤。记录心排血量(CO)、动脉血氧含量(CaO2)、混合静脉血氧含量(CvO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avDO2)、氧载量(DO2)、氧耗量(V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血压(BP)、心率(HR)、动脉血气、平均动脉压(MAP)、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 30min、ROSC 60min、ROSC时间、2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GCS)、2周生存率。结果1.复苏过程中,两组CO、Cv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AACD-CPR的患者CaO2、avDO2、DO2、VO2、SvO2均明显高于STD-CPR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CO、CaO2、avDO2、DO2、VO2、SvO2、CO均逐渐升高,且两组CaO2、DO2、SvO2上升趋势明显,而CO变化缓慢。2.复苏前,两组MAP、SPO2、PaO2、PaCO2、Lac、pH基础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两组MAP、SPO2、PaO2升高趋势明显,PaCO2、Lac逐渐降低,复苏前后两组间SPO2、PaO2、PaCO2、Lac、pH的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AACD-CPR组ROSC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CD-CPR组ROSC率、ROSC 30 min、ROSC 60 min及2周生存率均明显较高,但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AACD-CPR组2周神经系统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STD-CP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AACD-CPR血流动力学复苏效果与STD-CPR相当,氧代谢指标变化较STD-CPR优异。2.AACD-CPR自主循环恢复率与STD-CPR相当,神经功能预后较STD-CPR优异。
赵广振[9](2017)在《地塞米松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恢复期Narcotrend指数及S100β蛋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头低位手术术后恢复期苏醒质量的影响。在麻醉苏醒期应用Narcotrend监测对患者的意识恢复情况作出客观评价。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大连市中心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期间,于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5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A组)和地塞米松组(B组),每组29名患者(n=29)。2研究方法患者入室后常规开放静脉通路,监测无创血压,心率,指脉氧饱和度,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动脉血压。根据患者体重常规麻醉诱导。术中根据Narcotrend监测数值调整丙泊酚靶浓度,使Narcotrend监测数值保持于D水平,于头低位30分钟后两组分别输注生理盐水2毫升(A组),10毫克地塞米松2毫升(B组),必要时追加罗库溴铵30毫克,手术结束前30min输注特耐40毫克,缝皮前停止输注所有的药物。3观察与记录3.1 一般资料:性别,年龄,ASA分级,体重,头低位时间,术中输液量,尿量,术后8小时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3.2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期Narcotrend指数由D变为A的时间,有无苏醒期躁动。3.3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期GCS评分。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以x ±SD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的显着性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ASA分级,体重,手术时间,头低位时间,术中补液量,尿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期Narcotrend指数由D变为A所需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地塞米松组术后GCS评分较对照组高。3患者术后8小时血清S100 β蛋白浓度,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地塞米松,可以提高麻醉苏醒质量。2在麻醉恢复期应用Narcotrend监测,可以有效,客观的反映患者意识状况,缩短麻醉恢复时间。
陈纪承[10](2017)在《Kalman滤波算法在电阻抗成像技术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具有非侵入性、便携性、价格低廉、无损伤、响应快、能连续使用等优点,在医学甚至工业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随EIT技术的应用背景趋于复杂,对成像要求也不断提高,设计合理的图像重建算法提高成像质量一直是EIT技术研究的重点。针对传统EIT直接求解算法与EIT迭代算法降噪能力弱的问题,引入Kalman滤波算法,将EIT逆问题求解转化为状态估计问题,利用算法的噪声统计特性进行测量值滤波,得到图像灰度值。基于EIT有限元模型完成静态目标重建实验及动态目标重建实验,验证Kalman滤波算法在降噪方面的优势。针对Kalman滤波算法在重建过程中,随测量次数的增加,重建效果变差甚至出现失真的现象,采用扩展Kalman滤波算法,通过非线性方程描述EIT物理场,提高EIT数学模型的精度;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渐消因子,提高新测量数据在求解过程中的权重,保证算法具有较好的数值稳定性,解决了随测量次数增加图像重建效果变差的问题。基于EIDORS3.8软件实验平台与婴儿胸腔CT扫描图,提取婴儿胸腔轮廓先验信息,构建婴儿肺部三维模型,基于婴儿肺部临床监测数据,重建吸气末肺部轮廓图像,提取肺通气量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验证Kalman滤波算法及其改进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二、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诞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诞生(论文提纲范文)
(1)地氟醚与七氟醚对机器人辅助下老年膀胱癌根治术中脑氧代谢及术后恢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局限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地氟醚与七氟醚的药理作用特点及对老年人术后苏醒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红外神经刺激结合超高场核磁共振成像对猕猴杏仁核功能环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绪论 |
1 背景知识介绍 |
1.1 杏仁核 |
1.2 功能连接 |
1.3 脑功能环路研究技术 |
1.3.1 常见的神经刺激技术手段 |
1.3.2 红外激光神经刺激 |
1.4 核磁共振成像 |
1.4.1 基于血氧的功能核磁共振成像(BOLD-function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 |
1.4.2 BOLD-fMRI的刺激模式和时间空间分辨率 |
1.4.3 扫描序列 |
1.4.4 功能核磁共振数据的处理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动物手术 |
2.2.1 手术前准备 |
2.2.2 动物麻醉 |
2.2.3 上架固定和静脉留置针等准备 |
2.2.4 手术过程 |
2.2.5 动物麻醉恢复 |
2.3 超高场核磁共振仪及扫描序列 |
2.3.1 超高场核磁共振仪 |
2.3.2 扫描序列 |
2.3.3 扫描过程 |
2.4 红外激光刺激系统 |
2.4.1 参数设置 |
2.4.2 刺激模式 |
2.4.3 能量测试 |
3 数据分析 |
4 红外激光神经刺激的安全性测试 |
4.1 手术过程 |
4.2 测试刺激 |
4.3 动物灌流固定及取脑 |
4.4 脑组织冰冻切片 |
4.5 尼氏染色 |
4.6 切片拍照 |
5 实验结果 |
5.1 红外激光安全测试结果 |
5.2 刺激位点的定位 |
5.3 红外激光刺激在光纤端头激发的核磁信号 |
5.4 杏仁核中的刺激位点 |
5.5 红外刺激激活的连接处信号的时间曲线 |
5.6 激活的连接信号总体分析 |
5.7 杏仁核中不同亚核团刺激的结果分析 |
5.8 激活的脑区 |
5.9 刺激杏仁核激活的多个功能网络 |
5.9.1 杏仁核刺激导致的感觉系统的激活 |
5.9.2 杏仁核刺激导致的运动系统的激活 |
5.9.3 刺激杏仁核激活了边缘系统 |
6 总结 |
7 讨论 |
7.1 INS-fMRI实验中需要考虑的系统性问题 |
7.2 INS-fMRI实验中需要考虑的理论性问题 |
参考文献 |
综述 红外光神经刺激的机制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电阻抗层析目标高精度提取与两相流三维可视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技术的发展概况 |
1.2.1 两相流测量与可视化技术概况 |
1.2.2 电阻抗成像研究的发展概况 |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1.3.1 论文创新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两相流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两相流基本流动参数 |
2.3 气液两相流流型 |
2.3.1 水平管道中的流动形态 |
2.3.2 垂直管道中的流动形态 |
2.4 固液两相流流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电极节点分组的EIT有限元求解 |
3.1 引言 |
3.2 电阻抗层析理论基础 |
3.3 电极尺寸在EIT求解过程的影响 |
3.4 基于电极节点分组的EIT正问题求解 |
3.4.1 有限元剖分与计算 |
3.4.2 电极节点分组建模 |
3.4.3 仿真与测量结果对比 |
3.5 基于电极节点分组的EIT逆问题求解 |
3.5.1 灵敏度矩阵求解 |
3.5.2 图像重建算法分析与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尺寸投影的目标高精度提取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尺寸投影法的目标提取方法 |
4.2.1 工程阈值目标提取方法的分析 |
4.2.2 自适应阈值目标提取方法的分析 |
4.2.3 尺寸投影法 |
4.3 仿真与实验验证 |
4.3.1 仿真实验验证 |
4.3.2 静态实验验证 |
4.3.3 动态气液两相流实验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尺寸投影与气泡映射相融合的三维可视化方法 |
5.1 引言 |
5.2 气液两相流装置 |
5.3 在线EIT算法的测量性能分析 |
5.4 气液两相流三维可视化 |
5.4.1 气泡映射可视化方法分析与评估 |
5.4.2 尺寸投影与气泡映射相融合的三维可视化 |
5.5 气液两相流实验验证 |
5.5.1 水平气液两相流 |
5.5.2 垂直气液两相流 |
5.6 关键参数影响的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电阻抗层析的固液两相流可视化测量方案 |
6.1 引言 |
6.2 固液两相流装置与实验参数 |
6.3 固液两相流可视化测量 |
6.3.1 固相截面积分数测量 |
6.3.2 固相轴向速度测量 |
6.3.3 固液两相流动特征提取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2.治疗方案 |
3.观察指标 |
4.疗效评估标准 |
5 统计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开放与封闭管理模式对神经重症患者疗效影响临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剔除标准 |
1.5 分组 |
1.6 治疗与管理 |
1.7 观察指标 |
1.8 收集方法 |
1.9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基本资料 |
2.2 观察指标 |
2.3 电解质紊乱 |
3 讨论 |
3.1 基本资料 |
3.2 转归情况 |
3.3 并发症发生情况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OCT的视网膜内源性光学信号与血流成像及其在视网膜电刺激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经角膜电刺激(TES) |
1.2.2 视网膜神经-血管响应检测技术 |
1.3 论文创新点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论文创新点 |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OCT的神经-血管成像技术 |
2.1 引言 |
2.2 OCT成像原理与实现 |
2.2.1 OCT基本原理及发展历程 |
2.2.2 OCT的深度信息重建 |
2.2.3 OCT系统的理论参数 |
2.2.4 本课题SD-OCT成像系统 |
2.3 基于OCT的内源性光学信号提取 |
2.3.1 视网膜图像的配准与分割 |
2.3.2 内源性光学信号的提取及分析参数的定义 |
2.4 基于OCT的血管响应提取 |
2.4.1 Doppler OCT及其算法 |
2.4.2 Doppler OCT仿体实验 |
2.4.3 基于OCT的血管及牛奶微管的散射信号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ES下视网膜神经-血管响应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动物实验方案 |
3.2.1 动物准备 |
3.2.2 TES设置 |
3.2.3 实验方案 |
3.3 TES下视网膜内源性散射信号响应分析 |
3.3.1 内层视网膜散射变化响应结果 |
3.3.2 外层视网膜散射变化响应结果 |
3.3.3 视网膜下腔散射变化响应结果 |
3.4 TES下视网膜血流动态响应分析 |
3.4.1 动物视网膜血管参数的提取与计算 |
3.4.2 TES下视网膜血流动态响应 |
3.5 TES下视网膜平均总血流动态响应分析 |
3.6 光刺激下视网膜血流动态响应分析 |
3.7 结果讨论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工作总结 |
4.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7)颅内压监测在中型颅脑损伤中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腹部提压CPR对CA患者氧代谢及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地塞米松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恢复期Narcotrend指数及S100β蛋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Kalman滤波算法在电阻抗成像技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应用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EIT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2 EIT技术常用图像重建算法 |
1.2.3 EIT技术的难点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EIT技术及正问题 |
2.1 EIT系统描述 |
2.2 EIT技术的数学描述 |
2.2.1 EIT数学模型 |
2.2.2 边界条件 |
2.3 正问题分析 |
2.3.1 EIT正问题的有限元建模 |
2.3.2 灵敏度矩阵的计算 |
2.4 EIT正问题的数值仿真 |
2.4.1 敏感场内的电势分布 |
2.4.2 介质分布对边界电极电位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EIT逆问题及差分成像算法研究 |
3.1 EIT逆问题分析 |
3.1.1 EIT逆问题病态性分析 |
3.1.2 电极数量对EIT逆问题病态性的影响 |
3.2 几种典型的差分EIT重建算法 |
3.2.1 截断正则化算法 |
3.2.2 迭代Landweber算法 |
3.2.3 Kalman滤波算法 |
3.3 图像重建效果对比 |
3.3.1 静态目标重建 |
3.3.2 动态目标重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EIT的渐消扩展Kalman滤波算法 |
4.1 多次测量下图像重建效果下降的原因 |
4.2 扩展Kalman滤波算法 |
4.3 渐消扩展Kalman滤波算法 |
4.3.1 渐消因子分析 |
4.3.2 渐消因子选取 |
4.4 图像数值仿真 |
4.4.1 EIT重建图像评价指标 |
4.4.2 动态目标仿真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婴儿肺部重建仿真实验 |
5.1 EIDORS3.8 概述 |
5.1.1 EIDORS3.8 基本架构 |
5.1.2 基于EIDORS3.8 的EIT有限元模型建立 |
5.2 婴儿肺部图像重建实验 |
5.2.1 婴儿肺部模型的建立 |
5.2.2 婴儿肺部重建图像及数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诞生(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氟醚与七氟醚对机器人辅助下老年膀胱癌根治术中脑氧代谢及术后恢复的影响[D]. 李冰清. 郑州大学, 2020(02)
- [2]红外神经刺激结合超高场核磁共振成像对猕猴杏仁核功能环路的研究[D]. 芮云云. 浙江大学, 2020(01)
- [3]电阻抗层析目标高精度提取与两相流三维可视化方法研究[D]. 李坤. 中北大学, 2019(02)
- [4]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D]. 程科. 皖南医学院, 2019(12)
- [5]开放与封闭管理模式对神经重症患者疗效影响临床比较研究[D]. 杨钰桢. 山西医科大学, 2019(09)
- [6]基于OCT的视网膜内源性光学信号与血流成像及其在视网膜电刺激中的应用[D]. 郑浩.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7)
- [7]颅内压监测在中型颅脑损伤中临床应用价值[D]. 晋涛. 新乡医学院, 2018(11)
- [8]腹部提压CPR对CA患者氧代谢及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D]. 沙鑫. 新乡医学院, 2018(11)
- [9]地塞米松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恢复期Narcotrend指数及S100β蛋白的影响[D]. 赵广振. 大连医科大学, 2017(01)
- [10]Kalman滤波算法在电阻抗成像技术中的应用[D]. 陈纪承. 燕山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