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旅游用海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浙江省旅游用海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论文摘要

考虑海洋旅游发展程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海域环境条件等因素,构建旅游用海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官方渠道采集的统计数据,采用信息熵模型量化指标权重,根据TOPSIS法原理对沿海县(市、区)旅游海域质量进行排序并应用系统聚类法划分海域等级。结果表明:(1)人均海洋旅游总产值、海洋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及海水质量指数3个评价因子对旅游用海质量影响显著,海水质量指数有反向影响。(2) 2007―2016年,浙江省沿海18个县(市、区)旅游用海等级变动较大,"北强南弱"特征明显。(3)比较2007年标准,第二、三、四等级县(市、区)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五、六等级县(市、区)数量明显减少,旅游海域质量等级整体提高,等级数量变化与沿海县(市、区)海洋旅游发展态势和海洋生态环境变动相吻合。

论文目录

  •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
  • 2 研究方法
  •   2.1 基本原理与思路
  •   2.2 旅游用海分等评价模型
  •     2.2.1 构造旅游用海分等评价指标体系
  •       2.2.1. 1 海洋旅游开发强度因素及因子
  •       2.2.1. 2 区域经济发展强度因素及因子
  •       2.2.1. 3 区域社会发展水平因素及因子
  •       2.2.1. 4 海域生态环境条件因素及因子
  •     2.2.2 建立旅游海域等级确定矩阵
  •     2.2.3 依据信息熵赋权
  •     2.2.4 运用TOPSIS法计算评价对象贴近度
  •       2.2.4. 1 确定正理想解与负理想解
  •       2.2.4. 2 计算评价对象的欧氏距离
  •       2.2.4. 3 求取评价对象贴近度
  •     2.2.5 利用系统聚类法划分旅游海域质量等级
  •       2.2.5. 1 计算类CK与类CL之间的距离
  •       2.2.5. 2 确定CM与CJ间的距离
  • 3 等级评价与结果分析
  •   3.1 等级评价
  •     3.1.1 数据采集
  •     3.1.2 确定权重并形成评价指标标准化矩阵
  •     3.1.3 求取贴近度
  •     3.1.4 聚类分析划分海域等级
  •   3.2 结果分析
  •     3.2.1 因子权重比较
  •     3.2.2 等级空间变化
  •     3.2.3 海域等级变化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彭勃,王晓慧

    关键词: 浙江沿海,旅游用海,海域等级,信息熵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海洋学,旅游

    单位: 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6NDFC293YB),海洋科学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开放课题资助项目(20160204)

    分类号: F592.7;P74

    页码: 769-780

    总页数: 12

    文件大小: 5211K

    下载量: 121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桥经济对舟山海洋旅游影响研究[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 [2].适应大桥时代 发展海洋旅游[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 [3].海洋旅游及其特点研究[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 [4].迎接大桥时代 发展海洋旅游——舟山海洋旅游发展初探[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 [5].海鲜品牌化——“中国海鲜之都”建设的必由之路[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 [6].立足舟山大桥经济 做大海洋旅游品牌[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 [7].海洋旅游特色专业创新与发展[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 [8].浙江海洋旅游发展与海洋旅游人才的培养要求[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 [9].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析——以海洋旅游专业为例[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 [10].国内海洋旅游市场:特征、机理及目的地响应[J]. 中国旅游评论 2015(04)
    • [11].浙江舟山建设海洋旅游强市的路径分析[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 [12].我国海洋旅游研究进展分析[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 [13].福建自贸区闽台海洋旅游深度合作创新性路径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4)
    • [14].海南省海洋旅游发展思路探索[J]. 民主与科学 2020(01)
    • [15].海南海洋旅游产业发展对策分析[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20(08)
    • [16].文旅融合背景下用户对大连海洋旅游产业的认知度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22)
    • [17].海南自贸区海洋旅游发展问题及创新路径[J]. 中国集体经济 2020(24)
    • [18].福建自贸区闽台海洋旅游合作研究[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9(01)
    • [19].三亚海洋旅游开发策略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9(06)
    • [20].山东青岛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 度假旅游 2019(03)
    • [21].“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9(08)
    • [22].福建自贸区闽台海洋旅游深度合作实践现存问题及创新思路[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9(05)
    • [23].《浙江海洋旅游产业发展综合研究》简介[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9(06)
    • [24].闽台海洋旅游深度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5].三亚海洋旅游开发的潜力探究[J]. 中国市场 2018(03)
    • [26].我国沿海城市海洋旅游发展水平测度[J]. 统计与决策 2018(19)
    • [27].中国海洋旅游基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研究[J]. 资源科学 2016(12)
    • [28].浙江省宁波市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对策[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02)
    • [29].基于资源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我国海洋旅游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4(20)
    • [30].大连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4(33)

    标签:;  ;  ;  ;  

    浙江省旅游用海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