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低频扭转振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金属基复合材料,低频扭转振动攻丝,丝锥使用寿命
低频扭转振动论文文献综述
韩凤起,刘洋,张德远,周琪[1](2009)在《Al_2O_3p/Al复合材料低频扭转振动攻丝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低频扭转振动攻丝降低攻丝扭矩的机理,进行了干切状态下振动攻丝和连续攻丝的攻丝扭矩和丝锥使用寿命对比试验,并对振动攻丝中切削液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干切状态下,振动攻丝能够显着降低攻丝扭矩、提高丝锥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航空制造技术》期刊2009年18期)
殷宝麟,于影,陈思羽[2](2009)在《低频扭转振动攻丝系统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制了单片机控制的步进电机式低频扭转振动攻丝系统,对软、硬件进行了综合测试,还设计了不同放大倍数、不同滤波频率的滤波放大电路。试验结果表明,对不同材料的振动攻丝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09年08期)
陈思羽,龙泽明,殷宝麟[3](2009)在《低频扭转振动攻丝系统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驱动主轴沿圆周方向振动的方式,研制了低频扭转振动攻丝系统,对软、硬件进行了综合测试,还设计了不同放大倍数、不同滤波频率的滤波放大电路。试验结果表明,振动攻丝中丝锥刀齿对切削区的脉冲力作用效果减小了攻丝扭矩。(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09年06期)
韩凤起,张德远[4](2008)在《低频扭转振动攻丝促进排屑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连续攻丝过程中的切屑堵塞造成攻丝扭矩增大和波动,很容易导致丝锥折断。本文分析了低频扭转振动攻丝促进排屑的机理,并通过实验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断屑效果的影响,证明回退量是影响切屑长短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航空精密制造技术》期刊2008年02期)
陈志同,李光军,张德远[5](2003)在《低频扭转振动攻丝基本工艺参数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描述振动攻丝运动形式的参数组很多 ,不同参数组中影响攻丝扭矩和攻丝效率的参数个数不同 ,选择对攻丝扭矩和攻丝效率影响因素少的参数组可以大大减少振动攻丝工艺参数选择和优化的难度。在给定条件下 ,通过试验得到 ,当以纯切削角、角振幅和振动频率叁元素组成工艺参数组时 ,可以使影响攻丝扭矩的参数由原来的 3个下降到 2个 ,因此认为该工艺参数组及与其等价的参数组都可以作为低频扭转振动攻丝的基本工艺参数组。(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03年06期)
彭庆林[6](1997)在《低频扭转振动钻削参数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低频扭转振动的实验装置,分析了切屑的大小与工艺参数的关系,通过钻削加工实验,得以证明:选用较小的进给量,中等切削速度,大振幅,有利于小深孔钻削加工的断屑和排屑,从而保证和提高了小深孔钻削加工的质量,有利于低频扭转振动工艺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机械》期刊1997年02期)
朱介人[7](1982)在《由汽轮发电机轴扭转振动抑制装置抑制低频共振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串联电容方式作为大容量长距离送电技术之一,很早已被提出,在美国、瑞典等国家中已经实施。但1970年、1971年美国的Mohave发电所发生事故,汽轮发电机的轴系具有因轴扭转振动频率和随着放置串联电容的电气性LC振动之滑差频率一致,产生被称之为低频共振现象(SSR)的自励共振振动。(本文来源于《四川电力技术》期刊1982年04期)
低频扭转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制了单片机控制的步进电机式低频扭转振动攻丝系统,对软、硬件进行了综合测试,还设计了不同放大倍数、不同滤波频率的滤波放大电路。试验结果表明,对不同材料的振动攻丝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频扭转振动论文参考文献
[1].韩凤起,刘洋,张德远,周琪.Al_2O_3p/Al复合材料低频扭转振动攻丝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09
[2].殷宝麟,于影,陈思羽.低频扭转振动攻丝系统的研制[J].工具技术.2009
[3].陈思羽,龙泽明,殷宝麟.低频扭转振动攻丝系统的研制[J].机械工程师.2009
[4].韩凤起,张德远.低频扭转振动攻丝促进排屑的机理研究[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8
[5].陈志同,李光军,张德远.低频扭转振动攻丝基本工艺参数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3
[6].彭庆林.低频扭转振动钻削参数选择[J].机械.1997
[7].朱介人.由汽轮发电机轴扭转振动抑制装置抑制低频共振现象[J].四川电力技术.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