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听觉掩蔽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掩蔽,效应,语音,听觉,方差,助听器,平滑。
听觉掩蔽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赵振达[1](2018)在《基于听觉掩蔽效应的助听器降噪性能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助听器是一种供听力障碍人士使用的、补偿听力损失的小型扩音设备,佩戴助听器已经成为患有听力损失的病人重新感知语音的最有效和可靠的手段。近年来,随着助听器研发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性能更加优异、功能更加强大的助听器产品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数字化、小型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助听器的发展必然趋势。由于目前市场上的助听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性能各异,为了准确评价不同助听器之间的性能差异,特别是在噪声环境下的降噪性能的好坏,需要使用准确合理的助听器性能评价方法。本文在已有的助听器降噪性能客观评价的指标基础上,结合人耳的听觉掩蔽效应进行指标改进,并提出了一套规范的评价方案。该方案包括评价系统的构建、具体算法的改进及实验数据的计算与处理,并通过实验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改进方法能够更准确的评价助听器降噪性能。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通过深入研究语音信号具有的基本特征,噪声信号具有的基本特征,对助听器的降噪原理进行分析,并对目前使用的助听器降噪性能客观评价指标进行总结归纳。(2)针对国内的语言环境,建立语音库,其中包括含有词组和短语组成的语音音频和四种常用稳态噪声音频。模拟助听器的真实使用场景设计了助听器性能评价系统与规范的评价方案。(3)考虑到目前助听器客观评价领域中,客观评价指标的计算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人的主观感受,存在一定缺陷。因此,本文提出利用人耳的听觉掩蔽效应来改进已有的客观评价指标。通过MATLAB编程实现掩蔽阈值计算,然后利用掩蔽阈值对音频信号处理,最后使用掩蔽处理之后的音频信号计算改进的评价指标。(4)选取同品牌高、中、低档助听器作为被测样本,利用搭建好的实验平台,按本文提出的方法做客观对比实验,经分析,本文所提出的改进方法计算所得的指标结果能够更加准确反映助听器价位趋势,从而验证文中提出方法有效可行。(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8-03-01)
徐灿[2](2017)在《听觉掩蔽效应对语音型噪音中二语语音感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常言语交流中存在着各种噪音,在声音加工的各个阶段干扰人识别目标声音信号的准确度和有效性。这种现象被称为噪音的听觉掩蔽效应。掩蔽效应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即能量掩蔽和信息掩蔽。两种掩蔽效应对二语语音加工的影响更为显着,其干扰的程度受到噪音类型、噪音强度、二语熟练度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为了研究当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时,以上两种掩蔽效应对二语语音感知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了目标信号识别的实验方法,要求被试在噪音背景中听到目标音后进行判断,并选择正确答案。实验中采用两种噪音背景,即同时具有语音信息和声学信息的人声嘈杂音,以及只具有声学信息的语音调制型噪音,可同时探究能量掩蔽和信息掩蔽的作用。研究共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一将目标音置于无语境的单一元音-声调组合中,主要探究六人声语音型噪音中掩蔽效应对汉语元音-声调感知的影响。实验招募被试30名,平均分为叁组,包括一组汉语母语被试以及汉语水平较高和较低的两组韩国被试,采用3×3×2×20的4因素混合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当刺激为无语境的单一元音-声调组合时,二语组被试在感知语音时的较差表现主要是由于受到能量掩蔽的影响,而其受到的信息掩蔽量与中国被试相近。由于信息掩蔽对二语被试的影响在实验一中并不显着,实验二将目标音置于自然语流中,增加实验刺激中的语义信息,增大信息掩蔽的比重。实验二招募被试36名,分组情况与实验一相同。实验采用3×2×6的4因素混合设计,噪音中说话人的数量由六人声增加至五种水平(一人声(不同性别)、一人声(同性别)、两人声、四人声和八人声),以同时探究说话人数对听觉掩蔽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然语流中,二语语音感知主要受到信息掩蔽的影响。但当噪音人声数量多于两人时,汉语母语者反而比韩国被试受到的信息掩蔽量更大。这表明在自然语流中,被试对语音型噪音中的语言越熟悉,受到的信息掩蔽越大。两组实验结果同时显示,相比于安静条件,由于噪声的掩蔽效应,被试在噪声中识别目标音的表现显着降低。二语组被试的表现显着低于母语组被试,但在本研究中,这种差异主要来自汉语中水平组与母语者之间的显着差异,而汉语高水平组的表现与母语者并无显着差异。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中水平组韩国被试受到较多的能量掩蔽和信息掩蔽。另一方面,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高水平组韩国被试可以更好地把握噪声强度较弱的时域范围,对目标音的识别能力相对增强,掩蔽效应从而得以释放。本研究一方面结合了语音学、二语习得及听力学等不同领域的理论和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对噪音中非母语者汉语语音感知的研究进行充实,另一方面对于汉语二语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材料选择及教学环境设计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于开发更适合中国听力障碍人群的助听器等设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7-12-01)
张素贞,唐加能,梁瑞宇[3](2016)在《仿听觉掩蔽效应的助听器语音增强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增强听障患者在噪声环境下的语言理解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感知滤波器算法。针对一般感知滤波器会出现被掩蔽音在感知滤波后变为可闻噪声的问题,仿听觉掩蔽效应设计了加权感知滤波器算法。算法在基本感知滤波器设计的基础上,首先采用直接判决法来估计先验信噪比,并基于最佳平滑因子法进行修正。然后基于最小均方差准则获得最优估计值,从而得到感知权重滤波器的增益函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残留噪声,降低噪声对语音的干扰,使得处理后的语音质量有所提高。(本文来源于《电子器件》期刊2016年03期)
潘登[4](2014)在《基于听觉掩蔽效应的音频数字水印算法的改进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得数据的交换和传输变得快捷,尤其是多媒体数据中的音频文件,其在互联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通过网络传输数据文件或作品使有恶意的个人或团体有可能在没有得到作品所有者的许可下复制和传播有版权的内容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为保护数字音频的版权问题,数字音频水印技术应运而生,它在不扰乱载体音频文件的听觉效果的情况下将具有一定独特标示音频作者的水印信息嵌入到音频文件中,当发生版权纠纷时,可以通过所嵌入时的方法检测或提取出水印信息用来证明该音频文件的所有者。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的相关理论,其中包括了数字水印的概念和基本原理、音频信号的基本特征和数字水印的技术特征。然后,介绍了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其经典的音频水印算法,并利用人耳听觉掩蔽效应的原理,对传统的小波分析音频水印算法的透明性和鲁棒性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并且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听觉掩蔽效应和小波变换的数字音频水印算法,经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强的水印不可感知性,达到了预期所需的效果。最后结合实际解决水印嵌入时对于音频文件格式种类繁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分段DCT(离散余弦变换)域多格式音频水印算法。首先采用了FFMEPG源程序实现了音频格式的转化问题,实现了格式的统一化,水印嵌入采用的是基于分段DCT域能量等级的嵌入对策,对于各种音频攻击的特性并且结合分段DCT域能量的不同的性质,进行了不同的水印强度嵌入,增强了水印的鲁棒性,通过实验仿真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强的攻击抵抗性和透明性,在实际应用中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4-05-01)
万义龙,张天骐,王志朝,金静[5](2014)在《一种基于几何谱减法和听觉掩蔽效应的语音增强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低信噪比下非平稳噪声环境情况,几何谱减算法产生较大的语音畸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结合听觉掩蔽效应的改进算法,该算法通过对噪声的实时估计,同时结合听觉掩蔽效应设计一个感知滤波器,对增强后的信号频谱进行滤波以抑制背景噪声,从而将残留噪声强度控制在掩蔽阈值之下.通过计算PESQ、oSNR、语谱图及时域仿真波形图分析及主观试听表明:改进的几何谱减算法不仅提高了语音信号的信噪比,而且残留噪声和语音畸变较小,提高了语音的可懂度.(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期刊2014年02期)
覃爱娜,戴亮,桂卫华[6](2013)在《基于听觉掩蔽效应和最优平滑的语音增强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谱减法在低信噪比下音乐噪声较大的缺点,通过分析人耳听觉掩蔽特性,提出一种改进的语音增强算法。在维纳滤波法的基础上结合掩蔽效应调整增益系数,采用非平稳环境下的最小约束递归平均算法进行噪声参数估计,利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最优平滑因子对增强语音进行平滑处理,从而进一步消除音乐噪声。仿真结果表明,与改进谱减法与维纳滤波法相比,该算法在低信噪比情况下能有效抑制背景噪声和残余的音乐噪声,保持较好的语音质量和清晰度。(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3年08期)
王玥,李平,崔杰[7](2013)在《听觉频域掩蔽效应的自适应β阶贝叶斯感知估计语音增强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在噪声抑制和语音失真中之间寻找最佳平衡,提出了一种听觉频域掩蔽效应的自适应β阶贝叶斯感知估计语音增强算法,以期提高语音增强的综合性能。算法利用了人耳的听觉掩蔽效应,根据计算得到的频域掩蔽阈自适应调整β阶贝叶斯感知估计语音增强算法中的β值,从而仅将噪声抑制在掩蔽阈之下,保留较多的语音信息,降低语音失真。并分别用客观和主观评价方式,对所提出的算法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并与原来基于信噪比的自适应β阶贝叶斯感知估计语音增强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频域掩蔽的β阶贝叶斯感知估计方法的综合客观评价结果在信噪比为-10 dB至5 dB之间时均高于基于信噪比的自适应β阶贝叶斯感知估计语音增强算法。主观评价结果也表明频域掩蔽的β阶贝叶斯感知估计方法能在尽量保留语音信息的同时,较好的抑制背景噪声。(本文来源于《声学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潘杨,孟子厚[8](2013)在《视听双任务条件下注意对视觉和听觉掩蔽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视听交互环境中,当视觉和听觉掩蔽刺激同时感知时,对视听觉的相互作用及掩蔽变化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将视听交互场景按注意状态分类,实验测量了不同场景中视觉和听觉掩蔽阈值的变化,讨论了不同视觉和听觉掩蔽刺激的相互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对比单任务实验的阈值,不同视听交互环境中视觉和听觉的掩蔽阈值会产生相应变化。由实验结果可以推论视听交互环境中注意分配影响视觉和听觉掩蔽效应,并且视听掩蔽刺激的相互作用会进一步影响视觉和听觉唤起的注意。(本文来源于《声学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曹亮,张天骐,高洪兴,易琛[9](2013)在《基于听觉掩蔽效应的多频带谱减语音增强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减小传统谱减法引入的音乐噪声,提出了一种将多频带谱减和听觉掩蔽效应相结合的语音增强算法。用加权递归平滑的方法估计噪声的功率谱,对带噪的语音信号进行多频带谱减,计算听觉掩蔽阈值,再根据掩蔽阈值动态地调节谱减因子,通过增益函数得到增强后语音信号的频谱。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谱减法相比,该算法在信噪比较低情况下,背景噪声和残余噪声得到了有效的抑制,语音信号的清晰度和可懂度也有了明显提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13年01期)
周成燕[10](2012)在《基于约束方差噪声谱估计和听觉掩蔽效应的语音增强》一文中研究指出语音是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它已成为现代通信及信息时代越来越重要的工具。但在现实生活中,外界噪声的干扰严重影响了语音信号的质量。为了消除噪声污染、改善语音质量,采用适当的语音增强技术进行预处理可有效地改善系统性能。语音增强在语音识别、语音低速编码、军事通讯、自动化等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语音增强基础知识和谱减类语音增强算法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约束方差的噪声谱估计算法与听觉掩蔽效应相结合的语音增强算法,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如下:分析了最小统计法及最小值控制递归平均法等几种现有噪声谱估计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实时噪声谱估计算法,它能快速而准确地估计出噪声功率谱,可以更好地适应噪声的快速变化。该算法的优势在于:它不依赖于噪声水平,仅通过平滑带噪语音的统计值估计出平滑参数,来限制平滑短时带噪功率谱的方差,从而降低了最小值跟踪所造成的估计偏差。这样可以快速且准确地跟踪到平滑短时功率谱的最小值,并将它用于语音活性检测,最后对噪声功率谱进行及时更新估计。与其它噪声谱估计算法相比,此算法能更快速而准确地估计噪声功率谱,大大提高了算法的性能。针对大多数增强算法只强调信噪比提高而忽略语音失真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听觉掩蔽阈值和先验信噪比的语音增强算法。为了在背景噪声消除、残留噪声抑制和语音失真降低叁方面得到折中,算法对增益函数进行了重点研究。首先对增益函数进行感知限制,保留了能量低于噪声掩蔽阈值且人耳听不到的残余噪声,减少了语音失真。引入了代价函数,得出最初的增益函数。同时为了减少“音乐噪声”,又引入了瞬时信噪比,采用随时频变化的平滑参数,估计出更为准确的瞬时信噪比。本文中的最终增益函数通过帧内人耳掩蔽特性和帧间先验信噪比变化进行自适应调整,这样在减少残留噪声的同时尽量地避免语音失真。对本文方法进行了实验仿真,分别用主客观评价标准对增强语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与常用算法相比,可以更好地去除背景噪声,抑制残留噪声,同时使得语音失真最小。(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2-04-01)
听觉掩蔽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日常言语交流中存在着各种噪音,在声音加工的各个阶段干扰人识别目标声音信号的准确度和有效性。这种现象被称为噪音的听觉掩蔽效应。掩蔽效应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即能量掩蔽和信息掩蔽。两种掩蔽效应对二语语音加工的影响更为显着,其干扰的程度受到噪音类型、噪音强度、二语熟练度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为了研究当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时,以上两种掩蔽效应对二语语音感知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了目标信号识别的实验方法,要求被试在噪音背景中听到目标音后进行判断,并选择正确答案。实验中采用两种噪音背景,即同时具有语音信息和声学信息的人声嘈杂音,以及只具有声学信息的语音调制型噪音,可同时探究能量掩蔽和信息掩蔽的作用。研究共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一将目标音置于无语境的单一元音-声调组合中,主要探究六人声语音型噪音中掩蔽效应对汉语元音-声调感知的影响。实验招募被试30名,平均分为叁组,包括一组汉语母语被试以及汉语水平较高和较低的两组韩国被试,采用3×3×2×20的4因素混合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当刺激为无语境的单一元音-声调组合时,二语组被试在感知语音时的较差表现主要是由于受到能量掩蔽的影响,而其受到的信息掩蔽量与中国被试相近。由于信息掩蔽对二语被试的影响在实验一中并不显着,实验二将目标音置于自然语流中,增加实验刺激中的语义信息,增大信息掩蔽的比重。实验二招募被试36名,分组情况与实验一相同。实验采用3×2×6的4因素混合设计,噪音中说话人的数量由六人声增加至五种水平(一人声(不同性别)、一人声(同性别)、两人声、四人声和八人声),以同时探究说话人数对听觉掩蔽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然语流中,二语语音感知主要受到信息掩蔽的影响。但当噪音人声数量多于两人时,汉语母语者反而比韩国被试受到的信息掩蔽量更大。这表明在自然语流中,被试对语音型噪音中的语言越熟悉,受到的信息掩蔽越大。两组实验结果同时显示,相比于安静条件,由于噪声的掩蔽效应,被试在噪声中识别目标音的表现显着降低。二语组被试的表现显着低于母语组被试,但在本研究中,这种差异主要来自汉语中水平组与母语者之间的显着差异,而汉语高水平组的表现与母语者并无显着差异。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中水平组韩国被试受到较多的能量掩蔽和信息掩蔽。另一方面,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高水平组韩国被试可以更好地把握噪声强度较弱的时域范围,对目标音的识别能力相对增强,掩蔽效应从而得以释放。本研究一方面结合了语音学、二语习得及听力学等不同领域的理论和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对噪音中非母语者汉语语音感知的研究进行充实,另一方面对于汉语二语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材料选择及教学环境设计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于开发更适合中国听力障碍人群的助听器等设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听觉掩蔽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赵振达.基于听觉掩蔽效应的助听器降噪性能评价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
[2].徐灿.听觉掩蔽效应对语音型噪音中二语语音感知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7
[3].张素贞,唐加能,梁瑞宇.仿听觉掩蔽效应的助听器语音增强算法[J].电子器件.2016
[4].潘登.基于听觉掩蔽效应的音频数字水印算法的改进与研究[D].中南大学.2014
[5].万义龙,张天骐,王志朝,金静.一种基于几何谱减法和听觉掩蔽效应的语音增强方法[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4
[6].覃爱娜,戴亮,桂卫华.基于听觉掩蔽效应和最优平滑的语音增强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3
[7].王玥,李平,崔杰.听觉频域掩蔽效应的自适应β阶贝叶斯感知估计语音增强算法[J].声学学报.2013
[8].潘杨,孟子厚.视听双任务条件下注意对视觉和听觉掩蔽效应的影响[J].声学学报.2013
[9].曹亮,张天骐,高洪兴,易琛.基于听觉掩蔽效应的多频带谱减语音增强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3
[10].周成燕.基于约束方差噪声谱估计和听觉掩蔽效应的语音增强[D].苏州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