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苯丙烯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丙烯酸,氨基,弱光,黄瓜,硝基,衍生物,肉桂酸。
苯丙烯酸论文文献综述
陈小兵,黄丽芸,许军,袁章林,凌志杰[1](2019)在《新型PPARα激动剂(E)-4-氯苯氧苯丙烯酸衍生物的合成及降血脂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合成新型PPARα激动剂(E)-4-氯苯氧苯丙烯酸衍生物,寻找比先导化合物更强降脂活性的新型PPARα激动剂。方法:由香草醛与化学降血脂药对氯苯氧异丁酸合成先导化合物对氯苯氧异丁酸甲氧基苯丙烯酸酯(1),再将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将其分别与脂肪醇、芳香醇、芳杂环醇成酯,与脂肪胺、芳香胺、芳杂环胺成酰胺;以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降血脂活性考察新合成的(E)-4-氯苯氧苯丙烯酸衍生物的降血脂活性。结果:合成得到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E)-4-氯苯氧苯丙烯酸衍生物,化合物的结构经~1HMNR、MS分析、IR及元素分析确证其结构;目标化合物2b,2e,3b,3d,3e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P<0.05或P<0.01)。结论:目标化合物2b,2e,3b,3d,3e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有明显的降血脂活性。(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张玲钰,叶晓清,王霜霜,王涛,李修刚[2](2018)在《反式对二甲氨基苯丙烯酸的合成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和丙二酸为原料,经Knoevenagel反应合成了反式对二甲氨基苯丙烯酸,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反式对二甲氨基苯丙烯酸合成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丙二酸摩尔比为1∶1.15,吡啶为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质量的5%,有机碱催化剂为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质量的3%时,反应效果最佳,此时反式对二甲氨基苯丙烯酸产率为46.18%。(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8年16期)
张晓龙,张申,杨小强[3](2017)在《外源苯丙烯酸对黄瓜叶片弱光胁迫下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津春4号"黄瓜品种为材料,研究外源苯丙烯酸对弱光下黄瓜幼苗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中抗氧化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物含量以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50μmol苯丙烯酸(CA)处理2天后,MDA和H_2O_2含量降低,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提高,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增加.8天后,弱光胁迫显着提高了MDA和H_2O_2含量,提高了DHAR,MDHAR,APX和GR的活性以及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CA预处理则降低了弱光胁迫下MDA和H_2O_2含量,提高了DHAR,MDHAR,APX和GR的活性以及AsA和GSH含量.外源CA预处理通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缓解了弱光下黄瓜叶片的膜脂过氧化损伤.(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张晓龙,张申,杨小强[4](2017)在《苯丙烯酸预处理对弱光下黄瓜叶片抗氧化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外源苯丙烯酸在弱光逆境胁迫下对黄瓜叶片抗氧化特性的影响,本实验以‘津春4号’黄瓜(Cucumis sativus L.)品种为材料,用50μmol苯丙烯酸处理2 d,然后分别置于正常光照(500μmol/(m·s)和弱光(80μmol/(m·s)下生长6 d。探究黄瓜在抗弱光胁迫中外源苯丙烯酸是否通过抗氧化酶在对膜脂过氧化起作用。结果表明,在第2天,苯丙烯酸预处理降低了MDA含量、O_2~(.-)生成速率以及H_2O_2含量,提高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第8天,苯丙烯酸预处理降低了弱光胁迫下MDA含量、O_2~(.-)生成速率以及H_2O_2含量,提高了SOD、APX、过氧化氢酶(CAT)、GSH-Px活性。因此,外源苯丙烯酸预处理通过抗氧化酶的作用缓解了弱光下黄瓜叶片的膜脂过氧化损伤。(本文来源于《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陈天祥[5](2017)在《设施黄瓜对外源苯丙烯酸胁迫的响应及调控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酚酸类物质是导致设施黄瓜连作自毒作用(Autotoxicity)的主要因子,当前调控措施难以满足对酚酸胁迫的缓解,提质增效困难。苯丙烯酸是已探明的造成设施黄瓜自毒效应的主要酚酸类物质,连作导致其严重累积。通过砂培试验结合大田试验,研究苯丙烯酸对设施黄瓜的毒害和胁迫机理,通过传统施肥配合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生物炭(碳化玉米芯)和凹凸棒有机肥,对缓解苯丙烯酸毒害作用进行研究,为有效调控其自毒作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砂培条件下,低浓度苯丙烯酸显着增加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有利于根系形态建成和地上部生物量的累积。当苯丙烯酸浓度在30-100 mg kg-1时,SOD活性显着升高,高于100 mg kg-1时,SOD、POD和CAT活性显着降低,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均显着升高,显着抑制植株光合作用,干物质累积显着减少。2.温室田间试验发现,生物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和碳化玉米芯对100 mg kg-1的苯丙烯酸胁迫有显着缓解效果,株高和茎粗有所增加,SOD、POD和CAT活性显着升高,MDA含量显着降低,单施生物有机肥对植株SOD和POD活性有较好的促进作用。3.在100 mg kg-1苯丙烯酸胁迫下,生物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和碳化玉米芯显着促进植株结瓜后期地上部和根部的生长,对地上部的促长较根系更显着,根冠比显着降低。另外,该处理最有利于根、叶器官盛瓜期以后N和P素的累积,有利于结瓜后期叶和茎对N素、P素和K素的累积,生物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和单施凹凸棒有机肥对植株结瓜后期叶片P素和K素的吸收累积促进效果显着。4.生物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和碳化玉米芯有利于改善耕层(0-20cm)土壤结构和土壤通气持水性能,有效磷、碱解氮、全氮和全磷等养分含量相比CK1提高68.26%、95.95%、28.57%和10.81%,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显着提升,有利于提升该层土壤细菌的数量并降低真菌数量,优化土壤微生物区系结构并提升微生物总量。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降低,有效铁、锌等微量元素供应能力得到改善。毛根区域(20-40 cm)土壤速效钾、碱解氮和有机质及全氮含量提升,有效铁和有效锌分别增加比空白对照增加34.94%和49.87%,生物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对毛根区域有效磷、全氮和全磷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促进作用显着。5.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和碳化玉米芯配施对100 mg kg-1苯丙烯酸胁迫下黄瓜的品质改善效果最好,该处理最有利于黄瓜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提升,降低黄瓜硝酸盐累积量并提升糖酸比,产量较连作土壤增加43.46%。综上所述,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和碳化玉米芯配施最有利于调控苯丙烯酸对设施黄瓜胁迫效应,对改善土壤微生态效果最显着。下茬定植前深翻耕层土壤,16.5 thm-2生物有机肥配施4.2t hm-2的碳化玉米芯,4次共4.5 L hm-2地菌清菌剂灌根,有利于缓解100 mg kg-1苯丙烯酸对设施黄瓜的胁迫效应,提升设施黄瓜品质和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7-04-01)
Kalaria,PN,李瑞鹏[6](2017)在《硫醇与苯丙烯酸(酯)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O-烯丙基-N-(1-苄基)辛可尼丁溴化物(8 mol%)和四丁基氟化铵(20 mol%)催化下,硫醇(1.2倍摩尔量)和a,b-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如苯丙烯酸(或酯),苯丙烯酮于水中室温发生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生成硫醚类化合物。10例收率75%~98%,ee值91%~100%。(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17年01期)
李振杰[7](2016)在《叁叶悬钩子和棠梨枝叶的化学成分及顺反苯丙烯酸衍生物的转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蔷薇科(Rosaceae)约有124属330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北温带较多。我国约有51属1000余种,产于全国各地。本研究从蔷薇科植物叁叶悬钩子(Rubus delavayi)和棠梨枝叶(Pyrus pashia)中分离出141个化合物,包括16个新化合物,并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性、抗氧化作用研究。同时,在植物化学的研究基础上,使用催化量的碘将顺式苯丙烯酸衍生物彻底转化成其反式异构体,建立了简便可靠的转化方法。最后,综述了苯丙烯酸衍生物的结构类型和生物活性,以及顺式、反式苯丙烯酸衍生物相互转化方法的研究进展。叁叶悬钩子(R. delavayi)为蔷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Rubus)植物,是云南省特有的植物。叁叶悬钩子是傈僳族、怒族的常用药,也常用来泡茶,可用于治疗扁桃体炎,感冒,急性结膜炎,痢疾,疮疡,风湿性关节炎等。该植物生长于1600-3000 m地带的山坡沟谷稀疏灌木丛中,在云南主要分布在大理州的弥渡、巍山、剑川、洱源、漾濞等县。研究表明叁叶悬钩子的提取物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增强等作用。本文利用常规的分离技术,从叁叶悬钩子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单萜类、倍半萜类、叁萜类、甾体类、苯丙素类、酚酸类等天然产物,共计75个,包括11个新化合物。化合物59-61是从悬钩子属植物中首次发现的含溴天然产物。棠梨(P. pashia)是蔷薇科(Rosaceae)梨属(Pyrus)的一种植物。棠梨在民间应用广泛,棠梨果树常用作人工栽培梨的砧木;棠梨的花是云南人民喜爱的一道菜肴,它具有降血脂和清理肠胃的作用;棠梨的果实用于治疗咳嗽,泻痢等病症。棠梨的枝叶用于治疗反胃吐食,霍乱吐泻,转筋腹痛等病症。在团队从棠梨的花和枝叶中已分离、鉴定了47个化合物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研究棠梨枝叶的化学成分,共分离、鉴定出66个化合物,包括5个新化合物,其中(4α)-3-(5,5-dimethyltetrahydrofuranyl)-1-buten-3-ol 3-O-β-D-glucopyranoside (1)和(4β)-3-(5,5-dimethyltetrahydrofuranyl)-1-buten-3-ol 3-O-β-D-glucopyranoside (2)是首次从梨属(Pyrus)中分离到的单萜类化合物。苯丙烯酸衍生物含有C6-C3结构单元,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化学成分,也是医药、化工中的常用中间体和底物。反式苯丙烯酸衍生物的光学异构化现象为顺式和反式异构体的分离、结构鉴定以及后续研究带来较大的麻烦。本文基于从棠梨枝叶中分离到苯丙烯酸衍生物,系统地研究了反式苯丙烯酸衍生物光学异构的特点。探索并建立了将顺式苯丙烯酸衍生物彻底转化成反式异构体的方法,同时还探讨了转化机理。最后,本文归纳和总结了苯丙烯酸衍生物的结构类型及其生物活性,综述了顺式和反式苯丙烯酸衍生物之间转化的方法,并探讨了苯丙烯酸衍生物的研究方向和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6-05-01)
罗均龙[8](2016)在《链转移剂在无苯丙烯酸树脂合成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对比常用链转移剂十二硫醇和新型链转移剂α-甲基苯乙烯线性二聚体在无苯溶剂型丙烯酸树脂合成中的应用,分析合成所得聚合物的转化率、旋转粘度、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综合评价了两种链转移剂对合成树脂的影响,并确定出0.4%为链转移剂AMSD的最佳使用量。(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6年08期)
孟侠,史天恩,黄志强,刘秀杰[9](2015)在《3-苯丙烯酸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3-苯丙烯酸类化合物,即肉桂酸类化合物,合成方法中以Perkin缩合法和Knoevenagel缩合法最为普遍,为了解两个反应在相关合成中的异同,本研究分别以间硝基苯甲醛和对硝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采用两个方法制得间硝基肉桂酸和对硝基肉桂酸;并分别经硫化钠和硫氢化钠将硝基还原为氨基制得间氨基肉桂酸和对氨基肉桂酸.实验结果表明,采用Knoevenagel法比Perkin法收率提高8.0%以上;采用硫化钠还原比采用硫氢化钠收率提高10%以上.(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孙林,柴兰兰,郝扶影,王鹏阳,金凤[10](2014)在《β-(对二乙氨基苯)丙烯酸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对二乙氨基苯甲醛和丙二酸为原料合成β-对二乙氨基苯丙烯酸,研究其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对常见过渡金属离子的识别能力。结果表明,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紫外最大吸收波长发生蓝移;该化合物荧光性质强,荧光量子产率大;可以作为猝灭型荧光探针分子,对Fe3+、Cr3+有优良的识别能力。(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4年11期)
苯丙烯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和丙二酸为原料,经Knoevenagel反应合成了反式对二甲氨基苯丙烯酸,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反式对二甲氨基苯丙烯酸合成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丙二酸摩尔比为1∶1.15,吡啶为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质量的5%,有机碱催化剂为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质量的3%时,反应效果最佳,此时反式对二甲氨基苯丙烯酸产率为46.18%。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苯丙烯酸论文参考文献
[1].陈小兵,黄丽芸,许军,袁章林,凌志杰.新型PPARα激动剂(E)-4-氯苯氧苯丙烯酸衍生物的合成及降血脂活性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9
[2].张玲钰,叶晓清,王霜霜,王涛,李修刚.反式对二甲氨基苯丙烯酸的合成工艺研究[J].山东化工.2018
[3].张晓龙,张申,杨小强.外源苯丙烯酸对黄瓜叶片弱光胁迫下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的影响[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4].张晓龙,张申,杨小强.苯丙烯酸预处理对弱光下黄瓜叶片抗氧化特性的影响[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5].陈天祥.设施黄瓜对外源苯丙烯酸胁迫的响应及调控措施研究[D].宁夏大学.2017
[6].Kalaria,PN,李瑞鹏.硫醇与苯丙烯酸(酯)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7
[7].李振杰.叁叶悬钩子和棠梨枝叶的化学成分及顺反苯丙烯酸衍生物的转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6
[8].罗均龙.链转移剂在无苯丙烯酸树脂合成中的应用研究[J].化工管理.2016
[9].孟侠,史天恩,黄志强,刘秀杰.3-苯丙烯酸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15
[10].孙林,柴兰兰,郝扶影,王鹏阳,金凤.β-(对二乙氨基苯)丙烯酸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J].应用化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