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磁疗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脉冲磁疗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一、脉冲磁疗法对脑血流动力学影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曹裕智[1](2020)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常规康复措施对早期脑卒中肩关节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研究背景:肩关节功能障碍在早期脑卒中患者人群中较为多见,是一种以神经功能障碍为诱因的,伴随着肩关节失神经支配后逐渐发生发展的,主要表现为患侧肩部功能减退甚至丧失,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疾病。患者表现出肩关节运动功能下降、疼痛、无力等,极大降低了患者生存质量。目前,控制脑卒中肩关节功能障碍方法有很多,但治疗效果都不太理想。近些年,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技术以其疗效显着、副作用小等优点,逐渐应用到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疗效。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rTMS对脑卒中恢复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其潜在机制,为提升脑卒中偏瘫肩痛临床效果提供研究依据。3研究方法:招募筛查脑卒中恢复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受试者31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病例随机对照分为实验组(rTMS组)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实验组进行rTMS结合常规康复治疗的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干预,每天1.5h,每周5天,共计4周。干预前后观察两组受试者在肩关节的关节活动度(ROM)、疼痛(VAS评分)、肌肉力量(MMT)、上肢功能(FMA)等功能改变和皮层兴奋性(rMT)、皮脊髓束兴奋性(CMCT)、MEP检出率、上肢深浅感觉敏感性(CPT)等神经生理学指标变化。探讨rTMS对脑卒中恢复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和作用机制。4研究结果:(1)干预前后肩关节疼痛变化:经过4周rTMS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显着下降(P<0.05),但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2)干预前后肩关节ROM变化:经过4周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受试者肩关节无痛的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外旋的主被动ROM都显着提高(P<0.05和P<0.01);实验组肩关节各方向主动ROM增大幅度显着高于被动ROM增大幅度(P<0.05和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主动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和外旋ROM增大幅度和被动内收、外展和外旋ROM增大幅度显着更好(P<0.05和P<0.01)。(3)干预前后肩部MMT变化:经过4周康复干预后,实验组MMT显着增加(P<0.05),并且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没有显着改变(P>0.05)。(4)干预前后上肢FMA变化:经过4周康复干预后,实验组FMA评分显着提高(P<0.01),且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5)干预前后MEP潜伏期、CMCT和rMT变化:经过4周康复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受试者在MEP潜伏期、CMCT和rMT均未出现明显改变P>0.05。干预前实验组健患侧MEP检出率分别是70.00%和40.00%,干预后都显着提升,分别是95.00%和75.00%(P<0.01,P<0.05);对照组干预前健患侧MEP检出率分别为63.63%和27%,干预后分别增长为81.82%(P<0.01)和45.45%(P>0.05)。两组比较没有显着统计学差别(P>0.05)。(6)干预前后CPT变化:经过4周康复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侧上臂C5和C6位置2kHz、250Hz刺激下CPT阈值都明显降低(P<0.01,P<0.05),而5Hz刺激下CPT阈值都明显增加(P<0.01,P<0.05)。两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5研究结论:4周rTMS康复治疗能够显着减轻脑卒中恢复早期受试者肩痛,改善肩关节关节活动范围和增加肌力与上肢功能,其潜在机制可能与rTMS促进脑卒中受试者神经通路重建和半球间平衡、增加上肢本体感觉和提高痛阈有关。

罗鸿波[2](2018)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不同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作用。实验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7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及康复科的急性期脑梗死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105例,并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高频刺激组36例,低频刺激组35例,伪刺激组34例。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选用依瑞德CYY-Ⅰ型磁刺激仪,给予8字型聚焦刺激线圈刺激。在接受连续10天重复经颅磁刺激的同时,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药物及康复治疗,对治疗前后的患者进行上肢简易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ction research arm test,ARAT)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ostural Assessment Scale for Stroke Patients,PA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及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CMCT)神经电生理测试。实验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0天后高频组、低频组与伪刺激组的FMA评分、MBI评分、PASS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高频组和低频组与伪刺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高频组和低频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0天后的高频组、低频组与伪刺激组的WMFT评分、ARAT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高频组和低频组与伪刺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高、低频组组间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0天后三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有明显地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高频组和低频组患者在治疗后与伪刺激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高频组和低频组组间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10天后,三组患者的患侧MEP潜伏期、CMCT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高、低频组与伪刺激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高频组和低频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三组患者虽然均有不良事件的发生,但各组间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证实1Hz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及10Hz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均能显着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两者对肢体康复的作用无明显差异。

王玫[3](2018)在《穴位磁疗法对中风偏瘫患者肌力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穴位磁疗法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肌力的影响,以期为患者提供有效促进肢体康复的护理方法。方法本研究样本选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入住福建中医药大学脑病科的中风偏瘫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健康教育与穴位按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穴位磁疗,取偏瘫侧肢体阳明经穴位肩髃穴、曲池穴、足三里穴与阴经穴位血海穴、三阴交穴、内关穴,将6个穴位按分三组交替进行,1组穴位/日。干预时间为每日1次,每次24小时,每日更换一组穴位,每周6日,连续干预4周。观察记录干预前、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患者的偏瘫侧上肢与下肢肌力、偏瘫侧上肢握力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其效果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0例样本,干预结束后65例完成本研究,观察组完成33例,中止1例(原因:病情恶化,转院),剔除1例(原因:干预期间,接受药透治疗);对照组完成32例,脱落3例(原因:1例认为干预时间长自动退出研究、1例怀疑无疗效自动退出研究、1例病情好转提前出院)。1基线资料干预前,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医保类型、运动习惯)、研究对象临床特征(偏瘫侧、病程、直线行走试验是否阳性、肌张力)、改善循环药物与营养神经药物用药情况及合并症种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偏瘫侧上肢与下肢肌力、偏瘫侧上肢握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2肌力水平2.1组内比较干预2周后与干预前比较,观察组上肢肌力水平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对照组上肢肌力、两组下肢肌力水平均无明显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57、0.315、0.517,均>0.05。干预4周后与干预前比较,观察组上肢与下肢肌力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2、0.029,均<0.05;干预4周后对照组下肢肌力有一定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上肢无明显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间比较上肢:时间效应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处理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149);交互效应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下肢:时间因素效应、处理因素效应、交互效应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握力水平3.1组内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与干预前比较,握力水平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2周后较干预前,握力水平无明显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较干预前,握力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间比较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观察组的握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时间因素效应、处理因素效应及二者之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4.1组内比较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BI指数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得分,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BI指数得分高于干预2周后的BI指数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2组间比较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观察组的BI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时间因素效应、处理因素效应及二者之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 ROC曲线分析ROC曲线下面积为0.779,P=0.004,有统计学意义,握力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预测价值,分界点为18.175,对应最大尤登指数为0.537。6安全性、依从性、满意度分析患者顺利、安全完成方案的实施与评价过程,仅一例患者因贴敷足三里穴时出现红疹、瘙痒,3天后患者皮肤红疹、瘙痒感自行消褪;总体依从性与满意度较高。结论1穴位磁疗法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肌力和握力。2穴位磁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张基伟,高珊珊[4](2018)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对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对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中风后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运用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周期为1个月,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66例患者治疗后通过数据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在FMA、ADL评分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改善了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探索。

于洪丽[5](2011)在《磁刺激穴位脑电特征信号提取及分析》文中认为磁刺激技术具有无痛、无创等优点,在人体神经功能调控、疾病治疗与康复理疗方面具有独特的成效,与传统针灸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处。将磁刺激和传统中医穴位相结合,是现代医学技术和传统中医学相结合的新范例,不仅为磁刺激技术的应用赋予了新的内容,同时对传统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采用磁刺激技术刺激了人体内关、合谷和足三里穴,提取了刺激前、中、后的脑电信号,通过对脑电特征信号的分析,研究了磁刺激参数对脑诱发电位的影响和磁刺激穴位与非穴位作用效应的差异,探讨了不同穴位与脑功能区之间的对应关系。主要内容如下:1、磁刺激频率对脑诱发电位的影响采用不同频率的磁刺激脉冲刺激了人体内关穴,通过分析所产生的脑诱发电位,发现低频磁刺激内关穴出现明显的诱发电位P150和P300成分,高频磁刺激无明显诱发电位。该结果为最佳磁刺激频率的选择提供了依据。2、磁刺激强度对脑诱发电位的影响对内关穴进行了不同强度的磁刺激,通过分析脑诱发电位,发现高强度磁刺激下,诱发电位潜伏期短,波幅大。该结果为进一步的最佳刺激强度的选择奠定了基础。3、磁刺激穴位与非穴位脑诱发电位对照分析通过对磁刺激内关穴与非穴位所产生的脑诱发电位进行分析,发现磁刺激内关穴可产生明显的诱发电位P150和P300成分,磁刺激非穴位仅产生P150成分。该结果说明在相同刺激参数下,磁刺激内关穴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更复杂的反应。4、磁刺激穴位与非穴位脑诱发电位源定位分析对磁刺激内关穴与非穴位所产生的诱发电位进行了溯源分析,结果发现P150定位于前扣带回的后部,提示该成分可能与大脑对躯体刺激传入冲动的痛觉感知与调制有关,P300定位于海马区域,提示该成分可能与大脑对外界刺激的主动识别有关,也可能与穴位调控脏腑功能有关。该结果指出了磁刺激穴位与非穴位作用效应差异性的可能的中枢神经机制。5、磁刺激穴位与非穴位脑电信号复杂度分析通过对磁刺激内关穴与非穴位的脑电信号C0复杂度及相应的脑电复杂度信息图进行分析,发现磁刺激内关穴后,大脑双侧额叶、对侧颞叶以及同侧枕叶的脑电信号复杂度升高,说明这些区域被激活,可能与内关穴的临床功效有关。磁刺激非穴位后,大脑皮层电活动被广泛抑制。该结果显示了磁刺激内关穴与非穴位短期后效应的差异性。6、磁刺激不同穴位与脑功能区对应关系的研究通过对磁刺激内关、合谷、足三里穴的脑电信号C0复杂度及相应的脑电复杂度信息图进行分析,发现磁刺激内关穴主要激活大脑皮层双侧额叶、对侧颞叶及同侧枕叶电活动,磁刺激合谷穴主要抑制大脑皮层顶叶电活动,磁刺激足三里穴主要激活同侧大脑皮层枕叶电活动。该结果说明不同穴位与脑功能区之间的对应关系具有相对特异性,为穴位特异性理论提供了依据。

宋成宪,范建中,吴红瑛,魏轶,甄健荣[6](2010)在《脉冲磁场对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脉冲磁场对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5例脑损伤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颞部脉冲磁场治疗(20—40mT,50Hz,20min/次,1次/d,共14d);对照组除未给予脉冲磁场治疗外,余治疗均与试验组基本相同。所有患者均在入组后第1天和第14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ml,并在抽血当天行腰椎穿刺检查,留取脑脊液4ml。IGF-1的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葡萄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脑脊液和血清中IGF-1含量、葡萄糖水平治疗前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经脉冲磁场治疗14d后,试验组脑脊液中IGF-1含量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中IGF-1含量治疗后较前有所增加,但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差异亦无显着性意义(P>0.05);对照组脑脊液中IGF-1含量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脑脊液和血清中葡萄糖水平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脉冲磁场可以使脑损伤恢复期患者脑脊液中IGF-1浓度升高,对血清中IGF-1含量无影响,脑脊液及血清中IGF-1的变化不会造成葡萄糖水平的波动,说明脉冲磁场在脑损伤恢复期患者的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耿跃华[7](2010)在《磁刺激神门穴诱发脑电信号分析》文中指出磁刺激是一种新型刺激疗法,它利用时变电流流入线圈,在线圈周围产生时变脉冲磁场,并在生物组织内诱发感应电流,从而刺激神经组织。由于其具有无痛、无创及操作简便等明显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运动、认知功能的研究以及相关临床治疗。现代医学已经证实经穴具有声学、光学、电学、磁学、温度、离子浓度等物理化学相对特异性,穴位既可探知体内信息变化又可接收外界信息。针刺作为刺激信息的输入方式已被人们所熟知和应用,磁刺激在人体穴位部位产生感应电流作用于穴位处感受器,它同样可以作为一种输入调节信息的方式。针灸影像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崭新的学科,通过对磁刺激穴位诱发的脑电信号分析,从时间或空间上重塑出大脑表皮或内部电信号的特征,对刺激作用效应进行客观评价,开辟了传统针灸刺激作用效应由主观感知到客观评价的新途径。本论文将脑电信号分析与穴位磁刺激相结合,利用非线性信号分析方法和脑源定位技术对不同刺激频率、不同刺激状态下的脑电信号进行分析对比,对磁刺激神门穴的作用效应进行分析与评估。主要工作如下:一、用磁刺激方式刺激肢体神门穴,同时采集诱发的脑电信号进行分析,研究不同频率磁刺激神门穴时引起的脑电信号的变化。实验采用0.5Hz,1Hz和3Hz三种频率的磁刺激。在每种频率刺激下,研究了安静、磁刺激、假性刺激和假穴四种状态的脑电信号,分组对比了每种状态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显示,磁刺激穴位状态与其他三种状态均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尤其是与磁刺激假穴状态相比具有特异性,充分说明磁刺激神门穴对脑功能的确有一定的影响。二、对实验过程中所采集的脑电信号进行离线处理,对脑电信号的样本熵值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3Hz磁刺激组在整个脑区的样本熵值较假穴组有显着降低,1Hz和0.5Hz样本熵值无统计学规律。样本熵值的降低表明大脑脑电信号的复杂度降低,大脑的状态趋于平稳和有序。因此,从复杂度的分析结果上来看,3Hz频率磁刺激神门穴对神经兴奋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三、提取实验所采集脑电信号的诱发电位,分组观察和比较三种频率刺激下,四种状态的脑电诱发电位的幅值。结果显示,3Hz磁刺激的四种状态均无诱发电位,1Hz和0.5Hz磁刺激的磁刺激组与假穴组主要诱发产生代表思维加工的P150成份。对刺激组和假穴组的P150幅值进行统计学分析,1Hz磁刺激组的幅值显着高于假穴组,这表明对神门穴进行1Hz磁刺激比对非穴位点进行磁刺激能够激发出更多的认知活动。而0.5Hz磁刺激刺激组与假穴组相比较无显着差异,3Hz磁刺激难以从诱发电位角度进行研究。四、对1Hz和0.5Hz磁刺激实验的磁刺激组和假穴组的脑电诱发电位P150成份进行偶极子溯源分析。结果显示,1Hz和0.5Hz磁刺激组诱发P150的几个偶极子全部定位于代表认知和情绪控制功能的扣带回,而假穴组诱发P150定位于扣带回,左侧额中回和中央回。可以认为对神门穴进行1Hz和0.5Hz磁刺激定位的脑功能区域更加集中,且集中于思维信息加工区域。而1Hz和0.5Hz假穴刺激的脑源定位更加分散,除了定位于代表思维加工的区域,还分散于语言区域,运动区域等,提示磁刺激神门穴对思维功能可能具有靶向调控作用。

黄胜洋[8](2010)在《针刺颞三针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研究目的缺血性中风也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CIS),本病具有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及高致残率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及影响生活质量。中风患者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以肢体偏瘫(Hemiplegia)发生率最高,是直接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现代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具有十分高的肯定疗效。目前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主要以国家标准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为主,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颞三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观察颞三针结合体针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以国家标准头皮针作为对照,并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的测定、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经颅彩色多普勒等进行客观评价,从而探讨颞三针治疗该病的临床价值,丰富缺血性中风偏瘫的针灸治疗手段。2研究方法(1)分组将入选的60例患者按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2组,治疗组(颞三针+体针组)30例,对照组(国家标准头皮针+体针组)30例。(2)取穴①颞三针取穴:头颞侧部、耳尖直上,入发际2寸为颞一针,在颞一针水平向前旁开1寸为颞二针,向后旁开1寸为颞三针。②标准头皮针取穴:即顶颞前斜线,位于头部侧面,头顶至头颞部,自前神聪穴起至悬厘穴的联机,将全穴线分为5等分,下肢瘫痪取对侧运动区上1/5,上肢瘫痪取对侧运动区中2/5,面瘫取对侧运动区下2/5,本研究选取上1/5和中2/5两段运动线区。③体针取穴:上肢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内关;下肢取环跳,阳陵泉,委中,阳辅,解溪,昆仑。④辨证取穴:除上述体针穴位外,肝阳暴亢:另取四关,外关,行间。风痰阻络:另取丰隆,阴陵泉,中脘。痰热腑实:另取支沟,上巨虚,足三里。气虚血瘀:另取足三里,气海,血海。阴虚风动:另取太溪,三阴交,照海。随症取穴:除上述体针穴位如语言不利:另取舌三针,哑门,廉泉。口角歪斜:地仓,颊车,内庭。记忆力低下:四神聪。(3)操作方法:使用0.30×0.40mm华佗牌一次性不锈钢针灸针,75%酒精皮膺常规消毒後进针。①标准头皮针操作方法:暴露头皮,分开相应局部头发,针与头皮呈1520度夹角,快速将针刺入头皮下,沿皮下推进,当针到达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感到不松不紧而有吸针感时,然后使针与头皮平行继续捻转进针30mm,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以平补平泻手法分别行捻转和提插手法各1次。留针30分钟。每天一次,每周5次,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後统计。②颞三针进针方法:取患侧颞部颞一针,垂直向下沿头皮平刺1.5寸。针刺颞一针后,于颞一针水平方向向前1寸处针二针,垂直向下沿头皮平刺1.5寸。后一寸处针颞三针,垂直向下沿头皮平刺1.5寸。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以平补平泻手法分别行捻转和提插手法各1次。每天一次,每周5次,4周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统计(4)疗效评价方法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神智、语言、肢体运动功能等主症进行综合评定;用Fugl-Meyer评价法来评定患者瘫痪侧上下肢运动功能,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各评定一次;采用Barthel指分级法来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检查,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对脑血流的影响。3研究结果(1)颞三针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指数)评分及疗效的影响经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的功能评分改善要好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比较无显着性差异;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经Ridit分析,两组间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亦即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未能汪实颞三针+体针疗法优于国家标准头皮针+体针疗法。(2)颞三针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指数)评分的影响治疗组要显着优于对照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颞三针+体针在改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方面要优于国家标准头皮针+体针治疗。(3)颞三针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及疗效的影响经治疗后,治疗组的评分改善要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显着,p<0.05;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3.33%;具体疗效,治疗组:痊愈率43.33%,显效率23.33%,有效率26.67%,无效6.67%;对照组方面:痊愈率36.67%,显效率13.33%,有效率33.33%,无效16.67%;对上述数据进行Ridit分析显示,两组数据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组在运动功能评分疗效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4)颞三针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经颅多普勒指标变化的影响对照组患者VM治疗前后经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组各个探测血管血流速度均有增快,除PCA外,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PI治疗前后经配对t检验比较,5条动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Vm治疗前后经配对t检验比较,ACA, MCA于治疗前后差异显着,经统计学比较,(P<0.05); PCA, VA, BA的差异无显着意义(P>0.05)。PI治疗前后经配对t检验比较,5条动脉的差异均无显着意义(P>0.05)。治疗组Vm,VA.BA的差值均低于对照组,MCA的差值要高于对照组,数据经成组t检验比较,以上差异显着(P<0.05);P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治疗前后差值经成组t检验比较,5条动脉的组间差值均无显着意义(P>0.05)。4结论(1)颞三针为主治疗方案与国家标准头皮针治疗均可显着改善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但两种方法未体现明显差异。(2)颞三针为主治疗方案与国家标准头皮针的治疗均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指数)评分,提高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但颞三针要明显优于头皮针。(3)颞三针为主治疗方案与国家标准头皮针的治疗均可有效地改善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两组在评分及临床疗效方面显着差异,颞三针要优于头皮针。(4)颞三针为主治疗方案与国家标准头皮针的治疗均可有效地改善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的脑血流速度。

杨硕[9](2007)在《磁刺激头部的感应电场分析及其对神经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磁刺激技术是一种无创、无痛地刺激人体中枢及周围神经组织的新技术。它利用低频的时变磁场将体外的能量间接传输到人体内的神经-肌肉系统。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磁刺激已经广泛应用到众多医学和临床研究中,正在逐步形成新的领域。根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经颅磁刺激系统设计及其对肢体神经影响的研究”(编号:E2006000037)的要求,本文由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获得的图像抽取解剖结构信息建立几何头模型,对不同类型线圈在头部进行磁刺激时的电磁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对磁刺激穴位引起的脑电活动进行了实验研究,同时对磁刺激硬件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实现了磁刺激头部磁场和感应电场分布仿真计算对磁刺激求解场域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方法做了较详细的分析,由核磁共振成像获得的头的断层图片构造了三维真实头有限元电磁场数值计算模型,对磁刺激激励脉冲电流进行了求解,在此基础上首次对磁刺激时头部磁场和感应电场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该结果可以对磁刺激进行精确地空间定位,确定深部靶组织的刺激强度。这可以大大提高磁刺激的效率,并可以使得磁刺激量化更加精确和具体。对四种类型线圈在磁刺激头部时的磁场和感应电场分布和影响进行了求解和分析,并对三种不同绕法圆形线圈产生的磁场和感应电场分布和影响进行了求解和分析。2.研究了磁刺激神门穴对人体脑电活动的影响首次结合磁刺激和脑电,对健康人的神门穴进行了不同频率下的磁刺激,记录并分析了磁刺激时的脑电信号。结果表明,磁刺激神门穴会引起人脑电信号中慢波成份分布率的增加,快波成份分布率的减少。单脉冲磁刺激神门穴诱发的慢波成份的分布率要大于重复磁刺激诱发的,而单脉冲磁刺激神门穴诱发的快波成份的分布率要小于重复磁刺激诱发的。重复磁刺激神门穴时,随着刺激频率的增高脑电信号中慢波成份的分布率减少,快波成份的分布率增多。3.研制了单脉冲磁刺激系统研制了磁刺激硬件系统,整个系统分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每部分的电路选用高精度、高速度的器件,保证了系统的高性能。该系统可以成功进行单脉冲磁刺激,可以满足单脉冲磁刺激技术研究的基本需要。

任秀君[10](2007)在《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由血中脂蛋白合成与清除紊乱所致,表现为血浆脂蛋白异常、血脂增高等,属于祖国医学的“痰浊”“瘀血”范畴。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有效地防治HLP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我国死于脑血管病者居三大死因首位。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60%~80%。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是威胁人类尤其是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了减少和延缓中风的发生,减轻中风后机体状态,从高血脂阶段早期进行针刺干预,是针刺防治中风的新视角,具有重要流行病学研究意义。高血脂与中风,神经干细胞与神经营养因子之间的关系是目前研究尚未进行探讨的部分,本研究试图通过建立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动物模型,并观察针刺的影响,探讨在高血脂阶段积极早期进行针刺干预,是否可通过升高神经营养因子的合成与分泌,从而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促进脑损伤的修复和再生。研究方法:应用大鼠喂养经典高脂饲料,化学诱导大脑中动脉血栓闭塞制造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八组:正常对照组、高血脂模型组、高血脂治疗组、脑缺血模型组、脑缺血治疗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Ⅱ组。高血脂治疗组用电针三阴交、丰隆穴治疗10天。脑缺血治疗组用针刺人中、百会穴治疗7天。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Ⅱ组,先给大鼠喂养高脂饲料造成高血脂模型,治疗Ⅰ组电针三阴交、丰隆穴10天后,两组同时电针三阴交、丰隆穴,针刺人中、百会穴,7天后处死。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均不针刺。用生化方法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脂四项。应用神经行为学指标观察治疗前后神经症状的改善情况。实验结束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区和额叶皮层脑缺血病理改变、室管膜下区和大脑额叶皮层nestin、PCNA、vimentin、Tuj-1表达情况。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右侧大脑匀浆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浓度。实验结果:1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的建立本实验选用经典高脂饲料喂养6周造成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用大脑中动脉FeCl3刺激血栓性闭塞法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最终造成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预实验结果显示,与同时段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脂组4周、6周CHO、LDL-C、TG升高有显着差异,P<0.01,HDL-C没有显着差异。说明高脂饲料喂养4-6周可以造成大鼠高血脂模型。由于高血脂形成时间较长,饲养6周的高血脂症大鼠模型更近似于人类高血脂症的病理变化,正式实验定为6周。正式实验,42天,高脂饮料喂养的各组大鼠的CHO和LDL-C、TG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HLD-C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1。证明高血脂症大鼠造模成功,可以进行实验。52天脑缺血造模后,在MCAO清醒(术后约1h)后,在1~2h内观察模型动物有脑缺血模型出现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各组大鼠在造模后1~2h的神经症状行为在评定上均有阳性反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HE染色结果可见,实验组动物脑缺血造模后,缺血灶出现在额叶,位置比较恒定,缺血灶内细胞排列散乱,并见大量神经元变性坏死,出现脑水肿表现,海马区大量神经元变性坏死,排列紊乱,各组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元脱失现象等病理改变,说明本实验的脑缺血模型制作是成功的。本实验首次建立高血脂合并脑缺血的动物模型,此模型成功率高,死亡率小,重复性好,充分模拟了人类疾病的病理及生理改变。2正常大鼠血脂、HE染色结果、神经干细胞、NSE、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正常大鼠CHO 51.92±9.46mg/dL, HDL-C 26.80±8.16 mg/dL,LDL-C 30.50±8.19 mg/dL,TG47.98±12.18 mg/dL。HE染色结果显示,大鼠右侧海马区和额叶皮层神经细胞排列清楚,细胞形态清晰。神经干细胞标志,nestin、PCNA、vimentin、Tuj-1阳性细胞,在正常大鼠右侧脑内表达较少,在前脑背外侧伸展、侧脑室外侧壁可观察到散在的nestin、PCNA、vimentin、Tuj-1的阳性细胞(背外侧伸展nestin:阳性细胞数63±9.40;面密度0.62±0.10%;光密度0.50±0.03%。PCNA:阳性细胞数185±10.60;面密度1.93±0.11%;光密度1.22±0.07%。vimentin:阳性细胞数95±6.31;面密度0.61±0.04%;光密度0.34±0.02%。Tuj-1:阳性细胞数56±7.69;面密度0.96±0.13%;光密度0.22±0.03%。侧脑室外侧壁:nestin:阳性细胞数41±5.61;面密度0.35±0.05%;光密度0.23±0.03%。PCNA:阳性细胞数114±22.79;面密度1.25±0.25%;光密度0.94±0.19%。vimentin:阳性细胞数48±11.85;面密度1.05±0.26%;光密度0.58±0.14%。Tuj-1:阳性细胞数35±4.69;面密度0.88±0.12%;光密度0.45±0.06%。)正常对照组大脑右侧额叶皮层相应区域表达更少。(nestin:阳性细胞数14±3.47;面密度0.11±0.03%;光密度0.09±0.02%。PCNA:阳性细胞数58±6.52;面密度0.64±0.07%;光密度0.39±0.04%。vimentin:阳性细胞数56±6.46;面密度0.22±0.03%;光密度0.11±0.01%。Tuj-1:阳性细胞数13±5.14;面密度0.08±0.03%;光密度0.05±0.02%。)右侧大脑匀浆中NSE(41.70±3.47 ng/dL)及神经营养因子NGF(79.36±7.07 pg/ml)、BDNF(5.66±0.86μg/L)、bFGF(51.20±6.05 ng/L)含量呈基础表达。3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的治疗作用3.1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血脂的作用经针刺治疗后,和高血脂模型组相比,高血脂治疗组大鼠的CHO、LDL-C、TG降低有极显着差异,P<0.01。HLD-C升高有极显着差异,P<0.01。说明针刺能降低实验性高血脂大鼠CHO、LDL-C、TG,升高HLD-C,调节血脂水平。3.2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右侧大脑SVZ和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的作用nestin、PCNA、vimentin、Tuj-1在实验性高血脂造模后大鼠脑内表达较少,在室管膜下区SVZ、背外侧角可观察到散在的nestin、PCNA、vimentin、Tuj-1的阳性细胞,额叶皮质表达更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阳性细胞数、面密度、光密度没有显着差异,P>0.05。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nestin、PCNA、vimentin、Tuj-1表达影响不大。3.3针刺对高血脂大鼠右侧脑组织匀浆中NSE的作用高血脂造模后,右侧脑匀浆中NSE浓度与正常脑匀浆中NSE浓度没有显着差异,P>0.05,说明高血脂本身不能影响右侧脑组织中NSE的分泌与合成。高血脂大鼠治疗组和模型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说明针刺不能影响实验性高血脂大鼠NSE的分泌。3.4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右侧脑组织匀浆中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脂模型组大鼠大脑匀浆中NGF、BDNF、bFGF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高血脂模型组比较,针刺治疗组BDNF显着升高,P<0.05,NGF、bFGF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有升高的趋势。实验结果提示高血脂可降低大鼠大脑中NGF、BDNF、bFGF的分泌与合成,针刺可升高高血脂状态某些神经营养因子的含量,如BDNF。4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4.1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脑缺血后神经行为评分和脑缺血病理改变的作用59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缺血模型组和脑缺血治疗组神经症状评分升高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与脑缺血模型对照组比较,脑缺血治疗组的神经症状评分降低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HE染色结果显示,脑缺血治疗组缺血区周围组织水肿减轻,无明显的细胞空泡变性,细胞核正常。海马CA3区结构完整的神经细胞明显增多,变性坏死细胞较少,细胞周围间隙明显缩小,血管病变主要以内皮细胞肿胀,空泡形成为主。说明针刺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具有显着的治疗作用。4.2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脑缺血后缺血侧SVZ和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的作用脑缺血后,大鼠缺血侧前脑室管膜下区(背外侧伸展、侧脑室外侧壁)、缺血区额叶皮层nestin、PCNA、vimentin、Tuj-1强表达,并有多层阳性细胞,背外侧角可见大量的nestin、PCNA、vimentin、Tuj-1阳性细胞,并向外形成了背外侧伸展,脑缺血区可见散在的nestin、PCNA、vimentin、Tuj-1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缺血模型组、治疗组nestin、PCNA、vimentin、Tuj-1阳性细胞个数、面密度、光密度升高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脑缺血模型组比较,脑缺血治疗组各项升高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脑缺血后存在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并有一部分神经干细胞有向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祖细胞定向分化的趋向。针刺后各项指标高于脑缺血组。说明针刺可提高实验性脑缺血大鼠大脑侧脑室背外侧伸展、侧脑室外侧壁、缺血区nestin、PCNA、vimentin、Tuj-1的表达。针刺结果显示,针刺可促进大脑SVZ和额叶皮层神经干的增殖,并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向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祖细胞定向分化,同时可能促进神经干细胞从SVZ区向缺血区迁移。4.3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侧脑组织匀浆中NSE的作用与正常组相比,脑缺血模型组大脑匀浆中NSE含量明显上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与脑缺血模型组相比,脑缺血治疗组大脑匀浆中NSE含量降低有极显着差异,P<0.01。实验结果提示:脑缺血后,脑匀浆中NSE浓度显着升高,说明出现脑损伤。针刺可降低NSE浓度,从而减轻脑损伤。4.4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脑缺血后缺血侧脑组织匀浆中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与正常组相比,脑缺血模型组缺血侧脑组织匀浆中NGF、BDNF、bFGF含量明显上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脑缺血模型组相比,脑缺血治疗组缺血侧脑组织匀浆中NGF、bFGF含量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或P<0.01。实验结果提示脑缺血后,缺血侧脑组织匀浆中NGF、BDNF、bFGF浓度显着升高,说明脑缺血后,自身可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从而产生一定的脑保护作用。针刺可通过促进缺血侧大脑NGF、bFGF的分泌与合成,加强脑保护作用。5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5.1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血脂的作用经针刺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治疗Ⅰ组、Ⅱ组CHO、LDL-C升高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治疗Ⅱ组TG升高,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比较,治疗Ⅰ组CHO、TG、LDL-C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1或P<0.05,治疗Ⅱ组没有显着差异,P>0.05;与治疗Ⅰ组比较,治疗Ⅱ组CHO、LDL-C、TG没有显着差异,P>0.05;HDL-C,各组之间比较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与42天比较,治疗Ⅰ组HDL-C升高有显着差异,P<0.01。本实验表明,针刺可降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CHO、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治疗治疗Ⅰ组疗效好于治疗Ⅱ组,从而说明从高血脂阶段积极介入针刺治疗,可更好、更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5.2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脑缺血后神经行为评分和脑缺血病理改变的作用与合并模型组比较,合并治疗组神经症状评分显着降低,p<0.05;与合并治疗Ⅰ组比较,Ⅱ组没有显着差异,p>0.05,说明针刺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具有显着的治疗作用。针刺后缺血区HE结果显示,针刺后缺血区周围组织水肿减轻。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水肿程度最轻,无明显的细胞空泡变性,细胞核正常。海马CA3区结构完整的神经细胞明显增多,变性坏死细胞较少,细胞周围间隙明显缩小,血管病变主要以内皮细胞肿胀,空泡形成为主。说明电针在高血脂成模后积极治疗可减轻脑损害。5.3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缺血侧SVZ和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的作用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前脑侧脑室背外侧伸展、侧脑室外侧壁、额叶缺血区nestin、PCNA、vimentin、Tuj-1阳性细胞的表达弱于单纯脑缺血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Ⅱ组阳性细胞个数、面密度、光密度升高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Ⅱ组阳性细胞个数、面密度、光密度升高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Ⅱ组各项降低有极显着差异,P<0.01。实验结果提示高血脂可减弱脑缺血后nestin、PCNA、vimentin、Tuj-1阳性细胞的表达。即高血脂可减弱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针刺可提高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大鼠大脑侧脑室背外侧伸展、侧脑室外侧壁、缺血区nestin、PCNA、vimentin、Tuj-1的表达。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比Ⅱ组各项表达要强,说明在高血脂阶段介入治疗,更能提高nestin、PCNA、vimentin、Tuj-1表达。针刺结果显示,针刺可促进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大鼠大脑SVZ和额叶皮层神经干的增殖,并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向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祖细胞定向分化,同时可能促进神经干细胞从SVZ区向缺血区迁移。说明在高血脂阶段介入治疗,更能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5.4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缺血侧脑组织匀浆中NSE的作用与正常对照组和脑缺血模型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大脑匀浆中NSE含量显着上升,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合并各组缺血侧大脑匀浆中NSE含量明显上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与合并模型组比较,合并治疗Ⅰ组、Ⅱ组下降有显着差异P<0.01,P<0.05;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治疗Ⅰ组比较,Ⅱ组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实验结果提示,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可加重脑缺血后脑损伤,针刺可减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的脑损伤,尤其在高血脂阶段介入针刺治疗的治疗Ⅰ组疗效远远好于治疗Ⅱ组。5.5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缺血侧脑组织匀浆中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与正常对照组、脑缺血模型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NGF、BDNF、bFGF降低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比较,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NGF、bFGF上升有显着差异P<0.01;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比较,Ⅱ组NGF、BDNF降低有显着差异P<0.01。实验结果提示:高血脂可降低脑缺血后脑自身的保护作用,针刺可通过促进NGF、BDNF、bFGF的分泌和合成,从而起到脑保护的作用。针刺治疗Ⅰ组的NGF、BDNF高于Ⅱ组,说明在高血脂阶段积极进行针刺治疗可更好的提高神经营养因子分泌,从而起到脑保护的作用。实验结论:1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的建立是成功的。2高血脂本身并不能影响实验性高血脂大鼠右侧室管膜下区和右侧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分化,和右侧脑匀浆中NSE的表达,但能降低右侧大脑匀浆中神经营养因子,如NGF、BDNF、bFGF的分泌。3脑缺血能增强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侧室管膜下区和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分化,促进缺血侧脑组织中NSE的分泌,促进缺血侧脑组织中NGF、BDNF、bFGF的分泌与合成。4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可减弱脑缺血后室管膜下区和右侧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分化,促进缺血侧脑组织NSE的分泌,降低缺血侧脑组织NGF、BDNF、bFGF的分泌,减弱大脑的自我保护作用。5针刺“丰隆”、“三阴交”,可降低实验性高血脂大鼠CHO、TG、LDL-C,升高HDL-C水平。针刺不能影响实验性高血脂大鼠高血脂后大脑右侧室管膜下区和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分化,和右侧脑组织中NSE的分泌,但能促进右侧脑组织中BDNF的分泌与合成。6针刺“百会”“人中”可改善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症状评分,改善脑缺血状态,降低缺血侧NSE的分泌,增强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侧大脑室管膜下区和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分化,促进大脑缺血侧脑组织NGF、bFGF的分泌与合成。7针刺可降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CHO、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改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行为症状评分,改善脑缺血状态,可提高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后缺血侧室管膜下区和缺血区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分化,降低缺血侧脑组织中NSE的分泌,促进缺血侧脑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bFGF的分泌与合成。8从高血脂阶段积极介入针刺治疗,可更好、更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脑缺血状态,明显提高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后缺血侧室管膜下区和缺血区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分化,降低缺血侧大脑NSE的分泌,促进缺血侧大脑匀浆中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bFGF的分泌与合成。9针刺能通过促进缺血侧脑组织NGF、BDNF、bFGF的分泌,降低NSE分泌,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从而促进神经元的修复和再生。综上所述本实验结果显示,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分化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在实验性脑缺血和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脑缺血造模后,神经营养因子含量的升高,往往同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同时出现,所以猜测本实验脑缺血后是神经营养因子的升高促进了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实验结果表明,针刺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从而最终促进了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尤其在高血脂阶段针刺治疗可减轻脑缺血后损伤,促进神经元的修复与再生。

二、脉冲磁疗法对脑血流动力学影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脉冲磁疗法对脑血流动力学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常规康复措施对早期脑卒中肩关节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综述1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康复研究进展
        1.2.1 GHS病因及危险因素
        1.2.2 GHS的诊断评估
        1.2.3 GHS的康复治疗
        1.2.4 小结
    1.3 综述2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上肢感觉障碍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3.1 脑卒中上肢感觉障碍的评估及常规治疗
        1.3.2 rTMS治疗脑卒中上肢感觉障碍的机理
        1.3.3 rTMS治疗的安全性
        1.3.4 小结
2 研究方法与内容
    2.1 研究方法
        2.1.1 文献资料法
        2.1.2 数据统计法
        2.1.3 实验法
        2.1.4 技术路线
    2.2 研究内容
        2.2.1 实验检测指标和方法
        2.2.2 评价方法及指标流程监督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受试者一般资料
    3.2 疼痛和运动功能
        3.2.1 干预前后患侧肩部VAS评分变化情况
        3.2.2 干预前后肩部主、被动ROM(无痛)变化情况比较
        3.2.3 干预前后MMT(患侧肩关节)变化情况
        3.2.4 干预前后偏瘫上肢FMA变化情况
    3.3 神经电生理指标
        3.3.1 干预前后两组受试者MEP、CMCT变化情况
        3.3.2 干预前后rMT变化情况
        3.3.3 干预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MEP检出率比较
        3.3.4 干预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CPT等级测定比较
        3.3.5 干预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频率CPT阈值变化比较
    3.4 实验的安全性和不良事件
4 分析讨论
    4.1 rTMS结合常规康复治疗有效改善早期脑卒中肩痛感觉功能
    4.2 rTMS联合常规运动康复有效改善早期脑卒中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4.3 rTMS对早期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神经通路重建的作用
5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特点或创新点
    5.3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知情同意书
    徒手肌力检查(MMT)
    肩部VAS评分
    Fugl-Merey运动功能评分表(上肢部分)
    CPT测试值分级参数表
致谢

(2)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病例选择
    2.2 实验设计
    2.3 评价方法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3)穴位磁疗法对中风偏瘫患者肌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写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
    1 祖国医学对中风偏瘫的认识
        1.1 病名认识
        1.2 病因病机
    2 现代医学对中风偏瘫的认识
        2.1 发生机制
        2.2 恢复机制
        2.3 康复时机
    3 中风偏瘫的治疗
        3.1 中医康复治疗
        3.2 现代康复疗法
        3.3 中西医综合康复疗法
    4 穴位磁疗法理论依据
        4.1 磁疗的理论依据
        4.2 穴位选择依据
    5 研究假设
    6 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与处理原则
        1.6 中止标准与处理原则
        1.7 脱落标准与处理原则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含量估算
        2.2 抽样方法与分组方法
        2.3 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
        2.4 盲法
        2.5 干预措施
        2.6 评价指标及标准
    3 研究步骤
        3.1 预试验
        3.2 正式研究阶段
    4 统计学处理
        4.1 数据录入
        4.2 基线资料及干预前观察指标比较
        4.3 评价指标组内比较
        4.4 评价指标组间比较
        4.5 ITT分析与PP分析
        4.6 ROC分析
        4.7 依从性与满意度分析
    5 质量控制
        5.1 保证操作的准确性
        5.2 保证患者的依从性
        5.3 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6 伦理考虑
        6.1 自愿原则
        6.2 有益原则
        6.3 保密原则
        6.4 公平回报原则
    7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患者研究完成情况
    2 一般资料分析
        2.1 一般基线资料比较
        2.2 临床特征资料比较
        2.3 研究对象用药情况及合并症的比较
        2.4 观察指标比较
    3 干预效果评价
        3.1 两组患者肌力水平比较
        3.2 两组患者握力水平比较
        3.3 两组患者BI指数比较
        3.4 握力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ROC分析
        3.5 患者对研究干预方法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4 讨论
        4.1 一般资料比较分析
        4.2 穴位磁疗法的安全性
        4.3 穴位磁疗法对中风患者偏瘫侧肌力的影响
        4.4 穴位磁疗法对中风患者偏瘫侧握力的影响
        4.5 穴位磁疗法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4.6 握力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预测价值
        4.7 干预方法依从性与满意度分析
结论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对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诊断标准
    2.1 中医诊断标准
    2.2 西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3 治疗方法
    3.1 对照组
    3.2 治疗组
    3.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表1)
    4.1 肢体运动功能的测定
    4.2 日常生活能力 (ADL) 的评定
5 讨论

(5)磁刺激穴位脑电特征信号提取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针灸的发展现状
        1-1-2 手动针法的替代方法
        1-1-3 脑电图成像方式的优点
    §1-2 针灸作用机制研究现状
        1-2-1 针灸镇痛机制研究现状
        1-2-2 穴位与脑功能区对应关系研究现状
        1-2-3 不同刺激方式和参数对穴位功效影响的研究现状
    §1-3 磁刺激技术特点及其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
        1-3-1 磁刺激与电刺激的比较
        1-3-2 磁刺激技术的发展历程
        1-3-3 磁刺激技术的安全性
        1-3-4 磁刺激技术的应用现状
    §1-4 脑电信号特征及研究现状
        1-4-1 脑电信号的神经生理机制
        1-4-2 脑电信号的生理及科学研究意义
        1-4-3 脑电信号的特点
        1-4-4 脑电信号分析方法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磁刺激频率对脑诱发电位影响的研究
    §2-1 不同频率磁刺激穴位的研究目的
    §2-2 实验方案
        2-2-1 受试者选择
        2-2-2 穴位选取
        2-2-3 实验设备
        2-2-4 磁刺激器参数设置
        2-2-5 脑电采集系统参数设置
        2-2-6 实验环境要求
        2-2-7 实验步骤
        2-2-8 脑电数据预处理
    §2-3 脑诱发电位特征提取及分析
        2-3-1 脑诱发电位的特征
        2-3-2 诱发电位提取技术
        2-3-3 诱发电位在针刺穴位中的应用
    §2-4 数据处理结果
    §2-5 结果分析与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磁刺激强度对脑诱发电位影响的研究
    §3-1 不同强度磁刺激穴位的研究目的
    §3-2 实验方案
        3-2-1 受试者选择
        3-2-2 实验参数设置
        3-2-3 实验步骤
    §3-3 数据处理结果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磁刺激穴位与非穴位脑诱发电位对照分析
    §4-1 磁刺激穴位与非穴位的研究目的
    §4-2 实验方案
    §4-3 数据处理结果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磁刺激穴位与非穴位脑诱发电位源定位分析
    §5-1 电流偶极子源定位的原理
        5-1-1 源模型
        5-1-2 头模型
        5-1-3 正、逆问题
    §5-2 源定位结果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磁刺激穴位与非穴位脑电信号复杂度分析
    §6-1 C0 复杂度算法的基本原理
    §6-2 脑电信息图
    §6-3 数据处理结果
    §6-4 结果分析与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磁刺激不同穴位与脑功能区对应关系的研究
    §7-1 磁刺激合谷穴与脑功能区对应研究关系
        7-1-1 磁刺激合谷穴脑诱发电位提取与分析
        7-1-2 磁刺激合谷穴脑电信号复杂度分析
    §7-2 磁刺激足三里穴与脑功能区对应关系
        7-2-1 磁刺激足三里穴脑诱发电位提取与分析
        7-2-2 磁刺激足三里穴脑电信号复杂度分析
    §7-3 结果分析与讨论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6)脉冲磁场对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2.2 标本采集:
        1.2.3 IGF-1和葡萄糖浓度测定: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和脑脊液中IGF-1浓度的比较
    2.2 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及脑脊液中葡萄糖浓度的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7)磁刺激神门穴诱发脑电信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磁刺激技术概述
        1-1-1 磁刺激技术的特点
        1-1-2 磁刺激技术的发展历史
        1-1-3 磁刺激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1-2 经络理论概述
        1-2-1 经络与穴位的历史发展
        1-2-2 经络与穴位实质的研究概况
    §1-3 脑电信号概述
        1-3-1 脑电信号发展历史
        1-3-2 脑电信号分析方法
        1-3-3 脑电信号分析的应用现状
    §1-4 磁刺激穴位与脑电信号交叉学科的研究意义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磁刺激穴位的原理
    §2-1 磁刺激的原理
        2-1-1 基本原理
        2-1-2 磁刺激器的电路原理
        2-1-3 刺激线圈的设计
    §2-2 磁刺激穴位的生理学效应
        2-2-1 神经纤维信息传递的机制
        2-2-2 刺激对外周神经的效应
        2-2-3 穴位的生理结构及传导机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磁刺激神门穴脑电信号提取的实验设计
    §3-1 实验思路
    §3-2 实验仪器
        3-2-1 磁刺激器
        3-2-2 脑电信号采集器
    §3-3 实验方案
        3-3-1 实验过程
        3-3-2 被试的选择与准备
        3-3-3 系统准备
        3-3-4 电极安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脑电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4-1 非线性动力学理论
        4-1-1 非线性动力学基本理论
        4-1-2 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在脑电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4-1-3 EEG混沌特性的生理学基础
    §4-2 相空间重构
        4-2-1 相空间重构的理论
        4-2-2 脑电信号序列的相空间重构
    §4-3 复杂度
        4-3-1 复杂度的理论
        4-3-2 3Hz磁刺激脑电信号样本熵的计算
        4-3-3 1Hz磁刺激脑电信号样本熵的计算
        4-3-4 0.5Hz磁刺激脑电信号样本熵的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脑电信号诱发电位分析
    §5-1 脑电信号诱发电位
        5-1-1 诱发电位介绍
        5-1-2 诱发电位的分类方法
        5-1-3 ERP概述
    §5-2 磁刺激神门穴脑电信号诱发电位的分析
        5-2-1 3Hz磁刺激诱发电位分析
        5-2-2 1Hz磁刺激诱发电位分析
        5-2-3 0.5Hz磁刺激诱发电位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脑电信号诱发电位的源定位
    §6-1 脑电正问题
        6-1-1 脑电正问题的描述
        6-1-3 脑电正问题方法
    §6-2 脑电逆问题
        6-2-1 脑电逆问题的描述
        6-2-2 源模型
        6-2-3 脑电逆问题的算法
        6-2-4 脑电逆问题的研究意义
    §6-3 主成分分析
        6-3-1 主成分分析方法介绍
        6-3-2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6-3-3 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
        6-3-4 主成分分析在EEG中的应用
    §6-4 磁刺激神门穴脑电信号偶极子源定位分析
        6-4-1 引言
        6-4-2 1Hz磁刺激偶极子源定位
        6-4-3 0.5Hz磁刺激偶极子源定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一、全文主要工作
    二、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8)针刺颞三针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缺血性脑中风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1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中风的认识
        2 缺血性脑中风的流行病学研究
        3 缺血性脑中风的西医治疗
    第二节 中风的中医研究现状
        1 祖国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2 中风的病因病机
        3 中风的中医治则、治法
        4 中风的中药治疗现状
    第三节 缺血性中风的针灸治疗研究进展
        1 头针疗法
        2 体针疗法
        3 电针疗法
        4 综合疗法
        5 眼针疗法
        6 其它疗法
    第四节 针灸治疗中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第五节 目前针灸治疗中风存在的问题
        1 针灸介入的时机
        2 不同阶段的选穴
        4 患者的自我锻炼
        5 中风后遗症的疗效
        6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病例资料与研究方法
        1 病例来源
        2 病例入选标准
        3 病例剔除标准
        4 病例脱落标准
        5 研究方案
        6 观察指标
        7 研究结果
    第二节 小结与讨论
        1 小结
        2 关于头针治疗中风的原理
        3 关于颞三针治疗中风偏瘫的研究
        4 头体针结合的依据
        5 关于国家标准头皮针的取穴
        6 关于体穴取穴
        7 TCD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
        8 关于脑卒中评定量表
第三部分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2 脑卒中后偏瘫恢复六阶段测评评定表(Brumstrom)
    附录3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附录4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CS)
    附录5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
    附录6 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量表(ADL)
致谢

(9)磁刺激头部的感应电场分析及其对神经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磁刺激技术研究意义及其发展历史
        1-1-1 磁刺激技术研究意义
        1-1-2 磁刺激技术发展历史
    §1-2 磁刺激技术的研究现况与应用
        1-2-1 磁刺激技术在神经疾病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1-2-2 磁刺激技术在精神疾病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1-2-3 磁刺激技术在镇痛及疼痛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1-2-4 磁刺激技术在脑功能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1-2-5 磁刺激技术在外周神经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1-3 磁刺激技术的安全性
        1-3-1 磁场对生物体的安全性影响
        1-3-2 感应电场对生物体的安全性影响
        1-3-3 磁刺激噪音对生物体的安全性影响
        1-3-4 磁刺激对生物体内外电子设备的影响
        1-3-5 磁刺激对生物体癫痫的影响
        1-3-6 磁刺激频率对生物体安全性影响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磁刺激工作原理及硬件系统设计
    §2-1 磁刺激工作原理
        2-1-1 磁刺激作用的电生理基础
        2-1-2 磁刺激工作原理
    §2-2 磁刺激硬件系统结构设计
        2-2-1 磁刺激硬件系统的研究现状
        2-2-2 磁刺激硬件系统结构设计
    §2-3 磁刺激电路设计
        2-3-1 磁刺激系统主电路器件选择
        2-3-2 磁刺激系统主电路
        2-3-3 磁刺激系统控制电路器件选择
        2-3-4 磁刺激系统控制电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磁刺激头部电磁场仿真分析
    §3-1 磁刺激场域数学描述
    §3-2 磁刺激线圈脉冲磁场的产生与仿真参数选择
        3-2-1 脉冲磁场的产生
        3-2-2 仿真参数选择
    §3-3 头部电磁场有限元模型构建
    §3-4 不同形状线圈的头部电磁场仿真分析
        3-4-1 圆形线圈的头部电磁场仿真分析
        3-4-2 8 字形线圈的头部电磁场仿真分析
        3-4-3 圆形阵列线圈的头部电磁场仿真分析
        3-4-4 双8 字形线圈的头部电磁场仿真分析
        3-4-5 不同类型线圈磁刺激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3-5 不同绕法线圈的头部电磁场仿真分析
        3-5-1 螺线管式圆形线圈的头部电磁场仿真分析
        3-5-2 蚊香式圆形线圈的头部电磁场仿真分析
        3-5-3 多层式圆形线圈的头部电磁场仿真分析
        3-5-4 不同绕法圆形线圈磁刺激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磁刺激穴位对脑电活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方案设计思路
    §4-2 实验仪器
        4-2-1 磁刺激器
        4-2-2 脑电实验系统
    §4-3 磁刺激神门穴对脑电活动的影响
        4-3-1 被试者情况
        4-3-2 磁刺激模式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频率对磁刺激穴位作用效果的影响
        4-4-1 被试者情况
        4-4-2 磁刺激模式
        4-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10)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abbeviations)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针刺治疗高血脂的研究进展
        1 中医对高脂血症认识
        2 高血脂的病因病机
        3 针刺治疗高血脂的临床研究
        4 针刺治疗高血脂的实验研究
        5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1 病名
        2 病位
        3 病因
        4 促发因素
        5 临床症状
        6 辨证施治
        7 预后
        8 针灸在治疗中风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综述三 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 针刺对脑缺血合并症的实验研究
        2 针刺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研究
        3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四 神经干细胞与脑缺血
        1 神经干细胞的发现
        2 神经干细胞的概念
        3 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4 神经干细胞的定位和标记
        5 脑缺血与NSC 的激活
        6 脑缺血时影响NSC 增殖的因素
        7 针灸与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的研究现状
        8 研究展望与科学意义
        参考文献
    综述五 神经营养因子与脑缺血及神经干细胞的关系
        1 神经干细胞分化及其相关因子
        2 NGF 家族与脑缺血及神经干细胞的关系
        2.1 NGF
        2.2 BDNF
        3 GDNF 家族与脑缺血及神经干细胞的关系
        4 其他生长因子与脑缺血及神经干细胞的关系
        4.1 bFGF
        4.2 其他生长因子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模型的建立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电针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血脂四项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电针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血脂四项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神经行为及脑缺血病理改变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HE 染色图
    实验五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Nestin 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Nestin 表达图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六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PCNA 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PCNA 表达图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七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vimentin 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Vimentin 表达图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八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Tuj-1 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Tuj-1 表达图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九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十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bFGF 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合讨论
实验结论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脉冲磁疗法对脑血流动力学影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常规康复措施对早期脑卒中肩关节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D]. 曹裕智.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2]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D]. 罗鸿波. 福建医科大学, 2018(04)
  • [3]穴位磁疗法对中风偏瘫患者肌力的影响[D]. 王玫.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8(09)
  • [4]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对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 张基伟,高珊珊. 中国疗养医学, 2018(04)
  • [5]磁刺激穴位脑电特征信号提取及分析[D]. 于洪丽. 河北工业大学, 2011(04)
  • [6]脉冲磁场对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的影响[J]. 宋成宪,范建中,吴红瑛,魏轶,甄健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0(12)
  • [7]磁刺激神门穴诱发脑电信号分析[D]. 耿跃华. 河北工业大学, 2010(04)
  • [8]针刺颞三针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D]. 黄胜洋.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9]磁刺激头部的感应电场分析及其对神经功能影响的研究[D]. 杨硕. 河北工业大学, 2007(11)
  • [10]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D]. 任秀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标签:;  ;  ;  ;  ;  

脉冲磁疗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