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方论文_崔巍

导读:本文包含了外台秘要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千金方,方剂,法王,山田,计量学,方药,医书。

外台秘要方论文文献综述

崔巍[1](2019)在《《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中治疗头痛方剂的挖掘整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挖掘《千金方》《外台秘要方》中所载治疗头痛的方剂,探究两书中头痛的六经证治。方法:采用电脑检索与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文献整理。电脑检索来源为《中华医典》数据库,人工检索、手工复检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书籍。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学经方医学理论对纳入方剂及条文进行分析。运用分类的方法:分类是从数据库中发现数据对象共性,并将数据对象分成不同几类的过程。首先对训练数据进行分析,使用数据的某些特征属性,给出每个类的准确描述(即分类规则),然后使用这些描述,对数据库中的其他数据进行分类。依据《伤寒论》制定六经病的分类规则,对数据库中方剂及所属条文进行六经纳入。将条文中描述的证候进行初步六经归类,其次对处方做方解,分析其药物配伍规律。在前两步的基础上,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经方为基础,拆解方剂。拆方研究,综合分析,判断该处方的六经归属。整理治疗头痛的方剂分为“证候描述”、“方解”、“拆方”、“六经归属”四部分。结果:头痛的六经辨治具有多样性,治疗头痛的方剂共纳入106首,归属少阳病最多,达20首方;其次为阳明病方15首;以合病呈现的方剂,太阳阳明合病最多,达12首。六经证候各有特点。结论:整理出经典合方、经典对药、经典变方叁部分内容。经典合方:将百节疼痛方视为小柴胡汤合白虎汤的加减,石膏汤方视为竹叶石膏汤合栀子豉汤加减,建中汤视为桂枝新加汤合增液地黄汤、黄芪建中汤加减,前胡建中汤视为小半夏加茯苓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减,《延年秘录》黄芩汤视为黄芩汤合栀子豉汤加减,《古今录验》知母解肌汤视为甘草麻黄汤合白虎汤加减。经典对药:耳颊急方,石膏、附子同用,是对经方用药配伍的发展。大黄附子汤中可见到阴证的附子与阳明用药大黄配伍,本方可知附子亦可以与阳明石膏相伍。《肘后方》葱豉汤中葱白、豉亦为经典的解表对药。经典变方:将不下食方视为白虎加人参汤的变方,鹿肉汤视为《古今录验》小续命汤的变方,水解散视为大青龙汤的变方,黄龙汤视为小柴胡汤变方,石膏汤视为竹叶石膏汤变方,耳颊急方视为葛根汤变方,姜附汤视为干姜附子汤变方,吐之即瘥方视为瓜蒂散变方,《小品方》黄芪汤视为黄芪建中汤变方,《延年》头痛顶重方视为茯苓饮变方,其脉如涩方视为叁物黄芩汤变方。(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谢小涛,陈烨文[2](2019)在《《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学的理法方药体系是发展的。唐代《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不仅仅在张仲景痰饮学说的基础上补充了辨治饮病的方药,更明确提出了辨治痰病的方药[1-2]。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及王焘《外台秘要方》皆是百科全书式的中医学着作,囊括汉、魏、晋、隋、唐的着名医家的医学实践,代表了唐代的医学成就。《千金方》《外台秘要方》丰富了治疗痰饮的方药[3-4],这都是对仲景痰饮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张仲景为痰饮的辨治开创了详尽的理法方药体系。对于痰饮(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孟永亮,梁永宣,师建平[3](2018)在《北宋校正医书局对《外台秘要方》校勘考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刊行颁印中医古籍为目的的临时性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籍11部。其中,《外台秘要方》为校正医书局最初计划校正的8部医籍之一,由孙奇主校,林亿详定,并成为宋朝之后的定型化版本,传习至今。文章将从校勘过程、方法及内容等3个方面进行简要考释。(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钟情,朱文清,刘美娟,吴中平[4](2017)在《《外台秘要方》中黄连治疗消渴的配伍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外台秘要方》中筛选出应用黄连治疗消渴的相关条文32条。经统计分析,黄连治疗消渴多配伍瓜蒌(根)、麦冬、人参、生地黄等,且重视小方的应用。从现代药理来看,这些与黄连配伍的药物多具有改善血糖的作用,反映出其配伍的意义。此外,消渴的治疗非常重视痈疽的防治和方药剂型的选择。这些都为今后临床和科研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期刊2017年12期)

鞠芳凝[5](2017)在《山田业广与《〈外台秘要方〉读书记》训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古籍整理越来受到重视,熟练掌握中医训诂学方法,是研究中医古籍的必由之路。日本考证派医家对中国古典医籍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中医药文献研究及临床研究的重要借鉴。目前我国学者对于日本医家及其着作的研究相对集中,对于山田业广的研究涉及不多。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发掘山田业广的生平事迹,归纳其学术思想,并从中医训诂角度对《〈外台秘要方〉读书记》中涉及训诂的部分内容进行再考证,以期深度挖掘《外台秘要方》的临床价值和文献学价值。查阅、整理有关山田业广生平的文献,以《〈外台秘要方〉读书记》的按语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训诂学的方法,对《〈外台秘要方〉读书记》中涉及训诂的按语做分类及考证。山田业广对《外台秘要方》的研究,主要以字词的校释为主。《〈外台秘要方〉读书记》既是山田业广阅读《外台》的读书笔记,也是一部广征博引、采诸家之长的学术着作。就本文主要研究的训诂部分的按语来看,大部分是有理可据的。《〈外台秘要方〉读书记》在校勘方面,引经据典,探其源流;在释难方面,审慎考证,立论公允;在训诂方面,广征博引,无证不立。《〈外台秘要方〉读书记》为研究《外台》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其整理研究《外台》的切入点和方法,值得我们引起重视。(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3-01)

罗旻[6](2015)在《《伤寒杂病论》与《外台秘要方》语言异常病证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辨证属于中医闻诊范畴,是中医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言为心声,心主神,语言是神明活动的表现之一。因此,语言异常病证对神志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伤寒杂病论》为“医圣”张仲景所着,是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医学着作。该书记述了丰富的语言异常病证的辨证和治疗,如讝语、郑声、独语等。《外台秘要方》为唐代王焘所编纂,是一部大型方书,其书援引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的大量文献。其中对于语言异常病证的记述也相当之多,其中涉及谵语、灏语、諴语、错语、谬语、郑声、独语、妄语、狂言等。这些都说明了古人不仅对于语言异常病证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对其也相当的重视。本文将两部医着中有关语言异常病证的内容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探究语言异常病证的病因病机,并扩展其治疗方药,以期对现代神志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探究《伤寒杂病论》和《外台秘要方》中语言异常病证的含义。将《伤寒杂病论》和《外台秘要方》中论述的语言异常病证进行整理,然后对其中出现的语言异常病证谵语(言)、讝语、諴语、郑声、独语(言)、错语、谬语(言)、浪言(语)、妄言(语)、狂言(语)的含义,从字义方面和后世医家对此病证的论述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析。第二部分是对《伤寒杂病论》和《外台秘要方》中语言异常病证的辨析。对两书中均有的语言异常病证—谵语、郑声、独语,进行对比论述。而对于仅在《外台秘要方》中出现的语言异常病证—错语、谬语、浪语、妄言、狂言,进行分别论述。对每一个语言异常病证在两书的有关条文进行整理归纳,然后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两方面对条文进行辨析。第叁部分是总结和探讨。通过以上部分的辨析,从语言异常病证的病名、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叁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探讨。关于病名方面,通过对病名含义和相关语言异常病证的探讨,笔者以为仲景所论述的讝语,即谵语,包括所有的语言异常病证。仲景在对语言异常病证论述时,对其病名进行了统一。关于病因病机方面,《外台秘要方》不仅继承了仲景关于外感伤寒所致阳明腑实等病因病机,还拓展了语言异常病证的病因病机,即天行时邪热毒为病所致语言异常,还有五邪气、鬼魅邪气为病所致的语言异常。另一方面,后世医家在对语言异常病证的病机论述中,多言为心主语功能失常所致,但《黄帝内经》中有“肝为语”一说。在对两书中语言异常病证的辨析中发现,少阳病变所致谵语,肝乘脾所致谵语,热入血室谵语,及风邪致病见语言异常等,笔者以为皆与肝之病变相关,因此肝主语之说具有重要辨析意义。关于治法方药,在外感病方面,《外台秘要方》继承了仲景外感伤寒所致语言异常病症的相关治法方药,但由于王焘的个人见解,故对其针刺疗法却未继承。在外感天行时邪所致语言异常病证方面,记载了大量的祛时邪热毒的治法方药。对于风邪致病而见语言异常,仲景仅论述了一首防已地黄汤,而《外台秘要方》却论述了多种治法方药,其中既有内治之法,又有外治之法,还有灸疗之法。《外台秘要方》还载有以补法为主的治疗,对于鬼邪致病还记载了祛除鬼魅邪气的治法。(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5-05-01)

刘本玺,杨本雷,龙春林,许嘉鹏,余惠祥[7](2013)在《《外台秘要方》与《太平圣惠方》中澡豆诸方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澡豆是我国古代用于清洗身体、保健皮肤、护肤美容的粉剂,历史上出现过多个药方和方剂。本文针对《外台秘要方》和《太平圣惠方》中澡豆的10个药方20首方剂,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从核心药物、单味药物、药对、方元、基方等方面展开配伍分析,并对"澡豆"进行了优化配伍,以扩大其适用范围。(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3年04期)

徐彬,李达,方莉,李泽庚,王浩[8](2013)在《《外台秘要方》中关于熏咳法治疗咳嗽的记载》一文中研究指出《外台秘要方》成书于公元752年,唐代王焘所编撰[1]。王焘认为古代医家编写方书,多由临证有感而发,但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各家所持的观点存在着相互矛盾,篇目的重复和内容的繁杂等也十分普遍。他便"捐众贤之砂砾,掇群才之翠羽",参照着《干金方》而撰《外台秘要方》,志在济世活人[2]。(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临床杂志》期刊2013年01期)

陈颖,洪营东[9](2012)在《王焘《外台秘要方》探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王焘的家事及生平进行了简介,并简述了《外台秘要方》的内容和编纂方法,着重从《外台秘要方》的版本源流和学术价值,探讨全面系统的校注整理《外台秘要方》的必要性。(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2年07期)

刘明珠[10](2012)在《《外台秘要方》美容方剂用药特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外台秘要方》是继《千金方》之后的又一部大型的医学方书,是王焘采摭东汉至唐代历代医书编撰而成。全书共四十卷,1104门,该书卷叁十二为美容专卷。目的:通过对《外台秘要方》中美容方剂的归纳整理,探讨其美容方剂用药规律与特色。方法:通过整理《外台秘要方》中有关美容方剂,发现收入美容方剂363首,涉及中药281味。使用Microsoft Office-Excel2000软件,从药物的入药频次、药源分布及植物药用药部位、有毒药物使用、药性特点、药物归经、方剂剂型分布、传统功效情况做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其用药特色与规律。结果:1.外用美容方剂共274首,入药频次前五位依次是白芷、细辛、川芎、防风、铅粉;药源以植物药为主,占60.8%,植物药类中以根、根茎部位药用频率最高,占38.3%;使用39味有毒中药;五味中甘味药占29.6%,四性中温性药占33.3%;以肝、胃、肺、脾、肾经为主;传统功效上以补益药、清热解毒药、祛风解表药、化痰散结药为主。2.内服美容方剂共89首,入药频次前五位依次是甘草、桂心、生地、川芎、茯苓;药源以植物药为主,占79.0%,植物药类中以根、根茎部位药用频率最高,占44.5%;使用29味有毒中药;五味中甘味药占31.1%,四性中温性药占39.4%;以肝、脾、肺、胃、肾经为主;传统功效上以补益药、清热解毒药、化痰散结药、祛风解表药为主。3.各类美容方用药特点分析①美肤驻颜治疗外用、内服方中均以植物药为主,植物药中根、根茎药用频率最高,且均以甘味药、温性药、入肝经药最多,外用剂型为主;②美肤驻颜保健外用方中以植物药为主,植物药中根、根茎药用频率最高,甘味药、温性药、入胃经药最多,外用剂型为主,内服方仅3首;③美发外用、内服方中均以植物药为主,植物药中根、根茎药用频率最高,外用方以辛味药、温性药、入肝经药最多,内服方以甘味药、温性药、入肾经药最多,外用剂型为主;④香身外用、内服方中均以植物药为主,植物药中根、根茎药用频率最高,外用方以辛味药、温性药、入肝经药最多,内服方以辛味药、温性药、入脾经药最多,外用剂型为主;⑤美形体方植物药为主,植物药中根、根茎药用频率最高,甘味药、温性药、入肾经药最多,均为内服方剂;⑥明目方植物药为主,植物药中果实、种子药用频率最高,苦味药、寒性药、入肝经药最多,内服方剂为主。⑦美唇方为内服方剂。结论:①《外台秘要方》美容方剂治疗与保健并重,涉及病种多样,治疗分类详细,用药取材广泛,外用方剂为主,剂型多种多样,赋型剂种类丰富且兼顾多效。②美容方剂以植物药为主,根、根茎药用频率最高,外用方中有毒中药使用较多,甘味药、辛味药、温性药为主,与肝、胃、肺、脾、肾经有密切关系,多选用美白类、芳香类、补益类、清热解毒类、祛风解表类、化痰散结类药物。③《外台秘要方》美容方剂的记载为中医美容体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集唐代以前美容方剂之大成,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该书中有很多理论和临床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这对中医美容学临床与理论都有着极大的促进和发展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2-04-06)

外台秘要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医学的理法方药体系是发展的。唐代《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不仅仅在张仲景痰饮学说的基础上补充了辨治饮病的方药,更明确提出了辨治痰病的方药[1-2]。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及王焘《外台秘要方》皆是百科全书式的中医学着作,囊括汉、魏、晋、隋、唐的着名医家的医学实践,代表了唐代的医学成就。《千金方》《外台秘要方》丰富了治疗痰饮的方药[3-4],这都是对仲景痰饮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张仲景为痰饮的辨治开创了详尽的理法方药体系。对于痰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台秘要方论文参考文献

[1].崔巍.《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中治疗头痛方剂的挖掘整理[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

[2].谢小涛,陈烨文.《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探析[J].浙江中医杂志.2019

[3].孟永亮,梁永宣,师建平.北宋校正医书局对《外台秘要方》校勘考释[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

[4].钟情,朱文清,刘美娟,吴中平.《外台秘要方》中黄连治疗消渴的配伍规律研究[J].中医杂志.2017

[5].鞠芳凝.山田业广与《〈外台秘要方〉读书记》训诂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7

[6].罗旻.《伤寒杂病论》与《外台秘要方》语言异常病证的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7].刘本玺,杨本雷,龙春林,许嘉鹏,余惠祥.《外台秘要方》与《太平圣惠方》中澡豆诸方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

[8].徐彬,李达,方莉,李泽庚,王浩.《外台秘要方》中关于熏咳法治疗咳嗽的记载[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

[9].陈颖,洪营东.王焘《外台秘要方》探源[J].四川中医.2012

[10].刘明珠.《外台秘要方》美容方剂用药特色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论文知识图

《外台秘要方》书影《外台秘要方》书影目录收藏源流-宋版《外台》历代藏家各卷押印部...(二)版心-图22 同书不同书口示例——《医家...(二)版心-图21 宋元配补本《千金要方》书口...用以传世古医籍的校勘

标签:;  ;  ;  ;  ;  ;  ;  

外台秘要方论文_崔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