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模糊滑模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糊,神经网络,增益,终端,永磁,系统,观测器。
模糊滑模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靖坤[1](2019)在《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模糊神经网络全局滑模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针对一类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全局滑模控制策略。设计了模糊神经全局滑模函数,并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出控制器和自适应律。文中以叁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为实例在MATLAB平台上进行了仿真实验,电网电流谐波畸变率由24. 71%降低到1. 6%,表明所提出的方案具有很好的补偿性能。(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陈李济,应保胜,马强,伍娇[2](2019)在《基于变论域模糊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了国内外削弱滑模观测器系统抖振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变论域模糊滑模观测器来实现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使用模糊控制根据滑模到达条件输出滑模增益的比例因子,从而实现滑模增益值自适应调整,使滑模抖振现象被削弱。为了进一步提高模糊控制器精度,采用变论域的改进模糊控制算法实现控制系统输入输出论域的自整定。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搭建了仿真模型,将变论域模糊滑模观测器系统分别与模糊滑模观测器系统以及传统滑模观测系统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该新型滑模观测器不仅能快速、有效地跟踪转子位置,还比其他两种滑模观测器更加精确估算出转子速度,同时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本文来源于《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鲁彩丽,高宏力,宋兴国,王兆光[3](2019)在《基于模糊滑模的机械臂鲁棒轨迹跟踪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存在外部扰动及建模误差的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滑模的鲁棒轨迹跟踪控制策略。在传统鲁棒控制器的基础上引入模糊滑模控制器取代等效控制项,解决了由初始系统误差较大引起的速度跳变、抖振等问题。其中模糊滑模控制器采用自适应模糊逻辑修正指数滑模趋近律中的常数项,可以优化滑动模态的品质,有效消除抖振。利用Lyapunov理论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轨迹跟踪误差小,误差收敛速度快,具有良好的实时性。(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9年11期)
吴忠强,张伟[4](2019)在《基于终端滑模模糊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区域互联电力系统受到风电及负荷扰动后,系统频率会出现大幅度波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终端滑模模糊神经网络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LFC)方法。在分析单一区域电力系统有功输出特性的基础上,建立计及多区域有功输出的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模型。采用自适应逆控制,有效的解决系统响应和扰动抑制的矛盾。将终端滑模模糊神经网络引入自适应逆系统,构建模糊神经网络辨识器,利用终端滑模在有限时间内可实现无静差跟踪的特点,进一步提高神经网络的辨识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终端滑模模糊神经网络的自适应逆系统,不仅可以得到好的动态响应,还可以使风电及负荷扰动减小到最小。(本文来源于《模糊系统与数学》期刊2019年05期)
魏军辉,冯昌林,张俊[5](2019)在《舰炮随动系统的模糊滑模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升末端反导舰炮的射击精度,提出一种舰炮随动系统的模糊滑模控制方法。采用LuGre模型对末端反导舰炮随动系统中的非线性摩擦进行建模,应用滑模控制算法对摩擦力矩进行补偿,通过模糊规则对滑模控制增益进行调节以降低抖振。仿真结果表明:该模糊滑模控制器减小了控制输入的抖振,提高了随动系统跟踪稳定性和跟踪精度。(本文来源于《兵工自动化》期刊2019年10期)
马飞越,韩吉霞,牛勃,佃松宜[6](2019)在《基于区间二型模糊终端滑模控制的飞行器姿态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控制问题,提出区间二型模糊控制与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结合的算法.首先,采用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根据滑模控制的强鲁棒性及快速响应特性,令四旋翼飞行器系统实现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并对外界干扰具有较强抵抗力;同时,采用区间二型模糊控制,将滑模面作为模糊控制的输入,趋近律作为模糊控制的输出,实现对滑模面增益的动态调节,增强对外界随机扰动的适应能力并提高系统收敛速度、削弱抖振.基于Lyapunov函数证明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显示,本文设计的控制器具有更加平稳的输出,同时对四旋翼姿态角度的跟踪更加迅速、精确.(本文来源于《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期刊2019年05期)
魏军辉,冯昌林,孙越林[7](2019)在《基于模糊增益调节的制导炮弹滑模控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种制导炮弹纵向飞行控制系统,设计了基于模糊增益调节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在建立制导炮弹纵向运动状态方程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和模糊增益调节滑模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算法能够实现控制系统对指令的精确跟踪,并能保持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本文来源于《指挥控制与仿真》期刊2019年05期)
张圳,王丽梅[8](2019)在《双直线电机驱动的H型平台模糊滑模交叉耦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高刚性高推力和高加速度的要求,数控加工中更多采用的是双直线电机共同驱动的有高速高精度优势的龙门式定位平台控制系统,本文提出模糊滑模交叉耦合控制,在单轴采用模糊滑模作为位置控制器,速度控制器用普通的PI控制,以保证单轴跟踪精度;双轴间采用交叉耦合控制器,消除双电机之间存在的机械耦合,近而减小了双周间的位置同步误差。仿真结果表明,将交叉耦合与滑模相结合的控制方法能够使H型平台的同步误差收敛于零,并且使系统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和鲁棒性能。(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期刊2019-10-10)
王仁强,缪克银,孙建明[9](2019)在《一种模糊切换的无人艇自适应滑模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模糊系统具有对连续函数的万能逼近性能,针对USV运动模型中状态函数和控制输入增益不确定性,以及外界干扰未知问题,设计叁个模糊逼近器分别对上述叁个未知函数进行估计,再利用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的模糊切换方法设计航向控制律.实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USV航向控制有效.(本文来源于《广州航海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杜亚雯,董全林,蒲小琴,李黎明,张春熹[10](2019)在《基于模糊滑模的激光导引头伺服控制系统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导引头为激光制导武器提供目标的位置信息,是导弹实现对目标可靠打击的主要依赖对象。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弹体扰动会通过多种方式耦合到导引头的伺服稳定系统中,从而影响视轴的稳定,降低对目标跟踪的准确性。文中简单分析了导引头伺服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实现视轴稳定的基本原理,针对导引头的扰动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滑模控制方法,利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具有对扰动"完全自适应"的优点,结合模糊控制以降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抖振作用,从而提高导引头伺服稳定系统的鲁棒性和导引头的隔离度。仿真结果表明:与PID控制相比,模糊滑模控制能够提高系统的控制品质,达到较好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9年S2期)
模糊滑模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分析了国内外削弱滑模观测器系统抖振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变论域模糊滑模观测器来实现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使用模糊控制根据滑模到达条件输出滑模增益的比例因子,从而实现滑模增益值自适应调整,使滑模抖振现象被削弱。为了进一步提高模糊控制器精度,采用变论域的改进模糊控制算法实现控制系统输入输出论域的自整定。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搭建了仿真模型,将变论域模糊滑模观测器系统分别与模糊滑模观测器系统以及传统滑模观测系统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该新型滑模观测器不仅能快速、有效地跟踪转子位置,还比其他两种滑模观测器更加精确估算出转子速度,同时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模糊滑模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王靖坤.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模糊神经网络全局滑模控制[J].信息技术.2019
[2].陈李济,应保胜,马强,伍娇.基于变论域模糊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9
[3].鲁彩丽,高宏力,宋兴国,王兆光.基于模糊滑模的机械臂鲁棒轨迹跟踪控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
[4].吴忠强,张伟.基于终端滑模模糊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研究[J].模糊系统与数学.2019
[5].魏军辉,冯昌林,张俊.舰炮随动系统的模糊滑模控制[J].兵工自动化.2019
[6].马飞越,韩吉霞,牛勃,佃松宜.基于区间二型模糊终端滑模控制的飞行器姿态控制[J].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9
[7].魏军辉,冯昌林,孙越林.基于模糊增益调节的制导炮弹滑模控制算法[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9
[8].张圳,王丽梅.双直线电机驱动的H型平台模糊滑模交叉耦合控制[C].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2019
[9].王仁强,缪克银,孙建明.一种模糊切换的无人艇自适应滑模控制[J].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9
[10].杜亚雯,董全林,蒲小琴,李黎明,张春熹.基于模糊滑模的激光导引头伺服控制系统仿真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