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药物拆分论文_王耀国,赵绍磊,杨一纯,龚俊波,王静康

导读:本文包含了手性药物拆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手性,药物,毛细管,硝基,色谱,霍尔,结晶。

手性药物拆分论文文献综述

王耀国,赵绍磊,杨一纯,龚俊波,王静康[1](2019)在《手性药物结晶拆分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是自然界和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性质,约半数以上的药物活性成分含有手性中心,受手性分子的空间立体选择性影响,手性对映体药物往往较其外消旋体表现出更高的活性、更低的副作用,因而,精准制备手性单一对映体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目前,手性外消旋体拆分是制备单一对映体的最高效、便捷的途径,而结晶拆分是实现手性单一对映体分离最为重要且广泛应用的技术。综述了近年来手性药物结晶拆分的研究进展,梳理了结晶拆分研究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基于经典拆分方法 (非对映体成盐拆分和优先结晶)和近年来发展的基于优先富集和Viedma熟化的对映体拆分新技术以及结晶拆分的强化方法,并简述了色谱、膜分离等其他手性外消旋体分离方法。最后,对手性药物的结晶拆分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文乐娟,龙琴,阴香萍,臧文婷,董旭阳[2](2019)在《开管毛细管电色谱在手性药物拆分方面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药物的有效拆分以及优化拆分条件对医药行业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就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技术及其对手性药物的拆分研究进行展开简要概述综述,分别对糖类衍生物、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大环抗生素、蛋白质等物质作为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手性选择剂的制备和应用,以及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其做出展望,为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技术对手性药物的拆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9年02期)

龚凡[3](2018)在《几类手性药物在壳聚糖类手性固定相上的拆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壳聚糖衍生物手性固定相(Chiral Stationary Phase,CSP)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这类固定相表现出优秀的手性识别能力,并具有较好的有机溶剂耐受性,是一类极具应用潜力的CSP。本文以壳聚糖-二(3-氯-4-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环丙基甲酰胺)为手性固定相,在高效液相色谱上拆分了两种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一种新型降血脂药物、五种氨基醇类药物、四种唑类抗真菌药物和其它十叁种药物。考察了不同的色谱条件对上述手性药物的对映异构体分离的影响,此外对分离机理进行了简单阐述。1.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拆分维格列汀和磷酸西他列汀对映体建立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维格列汀和磷酸西他列汀对映体的方法。考察了流动相中有机改性剂的种类和比例、碱性改性剂的种类和柱温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维格列汀在异丙醇为改性剂的条件下获得较高的分离度(R_s=4.74),而磷酸西他列汀以乙醇为改性剂可获得较好的分离(R_s=6.41)。热力学研究表明在20~40℃温度范围内,乙醇-正己烷-二乙胺(60/40/0.1,v/v/v)为流动相条件下,维格列汀对映体的手性拆分过程受熵驱动影响,升高温度有利于对映体分离,而磷酸西他列汀对映体手性拆分过程受焓驱动影响,低温更有利于其分离。推荐分离维格列汀对映体的流动相是异丙醇-正己烷-二乙胺(80/20/0.1,v/v/v);分离磷酸西他列汀流动相是乙醇-正己烷-二乙胺(60/40/0.1,v/v/v),流速0.5 ml/min。2.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拆分依折麦布对映体建立依折麦布对映体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拆分方法,用于依折麦布光学纯度的分析测定。以异丙醇-正己烷-叁氟乙酸(20/80/0.1,v/v/v)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33.5 nm,柱温为35℃。依折麦布和R-对映体之间的分离度为3.44;R-对映体的质量浓度在2~10 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48078x-13712,r~2=0.9993;R-对映体的定量限和检测限分别为2.0 ug/ml和0.6 ug/ml;低、中、高3个浓度的R-对映体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29%、101.32%、102.03%,RSD(n=3)分别为1.27%、1.72%、0.52%;精密度较高;耐用性良好。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分离和测定依折麦布中的R-对映体。3.在壳聚糖类手性固定相上拆分五种氨基醇类手性药物建立氨基醇类手性药物(包括盐酸普萘洛尔、盐酸艾司洛尔、阿替洛尔、盐酸克伦特罗和沙丁胺醇)的对映体拆分方法。分别考察了流动相中,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有机改性剂和酸、碱性改性剂对手性分离的影响。五种氨基醇类手性药物,其中四种实现基线分离,且盐酸克伦特罗对映体在八分钟内实现基线分离,比以往报道的时间更短。本法可用于氨基醇类手性药物的分离分析。4.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拆分唑类抗真菌手性药物建立唑类抗真菌手性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拆分方法。考察了不同的流动相组成对手性分离的影响。1 ml/min,25℃条件下,流动相为正己烷-乙醇(90/10,v/v)时硝酸益康唑、硝酸咪康唑、伏立康唑分离度分别达到4.04、4.51、9.03,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乙二胺(90/10/0.1,v/v/v)时硝酸异康唑的分离度达到1.82,均在15分钟以内出峰。和已报道的这类药物的绝大多数分离方法相比较,流动相组成更简单。本法操作简便,可用于唑类抗真菌手性药物的分离。5.在壳聚糖手性柱上拆分其它类手性药物建立十叁种在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手性药物的对映体拆分方法。优化相应的流动相组成,十叁种药物对映体均实现基线分离。其中,盐酸罗哌卡因在10分钟以内实现基线分离,且流动相组成简单,比文献报道的出峰时间更短。本法可用于这十叁种手性药物的对映体拆分。本文建立了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拆分几类手性药物对映异构体的方法,考察了不同的色谱条件对手性分离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手性识别机理,并对优异的拆分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期刊2018-03-30)

刘文强,李莉[4](2018)在《手性药物及其中间体拆分方法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与手性药物的外消旋体相比,单一光学异构体往往具有更强的选择性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已成为药物研发的热点。尽管不对称合成方法学研究蓬勃发展,手性拆分仍是获取手性药物的重要途径。本文重点介绍了手性药物及中间体拆分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结晶拆分、化学拆分、动力学拆分等。将拆分与外消旋化过程结合,提高拆分效率,已成为手性拆分方法发展的趋势。此外,还介绍了手性萃取、膜拆分、纳米粒拆分等方法。(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李英杰,赵楠,高立娣,刘树仁,徐蕾[5](2017)在《色谱技术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色谱法是目前手性药物分析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本文阐述了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色谱联用技术拆分方法的原理及特点。基于国内外关于手性拆分的文献资料,介绍了四种方法在拆分手性药物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7年11期)

齐永辉[6](2017)在《脱氢枞酸衍生物制备及其对几种手性药物的拆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脱氢枞酸是由歧化松香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天然光学纯手性化合物,是一种潜在的手性拆分试剂。本实验通过非对映体结晶法,分别选用12,14-二硝基脱氢枞酸、脱氢枞胺、12,14-二硝基脱氢枞胺为手性拆分剂,探索和研究其对几种典型的手性药物拆分效果。具体内容包括:(1)通过重结晶分离提纯脱氢枞酸,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和鉴定,验证其结构。对脱氢枞酸进行改性研究,硝化法制备得到手性拆分剂12,14-二硝基脱氢枞酸,并采用TLC、NMR、HR-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表征。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混酸液固比对产率的影响,优化了 12,14-二硝基脱氢枞酸的合成工艺。采用对甲苯磺酸成盐法对脱氢枞胺进行分离提纯,并以脱氢枞胺为原料成功制备12,14-二硝基脱氢枞胺手性拆分剂,分别对其结构表征鉴定。(2)以12,14-二硝基脱氢枞酸为手性拆分剂,采用非对映体结晶法探索研究拆分手性药物普萘洛尔、布比卡因和伏立康唑对映体,结果发现12,14-二硝基脱氢枞酸对伏立康唑对映体没有拆分效果,可以用来拆分普萘洛尔和布比卡因对映体。以12,14-二硝基脱氢枞酸为手性拆分剂,进一步分析研究了普萘洛尔对映体拆分过程中溶剂种类、摩尔比、反应温度、液固比和结晶温度,对拆分后右旋普萘洛尔纯度和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异丙醇为溶剂,摩尔比1.00,拆分反应温度60℃,结晶温度5℃,液固比25mL·g~(-1)。在该条件下普萘洛尔对映体拆分效果最好,右旋普萘洛尔纯度为83.3%,收率为64.1%。在此条件下进行重复性验证实验,拆分后右旋普萘洛尔纯度为82.7%,收率为 63.0%。(3)以12,14-二硝基脱氢枞酸为手性拆分剂,采用非对映体结晶法拆分研究布比卡因对映体,通过响应面优化法设计四因素叁水平实验优化拆分工艺,考察摩尔比、反应温度、液固比和结晶温度对拆分效果的影响。由模型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摩尔比1.37、液固比18.12 mL·g~(-1)、反应温度63.36℃和结晶温度3.67℃,在此条件下进行平行实验叁次,左旋布比卡因的纯度平均值70.6%,与理论值相对误差为1.3%;收率平均值为64.4%,与理论值相对误差为4.7%,说明该模型可用于预测布比卡因对映体的拆分实验结果。(4)建立了缬沙坦甲酯及其对映体和缬沙坦及其对映体HPLC分析条件,该条件下缬沙坦及其对映体基线分离,缬沙坦甲酯及其对映体基线分离。以脱氢枞胺为手性拆分剂,采用非对映体结晶法,分别研究拆分缬沙坦甲酯和缬沙坦对映体;以12,14-二硝基脱氢枞胺为拆分剂,采用非对映体结晶法,研究拆分缬沙坦对映体。研究发现常规条件下,脱氢枞胺对缬沙坦甲酯和缬沙坦对映体没有拆分效果,12,14-二硝基脱氢枞胺对缬沙坦对映体没有拆分效果。(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7-06-01)

高飞[7](2017)在《脂肪酶BCLA和BCLC在硫酸沃拉帕沙等手性药物中间体拆分上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手性药物合成过程中,脂肪酶作为一种高效的生物催化剂,能够催化拆分酯类药物中间体,得到手性药物中间体,用于后续的化学合成步骤。脂肪酶催化拆分酯类药物中间体的反应具有高效、简便、纯度高、产率高等特点,能够降低药物的生产成本。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脂肪酶(BCL)是目前研究比较清楚,底物谱较为广泛的脂肪酶,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课题主要是应用实验室现有的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脂肪酶A(BCLA)催化硫酸沃拉帕沙药物中间体拆分反应,并且用基因挖掘的方法找到一个新的脂肪酶片段BCLC,对其进行了底物特异性研究。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脂肪酶A(BCLA)和折迭酶B(BCLB)基因工程菌,分别诱导表达,在BCLB的辅助下,对BCLA进行复性,获得可溶性蛋白。用可溶性BCLA催化拆分硫酸沃拉帕沙药物中间体4-乙酰氧基-N,N-二苯基-2-戊炔酰胺,并进行了条件优化,最终结果如下:温度60 ℃,pH 7.0,反应时间4 h,底物浓度1g/L,酶浓度0.028 g/L,拆分后的底物ee值达94.5%,回收率42.86%。用BCLA的氨基酸序列在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 ATCC 25416)全基因组中进行比对,找到一个相似序列,命名为BCLC。通过构建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诱导其表达蛋白,研究其催化酯类底物的特异性。研究发现,此片段对硫酸沃拉帕沙药物关键中间体4-乙酰氧基-N,N-二苯基-2-戊炔酰胺及衣折麦布药物关键中间体6-(4-氟苯基)-四氢-吡喃-2-酮、5-(4-氟苯基)-5-羟基-戊酸甲酯有拆分活性,ee值分别为78.49%、44.28%、60.86%。(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05-26)

刘育坚,刘智敏,许志刚[8](2017)在《萘普生对映体的拆分及其手性药物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CHIRALART Cellulose-SB手性柱,利用反相色谱法研究2-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手性药物萘普生的色谱拆分方法,考察了流动相的组成、柱温和流速等因素对对映体拆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萘普生在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63∶37,V/V)、柱温20℃、流速0.6 m L·min-1时,分离效果最佳,分离度为2.00。该方法进一步应用于5种萘普生药物中对映体含量的测定,5种样品中均仅有S-萘普生检出,其含量在93.29 mg·g-1~106.94 mg·g-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63%~1.05%之间。该方法简便、快速、低毒,可用于萘普生手性药物的分离和测定。(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7年01期)

贺建峰,范军,严逸伦,陈晓东,章伟光[9](2016)在《超临界流体色谱手性拆分地平类手性药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平类手性药物是一类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具有降血压,改善血液循环等药效[1],但手性异构体在人及生物体内表现出对映体选择性。如S-氨氯地平对钙离子的拮抗作用约为R-构型2000倍[2],对手性药物的手性分析与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在Enantio Pak AD和Enantio Pak IC等多糖手性固定相上,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对尼莫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和阿折地平等手性药物进行手性分离,探究了温度、碱性添加剂(二乙胺,DEA)对手性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Enantio Pak IC柱上,分别以异丙醇10%和甲醇13%为改性剂时可基线分离尼莫地平和阿折地平,温度和碱性添加剂对分离效果影响较小;在Enantio Pak AD柱上,以甲醇(0.5%DEA)10%和乙醇8%为改性剂,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可得到基线分离,温度和添加剂对非洛地平分离效果的影响较小,而对氨氯地平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手性中国2016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与摘要集》期刊2016-09-18)

左莉华,孙志,郭兴杰,朱振峰,张俊[10](2016)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拆分5种手性药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硫酸化-β-环糊精(S-β-CD)为手性选择剂,建立毛细管电泳法分离苯丙哌林、曲马多、联苯苄唑、利阿唑和1-苄基-3哌啶醇5种对映体药物。方法 :采用未涂壁熔融石英毛细管柱,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分离电压20 kV,考察了硫酸化-β-环糊精质量浓度、背景电解质pH值、缓冲盐浓度共3个因素对手性药物拆分的影响。结果:在最优的电泳条件下5种药物均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分别为10.41,6.10,4.09,2.80,5.5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适于苯丙哌林、曲马多、联苯苄唑、利阿唑和1-苄基-3哌啶醇的对映体分离。(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6年12期)

手性药物拆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手性药物的有效拆分以及优化拆分条件对医药行业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就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技术及其对手性药物的拆分研究进行展开简要概述综述,分别对糖类衍生物、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大环抗生素、蛋白质等物质作为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手性选择剂的制备和应用,以及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其做出展望,为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技术对手性药物的拆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手性药物拆分论文参考文献

[1].王耀国,赵绍磊,杨一纯,龚俊波,王静康.手性药物结晶拆分的研究进展[J].化工学报.2019

[2].文乐娟,龙琴,阴香萍,臧文婷,董旭阳.开管毛细管电色谱在手性药物拆分方面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9

[3].龚凡.几类手性药物在壳聚糖类手性固定相上的拆分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

[4].刘文强,李莉.手性药物及其中间体拆分方法的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18

[5].李英杰,赵楠,高立娣,刘树仁,徐蕾.色谱技术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进展[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7

[6].齐永辉.脱氢枞酸衍生物制备及其对几种手性药物的拆分研究[D].广西大学.2017

[7].高飞.脂肪酶BCLA和BCLC在硫酸沃拉帕沙等手性药物中间体拆分上的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

[8].刘育坚,刘智敏,许志刚.萘普生对映体的拆分及其手性药物的测定[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7

[9].贺建峰,范军,严逸伦,陈晓东,章伟光.超临界流体色谱手性拆分地平类手性药物[C].手性中国2016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与摘要集.2016

[10].左莉华,孙志,郭兴杰,朱振峰,张俊.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拆分5种手性药物[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

论文知识图

非水解溶胶一凝胶反应制备硅胶为基础...优化条件下各手性药物拆分的电...手性药物拆分图手性药物的拆分电泳图最适条件下各手性药物拆分的电...不同流动相条件对1113对映体手性拆分...

标签:;  ;  ;  ;  ;  ;  ;  

手性药物拆分论文_王耀国,赵绍磊,杨一纯,龚俊波,王静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