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收支论文_王雅丽,罗晓凡,张永莉,秦钰,赵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收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通量,收支,孟加拉湾,双峰,平流,黑潮,冻土。

热收支论文文献综述

王雅丽,罗晓凡,张永莉,秦钰,赵伟[1](2019)在《楚科奇海融冰期热收支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楚科奇海海冰剧烈变化对极地生态系统及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基于1/4°(经纬度)水平分辨率的北大西洋-北冰洋-北太平洋海洋-海冰耦合模式(简称NAPA1/4)在1994~2015年的模拟结果,本文估算了楚科奇海融冰期的热收支,并揭示了海(冰)面净热通量和太平洋入流热通量在楚科奇海融冰过程中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楚科奇海融冰期间的海冰体积变化主要由热力过程调控的海冰融化导致,且冰底融化占优.在海冰快速融化的6~8月,海冰表、底融化速率的相对强度受海冰密集度影响存在空间差异,在密集度大于80%的海区,冰表融化占优,反之冰底融化速率远高于冰表.冰面净热通量是冰表融化的热驱动,平均约60%的冰面净热通量用于冰表融化.冰底融化消耗的热量则主要来自海面净热通量以及太平洋入流所携带的热量;融化初期和盛期,海面净热通量贡献占优;后期和末期则主要受太平洋入流热通量的影响,且该影响可持续作用至结冰早期,抑制冰底冻结速率.在整个融冰期,进入研究区域水体的总热输入中,约67%由太平洋入流贡献.总热输入中约58%的热量用于海水增温,冰底融化吸收的热量约占28%,向下游海区输运的热量仅占14%.年际变化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对于融冰期海面净热通量,太平洋入流热通量对楚科奇海海冰面积年际变化的影响更为显着.(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9年33期)

赵晓杰,程瑶,黄伟建,王雨春,党承华[2](2017)在《叁峡水库支流库湾热收支——以朱衣河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好认识水库库湾热收支过程,本文利用实测水温、气象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短波辐射等资料,分析了朱衣河库湾水温结构的时空变化、水面热通量和平流输运热量的年内变化,结果表明:(1)朱衣河库湾年内表层水温为12.0~31.6℃,底层为11.8~27.8℃;(2)受干-支流相互作用影响,支流表层水温沿程存在水温差,导致干-支流交汇处净热通量变化为-63.02~128.81 W/m~2,支流中部为-62.01~116.14 W/m~2,上游回水末端为-59.31~78.40 W/m~2;(3)支流水体的平流输运热量与水位变化具有很好相关性;(4)影响支流水体热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平流输运热量。(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汪双杰,陈建兵,金龙,董元宏,朱东鹏[3](2015)在《冻土路基热收支状态的尺度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宽幅路基热稳定性,量化评价路基尺度变化对冻土路基热收支状态的影响,提出了路基的尺度效应概念,以描述因路基尺度变化而引发的路基热收支状态的变化;应用数值仿真模拟手段,对比分析了不同路基尺度下冻土路基的热量传输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随路基宽度和高度的变化,路基热收支状态变化明显;在高温冻土区,宽幅路基的基底吸热量增大20%以上,路基下冻土融化潜热增大2.2倍以上,表现出更大的融沉风险;在低温冻土区,虽然宽幅路基基底吸热量变化不大,但热融蚀敏感系数明显增大,其面临的融沉风险不可忽视;与实测数据相比,提出的计算模型合理且可行。(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刘延亮,于卫东,李奎平,李志,王辉武[4](2013)在《2008年孟加拉湾春季暖池生消过程的热收支诊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夏季风爆发前孟加拉湾会出现季节性暖池,在季风爆发后它则快速消失。本文利用RAMA浮标阵列中孟加拉湾中部浮标的观测资料,通过进行混合层热收支诊断,对2008年孟加拉湾春季暖池的生消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通量项主导了暖池的生成和消亡过程,它在暖池生成期表现为强加热效应,而在暖池消亡期变为强冷却效应;垂向卷夹的冷却作用在暖池生成阶段比较突出;温度平流项的冷却作用在冬季较强。对热通量项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短波辐射平均热效应在暖池生成期高达0.32℃/d,而在暖池消亡期降低一半,这是使热通量项在两个时期有不同表现的根本原因;潜热通量在各阶段的平均冷却效应基本保持不变,都在-0.14℃/d左右;长波辐射的冷却效应在暖池生成期比较显着,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海温的上升速度;感热通量的热效应相对较小。(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13年06期)

刘延亮,于卫东,李奎平[5](2013)在《孟加拉湾SST季节循环双峰结构的热收支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孟加拉湾海表温度(SST)存在显着的季节变化,它在春季和秋季出现两个峰值,而且春季峰值要高于秋季。本研究利用孟加拉湾中部的浮标观测资料,结合卫星遥感资料对2009年孟加拉湾混合层热收支进行诊断分析,揭示了两个SST峰值的形成机制及不对称的原因。结果表明:春、秋季孟加拉湾增暖过程呈现不同机制,春季增暖主要是热通量项的强加热效应的造成的,而秋季增暖是热通量项和温度平流输运共同加热造成的。SST在春季和秋季的峰值不对称主要是由热通量的加热效应不对称所造成的。对热通量项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春、秋季被混合层吸收的热通量和混合层深度的不对称共同造成了热通量加热效应的不对称。(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13年04期)

聂珣炜,高山,王凡[6](2013)在《北太平洋副热带中部模态水潜沉区的热收支——一个全球海洋模式数据的结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一个全球海洋环流模式的18 a(1993~2010年)数据,对北太平洋副热带中部模态水(CMW)潜沉区混合层内热收支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其季节和年际变率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重点讨论了热收支与太平洋年代际震荡(PDO)之间的相互关联。结果表明,CMW潜沉区的热收支是海表热力强迫与海洋动力过程之间的平衡。其中混合作用,特别是湍流扩散是海洋动力过程的主要分量,对该海区混合层内部的热量耗散起到关键的作用。该海区的热收支具有显着的季节变化信号,在春夏季与秋冬季存在明显的差异。热收支的年际变化与PDO的超前滞后相关性分析表明,该海区的混合层温度(MLT)具有显着的PDO信号,同时PDO与MLT两者随时间的变化信号([P]/t与[T]/t)之间也有强相关性。[P]/t与海表热力强迫项(SEF)显着的相关性表明,SEF可能会对PDO信号的产生及变化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P]/t与夹卷项的高相关性则间接证明潜沉的CMW的温度存在PDO信号;作为海洋动力过程的主体,扩散项和平流项均会对PDO信号变化做出滞后响应。本研究增进了对CMW潜沉区混合层内海水温度变化特征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3年09期)

宋翔洲[7](2012)在《基于热收支分析的海气热通量物理约束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气热通量是海气相互作用中的重要物理量,其热力学属性直接关系到气候的变化,因而其研究意义不言而喻。然而,长期以来,全球以及区域性热通量的量化和变化均没有定论。众多研究对海气热通量的关注集中在海气边界层范围内,包括热通量的参数化过程、海气之间热物理变量的观测以及各种观测之间的横向比对。本文将从海洋自身热收支平衡出发,选取沿等温度线,等地形线和两者结合的叁种对原始热方程体积积分方式,在量化出控制体其它热量过程前提下,逆求得满足热平衡过程的海气热收支,定量估计出符合物理约束的全球以及区域性海洋积分平均的海气热通量,诊断基于9种气候态热通量资料(实际观测,客观分析以及再分析资料等)的计算误差,为今后正确估计和理解热通量量级和变化提供合理的参考。主要关注的科学问题为,进入全球无冰海洋和有冰海洋的量级分别为多少?大尺度海洋和大气环流对全球以及区域热通量变化的贡献是什么?为了研究上述问题,本文分别选取全球无冰海洋,西太平洋暖池,地中海,有冰海洋和高纬度水团生成率为研究的基本物理背景,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在不同积分条件下对热通量的约束过程,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海气热通量的变化及与该变化相关的气候事件,获取的主要科学结论如下:1.设置定常的全球海洋垂向混合系数k v1.5×10~(-4)m~2s~(-1),大约有4.2Wm~(-2)的能量进入以5oC等温线为代表圈定的无冰海洋,而根据全球海洋表面能量守恒原则,无冰海洋得到的热量以沿等温线热耗散的形式进入有冰漂移和覆盖的海洋区域,从而释放到大气中,量级上约为-44.8Wm~(-2)。物理的假定和数据的误差会使得上述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高纬度低温陆地与高温海洋之间的热量交换有可能影响最终的估计结果。由于全球海洋的机械能向海洋内能的转化与海洋表面的热能相比是个小量,因而,在理论上,海洋与大气的热交换在气候态年平均意义下应该趋于平衡。进入西太暖池和地中海地区的年平均热通量分别为27.9Wm~(-2)和-3.3Wm~(-2)。以9种气候态热通量驱动的高纬度水团生成率(又称全球海洋Hadley环流)年平均仅有2.1Sv,远远小于前人估计的20+Sv,但是半球冬季热通量驱动,高纬度水团生成率可以接近7Sv;2.基于上述的物理约束结果,得出OAFlux+ISCCP,NOCSv2.0,CFSR和MERRA的气候态热通量普遍呈现热误差,平均而言,热误差大小居于10Wm~(-2)和20Wm~(-2)之间;ERA-40表现出强烈的冷误差属性,平均达到-10Wm~(-2)以上。除去地中海之外,NCEP的产品表现了稳定的冷误差属性,但是,保持在个位数以内。CORE.2和ERA-Interim的气候态热通量诊断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呈现的冷热误差不一,其在全球无冰海洋呈现热误差属性,而在暖池地区等呈现冷误差,究其原因在于目前存在的全球气候态热通量估计对高纬度热通量的估计不足,在接近海冰边缘的位置,应该有更多的热量释放到大气中以满足全球能量平衡。结合高纬度水团生成率判断,南北热力差不足以驱动全球的20+Sv的高纬度水团生成率,更加证明了对高纬度的海洋失热过程把握不够是目前热通量普遍存在的问题;3.对全球平均的气候态海气热通量来说,海洋大气环流仅仅是内部过程,它们起到的作用是调节区域海气热力交换,影响局部气候变化,例如其对高纬度热通量的调整过程与高纬度大气涛动在物理上是一致的,统计上具有接近90%的相关关系(95%置信区间),西太平洋暖池地区湍热耗散过程由赤道表面急流和赤道潜流的季节性剪切决定。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两极地区海冰骤减,直接影响到对海洋的“棉被”保暖效应,使得极地冰冠大气对流层获得额外的3-10Wm~(-2)的热量异常,直接造成了极地地区的增暖放大效应,同时对高纬度水团生成,以及深对流驱动的全球热盐环流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加剧了气候变化的进程。(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2-03-01)

刘珊[8](2011)在《北太平洋上层海洋热收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1958年1月至2007年12月SODA海洋上层温度的月平均资料,基于海温控制方程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北太平洋海表面温度(SST)异常特征及各贡献项贡献比例的变化;研究了北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及其影响因子的变化特征,比较了混合层以下海温异常与SST异常的异同,进而探讨了海温影响因子在混合层以下和在表层的不同作用;利用区域积分海温方程后得到的热量收支方程,定量诊断北太平洋内区不同海域的热收支方程中的各项,发现了不同海域在影响热收支的物理过程方面存在差异,并重点分析经向热输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伴随着阿留申低压的强弱变化和位置的南北移动,形成了两个北太平洋SST年际-年代际变化的异常中心:一个是位于30°N附近的副热带海盆内区,SST异常主要受风应力强度的控制;一个是位于40°N附近的副热带和副极地环流交汇区,SST异常主要受风应力旋度的位置即风场位置的影响。在副热带海盆内区,最强降温发生在1978-1982年,SST异常的主要局地贡献因子为海表热通量和经向平流,二者所占比例和约为50-60%,均为同相增温或降温作用,余项所占比例约为20%-50%;在副热带和副极地环流交汇区,海盆偏东部和西部的SST异常的跃变时间同为1975年,SST异常主要贡献因子为海表热通量和经向平流,但在1983-1988年海温强降温期间,经向平流项贡献大于海表热通量项的贡献。平流项中经向平流最大,纬向平流次之,垂直平流最小。北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变化的年代际大值区位于黑潮及其延续体区域,并在0-600m从东向西加强,总体而言,下层海温异常变化中心落后上层海温异常变化中心。经向平流项年际-年代际变率大值区随着深度增加向海温异常中心靠近。北太平洋经向热量输送主要限于上层700m深度范围,尤其是集中在500m以上,在冬季更浅大约在200m以上。经向热输送的方向、强度以及垂直分布,与环流的位置、强度以及垂直结构相联系,也与背景海温场的变化有关。经向热输送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循环。北太平洋20°N断面处的经向热输送,无论是垂直结构,还是时间变化,包括年际-年代际变异和季节内差异,与北太平洋内区其它断面有显着不同。对北太平洋不同封闭海区内固定深度500m以上热收支方程各项的分析显示,年际-年代际尺度上,经向热输送的变化引起热含量的变化,其它项的贡献较小;季节内尺度上,热含量变化项与海表净热通量均呈冬季小夏季大的单峰变化,经向平流引起的热量输送的季节变化幅度较小,但与热含量变化保持同位相。(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期刊2011-05-01)

刘娜[9](2010)在《东中国海热通量及热收支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中国海位于北太平洋西侧,拥有世界上最宽广的陆架海域之一。黑潮作为北太平洋重要的西边界流,沿东中国海陆架外缘和陆坡之间向北流动,对中国近海的温盐和环流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东中国海环流系统中,黑潮、台湾暖流、对马暖流及黄海暖流等共同组成东中国海的外海流系,构成海水进出东中国海的主要通道。深入研究这样一个复杂的海洋系统中海气之间相互作用的特征和机制以及大洋对陆架边缘海的影响,将更好的理解黑潮在东中国海物理环境场变化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认识大尺度海洋环流及海气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热通量和热收支的角度对黑潮及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进行研究。利用已有的客观分析海气热通量数据和海洋同化资料,揭示东中国海海表面热通量的季节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季节时间尺度上海表面温度变化与海表面热通量的关系,研究黑潮平流项在海表面温度和海表面热通量变化中的控制机制,揭示黑潮在西北太平洋陆架边缘海海气耦合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基于长时间序列的海表面热通量资料以及海洋再分析资料,分析东中国海海域潜热通量的长期变化特征,并探讨与局地和太平洋海域影响因素的关系。从黑潮对东中国海热通量和热收支的角度探讨东海陆架边缘海与黑潮的相互作用,进一步认识中国东部陆架海环流,温度和盐度结构以及热量收支情况,确定黑潮向陆架热量通量输运及变化的成因及动力过程,探讨东中国海热含量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了理解东中国海海表面热通量和海表面温度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变化机制,利用来自客观分析海气热通量产品(OAFlux)和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的海表面净热通量资料,分析了西北太平洋陆架边缘海海气热通量的季节变化,及其在海表面温度季节变化中的作用。海表面净热通量的季节变化由潜热通量的季节变化决定。考虑净热通量和海表面温度的关系,东中国海可以被分为两个区域:在黑潮以外近岸海区,海表面温度的变化由海表面净热通量所强迫;而在黑潮及其延伸体海区,热通量是对由平流引起的海表面温度变化的响应。海气比湿差是联系海表面热通量和海表面温度的关键变量,并解释了沿黑潮海域的最大失热。黑潮的热量输运使得沿黑潮及其延伸体失热时间更长。海洋热含量的正异常值与在黑潮流域的最大失热相对应。研究认为海洋热平流项决定了热含量的基本变化,进而决定了海表面净热通量的基本变化。在年际以上时间尺度上,利用1958-2008年OAFlux潜热通量资料,分析了东中国海海域潜热通量的长期变化特征,并探讨了与局地和太平洋海域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0年东中国海潜热通量显着增加,沿黑潮主轴增幅最大。通过分析阿留申低压区(30°N-60°N,160°E-140°W)风场的变化,发现其风应力旋度与东中国海潜热通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海气比湿差存在显着的正相关,表明可能是北太平洋风应力旋度的变化而不是东中国海域风场的变化导致了潜热的长期增加。超前和滞后相关分析表明,东中国潜热通量的变化比北太平洋风应力旋度的变化存在4年左右的延迟,可能是副热带环流对风场变化调整所需的时间。在海表面热通量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在东中国海局部加密的全球海洋模式,我们研究了东中国海的热量收支情况。模式结果表明穿过台湾海峡,对马海峡以及台湾和日本之间200米等深线的时间平均的温度通量分别为0.20PW,0.21PW和0.05PW。进入东中国海的剩余热通量为0.04PW,这与时间平均的海表面失热相平衡。穿过200米等深线的涡动温度通量为0.005PW,占总温度通量的11.2%。黑潮向岸的温度通量主要有两个来源,黑潮在台湾以东的入侵和九州岛西南的入侵。由风应力引起的东中国海中的Ekman温度通量与黑潮向岸的温度通量表现出相同的季节循环和振幅,在秋季最大,夏季最小。我们认为Ekman温度通量决定了黑潮向岸温度通量的季节变化。此外,上层海洋热含量的年际变化主要由热平流项决定,局地大气强迫作用较小。(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0-04-01)

武俊杰,马巍,孙志忠,温智[10](2010)在《用估算热收支的方法评价热棒制冷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青藏铁路路基地质钻孔资料和地温资料,通过计算随地温变化的热收支、来自近地表的热量、来自深部的热量、以及冻土上限变化引起的相变热,来估算测温孔在水平方向的热收支.通过对比热棒路基、普通路基的右路肩孔以及天然孔水平热收支的差异,来描述热棒的工作效果.之后,对比了热棒路基左路肩孔(阳坡)和右路肩孔(阴坡)水平热收支的差异,并给出解释.最后,以热棒路基右路肩孔水平热收支为基础估算了整个路基的水平热收支,进而给出了单个热棒的平均"产冷量".(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10年01期)

热收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更好认识水库库湾热收支过程,本文利用实测水温、气象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短波辐射等资料,分析了朱衣河库湾水温结构的时空变化、水面热通量和平流输运热量的年内变化,结果表明:(1)朱衣河库湾年内表层水温为12.0~31.6℃,底层为11.8~27.8℃;(2)受干-支流相互作用影响,支流表层水温沿程存在水温差,导致干-支流交汇处净热通量变化为-63.02~128.81 W/m~2,支流中部为-62.01~116.14 W/m~2,上游回水末端为-59.31~78.40 W/m~2;(3)支流水体的平流输运热量与水位变化具有很好相关性;(4)影响支流水体热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平流输运热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收支论文参考文献

[1].王雅丽,罗晓凡,张永莉,秦钰,赵伟.楚科奇海融冰期热收支的数值模拟[J].科学通报.2019

[2].赵晓杰,程瑶,黄伟建,王雨春,党承华.叁峡水库支流库湾热收支——以朱衣河为例[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7

[3].汪双杰,陈建兵,金龙,董元宏,朱东鹏.冻土路基热收支状态的尺度效应[J].中国公路学报.2015

[4].刘延亮,于卫东,李奎平,李志,王辉武.2008年孟加拉湾春季暖池生消过程的热收支诊断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3

[5].刘延亮,于卫东,李奎平.孟加拉湾SST季节循环双峰结构的热收支诊断[J].海洋科学进展.2013

[6].聂珣炜,高山,王凡.北太平洋副热带中部模态水潜沉区的热收支——一个全球海洋模式数据的结果[J].海洋科学.2013

[7].宋翔洲.基于热收支分析的海气热通量物理约束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8].刘珊.北太平洋上层海洋热收支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

[9].刘娜.东中国海热通量及热收支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10].武俊杰,马巍,孙志忠,温智.用估算热收支的方法评价热棒制冷效果[J].冰川冻土.2010

论文知识图

:(a)2CO2和2CO2_FixEmP实验中全球平...基于Walin(1982)的结论关于温度转...西太平洋暖池维持机制示意图,主要参...全球无冰海洋海气净热通量(QNET,Wm-...基于9种气候态热通量资料的全球无冰海...基于ISCCP的全球无冰海洋上空大气中云...

标签:;  ;  ;  ;  ;  ;  ;  

热收支论文_王雅丽,罗晓凡,张永莉,秦钰,赵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