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残余接触压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残余,压力,复合管,应力,液压,载荷,有限元。
残余接触压力论文文献综述
姚兴安,王海峰[1](2017)在《钛热交换器胀焊接头胀接残余接触压力模拟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TA2换热管与TA2-Q345R复合管板的连接接头进行了胀焊模拟,得到了4种胀焊接头接触面残余接触压力分布。计算结果表明,不开槽接头在接触面两端残余接触压力较高,开槽接头在胀接区域一端及开槽处残余接触压力较高,并且受到周围管孔的影响,残余接触压力的环向分布不均匀。在不开槽的情况下,先焊后胀的残余接触压力要高于先胀后焊的残余接触压力。在开槽情况下,先焊后胀的残余接触压力与先胀后焊的残余接触压力基本近似,且远大于不开槽胀焊接头的残余接触压力。(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设备》期刊2017年01期)
姚兴安,王海峰[2](2016)在《蠕变对液压胀接的管板接头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TA2换热管与TA2-Q345R复合管板连接接头进行胀接模拟,并将胀接后的残余接触压力场作为蠕变分析的预定义场,进行蠕变顺次耦合分析,研究不同温度下TA2纯钛蠕变对胀接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胀接后的接触面存在两个高应力环带,TA2纯钛管与钛覆层胀接区域的接触压力较高。受TA2纯钛蠕变的影响,胀接接头的残余接触压力开始下降很快,之后趋于平缓,但80℃工况下的最终残余接触压力比20℃要低。当温度达到150℃时,TA2纯钛出现了蠕变饱和现象,使得残余接触压力相对提高,延长了热交换器液压胀接接头的使用寿命。当温度达到225℃以后,TA2纯钛蠕变特征不再出现,残余接触压力只受热应力的影响,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本文来源于《钛工业进展》期刊2016年05期)
晁利宁,鲜林云,余晗,张晓峰[3](2016)在《双金属复合管液压成型的有限元模拟及残余接触压力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有限元通用软件ABAQUS,对双金属复合管塑性成型过程中的力学行为进行弹塑性分析,建立了不同材料复合管胀管压力与残余接触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有限元模拟,得出不同材料在间隙消除阶段的最小成型胀管压力,外管弹性极限胀管压力及接触压力、外管刚发生屈服时的胀管压力和接触压力以及外管完全发生塑性变形的极限胀管压力和接触压力,卸载后的残余接触压力。结果表明,当外管材料为X65C时,内外管卸载后残余接触压力为0,当外管材料为L360QS时,卸载后内外管残余接触压力为3.495 MPa,并且胀管压力处于弹性极限胀管压力49.78 MPa和塑性极限胀管压力54.6 MPa时,外管将出现塑性变形,在胀接时,必须控制胀管压力小于塑性极限胀管压力,否则,外管将出现塑性流动,这是不允许的。(本文来源于《焊管》期刊2016年07期)
魏峥[4](2012)在《液压胀管工艺残余接触压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AP1000型管子-管板的液压胀接过程进行分析,充分利用ANSYS软件的面-面接触单元,研究管子-管板材料、管子-管板尺寸、管孔排列方式、胀管压力、保压时间等因素与残余接触压力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管子-管板胀接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应用AP1000型管子进行胀管实验,证明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工程》期刊2012年11期)
郑新,陆晓峰[5](2010)在《热载荷对冷拔20/316L复合管残余接触压力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6.5对20/316L复合管拉拔成形过程进行模拟,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重启动分析建立复合管热应力有限元模型,探讨了内外管间残余接触压力的分布规律,研究了内衬316L复合管在热载荷作用下内外管间残余接触压力的变化,分析了热载荷对冷拔20/316L复合管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找到内外管在温度载荷下发生脱离的最高工作温度,为复合管能够适用的温度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10年11期)
陈光,张继革[6](2010)在《液压胀管中胀接残余接触压力的理论计算方法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重点对液压胀管中胀接残余接触压力的几种理论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ANSYS软件对胀管的两种平面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将数值分析的结果与理论模型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一些可供实际生产或科研参考的结论。(本文来源于《电站辅机》期刊2010年03期)
王海峰,桑芝富[7](2007)在《幂强化材料的液压胀管残余接触压力理论解》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压胀管是利用管子与管板在内压作用下产生弹塑性变形之差异,将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管子与管板间残余接触压力与其连接强度密切相关。根据Hencky形变理论和Mises屈服准则得到液压胀管残余接触压力理论解。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典型材料和结构的管子与管板连接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接头的残余接触压力。将提出的理论解与有限元解及其他理论解做了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理论解最为接近,其原因是考虑了材料的应变强化,一般金属材料具有幂律型应变强化特征,材料性能对胀管接触压力有显着影响,采用理想塑性假设得到的估算结果有较大误差。(本文来源于《石油机械》期刊2007年11期)
陈海云,曹志锡[8](2007)在《热载荷对双金属复合管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在热载荷作用下双金属复合钢管结合强度的变化,研究了经历温度循环后内外层管之间出现松脱的可能性。研究表明,当复合管处于热加载状态时,复合管存在着极限工作温度;经过极限温度循环后,残余接触压力将减小,且极限温度越高,残余接触压力值越小;通过实验得到了验证。(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段成红,钱才富[9](2006)在《先胀后焊过程中接头残余接触压力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胀焊结合的管子与管板连接接头的叁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液压胀接接头在焊接热影响过程中管子与管板接触面上的残余接触压力的分布和变化。结果发现,受焊接热影响后,胀接残余接触压力经过了消失和逐渐恢复的过程,其数值最终几乎不变。(本文来源于《压力容器》期刊2006年07期)
王学生,王如竹,李培宁[10](2004)在《复合管液压成形装置及残余接触压力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复合管制造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研制开发了一种焊接不锈钢衬里复合管液压成形装置 ,介绍了该装置液压成形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阐述了复合管液压成形过程的原理 ,并采用弹塑性理论分析了其在液压成形过程中内管及外管的应力应变状态。推导出了复合管残余接触压力与成形压力之间关系的理论计算公式 ,通过实验对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装置结构及其计算方法适于工程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04年08期)
残余接触压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TA2换热管与TA2-Q345R复合管板连接接头进行胀接模拟,并将胀接后的残余接触压力场作为蠕变分析的预定义场,进行蠕变顺次耦合分析,研究不同温度下TA2纯钛蠕变对胀接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胀接后的接触面存在两个高应力环带,TA2纯钛管与钛覆层胀接区域的接触压力较高。受TA2纯钛蠕变的影响,胀接接头的残余接触压力开始下降很快,之后趋于平缓,但80℃工况下的最终残余接触压力比20℃要低。当温度达到150℃时,TA2纯钛出现了蠕变饱和现象,使得残余接触压力相对提高,延长了热交换器液压胀接接头的使用寿命。当温度达到225℃以后,TA2纯钛蠕变特征不再出现,残余接触压力只受热应力的影响,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残余接触压力论文参考文献
[1].姚兴安,王海峰.钛热交换器胀焊接头胀接残余接触压力模拟计算[J].石油化工设备.2017
[2].姚兴安,王海峰.蠕变对液压胀接的管板接头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分析[J].钛工业进展.2016
[3].晁利宁,鲜林云,余晗,张晓峰.双金属复合管液压成型的有限元模拟及残余接触压力计算[J].焊管.2016
[4].魏峥.液压胀管工艺残余接触压力分析[J].现代制造工程.2012
[5].郑新,陆晓峰.热载荷对冷拔20/316L复合管残余接触压力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煤矿机械.2010
[6].陈光,张继革.液压胀管中胀接残余接触压力的理论计算方法及分析[J].电站辅机.2010
[7].王海峰,桑芝富.幂强化材料的液压胀管残余接触压力理论解[J].石油机械.2007
[8].陈海云,曹志锡.热载荷对双金属复合管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J].塑性工程学报.2007
[9].段成红,钱才富.先胀后焊过程中接头残余接触压力的变化[J].压力容器.2006
[10].王学生,王如竹,李培宁.复合管液压成形装置及残余接触压力预测[J].中国机械工程.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