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炭石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炭石灰,染料废水,脱色率
炭石灰论文文献综述
许丽梅[1](2014)在《炭石灰在含曙红染料废水脱色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炭石灰投加量、搅拌时间、反应温度和废水pH为影响因子,考察炭石灰对含曙红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炭石灰投加量为3.5 g、吸附时间为70 min、反应温度为45℃时脱色效果最佳,曙红Y染料模拟废水的脱色率可达99.32%。(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4年20期)
伊如汗,张佳文,陈明,冯流[2](2013)在《炭石灰体系对于土壤中Cd赋存形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熟石灰与活性炭组成的炭石灰体系用于固定土壤中Cd的可行性,考察了熟石灰/活性炭配比及炭石灰用量、土壤有机质和pH等对固定过程中镉赋存形态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固定机理和耐酸冲击负荷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炭石灰的用量以及炭石灰中熟石灰用量的增加,交换态Cd均逐渐减少,同时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及pH值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炭石灰对交换态Cd的固定效率,降低土壤中交换态镉的含量,同时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质结合态Cd含量增加.FTIR分析表明炭石灰主要通过化学沉淀、络合和物理吸附等方式固定土壤中的镉.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经炭石灰化学固定后的土壤对酸性高的降水具有较强的耐受性.(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3年11期)
伊如汗[3](2013)在《炭石灰对土壤中的Pb和Cd的化学固定修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熟石灰与活性炭组成的炭石灰体系用于固定土壤中Pb和Cd的可行性,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考察了熟石灰/活性炭配比及炭石灰用量、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和固定时间等在固定过程中对Pb和Cd赋存形态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固定机理和耐酸冲击负荷能力。以油菜为指示植物确定了Pb和Cd的5种形态中最容易被植物所吸收、利用的形态。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间的油菜体内的Pb和Cd随着土壤中的Pb.Cd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生长期(35d和70d)的油菜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均与交换态的Pb和Cd的变化量有显着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R(35d油菜体内Pb.△Pb)=0.9785:R(70d油菜体内Pb.△Pb)=0.9561;R(35d油菜体内Cd.△Cd)=0.9578;R(70d油菜体内Cd.△Cd)=0.9942;所以在考察炭石灰的固定效率时主要以交换态的Pb和Cd的变化量为依据。在固定化试验中,随着炭石灰中熟石灰用量的增加,交换态Cd和Pb均逐渐减少。随着炭石灰用量的增加,交换态的Cd逐渐减少,然而交换态的Pb则先减少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及pH值的增加,有利于提高Cd的固定效率;但是土壤有机质的增加会降低交换态Pb的固定效率,pH值的增加对交换态Pb的固定效率影响不明显。随着固定时间的延长,交换态的Pb和Cd均逐渐减少。为了考察固定后的Pb和Cd的抗酸冲击能力,对固定后的土壤进行酸性水浸出实验,结果表明Pb和Cd的浸出量均小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规定的浸出限值。通过SEM/EDS、FTIR、BET、TGA等测试知炭石灰固定土壤中的Pb和Cd是以化学沉淀为主,活性炭表面吸附为辅的过程。(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3-06-03)
支辛辛,汪雨,张玲金[4](2006)在《利用炭石灰固相萃取测定水中的有机氯农药》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利用炭石灰作为反相固定相,萃取水中12种有机氯农药,并用GC/ECD检测。实验表明,炭石灰萃取水中有机氯的效果与商品柱的萃取效果相当,对于200 mL添加40 ng有机氯农药混合标准溶液水样,其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为70%~122%,检出限为0.023~0.124μg/L,多次重复实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40%~12.9%(n=5)。(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炭石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熟石灰与活性炭组成的炭石灰体系用于固定土壤中Cd的可行性,考察了熟石灰/活性炭配比及炭石灰用量、土壤有机质和pH等对固定过程中镉赋存形态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固定机理和耐酸冲击负荷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炭石灰的用量以及炭石灰中熟石灰用量的增加,交换态Cd均逐渐减少,同时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及pH值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炭石灰对交换态Cd的固定效率,降低土壤中交换态镉的含量,同时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质结合态Cd含量增加.FTIR分析表明炭石灰主要通过化学沉淀、络合和物理吸附等方式固定土壤中的镉.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经炭石灰化学固定后的土壤对酸性高的降水具有较强的耐受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炭石灰论文参考文献
[1].许丽梅.炭石灰在含曙红染料废水脱色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4
[2].伊如汗,张佳文,陈明,冯流.炭石灰体系对于土壤中Cd赋存形态的影响[J].环境化学.2013
[3].伊如汗.炭石灰对土壤中的Pb和Cd的化学固定修复[D].北京化工大学.2013
[4].支辛辛,汪雨,张玲金.利用炭石灰固相萃取测定水中的有机氯农药[J].分析测试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