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倍体刺槐论文_于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四倍体刺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刺槐,四倍,消化率,品质,体外,叶片,添加剂。

四倍体刺槐论文文献综述

于平[1](2019)在《插穗的类型对四倍体刺槐扦插生根及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年生硬枝和半木质化的嫩枝作为插穗,研究了四倍体刺槐扦插后的生根效果及体内氧化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半木质化嫩枝扦插的刺槐生根率、生根数、根长、根粗均高于1年生硬枝扦插,其体内氧化酶PPO、POD、IAAO的活性也是嫩枝扦插的处理更高,3种酶在体内的变化趋势都趋于一致,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逐渐增加,超过一定时间后逐渐降低,PPO、POD 2种酶在扦插后21d活性最高,IAAO的活性在扦插后14d最高。(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张颖超,李东霞,庞帝琼,王乐,杨富裕[2](2018)在《四倍体刺槐青贮营养品质动态变化及发酵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木本饲料因其蛋白含量、产量高和适口性好,成为一种新兴的非常规饲料资源。本试验以四倍体刺槐为原料,对其青贮前及青贮后1、3、5、7、15、30、60d营养价值和青贮品质进行评定。青贮后pH值变化不显着(P<0. 05),乳酸在发酵后第叁天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少,自然青贮品质较差。乳酸菌含量在5~7d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发酵全程都有大肠杆菌。因此,提高乳酸菌数量或使用酸类促发酵添加剂是改善四倍体刺槐青贮品质的关键。(本文来源于《草学》期刊2018年S1期)

徐丽萍[3](2018)在《四倍体刺槐凝集素TRpL1耐盐碱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刺槐(Robinia psudoacaciaLinn.)又名洋槐,属于豆科(Leguminosae)刺槐属(Robinia L.)落叶乔木,原产美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四倍体刺槐(Tetraploid 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也称多倍体刺槐,是由人工诱导二倍体刺槐染色体加倍而育成的优良树种。与二倍体刺槐相比,四倍体刺槐各项指标均优于二倍体,具有耐盐碱、耐干旱、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凝集素(lectin)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调控着保护及防御等生物学过程。本研究利用分子生物技术,从盐胁迫的四倍体刺槐中克隆得到一个凝集素基因TRpL1,通过荧光定量、原核表达等方法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1)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TRpL1蛋白的结构特点,预测了信号肽、结构域、亚细胞定位、修饰位点等,发现其定位在叶绿体或细胞膜中。(2)构建了重组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QE-TRpL1,并优化了 pQE-TRpL1蛋白的表达条件,结果显示TRpL1蛋白原核表达的最佳条件是:诱导温度为28℃,诱导4小时,诱导剂IPTG浓度为0.1 mM。在此条件下表达并纯化得到约10.8g纯度约95%的TRpL1蛋白,并送交生物公司制备抗体,为后续的盐碱胁迫下转基因植株中TRpL1的蛋白表达谱研究奠定了基础。(3)利用原核表达模型考察了 TRpL1蛋白表达提高大肠杆菌抵抗盐胁迫的能力。通过测定在0-12 h内,分别携有pQE-TRpL1质粒和pQE-30空载体的M15菌株,在不同浓度的NaC1(0、400、600、800、1000 mM)胁迫下的生长量(OD600)来考察其对盐胁迫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在对照条件下,pQE-TRpL1和pQE-30的生长曲线基本一致;在NaCl胁迫下,pQE-TRpL1的生长高于pQE-30空载体。这说明TRpL1蛋白的表达可以提高大肠杆菌对盐的耐受性。(4)采用q-PCR方法分析了盐碱胁迫下TRpL1基因在刺槐叶片中的表达谱。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400 mMNaCl处理后的二倍体和四倍体刺槐中TRpL1基因表达量都有所升高,但在四倍体中的表达量高于二倍体,推测二倍体和四倍体刺槐中的TRpL1都响应NaCl盐胁迫,但四倍体刺槐中TRpL1对盐胁迫肋胁迫的响应可能比二倍体刺槐更加敏感,这种表达差异或者与四倍体刺槐耐盐能力高于二倍体有关。200 mMNaHCO3胁迫后,二倍体和四倍体TRpL1表达量均略有升高,但与对照相差不大,推测可能是植物对NaHC03胁迫与NaCl胁迫的响应机制不同,二倍体和四倍体中TRpL1对NaHCO3胁迫响应不明显。(5).构建了植物过表达载体35S::TRpL1-GFP,制备拟南芥转基因植株,获得了 T3代转基因植株,转基因幼苗耐盐性实验初步证明了 TRpL1可能提高了拟南芥的耐盐性,为后续深入探究TRpL1基因的耐盐碱功能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8-04-01)

苏立琢[4](2017)在《四倍体刺槐组织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当年生长发育旺盛的幼嫩枝条带腋芽茎段作为四倍体刺槐组织培养材料,研究组织培养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6-BA 0.5 mg/L+0.3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8 mg/L+NAA 0.3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5 mg/L+N AA0.1 mg/L。在对试管苗移栽过程中应做好遮荫并控制温室内温度和湿度条件,确保成活率在90%左右。(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7年17期)

秦秀兰,庞惠仙,王少龙[5](2017)在《四倍体刺槐组织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倍体刺槐是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兼顾的多用途优良树种。通过腋芽诱导、增殖、壮苗及生根培养、炼苗移栽试验,以筛选出四倍体刺槐组培快繁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4月至5月是四倍体刺槐的外植体采集最佳时机;增殖培养以MS+6-BA(0.3~0.7mg/L)+NAA(0.05~0.2mg/L)为宜,其有效增殖率可达3~5倍;在培养基MS+6-BA(0.1~0.2mg/L)+KT 0.05mg/L+NAA(0.01~0.05mg/L)+IBA(0.01~0.05mg/L)中,壮苗效果较好;1/2 MS+NAA 0.05mg/L+IBA 0.05mg/L+ABT 0.1mg/L为较适合的生根培养基;春季是组培苗炼苗的最佳季节,60天炼苗成活率可达60%左右。(本文来源于《西部林业科学》期刊2017年04期)

朱春娟,原现军,董志浩,李君风,陈雷[6](2017)在《添加剂对饲料型四倍体刺槐青贮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葡萄糖、糖蜜和乳酸菌对饲料型四倍体刺槐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率的改善效果。[方法]试验设对照组(C)、葡萄糖组(G)、糖蜜组(M)、乳酸菌组(L)、乳酸菌+葡萄糖组(L+G)、乳酸菌+糖蜜组(L+M),分别在青贮后7、14、30、60 d开窖取样,分析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结果]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在整个青贮过程中乳酸产生和p H下降缓慢,致使青贮结束时,各组具有较低的乳酸(3.32~18.39 g·kg-1)与较高的pH值(4.88~5.66),但各组仅检测到极微量的丁酸(小于2 g·kg-1)及较低的氨态氮/总氮值(54.52~60.54 g·kg-1)。与对照组相比,G、M和L组未明显提高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而L+G和L+M组有较明显的改善效果,其中L+M组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保持最高的乳酸含量和体外消化率。各处理组氨态氮/总氮值、粗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但各处理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L+M组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P<0.05)。[结论]添加葡萄糖、糖蜜和乳酸菌对青贮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有一定的改善效果,组合添加优于单独添加,其中L+M组改善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朱春娟[7](2017)在《提高饲料型四倍体刺槐青贮发酵品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饲料型四倍体刺槐作为重要的蛋白饲料树种已经在我国广泛种植。调制饲料型四倍体刺槐青贮饲料既可保存青绿饲料营养物质又可扩大蛋白饲料来源实现全年供应,满足畜禽冬春营养需求。本研究旨在探讨添加发酵底物和接种乳酸菌对饲料型四倍体刺槐青贮发酵品质、体外消化率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1.添加不同水平葡萄糖对饲料型四倍体刺槐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本试验旨在探讨添加不同水平葡糖糖对饲料型四倍体刺槐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葡萄糖添加水平。试验设对照组(CK)和3个葡萄糖添加水平2%、3%和4%,在青贮30d后开窖取样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葡萄糖添加水平的提高,各组乳酸、干物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逐渐增加,pH值和氨态氮/总氮逐渐降低,但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无显着变化(P<0.05),其中,3%和4%处理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从经济角度考虑,3%为最适宜添加水平。2.葡萄糖、糖蜜、乳酸菌制剂对饲料型四倍体刺槐青贮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本试验旨在探讨添加葡萄糖、糖蜜、乳酸菌制剂及其组合添加对饲料型四倍体刺槐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葡萄糖组(G)、糖蜜组(M)、乳酸菌组(L)、乳酸菌+葡萄糖组(L+G)、乳酸菌+糖蜜组(L+M),分别在青贮后第7、14、30、60d开窖取样分析。结果表明,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在整个青贮过程中乳酸产生和pH下降缓慢,致使青贮结束时,各组具有较低的乳酸(3.32~18.39 g kg-1 DM)和乙酸含量(16.78~28.81 gkg-1 DM)及较高的pH值(4.88~5.61),但各组仅检测到极微量的丙酸、丁酸含量(<2g kg-1 DM)及较低的氨态氮/总氮(54.76~60.54 g kg-1TN)。和对照组相比,G、M和L组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改善效果不明显,组合添加组(L+M和L+G)效果优于单独添加组(G、M和L),其中L+M组具有最高的乳酸含量和最低的pH,改善效果最为显着(P<0.05)。和对照组相比,各组的体外消化率均有提高,其中L+M组体外消化率最高(P<0.05)。综上所述,L+M组对青贮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改善效果最好。3.乡土乳酸菌和葡萄糖对饲料型四倍体刺槐青贮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本试验旨在评价乡土乳酸菌对饲料型四倍体刺槐青贮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K、葡萄糖组(GL)、商业乳酸菌组(MTD1)、植物乳杆菌组(G7)和类植物乳杆菌组(15),其中3种乳酸菌添加组均添加了 3%葡萄糖。青贮后第1,3,5,7,14,30,60,90 d分别开窖取样分析发酵品质,并取发酵90 d的青贮饲料分析其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GL组的乳酸含量和pH值无显着变化(P<0.05)。而MTD1、G7和15组青贮前期快速累积大量乳酸,降低了 pH,在青贮14 d时乳酸含量已达67.61~71.89 g kg-1 DM,为对照组和GL组的9倍以上。MTD1、G7和15组氨态氮/总氮、丙酸和乙醇含量始终显着(P<0.05)低于对照组和GL组,发酵90 d干物质、可溶性糖、粗蛋白、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着(P<0.05)高于对照组和GL组,发酵品质均良好。体外培养72 h后,MTD1、G7和15组的体外消化率均显着(P<0.05)高于对照组,MTD1组的产气量和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最高(P<0.05)。4.布氏乳杆菌和乡土乳酸菌对饲料型四倍体刺槐青贮发酵品质、体外消化率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本试验旨在比较布氏乳杆菌和乡土乳酸菌对饲料型四倍体刺槐青贮发酵品质、体外消化率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K)、葡萄糖组(GL)、布氏乳杆菌组(B)、布氏乳杆菌+商业乳酸菌组(BMTD1);布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组(BG7);布氏乳杆菌+类植物乳杆菌组(B15);其中接种布氏乳杆菌(B)、商业乳酸菌(MTD1)和两株乡土乳酸菌(G7和15)均添加了 3%的葡糖糖,分别在青贮后第1、3、5、7、14、30、60、90 d开窖取样,测定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有氧稳定性,取青贮发酵90 d的青贮饲料暴露于空气中检测温度的变化,分别在有氧暴露4、8、16d取样分析发酵品质。结果显示:青贮过程中对照组、GL和B组pH值始终保持较高,而BMTD1、BG7和BI5组在青贮60d时pH值降至4.2以下。B、BMTD1、BG7和BI5组的氨态氮/总氮、丙酸和乙醇含量始终低于对照组和GL组,乙酸含量显着高于于对照组和GL组(P<0.05)。其中青贮90d后,BMTD1、BG7和BI5组乳酸、干物质、可溶性糖、粗蛋白、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着高于B组(P<0.05),乙酸、丙酸和乙醇含量则显着低于B组(P<0.05)。BMTD1具有最高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和累积产气量,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有氧暴露期间,CK组pH值快速升高,在293.5 h时饲料温度高于环境2℃,有氧稳定性最差。B、BMTD1、BG7和BI5组的pH值有小幅度的升高,有氧暴露16d后保存良好。BMTDI、BG7和BI5组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无差异,均较好。(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杨玉红,陈银霞[8](2016)在《同源四倍体刺槐内源激素与胚珠败育的关系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四倍体刺槐胚珠败育现象及其发生原因,发现花冠展开15 d之后的胚珠发育期间,败育胚珠生长促进类内源激素水平低于正常胚珠,生长抑制类内源激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胚珠,表明四倍体刺槐胚珠败育也可能与胚珠内源激素异常有关。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四倍体刺槐种子高度不育现象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6年08期)

杨玉红[9](2016)在《饲料型四倍体刺槐生物学特性及其生理生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了饲料型四倍体刺槐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详细论述了四倍体刺槐生根机理、叶片营养、抗性等生理生化研究进展,分析了发展四倍体刺槐必要性,展望了四倍体刺槐的广阔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湖北植保》期刊2016年03期)

姜明诠[10](2016)在《高浓度CO_2(0.5%)下四倍体刺槐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响应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高浓度CO_2(0.5%)胁迫条件对植物叶片两种重要的半自主细胞器即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影响,本文以四倍体刺槐(Tetraploid Robinia Pseudoscacia L.)和二倍体刺槐(Diploid Robinia Pseudoscacia L.)为材料,分别分析了两种刺槐长势、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超微形态结构、光合、呼吸和抗氧化系统等在高CO_2下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高浓度CO_2胁迫限制了两种刺槐的生长,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基本结构不同程度遭到破坏。光合与荧光相关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及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受到抑制,叶绿体的光和色素以及线粒体的多条呼吸途径均受到损伤。总体上四倍体刺槐叶片叶绿体及线粒体所受逆境影响比二倍体小。高浓度CO_2胁迫使二倍体刺槐的脂质过氧化物MDA与活性氧迅速累积,造成氧化损伤,而四倍体刺槐叶绿体以及线粒体所受氧化损伤相对较轻,且四倍体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脯氨酸含量迅速上升,维持了一定程度的渗透平衡,总体表现了比二倍体更强的抗逆性。此外,在高浓度CO_2处理初期普遍激发了四倍体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活性氧清除机制各个指标的上调,而二倍体的抗逆性提高不明显。在胁迫后期,二倍体的抗氧化系统逐渐受到抑制,而四倍体刺槐叶绿体和线粒体虽然也受到氧化损伤,但仍能保持较高的抗氧化系统的相关酶活性与非酶抗氧化物的含量。四倍体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抗氧化相关酶活性(SOD, APX, GR, DHAR, MDHAR, GST和COX)和抗坏血酸一谷胱甘肽循环系统中的抗氧化物含量(AsA, DHA, GSH和GSSG等)普遍高于二倍体,能更快速清除胁迫带来的过量活性氧ROS,维持叶绿体和线粒体内ROS产生和清除平衡,进而增强四倍体刺槐的抗CO_2的胁迫能力,可见,四倍体刺槐具有更完善的高浓度CO_2响应机制。(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6-04-01)

四倍体刺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木本饲料因其蛋白含量、产量高和适口性好,成为一种新兴的非常规饲料资源。本试验以四倍体刺槐为原料,对其青贮前及青贮后1、3、5、7、15、30、60d营养价值和青贮品质进行评定。青贮后pH值变化不显着(P<0. 05),乳酸在发酵后第叁天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少,自然青贮品质较差。乳酸菌含量在5~7d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发酵全程都有大肠杆菌。因此,提高乳酸菌数量或使用酸类促发酵添加剂是改善四倍体刺槐青贮品质的关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四倍体刺槐论文参考文献

[1].于平.插穗的类型对四倍体刺槐扦插生根及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防护林科技.2019

[2].张颖超,李东霞,庞帝琼,王乐,杨富裕.四倍体刺槐青贮营养品质动态变化及发酵特性[J].草学.2018

[3].徐丽萍.四倍体刺槐凝集素TRpL1耐盐碱功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8

[4].苏立琢.四倍体刺槐组织培养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7

[5].秦秀兰,庞惠仙,王少龙.四倍体刺槐组织培养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7

[6].朱春娟,原现军,董志浩,李君风,陈雷.添加剂对饲料型四倍体刺槐青贮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7

[7].朱春娟.提高饲料型四倍体刺槐青贮发酵品质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

[8].杨玉红,陈银霞.同源四倍体刺槐内源激素与胚珠败育的关系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6

[9].杨玉红.饲料型四倍体刺槐生物学特性及其生理生化研究进展[J].湖北植保.2016

[10].姜明诠.高浓度CO_2(0.5%)下四倍体刺槐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响应机制[D].东北林业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四倍体刺槐叶片细胞线粒体的超...3 不同时间二倍体刺槐和四倍体刺槐四倍体刺槐插穗扦插生根过程中...1 不同时间二倍体刺槐和四倍体刺槐一15四倍体刺槐切削力的面板显示2 不同时间二倍体刺槐和四倍体刺槐

标签:;  ;  ;  ;  ;  ;  ;  

四倍体刺槐论文_于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